•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7563-2008
  • 1998-11-07 颁布
  • 1999-07-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7563-1998可程控测量设备标准数字接口的标准代码、格式、协议和公共命令_第1页
GB/T 17563-1998可程控测量设备标准数字接口的标准代码、格式、协议和公共命令_第2页
GB/T 17563-1998可程控测量设备标准数字接口的标准代码、格式、协议和公共命令_第3页
GB/T 17563-1998可程控测量设备标准数字接口的标准代码、格式、协议和公共命令_第4页
GB/T 17563-1998可程控测量设备标准数字接口的标准代码、格式、协议和公共命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CS.17.2201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563-1998idtANSI/IEEEstd488.2:1987可程控测量设备标准数字接口的标准代码、格式、协议和公共命令Stocolsandcommoncommandsforusewithnstandarddigitalinterfaceforprogrammableinstrumentation1998-11-17发布1999-07-01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GB/T17563-1998前言IEEE前言基本概念引言1.1范围1.2目的1.3注释2引用标准3系统考电3.1定义……3.2系统消息传送3.2.1程序消息和响应消息的关系3.2.2其他消息传送3.3功能层关于器件的规定4器件遵循的准则4.1GB/T15946的要求4.2消息交换要求·……4.3语法要求4.3.1要求的功能元素4.3.2可选的功能元素4.4状态报告要求4.4.11要求的状态报告能力4.4.2可选的状态报告能力4.5公共命令……4.5.1要求的公共命今·····4.5.2可选的公共命令4.64.7系系统组态能力…4.8控者能力…………4.8.1要求的控者能力·4.8.2可选的控者能力…………4.9器件文件编制要求……………·

GB/T17563—19985器件接口功能要求…5.1挂钩要求…5.1.1源方挂钩要求…5.1.2受方挂钩要求…5.2地址要求………5.3讲者要求………….5.4折者要求…5.5服务请求要求…………5.6远地/本地要求5.6.1控制和操作定义…5.6.2GB/T15946功能子集要求·………5.6.3本地状态到远地状态转换要求…5.6.4远地状态到本地状态转换要求…5.6.5本地状态操作……….5.6.6远地状态操作…………5.6.7与远地/本地状态无关的操作5.6.8远地/本地指示器要求5.7并行查询要求…·5.8器件清除要求……5.9器件触发要求…5.10控者功能要求5.11电气要求5.12上电要求5.12.1不受上电影响的项目5.12.2与上电状态清除标志有关的项目5.12.3可以受上电影响的项目66消息交换控制的协议·.6.1功能元素…………··…··.………………··6.1.1GB/T15946总线6.1.2状态报告…………6.1.3消息交换接口………6.1.4输入/输出(I/O)控制单元6.1.5输入缓冲器?……6.1.6语法分析器…·206.1.7执行控制单元………器件功能单元…·6.1.8响应格式化器……….10:瑜出队列6.1.11触发控制单元6.1.12消息交换控制单元22

GB/T17563-19986.2协协议概述…6.2.1初初始化…………6.2.2命令处理6.2.3询间处理·…···············6.3消息交换控制操作·6.3.1消息交换控制状态·….6.3.2消息交换控制状态之间的转换操作6.4协议规则…………6.4.1程序消息传送…………6.4.2消息源的独立性…6.4.3消息交换顺序…………….6.4.4复合询问…………·6.4.5关于消息顺序的要求……………6.5协议例外………6.5.1舍弃消息………·6.5.2寻址为讲者但无消息可讲6.5.3总总线上无听者…6.5.4命令错误…6.5.5执行错误·6.5.6器件错误6.5.7向问错误·?器件听格式·……………·…·…·7.1概述…7.1.1器件命令集的产生……·7.1.2编码语法……?.2注释……7.2.1语法流向图…·7.2.2曙法元素…….?.2.3特殊符号……………….….7.3程序结束消息动功能语法7.3.1功能·····…···7.3.2语法…7.3.3功能元素综述…7.4分隔符功能单元…7.4.1《程序消息单元分隔符》74.2〈程序数据分隔符)397.4.3〈程序题头分隔符)397.5〈程序消息结束符)…397.5.1功能·········397.5.2编码语法·39

