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针刺法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_第1页
不同针刺法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_第2页
不同针刺法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_第3页
不同针刺法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_第4页
不同针刺法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针刺法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孙钰;江文文;王鹍;刘刚刚;杨可;储浩然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acupuncturesvariablewithstagesonlumbarintervertebraldiseprotrusion(LIDP).Methods98LIDPpatientsinourhospitalfromOctober,2014toJuly,2015were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group(n=49)andobserva-tiongroup(n=49)accordingtothesequenceoffirstdiagnosistime.Thecontrolgroupreceivedroutineacupuncture,andtheobservationgroupacupuncturedatOuchpointandHuantiaopoint(GB30)withdifferentacupunctureaccordingtomanifestationsandcourses.ModifiedYangacupuncturewasadoptedinacutephase,tripleacupuncturewasusedinremittentphase,andlateralneedlingwasusedintherecoveryphase.Theywerebothtreatedonceaday,7daysasacoursefor3courseswith2daysofinterval.VisualAnalogueScale(VAS),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andclinicaleffectswereassessedbeforeand1,2,3coursesaftertreatment.ResultsBothVASandODIscoresim-provedaftertreatment(F>7.12,P<0.05),especiallyintheobservationgroup(t>4.43,P<0.05).Theefficiencywashigherintheobservationgroupthaninthecontrolgroup(χ2=5.594,P<0.05).ConclusionComparedwithnormalacupuncture,theacupuncturesvariablewithstagesismoreeffectiveonLIDPthanroutine.%目的:探讨不同201410~20157院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首诊时间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分期分型的不同,选取阿是穴和环跳穴,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即急性期采用改良扬刺法,缓解期采用齐刺针法,恢复期采用傍刺针法。两组治疗均1次/d,连7d12d,3123(VAS)Oswestry数(ODI)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F>7.12,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4.43,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χ2=5.594,P<0.05)。结论不同针刺法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期刊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5页(P184-188)【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分期治疗;针刺;急性期;缓解期;恢复期【作者】孙钰;江文文;王鹍;刘刚刚;杨可;储浩然【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市中医医院,安徽淮北市235000;安徽省淮北市中医医院,安徽淮北市235000;安徽省淮北市中医医院,安徽淮北市235000;安徽省淮北市中医医院,安徽淮北市235000;安徽省淮北市中医医院,安徽淮北市235000;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合肥市2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本文著录格式]孙钰,江文文,王鹍,等.不同针刺法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2):184-188.CITEDAS:SunY,JiangWW,WangK,etal.Effectofacupuncturesvariablewithstagesonlumbarintervertebraldiseprotrusion[J].ZhongguoKangfuLilunYuShijian,2016,22(2):184-188.作者单位:1235000;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230061(1967-),男,汉族,安徽淮北市人,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E-mail:。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interverbraldiseprotrusion,LIDP)是指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致髓核突出向后方或突至椎管内,致使相邻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典型症状为腰痛伴一侧下肢放射痛或/和麻木。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日常生活。该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针灸疗法以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等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应用广泛。本课题总结临床经验,结合有关文献,从经筋理论出发,选取患者患侧的阿是穴和环跳穴,根据LIDP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期分型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针灸治疗方法,并与常规针灸治疗LIDP相比较,以期寻找治疗LIDP最合理的针灸方案。一般资料2014年10月~2015年7月本院针灸科的住院和门诊LIDP患者98例,病史及1994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验及加强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仰卧挺腹试验阳性;②CTMRI排除标准:①腰椎CT或MRI显示髓核脱入椎管或患肢足下垂、马尾神经受压致大小便障碍等需手术治疗;②并发有Ⅱ级及Ⅱ级以上腰椎滑脱;③并发严重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及肿瘤、结核、活动性出血;④不能坚持针刺治疗。按首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观272220~64482d~211.9CTMRIL4-521L5~S1174171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龄19~66岁,平均47岁;病程3d~20年,平均2.1年;L4-5椎间盘突出22例,L5~S1椎间盘突出12例,两个以上154072料及临床症状分期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方法治疗期间强调卧床休息,尤其是急性期患者,如需下床,则需要腰围固定。