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友人帐》中的人性之美_第1页
《夏目友人帐》中的人性之美_第2页
《夏目友人帐》中的人性之美_第3页
《夏目友人帐》中的人性之美_第4页
《夏目友人帐》中的人性之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目友人帐》中的人性之美人生审美中,动漫人物表现出的恋爱哀感与命运沉浮背后蕴含了对生命认知的人性之美。爱而不得是“恋”中常态,动漫作品中的人物大多在悲恋中体味相思难见,由爱生恨,纠缠不休等肝肠寸断的感受。“物哀”之美在“人生审美”中意喻不完美的恋情与人的命运中体味的“哀”感。这一层次的审美意韵道出无尽的人生之美。1.哀恋孤寂之美“好色”在本居宣长提出的“物哀”理论中占有很大的空间。并以“污泥浊水”与“纯白莲花”为喻,从而认为要欣赏莲花的独特魅力就必须要有污泥浊水之衬托。要懂得“物哀”之美须求于“好色”。本居宣长受“好色”风潮熏陶,从日本传统文化思想中试图发掘“好色”的深度与价值,不同以往的色道美学道路上挖掘蔓延,相反,它将“物哀”理论作为一件色彩鲜艳的外衣,用来包裹“好色”的积极情感含义。并提取审美理念精萃赋予其饱满的精神世界。对之反复品味、感叹,形成一种稍高层次的审美感触。从古至今,爱情的朦胧唯美为最常见的“物哀”体现,感人心知物哀,感知物哀,故情动于心。男人和女人的恋爱是“物之心”和“物之哀”,看到对方美丽而动心,就是感知“物之心”,女方能够品味男方的爱意,就是感知“物之哀”。是为“物哀”中最难忘的事。爱情主题对现代日本动漫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宫崎骏、新海诚等日本知名动漫导演为爱情题材的感物悲人默默发挥巨大力量,从而为众多爱情动漫提供了独特“物哀”文化品格。日本动漫中的“物哀”与“色道”相辅相成,形成了日本文化的独特风景。人与人,人与妖之间爱恋的孤悲在《夏目友人帐》中为最常见的一部分。多个爱情片段闪烁出复杂微妙的纤细情绪。主要表现在第一季第八集中的人类章史与妖怪萤的“哀恋”故事。影片情节展开的第一幕是章史孤独坐在森林湖边的背影,少男与女孩的故事徐徐展开。璀璨的烟火绽放在静谧的森林里,女孩爽朗的笑容萦绕森林,少男牵着女孩爬上茂盛树木为她带上艳丽的花朵。回忆一幕一幕交织缠绕,爱情的美好仿佛使时间永恒,一切美好事物如同烟花般稍纵即逝。身为人类的章史突然看不见爱恋者萤,他惋惜、悲哀、心痛的物哀情绪如同失控的洪水涌出。为了能再触摸一次爱人,萤决定化为萤火虫,即使只有一次机会变回萤火虫的模样而无法回归人形,且用虫子的躯壳度过短暂的一生而死去。这种复杂的感情表现,会让观众陷入无法言明的悲伤之中。化为虫形的萤轻轻落在章史手尖,千言万语的相思无以言表,肢体的触碰令章史心中为之一震。影片结尾呈现一个大全景,一大群闪烁微光的萤火虫迎面而来,漫天的微光如同群星般布满漆黑的夜空,场景唯美至极。单方面袭来的邂逅注定孤悲的结局,于萤于章史而言,是相见亦是告别。被爱的人吸引,因为不能在一起孤独和忧郁的悲伤溢出。起于怀念,止于相见。无法触及的“恋”,有着强烈的憧憬和某种程度的希望,是“孤悲”或“恋”。人类终有一天会看不见人类,但有些记忆无法抹去。