GB/T17563-19987.5.3语义等效……7.6(程序题头)功能元素…7.6.1(命令程序题头》6.2(询间程序题头》…?.7《程序数据)功能元素7.7.1〈字符程序数据》…7.7.2《十进制数字程序数据〉7.7.3(后缓程序数据》·.7.4〈非十进制数字程序数据》…·7.7.5(《字符串程序数据》7.7.6〈任意块程序数据)7.7.7(表达式程序数据》·_8器件讲格式…·结束的响应消息语法功能·.2语法……88.3.3功能单元综述…………….8.4分隔符功能单元…·88.4.1(响应消息单元分隔符)8.4.2《响应数据分隔符)8.4.3《响应题头分隔符)8.5(响应消息结束符)…8.5.1功能…….8.5.2编码语法·….…·…··8.6(响应题头》8.6.1功能……………··8.6.2编码语法…·8.6.3规则•··.8.?《响应数据)功能单元•8.7.1《字符响应数据》068.7.2《NRI数字响应数据)8.7.3(NR2数字响应数据)8.7.4(NR3数字响应数据)8.7.5((十六进制数字响应数据》·8.7.6《八进制数字响应数据》……8.7.7(二进制数字响应数据》·8.7.8《字符串响应数据》……………508.7.9(定长任意块响应数据)

GB/T17563-19988.7.10《不定长任意块响应数据〉608.7.11《任意ASCII响应数据)9消息数据编码……….9.17bitASCII码9.28bit二进制整数码9.2.1字节顺序和数据线的关系·9.2.2二进制整数码………………9.2.3二进制无符号整数码·9.3二进制浮点数编码………9.3.1浮点码域……9.3.2基本格式………9.3.3发送顺序………·649.3.4单精度数举例…10,公共命令和公共询问610.1*AAD,分配地址命令10.2*CAL?,校准询间····….……………·.610.3*CLS,清除状态命令…10.4“DDT,定义器件触发命令68“DDT?,定义触发询问·10.5610.6“DLF,取消听者功能命令……6910.7*DMC,定义宏命令10.8*EMC,允许宏命令10.9*EMC?,允许宏询问··10.10“ESE,标准事件状态使能命令10.11“ESE?,标准事件状态使能询间…10.12*ESR?,标准事件状态寄存器询问·10.13“GMC?,取宏内容询间……10.14“IDN?,识别询间………·10.15*IST?,个别状态询间10.16*LMC?,学习宏询间10.17*LRN?,学习器件设置询间10.18“OPC,操作完成命令10.19:OPC?,操作完成询间·10.20“OPT?,选项识别询间10.21*PCB,传递控制权命令*PMC,清除宏命令…………·10.2210.23“PRE,并行点名使能寄存器使能命令7710.24“PRE?.并行点名使能寄存器使能询间…·7710.25“PSC,上电状态消除命令7710.26“PSC?,上电状态询间……78

GB/T17563-1998*PUD,保护用户数据命令10.2778“PUD?,保护用户数据询问10.2879*RCL,恢复命令……………10.297910.30*RDT.源描述传送命令……10.31*RDT?.源描述传送询间10.32“RST,复位命令10.33“SAV,存储命令10.34:SRE,服务请求使能命令10.35:SRE?,服务请求使能询问·…··10.36“STB?,读状态字节询间··“TRC,触发命令10.378:“TST?自测试询间…·10.3883“WA1,等待命令10.39811器件状态报告8作用11.1.184相关的公共命令概述11.1.2RF11.1.3与GB/T15946定义有关的操作8611.2状态字节寄存器·……………11.2.1定义·.·.···....·11.2.2读状态字节寄存器11.2.3写状态字节寄存器11.2.4清清状态字节寄存器11.3服务请求使能11.3.1作用·…服服务请求使能寄存器11.3.28911.3.3服务请求发生器8911.4状态数据结构………11.4.1溉述……寄存器模式状态数据结构11.4.2队列模式11.4.3状态数据结构-11.5标准状态数据结构9n11.5.1标准事件状态寄存器模型a611.5.2标准队列模型9911.6并行查询处理….·10011.6.1并行查询使能寄存器1001.6.2不用并行查询方式读ist100关于系统的规定12器件/控者同步技术101

GB/T17563-1998概述….12.110112.2顺序命令和重叠命令101顺序命令说明·12.2.110112.2.2重重叠命令说明·10212.3现行操作标志…………102无现行操作标志·12.4102控者/器件同步命令12.5:102:WAI公共命今12.5.1103“OPC公共命令12.5.210312.5.3*OPC?公共询间…………10412.6同外部控制信号同步………·10512.7*OPC和*OPC?的错误使用10510612.8.1重叠命令……10612.8.2执行错误的处理·10712.8.3:10713系统地址自动分配·10813.1引言。··10813.2概述…10813.3系统地址自动分配的-一般处理方法………11113.3.111113.3.211213.4自动地址分配命令的详细说明11313.4.1*DLF公共命令要求11313.4.2*AAD公共命令要求11413.5附加的自动地址分配技术…118118关于控者的规定14控者遵从的准则·11814.1(B/T15946要求11814.2消息交换要求…11914.2.1要要求的控制序列11914.2.2可选的控制序列11914.3协议………….12014.3.1要求的协议…12014.3.2可选的协议·12014.4功能元素处理·12014.5控者规范要求……12015本标准控者要求…120