对照组取穴参考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针灸学》[2]取穴:腰夹脊穴、阿是穴、环跳、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悬钟、昆仑。操作取直径0.35mm、长60mm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后直刺,行提插捻转泻法,得气后留针30min,中间行针2~3次。观察组取穴取阿是穴、环跳穴。阿是穴位于病变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棘突间患侧旁开1.5cm处,找出最明显压痛点或阳性反应点即是。环跳穴取患侧。若两侧同时发病,则取双侧的阿是穴和环跳穴。分期急性期:临床表现为腰腿疼痛较为明显,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高时疼痛加剧,活动受限,腰背部肌肉紧张与神经根性体征明显,患肢直腿抬高试验低于60°等。缓解期:临床表现为腰腿疼痛症状较急性期明显减轻,脊柱功能改善,下肢牵涉痛或麻木,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或起病时症状较轻者也可看作缓解期。恢复期:临床表现为腰痛基本缓解,功能活动基本改善,下肢仍有酸楚感或麻木感,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弱阳性。操作取直径0.35mm、长75~100mm毫针,常规穴位消毒。急性期采用改良扬刺法,即在阿是穴和患侧环跳穴上先直刺各穴的第1针,然后在两穴的四周各1cm处,针尖对准各穴的第1针,刺入另外4针,深度约50~75mm,行提插捻转泻法2min,使局部有酸麻胀重感并向下肢放射,留针30min,中间行针2~3次。缓解期采用齐刺针法,即在阿是穴和患侧环跳穴直刺各穴的第1针,然后在阿是1cm12法及留针处置同急性期。恢复期采用傍针刺法,即在阿是穴和患侧环跳穴直刺各穴的第1针,然后在两穴的外侧1cm处针尖对准各穴的第1针刺入另外一针,手法及留针处置同急性期。根据患者分期调整针刺方案。以上两组治疗均1次/d,连续7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指标视觉模拟量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第2、第3疗程结束后,均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3]。0~10数字标尺表示疼痛程度。0为无痛,10为最严重疼痛。由患者根据自己感觉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对应的位置标出,从“无痛”端至标示点的距离即为VAS评分值。Oswestry[4]123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评分。该评分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疼痛9160~5450疗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腰椎间直腿抬高70°以上,皮肤感觉、腱反射及肌力正常,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疼痛、麻木等症状明显改善,但劳累、受凉及遇阴雨天等偶有腰腿痛。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统计学分析SPSS13.0(±s)表示。组内治疗前ttχ2α=0.05。VASVAS(P>0.053VAS评分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且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每个VAS(P<0.051。ODI两组治疗前O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每组3个疗程之间ODI评分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且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每个疗程结束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临床疗效观察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97.9%)亦优于对照组(81.6%)(P<0.05)。见表3。古代中医学文献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论述主要归于“腰部伤筋”“腰腿痛”“痹或“循膂(脊旁肌肉)内挟脊”,共同约束腰椎,以保证其正常运动功能。当经筋发生病变时,“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5]。经筋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经筋循行分布之处的疼痛、麻木、筋肉挛急、强直、关节活动不利等。LIDPLIDP范畴[6-7]。以痛为输是治疗经筋病的首选穴位,本研究取病变腰椎棘突间患侧旁开1.5cm最明显压痛点或阳性反应点,即阿是穴来导引经气,舒筋通络。研究表明阿是穴是机体内的病理状态在体表局部最突出、最集中的高度功能外在反应表象,既能诊断疾病的部位及性质,又是治疗疾病的核心点,并能判断疾病的预后[8-10]。现代研究也表明针刺阿是穴能够实现快速镇痛,其生物学机理是神经、体液、循环调节等多因素、多途径的综合作用效应[11-12]。能活动的应力集中点和神经出口处等,是经筋病阿是穴分布的主要部位[13]。现代LIDP官针》篇:“凡刺有十二节,以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五曰扬刺,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十一曰傍刺,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皆主治寒气痹阻引起的痹痛,麻木不仁等痹症,临床上仍在广泛应用,并有较好的疗效[15-19]。传统扬刺法要求针宜浮浅,不宜过深。而LIDP的根本矛盾是位于两个腰椎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及其周围组织及神经发生病变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病变位置相对较深。《素问调经论》:“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LIDPLIDPCT[20]、计算机图形图像学技术三维可视性研究[21]及临床实践研究[22LIDP,2.0~3.0(50~75mm)时,才能出现强烈的酸麻胀感向下肢或足部放LIDP且深内之至骨”,针尖达到骨面,并有强烈的酸麻胀感向下肢放射,才能起到明显LIDP相对最大的改良扬刺法,即5针并列为一体;缓解期选用刺激量中等的齐刺法,即3针并列为一体;恢复期选用刺激量相对较小的傍针刺法,即2针并列为一体。节作用增强,从而迅速达到“气至病所”“通则不痛”的目的。这也符合WHO21以期与不同病程阶段患者的医疗目标和临床评估相一致[23]。“燔针”即火针。由于火针不宜深刺等原因,本研究改用患者易于接受和医者易于明张介宾《类经十二经筋痹刺》曰:“以知为数,知其气至为度也”。明楼英在《医学纲目》中曰:“以知为度,但以知觉所针之病应效为度数”。本研究认为,针刺时应注重针刺手法的操作,“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速效”。“以痛为输”课题组选用了优化取穴的阿是穴和环跳穴。综上所述,采用扬刺、齐刺、傍针刺不同针法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既有对中针对性强,取穴少,操作方便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及进一步探讨。【相关文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1994201-202.王华,杜元澋.针灸学[M]32012.视觉模拟评分法[J]20049(11)483.Oswestry[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2(1)13-15.侯春福,韦蒿.经筋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201322(16)1819-1824.[6]王春雷,刘保延,黄福开.经筋疗法相关研究与展望[J].中医杂志,2013,54(5):438-441.[7]崔祺,肖蕾,王禹,等.试从经筋理论探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8):39-40.[8]杨国法,靳聪妮,原苏琴.阿是穴的现代医学解析[J].中国针灸,2012,32(2):180-182.[9]刘农虞.析“以痛为输”[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2):55-57.唐宏亮,庞军,杨杨.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