同样关于物哀中“恋”的描述,第三季第三集中的花木妖化为人形后与人类之子柴田在森林相遇后相恋,人妖有别,终有一天花木妖会失去妖力,从而消失于人类世界。镜头画面定格在柴田牵着花木妖漫步在黄昏下,不久便化成泡沫,消失在了如画布般的天空。花木妖与柴田的故事很好的诠释了“恋”的含义,对于爱情的向往,义无反顾。明知没有结果的恋,仍要勇敢追求。如开放的樱花般,绽放的时刻美丽致极,美丽终究转瞬即逝。冥冥之中安排的相遇,却因种种不可抗力因素使对方触不可及,双方强烈的渴望产生了“恋”,这种有着哀伤情感的表现为孤悲。西方人关于恋爱敞开心扉,而日本人的恋情却不失张力,像木版画一样细腻而深刻。以悠然安静的自然为背景,以孤独和悲伤作为感情的色调,让人沉浸在爱的悲伤中。林林总总的恋情中,充斥着孤悲、寂寞、哀愁。其中爱与怜悯化学作用下的怜爱之情,难以清楚的认知是爱情还是怜爱。第一季第九集中,出身名门望族却自幼体弱的八板大人一直向往挣脱家族束缚过上自由的凡人生活。寂寞孤独的妖怪己弥日复一日出现在樱花树上赏花,观看来来往往的人类。两位畸零之人的相遇是注定的特殊之“哀”。两个向往自由的灵魂,爱情的情愫在反反复复未成的告白中似含苞待放的花蕊般酝酿,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刻画在每一帧画面中。在含蓄细致的感情碰撞中,八板突然消失,躲进画中的他厌倦了尘世的繁琐我们不得而知。在夏目与猫老师的帮助下,己弥在走进画中找到了答案。“等有一天我自由了,我想随心所欲的四处旅游。”互生怜爱之情的他们难以解释是先爱后怜还是先怜后爱。边缘之人的爱与怜悯同时发生。追溯到“物哀”发生之前的“哀”,但“哀”更注重情绪化的感动。短短几分钟从八板与己弥的情绪化的心理暗示中,人物丰沛情感展露无余。剧情的结尾处在画中枯枝败叶处点缀了充满生命力的樱花。观众悯物宗情,感知物哀。《夏目友人帐》表现畸零之人的特殊之“恋”,是将情绪化的感动“哀”与“物哀”的情趣化的观照融为一体,在当代文艺形态中向观众提供了新颖的审美体验。2.命运牺牲之美“物哀”美学可以分解为“物”与“哀”这两个词。具体的特征落在“哀”字中的悲伤、哀愁之意。人的生命历程中命运所承受的遗憾与不圆满的哀感咏叹,正如叔本华所言:“痛苦在一切生命中都是本质的,不可避免的。”“物哀”美学的美学形态建立在悲剧性为主导的审美追求之中。《夏目友人帐》主人公夏目贵志,在归还“友人帐”妖怪名字的同时,结识了不同性格除妖人。每一位除妖人以家族带来无上荣誉为不可挣脱的家族使命。通过夏目视角道出了他们的命运之悲,悲中夹杂积极向上的乐观之美,在牺牲与隐忍的凄美交融中织出一幅幅悲美画面。苦难命运牺牲的悲剧之美中,物哀美的命运悲剧冲突是重中之重。别林斯基在《戏剧论》中指出:“悲剧的实质就是冲突,简而言之,就是个体的自然欲望与道德责任,或者与外界不可克服的阻碍之间的冲突和斗争。”而除妖人名取周一也在无数次内心挣扎中带来矛盾。母亲的去世家族把问题归咎于名取,在家族成员厌恶中度过了自己的孩提时代。对待自己还是妖怪的态度都充满矛盾,一方面将妖怪作为道具使用,另一方面却对妖怪抱有复杂的同情心理。同时具备背负家族兴旺的强大牺牲精神。面对身体内寄宿的妖怪,名取曾一度抱怨命运的不公,独自和这种不安战斗,由此对妖怪心怀敌意。