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23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_第1页
广州市2023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_第2页
广州市2023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_第3页
广州市2023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_第4页
广州市2023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202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一、(6小题,1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陨落sǔn束手无策shù繁衍yǎn参差不齐cīB.睿智ruì重蹈覆辙chè拮据jí根深蒂固dìC.明媚mèi浩瀚无垠hàn嬉戏xī怡然自得yíD.娴熟xián恪尽职守gé憔悴jiāo玲珑剔透tī2.下面是一份抄写常用词的作业,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序号例词A潮汛点缀侧隐之心B懊脑阔绰更胜一筹C赈灾闲遐语无伦次D锋峦涟漪众志成城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这场精彩的魔术表演,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②有的家长认为子女阅读课外文学名著、参加社会活动就是,这种观点失之偏颇。A.不言而喻不学无术B.不可思议不务正业C.不可思议不学无术D.不言而喻不务正业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甲队在最后一分钟大举进攻乙队时,被乙队断球反攻,最终攻破甲队大门。B.善于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的文学作品,往往生动传神,寓有艺术感染力。C.造型独特的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想途径。D.遭到特大雪灾破坏的南岭生态系统,至少需要三十年时间才能基本全部恢复。5.依次填入下文标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组是(3分)()媒体公开发表的国学大师启功先生在66岁时为自己写的《墓志铭》①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②身与名,一起臭③诙谐且富深意,足可传世。①②③A:“……。”B:‘,’。C“,。”D:“……”。6.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保持语意不变,可适当增删个别字词。(3分)以简练、朴素、通透、雅淡的风貌著称,在通风、隔热、防风、防雨、防潮等方面都极具特色的岭南建筑在我国建筑之林中独树一帜。二、(2小题,15分)为积极参加广州市“中华之魂”中学生古诗文诵读大赛,学校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的活动内容。7.诵读与积累。(8分)(1)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注音。①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②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2)选出下面句子朗读节奏不恰当的一项()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①沉舟侧畔干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②,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③困于心衡干虑而后作,。(《〈孟子〉两章》)④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⑤,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⑥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8.理解与运用。(7分)(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③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2)参照示例,运用古诗词的相关知识,在方框内填上恰当的词句。示例:梅对杏,李对桃,芍药对芭蕉。春分对夏至,水远对山遥。青鱼潜绿水,白鹤上碧霄。烟火万家人两岸,春江一曲柳千条。优对劣,丑对佳,肃静对喧哗。光明对黑暗,异卉对□□□。知音存海内,朋友□□□。黄梅时家家雨,□□□□□□□。(3)下面是为古诗文诵读活动的题词,请结合活动的意义,简要写出你对这四字的理解。(本题为附加题)古韵新风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6分)三、(4小题,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选自《列子》)9.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惩山北之塞B.聚室而谋曰惩前毖后不谋而合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D.河曲智叟亡以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亡羊补牢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11.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无异同?请作简要说明。(3分)①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②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12.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四、(9小题,4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水藻将成为最绿色的能源张贵余目前,各国专家正积极倡导使用绿色能源,比如用太阳能、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还有一些科学家则更进一步,开始寻找更“绿色”的能源,那就是用水藻提炼燃油。科学家乐观地预测,只需种水藻提炼燃油,就能让我们摆脱对天然石油的依赖。科学家很早就提出用植物来提炼燃油,比如从油菜籽和大豆中提炼燃油,不过很少人会想到用水藻来提炼燃油。但是,这种绿色植物现在却异军突起,成为最有力的竞争者,因为它有许多品质是其他植物所不具备的。水藻是由简单的水生有机体组成的,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光能,生产植物油。而植物油可以被转化成“生物柴油”,可以为任何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水藻有好几个重要的优点是其他油料植物所不具备的,比如水藻可以种植在更广泛的地方,而且能够迅速繁殖,更难能可贵的是,水藻几乎不需要特别的养分,它们需要的只是阳光、水和二氧化碳。此外,水藻生长的面积和体积比率是最高的。水藻不仅能生产绿色油料,更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净化空气,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事实上,许多发电厂在厂区和周边地区种植水藻,吸收发电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在这方面,麻省理工大学的“绿色油料公司”做得最好,他们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利用发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来种植水藻。小规模的实验发现,这是一种可行性的概念,他们下一步要进行大规模的实验。不过,要想进入后石油时代,让水藻油成为畅销产品,需要解决许多问题。生产“生物柴油”,首先遇到的就是选择水藻品种的问题。