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_第1页
名师教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_第2页
名师教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_第3页
名师教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名师教案【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遣唐使的含义,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②知道鉴真东渡的具体历史史实及其影响。③知道玄奘西行的时间和贡献,唐朝时中外文化频繁交往的主要原因。.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②通过出示大量的文字、视频、图片等素材,引起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提升学生阅读、综合感悟历史事件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出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②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理解出现交往盛况的原因并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难点:唐朝频繁对外交往的原因。【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PPT展示:全世界的唐人街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几幅图片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为什么外国人会称中国人为“唐人”?因为唐朝时期的对外交往十分活跃,给许多国家都带来深远的影响,所以外国人习惯把中国人称为“唐人”。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唐朝对外交往的活跃。讲授新课:(一)遣唐使.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等。(PPT播放日本遣唐使图片)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PPT展示日本模仿唐朝的各个方面).想一想:日本为什么会派遣那么多的遣唐使来中国?答: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是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因为日本当时刚刚进行“大化改新”,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唐朝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自然吸引了日本。(二)鉴真东渡(PPT播放鉴真东渡视频)1.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鉴真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2鉴真(688〜763年)(ppt展示鉴真铜像)扬州江阴人,俗姓淳于。原为扬州大明寺高僧,精通佛经和医学。F1本僧人荣睿、普照等曾邀请他去日本,先后五次东渡,均未成功。753年,已双目失明的鉴真带着弟子第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他带去佛教经典以及建筑、雕刻和医学等知识,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鉴真在日本十年,深受日本人民的崇敬,死后葬在日本的唐招提寺。3.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ppt展示日本奈良招提寺和鉴真手迹)想一想:鉴真为促进中日友好交往作出了什么贡献?答:鉴真六次东渡成功到达日本,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三)玄奘西行.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他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寺院,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ppt展示玄奘西行图).玄奘(602—664)(ppt展示玄奘画像)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佛教法相宗创始人。他是我国佛教学界崇高声望的大德,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在沟通中印文化上最有贡献的一个人。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他历尽千难万险前往天竺取经求法,前后17年,博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携带回许多经籍,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他的事迹被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改编写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千百年来广为流传。.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根据的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ppt展示大唐西域记封面)……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融解),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陵犯。……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大唐西域记》.动脑筋:问题: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的?答案:靠的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唐朝对外友好交往,其中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意义深远。鉴真六次东渡的感人事迹,代表了中国人民与邻国友好交往的真诚愿望。中日友好交往,既对日本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变、社会生活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同时也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玄奘西游取经,加深了唐朝对西域和天竺的了解,在中印友好发展史上留下一段佳话。【板书设计】第4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日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