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2003-08-11 颁布
  • 2004-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4789.31-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噬菌体检验方法_第1页
GB/T 4789.31-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噬菌体检验方法_第2页
GB/T 4789.31-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噬菌体检验方法_第3页
GB/T 4789.31-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噬菌体检验方法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ICS07.100.30C5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789.31-2003代替GB/T4789.31-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啦菌体检验方法MicrobiologicalexaminationoffoodhygieneExaminationofSalmonellaeShigellae.anddiarrhoeacausativeEscherichiacolibymeansofthediagnostictypingphagesetforenterobacteriaceae2003-08-11发布2004-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啦菌体检验方法GB/T4789.31-2003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电话:63787337、637874472004年8月第一版2004年11月电子版制作书号:155066·1-21365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

GB/T4789.31-2003前本标准对GB/T4789.31—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肠杆菌科嘴菌体检验方法》进行修订。本标准与GB/T4789.31—1994相比主要修改如下:-按照(B/T1.1—2000对标准文本的格式和文字进行修改。规范原标准中的“设备和材料"。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T4789.31—1994同时胺止.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卫生防疫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晓青、付萍、计融。本标准于1994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B/T4789.31—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啦菌体检验方法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应用肠杆菌科喔菌体诊断法检验食品中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基本要求、操作程序和结果判定。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食品、食物中毒的检验.也适用于食品从业人员的肠道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带菌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勒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478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4789.5—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T4789.6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GB/T4789.28-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设备和材料3.1恒温培养箱:36C±1C。3.2水平仪。3.3灭菌培养血:直径90mm.3.4定量清管:每滴约10gL。输灌用的火菌玻璃接管配4→号针头。3.5火菌棉签。培养基和试剂4.1营养琼脂、营养肉汤:按GB/T4789.28—2003中3.7和3.8进行4.2蛋白陈水、靛基质试剂:按GB/T4789.28—2003中2.13进行。4.3三糖铁琼脂:按GB/T4789.28-2003中3.24和3.25进行。4.4肠杆菌科诊断用苗体.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