画面一度辗转至名取小时候的回忆,幼年时期遇见手臂受伤的山神“柊”为其包扎伤口时说:“因为我能看见奇怪的东西而招来不幸,那就在变成这样之前,谁来把我驱除好了。”敏感少年童年里埋下了否认自己价值的恶果,弥漫迷茫的哀感挥散不去。被解救后的柊安慰至:“人类没有给别人招来不幸的力量,你是温柔的孩子,因为能遇见你,非常开心。”(第一季第九集)影片中呈现了空旷的天空,定格几秒的空镜头暗示名取与夏目相遇后的价值观念的改变。作品第一季安排夏目与名取相识,其一是名取在因妖怪而过的很辛苦的夏目身上看见自己曾经的影子,其二是夏目于名取身上看见除妖人不得掌控自身命运的悲惨。夏目的出现是名取自我意识和真实自我探索的关键。此刻的名取是处于一个想象的阶段,对作为本人的自我没有充分认识。拉康认为人的整体性和同一性依赖于他者的认同。人对自我认同不是全部来源于自己,绝大部分是从“他人”中获得。夏目是难得能“看见一样风景的朋友。”受夏目为妖怪不惜牺牲自我的影响,名取处在汹涌澎湃的精神世界里虚实莫辨的自我挣扎。在“周庄梦蝶”中迷茫无法抉择。无论是在“秋之宴”(第一节第十三集)中解救妖怪小狐狸,并对卷入除妖人世界后的夏目关心备至,还是在“咒术师”(第二季第十一集)聚会中被除妖人讽刺后坚持选择重振“名取”一族的决心。名取内心不可调和的冲突之间迸发出的强大人生热情中,有无可阻挡绝望与彷徨。物哀美学中的悲剧美体现了个人命运选择的无奈与悲伤。“物哀”“空寂”“闲寂”这三种艺术审美精神的统合,极大扩大了日本国民审美价值观的艺术深度和厚度,他们表现了一种因为欲求得不到满足而苦恼的情绪,这是一种主观的感觉,是与禅宗密切相关的一种精神主义。内涵衍生至静寂沉默的隐忍之美。《夏目友人帐》中出现场次不多却极具个人魅力的场静司,立体多面且神秘隐寂。初次登场以一袭黑衣一束长发的造型博得观众喜爱,一道咒符遮盖的右眼更是为其添加冷酷神秘氛围感。第三季登场的场静司,在《夏目友人帐》中扮演着为数不多的“黑化”角色。迫于维持的场一族的强大,冷漠、不择手段是其身上最明显的标签。强大却封闭,如同裹着一层巨大的外壳,渴望平凡生活的温暖却久久不敢触碰。影片中给予的场命运的安排强调了他性格中表面的静寂,在这种屈服于现实的深沉与纤细的哀感用此来反衬内心里埋藏着巨大悲伤。他人的不解与除妖界的腥风血雨,唯有隐忍。的场质问名取地一场对话中:“就是因为隔着镜片,看到的东西才是扭曲的不是吗?”反衬出被身份束缚的他内心强大且孤独。随着后期戏份的增加,的场身上的矛盾逐渐显露。渴望信任却得不到信任,承担家族使命的隐忍无奈。于观众而言,从的场名取经历的外部冲突与内部矛盾中折射出自己命运的跌宕起伏。“物哀”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牺牲、隐忍中的救赎过程。犹如被命运操控的木偶体验到的感伤悲哀的情绪。的场静司与名取周一两人如同一条赛道的奔跑者,前面的少年只追逐速度而忽略沿途的风景,后面的小孩跑得慢但步伐稳健,沿途风光尽收眼底。前面的少男对后面的少年教导说你应快马加鞭。后面少年则说沿途风光值得留恋。他们为家族作出的牺牲与个人命运的隐忍。观众体味两位除妖人对命运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