水藻有数千种,选到正确的种类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水藻生长的速度极快,必须控制好种植的数量,如果太多,阳光就会不够,造成大批死亡,而如果太少,则达不到所需要的数量。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借助计算机来控制水藻的生长速度,也就是控制营养成分,不过这样做会增加成本,减少水藻业的经济利益。即使成功地收获了水藻,还要面临着另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把油提取出来。从大豆、油菜等植物中提取油是用冷压法,而水藻却不像大豆、油菜那样有那么多的纤维,不能使用这种标准的榨油方法。不过从理论上说,从水藻中提炼油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美国科学家证实,在绿色的水藻中加入化学添加剂就可以提炼出油来,在水藻浆中加入甲醇或者乙烷是目前最好的选择,相对来说又有效又节省成本。但观察家对此有一种担心,那就是这可能会影响土地和水的使用。(选自《北京科技报》,有删改)13.下面不属于“水藻将成为最绿色能源”的优势的一项是(3分)()A.水藻可种植在更广泛的地方,能迅速繁殖。B.水藻需要的养分只是阳光、水和二氧化碳。C.水藻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净化空气。D.水藻可以通过使用化学添加剂提炼出燃油。1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太阳能、风能、水能和植物燃油,都是专家倡导使用的绿色能源。B.利用发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来种植水藻的经验,已经被成功推广。C.水藻通过光合作用生产的植物油,可直接为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D.用绿色植物生产生物柴油,均可使用冷压法这种标准的榨油方法。(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6题。论美培根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者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美貌的人,未必也具有内在的美,因为造物似乎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所以许多美男子徒有其表却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他们过于追求形体之美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但这不可绝对而论,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芗、菲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就形貌而言,自然之美要胜于服饰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单纯仪容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并非人力所能创造。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表现了画家本人的某种偏爱。美是很难制定规范的(正如同音乐一样),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有些老人也会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练达。有一句拉丁谚语说:“四季之美尽在晚秋。”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少年俊秀,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举止和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选自《培根论人生》,何新译,有删改)15.下面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A.有些人过分追求外在的美而忽略了内在的美。B.人的至美不能用固定的公式直观地描绘出来。C.美的形貌与优雅的行为相结合才是理想的美。D.老人比年轻人更有阅历,更能显示美的光辉。16.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7分)(1)“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中的“美”指的是什么?这句话阐明了什么道理?(2)培根的随笔语言生动,说理深刻。请从文中摘录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文中划线句子除外)推荐给朋友,并说明推荐理由。(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戴套袖的孙犁先生①铁凝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我的家庭鼓励了我这妄想。父亲为我开列了一个很长的书目,并四处奔走想办法从已经关闭的市级图书馆借出那些禁读的书。在父亲喜欢的作家中,就有孙犁先生。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他的朋友、《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徐光耀老师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那年我十六岁。现在想来,以那样的年龄说出这样一番话,实在有点不知深浅。但能够说明的,是孙犁先生的作品在我心中的位置。1979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我带了信,在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这是我与孙犁先生的第一次见面。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作衰老的。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的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我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人生的质朴和美丽。(摘自《散文选刊》2023年第5期)[注]①孙犁,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他崇高的文品、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17.在“我”与孙犁的三次见面中,分别写了孙犁的哪些事情?请概括同答。(6分)18.“我”为什么要把《灶火的故事》寄给孙犁先生?请分点概述。(4分)19.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同答问题。(6分)(1)下面句中的“终于”,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2)下面句中的“深恐”,表现出孙犁先生什么样的心理?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20,本文多次描述孙犁先生戴着套袖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它表现了孙犁先生怎样的品质?(6分)21.下面不属于孙犁作品的一项是(2分)A.《芦花荡》B.《荷花淀》C.《铁木前传》D.《哦,香雪》第三部分写作(共60分)五、(60分)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春回大地,原野上、道路旁、房前屋后,那一棵棵、一排排的树,高的、矮的,直的、弯的、立的、倒的……无论是被凛冽寒风刮得一叶不剩的秃枝,还是依然挂着绿叶的繁枝,都又悄悄地吐出了新芽,嫩嫩的,翠翠的,或浅黄,或浅绿,或微微露出点粉色……请以“又见枝头吐新芽”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参考答案1.C2.A.恻隐之心;B.懊恼;C.闲暇;D.峰峦3.B4.B5.A6.①岭南建筑在我国建筑之林中独树一帜。②它以简炼、朴素、通透、雅淡的风貌著称。③它在解决通风、隔热、防风、防雨、防潮等方面都极具特色。7.(1)骑jì王wànɡ(2)D(3)①病树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