GB/T17563-1998控者接口功能要求………………15.1120控者要求…15.1.1120讲者要求…15.1.212115.1.3昕者要求…121传递控制权要求……15.1.412115.1.5电气要求…·12115.2附加的GB/T17563控者要求·GB/T17563控者推荐条款15.312115.3.1监视总线信号线…12115.3.2超时………·······…·……12215.3.3SRQ中断122控者消息交换协议………………1612216.1122GB/T15946驱动器16.1.1122多16.1.2编程环境…16.1.312216.1.4GB/T17563控者16.1.5B/T15946总线信号122多16.1.6数据字节(DAB)16.1.7多16.1.8控者序列………·地址…16.1.9123GB/T15946状态条件16.1.1016.1.11数据消息13316.1.12控者出错16.2控制序列….发送命令(SENDCOMMAND)16.2.112316.2.2发送设置(SENDSETUP)··12916.2.3发送数据字节(SENDDATABYTES)发送(SEND)··……··16.2.4124接收设置(RECEIVESETUP)16.2.5124接收响应消息(RECEIVERESPONSEMESSAGE)16.2.612516.2.7接收(RECEIVE)12616.2.82发IFC消息(SENDIFC)………16.2.9器件清除(DEVICECLEAR)16.2.10允许本地控制(ENABLELOCALCONTROLS)126允许远地(ENABLEREMOTE)16.2.1112716.2.12设置带封锁远地状态(SETRWLS)1916.2.13发本地封锁消息(SENDLLO)…12716.2.14传递控制权(PASSCONTROL)128

GB/T17563-199816.2.15执行并行点名(PERFORMPARALLELPOLL)12816.2.16并行点名组态(PARALLELPOLLCONFIGURE)12816.2.17并行点名不组态(PARALLELPOLLUNCONFIGURE)12816.2.18读状态字节(READSTATUSBYTES)12816.2.19月触发(TRIGGER)12917公共控者协议……12917.1复位协议……………13017.1.1关键词RESET13017.1.213017.1.3协议要求的信息?13C17.1.4协议提供的信息….13017.1.5控者算法……13017.1.6耐加要求和准则…·13017.1.7标准的一致性……13017.2发现器件请求服务协议·13017.2.1关键词FINDRQS··13017.2.2目目的……….13017.2.3协议要求的信息17.2.4协议提供的信息….13117.2.5·者算法……………13117.2.6附加要求和准则·13117.2.7标准的一致性·………….·13217.3串行查询所有器件协议…13217.3.1关键词ALLSPOLL13217.3.2日的……………13217.3.3协议要求的信息·13217.3.4协议提供的信息……13217.3.5控者算法……………17.3.6附加要求和准则…13217.3.7标准的一致性…13317.4传递控制权协议…………17.4.1关键词PASSCTL17.4.2目的………….133协议要求的信息·17.4.313317.4.4协议提供的信息…·133控者算法…17.4.517.4.6附加要求和准则·13317.4.7标准的一致性……·13317.5请求控制权协议·13317.5.1关键词REQUESTCTL134

GB/T17563-199817.5.213417.5.3协议要求的信息·13417.5.4协议提供的信息……13417.5.5控控者算法……13417.5.6附加要求和准则………13417.5.7标准的一致性…13417.6发现听者协议…关键词FINDLSTN134.3协协议要求的信息…13417.6.4协议提供的信息…17.6.5控者算法………13元17.6.6附加要求和准则…17.6.7标准的一致性………13517.7设置地址协议………13517.7.1关键词SETADD13517.7.213517.7.3协议要求的信息·13517.7.4协议提供的信息……13617.7.5控者算法………13617.7.6附加要求和准则……14017.7.7标准的一致性…14017.8测试系统协议……·17.8.13关键词TESTSYS17.8.2目的……17.8.31协议要求的信息…4017.8.4协议提供的信息……17.8.517.8.6附加要求和准则·17.8.72标标准的一致性……附录A(提示的附录)复合题头的使用和示例142附录B(提示的附录)器件/控者同步技术14附录C(提示的附录)系统自动组态举例153157

