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一句一译_第1页
马说一句一译_第2页
马说一句一译_第3页
马说一句一译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虽出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释词:虽:即便;祗:不过;奴隶人:马夫;骈:原指两马并驾一车,引申为并列;骈死:并列而死。译句:因此即便有了名马,也只好在马夫的手里受辱没,和一般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作千里马。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释词:马之千里者:即千里之马。这是为了重申定语“千里”而将它后置。(之:定语后置的标记);一食:吃一顿;食:通“饲”,喂;能千里:能日行千里。“千里”用如动词;译句: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看作一般马来饲养。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行行,安求其能千里也?释词:是:指示代词,这样的;见:通“现”,展现;且:副词,犹,尚且。译句:这样的马,固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专长也就展现不出来。想要跟一般的马等同尚且不行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可以尽其材,鸣之而不可以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释词:“策之”“食之”中的“之都是代词,指千里马;“鸣之”的“之”,音节助词,无实义。“执策”的“策”,名词,马鞭;“策之”的“策”,动词,鞭打,用鞭子打。以其道:依照(驱遣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道:正确的方法。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材,通“才”临:面对译句:驱遣它,不可以依照正确的方法;饲养又不可以使它充散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懂得它的意向。拿着鞭子,走到千里马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释词:其(第1个):同“岂”,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莫非”;其(第2个):表推断语气,可译为“唯恐”;邪:通“耶”,表示疑问,想当于“吗”译句:唉!莫非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唯恐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1(安徽省·2011)马说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出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求其能干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可以尽其材,鸣之而不可以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5.解说以下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一食或尽粟一石或:有时(2)才美不外见见:展现(3)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等:等同(4)安求其能千里安:怎么,怎能(5)执策而临之执:拿着,举着16.翻译以下句子。(4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是千里马,因此不依照千里马的饲养方法饲养它。鸣之而不可以通其意。千里马鸣叫,喂马的人殊不知道它想表达的意思。17.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如何的命运?(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18.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受,反应了当时如何的社会现实?反响了当时的社会不重视人材,不擅长发现人材的社会现实。

分)

(3(3

分)分)2(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2011)阅读下边文言文,达成

7~11题。(13分)(甲)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出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可以尽其材,鸣之而不可以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④。”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⑤而马价十倍。【注】①比:副词,接连地。②还:通“环”,围绕。③朝:清晨。贾:价格。⑤一旦:一天。7.解说以下句中加点的词。(2分)⑴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⑵去而顾之顾:顾,回头看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⑴食之不可以尽其材,鸣之而不可以通其意。饲养它不可以竭尽它的才能,它嘶鸣却不可以精通它的意思。⑵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连续三天(或多天)在市集上卖马,没一个识马的。10.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受,寄望了如何的思想感情?(2分)怜悯千里马的不幸遭受,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批评沉没、残害人材的统治者。11.此刻社会,商家请名人做广告已成时髦,请联合乙文有关内容,简要说说“名人效应”的利和弊。(3分)联系乙文内容得1分,谈“名人效应”的利与弊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共3分)12.假如你也像韩愈同样怀才不遇,得不到欣赏,除了写文章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外,还有哪些更好的做法。(2分)努力使自己更完满:擅长销售自己。3+(镇江市·2011)阅读下边两段选文,达成17~19题。(共12分)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可以尽其材,鸣之而不可以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勾践宴群臣,而言吴王夫差之亡也以杀子胥故。群臣未应,医生子余起而言曰:“臣尝之东海矣,东海之若游于青渚,介鳞之属以班见①。见夔②出,鳖延颈而笑,夔曰:’尔何笑?’鳖曰:‘吾笑尔之跷跃③,而忧尔之踣也。’夔曰:‘我之跷跃不犹尔之跛行乎?且我之用一,而尔用四,四犹不尔持也,而笑我乎?故跂④之则伤其足,曳⑤之则毁其腹,整天爬行,所行几许。尔胡不自忧而忧我也?’今王杀医生种⑥,而走范蠡⑦,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臣恐诸侯之笑王者在后也。’王沉默。(刘基《郁离子》)说明:①以班见:依照等级挨次拜会。②夔:kú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似龙,一足。③跷跃:用一只脚跳跃。④跂:踮起脚尖。⑤曳:拖,牵引。⑥医生种:越国医生文种,元勋,助勾践灭吴。后勾践听信谗言,令其自杀。⑦走范蠡:逼走范蠡。范蠡,越国医生,助勾践灭吴,后为避难而隐居江湖。解说以下短语。(4分)(1)外见:展现(表现、展现)出来;通其意:精通它的意思,理解它的心思、想法;介鳞之属:鱼鳖一类的水族动物(各样水生动物);(5)所行几许:(能)走多远。用现代汉语写出以下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何况想要和一般的马同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2)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天下的贤良之士,都吓得转转身去(掉过头去),不敢到越国来,越国再没有治国的贤才了。韩愈嘲讽了假伯乐一类的统治者,你感觉勾践属于这一类人吗?请依照选文和增补说明加以辩证剖析。(4分)属于同一类,勾践不过看到文种和范蠡的某一方面的才华,复国成功就卸磨杀驴,表现出统治者短视的一面,说明勾践也是一个假伯乐,这完整切合韩愈嘲讽的现象。不属于同一类。勾践重用文种和范蠡重振越国雄风,说明他识人材并且能重用人材。当医生子余委宛讽谏以后,勾践以“沉默”表示对自己的错误有所认识,看来伯乐也是会错误的。4(淄博市·2011)(二)阅读下边的的文言文,达成7-10题。【甲】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出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可以尽其材,鸣之不可以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悉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③,岂借才于异④代乎?正⑤患己不可以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司马光《资治通鉴》说明: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人名。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④异:其余的。⑤正:只7.解说以下句中加点的词。(2分)(1)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鞭子打,驱逐(2)正患己不可以知患:担忧,担忧9.用现形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跟一般的马同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非不悉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