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式阅读的网络延伸研究_第1页
批注式阅读的网络延伸研究_第2页
批注式阅读的网络延伸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批注式阅读的网络延伸研究

网络阅读发展迅速阅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项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阅读的方式已经从原来传统的读书、读报扩展到可以进行网络阅读、可以在手机、PDA、电子阅读器上进行阅读等。进入互联网普及时代,人手一部电脑,电子商务等新兴网络行业大行其道,在网络上进行阅读代替传统的纸媒也早已成为很多人的阅读习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0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国内网站数量323万个,网页数量336亿个。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网络应用的使用率前三名分别是网络音乐(83.5%)、网络新闻(80.1%)、搜索引擎(73.3%)。博客应用、网络文学、论坛分别以57.7%、42.3%、30.5%的使用率排在第7、10、11位。以上所列除了网络音乐外,其他应用都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网络阅读这一网络应用。网络阅读大有取代传统阅读之势。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式阅读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拿起笔做一些标注,能有效地帮助我们抓住文章中的信息,提高阅读的效率,也方便与其他对同一篇文章感兴趣的人交流心得。徐特立曾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提倡在读书的时候要思考要做笔记,这样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记忆也会更加牢固。与传统的纸质书籍阅读方式相比,互联网阅读具有内容海量、知识全面、更新迅速等优点,我们这里所说的网络阅读是指对在互联网络上存在的书籍、文章、新闻、博客、帖子等文字的浏览。但是其不足也同样明显,那就是无法随心所欲地对文章进行标注。当我们已经习惯了一边看着文章一边拿支钢笔在纸上划来划去,而网络上对于一些有趣文字的某一部分或者多个部分内容重点标记、记录心得、发表观点,却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也成了影响我们更改阅读方式的瓶颈。因此,如果能有一款软件或者网页技术支持我们在网络阅读时随时记录、随时标注我们感兴趣的内容,将会大大提高网络阅读的普及与应用。网络批注式阅读的优势目前网络阅读的方式可以简单归纳为:一、单纯浏览,指的是单纯浏览页面文字,包括网页、新闻、网络书库等,阅读者只能对页面进行收藏、复制、保存等操作。二、聚合阅读,指利用RSS技术通过RSS阅读器将提供RSS服务的网站内容整合到一起,方便阅读。三、交互式阅读,主要包括少部分的新闻网页、博客以及论坛帖子等,指可以对文字的内容进行评论回复或者与文字的作者进行互动。不难看出,目前主流的阅读方式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实时批注功能的,互动性最好的BBS形式也只能做到在文章的最后进行回复。如果想突破现有的网络阅读模式,把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到批注式阅读当中,就需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网络批注式阅读。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一个独立的程序内嵌入网页中,使我们在网上阅读时,能随时随意地用鼠标选定任意的文字区域进行标记、批注,而标注的内容能够实时显示在标记的文字旁边,一目了然,达到和在纸上阅读相同的效果。既方便了自己日后阅读时的查找,也方便了与其他人的交流。网上阅读批注功能的实现互联网应用发展到web2.0以后,交互式网络媒体的应用层出不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应用形式的实现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使用asp、php、jsp等WEB编程语言结合数据库提供了诸如BLOG、SNS、BBS等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体验。同样,网络批注式阅读的实现也可以通过以上方式来进行。使用网络编程语言将一段文章或者著作通过浏览器呈现在阅读者面前。文章的字数是固定的,并且文字的排列也不会改变。每个字在文章里面都有自己的坐标,可以看作是一个节点。阅读者在圈定某段文字的时候,定位了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范围。而这个范围在此段文章里是唯一存在而且可以再现的。针对圈定的范围,阅读者可以发布自己的心得、观点,阅读者可以对自己的批注进行管理,收藏批注以便日后重温、分享批注甚至可以和读友在此批注下进行交流等。结构见右图。互联网阅读的内容除了文字还有图片。同样,对于一副图片也可以进行批注。相对于文字的批注,出于节约网络资源、减轻服务器负担的的考虑,图片批注的定位不会像文字批注那么精准。对于图片批注的范围,可以提供固定的几个批注形状(例如圆形、椭圆、方形等)。阅读者使用规定的形状进行定位,就可以对内容进行批注了。网络批注式阅读的应用网络批注式阅读的应用范围很广,新闻网站、博客、读书网站、学习网站等都可以引入批注式阅读。由于其便于多人在线实时交流,也适合在内网中使用。譬如说在报社的内部网站上,编辑、记者可以对同一篇稿件进行点评交流,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