GB/T17563-1998本标准是在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委员会和国家“九五"攻关计划项目的资助下完成的本标准是根据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发布、国际上普遍采用并由美国国家标准局采纳的美国国家标准ANSI/IEEEstd488.2:1987《IEEE标准代码、格式、协议和公用命令》编写的。它与ANSI/IEEEstd488.2:1987完全等同,本标准与我国国家标准GB/T15946-1995《可程控测量设备的标准数字接口》一起,供IEE可程控测量设备的标准数字接口使用。本标准对GB/T15946功能子集、对错误进行处理的标准消息处理协议、程序和响应消息语法结构、仪器中广泛应用的公共命令、标准状态报告结构、系统组态和同步协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都是提示的附录,供GB/T15946标准数字接口的可程控测量仪器使用,为器件设计者提供设计命令结构的方法,并提供应用程序中保证控者和器件同步的技术以及系统自动组态的方法。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哈尔滨理工大学和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共同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雷旭、马怀位、刘国琵、吴丽华、陈波、张晓冰、张礼勇。

GB/T17563-1998IEEE前言本前言不是ANSI/IEEEstd488.2:1987——供ANSI/IEEE488.1可程控测量设备标准数字接口使用的IEEE标准代码、格式、协议和公共命令的一部分。1EEEstd488已经使用了十多年,在这期间,它的威力和通用性已得到明确的证明。它对自动测试系统最大的贡献很可能在于使系统相互连接和通讯的标准化,但是,为达到这一程度所制定的标准受限于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由于在指导生产过程方面经验不足,因而先期的努力可能有损于标准的接受。现在,市场已成熟,许多生产商、系统集成商和用户已经历了这个受限的标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幸运的是,人们在设计和应用方面不断增长的巨大抗衡力却可以使IEEEstd488进一步标准化。这个标准基于这样一种共识和愿望,即激励IEEE标准488更上一个新的台阶,然后再被大家接受。本标准中提出的概念来自于各个方面。IEEE曾发表了一个推荐实施标准(ANSI/IEEEstd728:1982,供ANSI/IEEEstd488:1978使用的IEEE推荐的代码和格式化协议)自从采用ANSI/IEEEstd488:1987以来,个别器件制造商已开发制定了代码、格式、协议、语法和语义概念的内部标准,系统集成商已确认了组态系统中的需求,在制定标准时,所有这些概念已全部已全部被采纳和精选。编写ANSI/IEEEstd488.1:1987时,对四个内部接口功能进行了微小的改动,这四个接口功能是受方挂钩、服务请求、器件清除和远地/本地,经验丰富的设计者和新手都应仔细回顾一下IEEE488.1.建立ANSI/IEEEstd488.2:1987的附加标准的前提是IEEEstd488的现有资源必须受到保证所以,这个标准描述补充的功能,而且是以ANSI/IEEEstd488.1:1987为基础。本标准出版的目的是想代替将被取消的ANSI/IEEEstd728:1982。每一份努力都是为了获得标准化以后带来的好处,而不是限制器件设计者的自由和创造性。审定本标准的全部工作人员如下:主席:BobCramnStevenBarryteGaryGallagherSteveLomasGeoffBlvthStephenGreerRogerObladAnthonyBouwensWilliamGrosecloseBrianPavlikBruceChoyceAntalHampelJohnPieperSteveCoanKnudJohansenArminPreussGerryCushingTodJohnsonLarrySollmanPhilipD'AngeloJeffKodoskyStephenTarrTonioFruhaufDanaTrout下列成员为同意该文件提交IEEE标准局审定的投票成员:DavidAhlgenLarrvGrossJerryMerrittJohnBarkerCarlHagerlingL.F.MoebusStevenBarryteChrisHancockCharlesOsbornRichardDayFaisallmdadLarryRossRonDossB.KowalukEricSatcherRichardDrewsRobertKurkjianMiltonSladeGaryGallagherThomasLeedyJ.R.WegerBernardGollompFredLiguriJimWeitenhaganArnicGreenspanDonLoughryD.WiliamsonBillGustafsonJohnMcGlaughlinJimZingg

GB/T17563-19981987年6月11日IEEE标准局通过该标准时,有下列成员参加:主席:DonaldC.Fleckenstein副主席:MarcoW.Migliaro书记员:AndrewG.SalemJamesH.BeallLeslieR.KerrL.JohnRankineDennisBodsonJackKinnJohnP.RiganatiMarshallL.CainlrvingKolodnyGaryS.RobinsonJamesM.dalyJosephL.Koepfinger'FrankL.roseEdwardLohseStephenR.DillonRobertE.Rou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