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勘察报告(阳光海岸雅居)_第1页
岩土勘察报告(阳光海岸雅居)_第2页
岩土勘察报告(阳光海岸雅居)_第3页
岩土勘察报告(阳光海岸雅居)_第4页
岩土勘察报告(阳光海岸雅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概述(一)、拟建工程概况景德镇市华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都吕分公司拟建阳光海岸雅居工程,委托赣北地质工程勘察院承担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本次属详细勘察阶段。阳光海岸雅居工程位于都吕县矶山大道西南面,都吕县文体中心西北面,交通便捷。工程设有:16栋6F〜7+1F多层住宅,9栋11F高层住宅,1栋18F高层住宅及沿街低层商业用房。场地西部、西北部设一层地下室(层高5.0〜5.5m),高层、多层建筑与相邻裙楼之间设有沉降缝,最高建筑高度为:54.00mo规划用地面积约为:47132.1m2,建筑总面积约为:102090.94m2o建筑抗震设防为丙类。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预估建筑物柱下最大荷载为8500KN,地基允许变形敏感。基础形式拟采用浅基础或桩基础。基础(地下室)埋深约1.0〜3.0m。住宅土0.00为24.10〜29.20m(黄海局程系)之间,地下室、车库及冏业底板局程在22.50〜24.75m(黄海局程系)之间。具体位置及钻孔平面位置见钻孔平面布置图。建筑物编方*建筑层数(F)建筑局度(m)结构类型住宅±0.00高程(m)建议基础形式备注1#1133.00框架29.20浅基础住宅楼2#1133.00框架29.00浅基础住宅楼3#1133.00框架28.80浅基础住宅楼4#1133.00框架28.60桩基础住宅楼5#7+124.00框架25.55桩基础住宅楼6#6+121.00框架25.35浅基础住宅楼7#1133.00框架25.15浅基础住宅楼8#1133.00框架25.05浅基础住宅楼9#1133.00框架24.95浅基础住宅楼10#1133.00框架24.75浅基础住宅楼11#6+118.00框架27.55桩基础住宅楼12#618.00框架24.10浅基础住宅楼13#618.00框架24.50浅基础住宅楼14#618.00框架25.30浅基础住宅楼15#618.00框架25.50浅基础住宅楼16#618.00框架25.50浅基础住宅楼17#1133.00框架25.50浅基础住宅楼18#1854.00框架27.90浅基础住宅楼19#618.00框架27.70浅基础住宅楼20#618.00框架27.70浅基础住宅楼21#618.00框架27.70浅基础住宅楼22#618.00框架27.70浅基础住宅楼23#618.00框架27.70浅基础住宅楼24#618.00框架27.70浅基础住宅楼25#618.00框架27.70浅基础住宅楼26#618.00框架24.80浅基础住宅楼(二)、勘察目的、任务要求本次勘察目的与任务是:1、 查明拟建区范围内岩土的地层结构,岩土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土的C、①值,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的分布范围;2、 查明建筑场地和各地基的工程地质对建筑物抗震的影响,查明不良地质现象对场地稳定性有无直接危害和潜在威胁,划分对建筑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提供建筑的场地类别;3、 提供地基土的承载力和抗剪强度及桩端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和桩周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4、 对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结论,对场地和地基进行综合的工程地质评价,并提出地基处理的基础方案的建议;5、 对基坑工程安全等级提出建议,并对基坑工程支护方案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6、 对于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场地,进行场地与基地的地震效应评价。7、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8、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9、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主要勘察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等。、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拟建建筑物为住宅楼工程,属一般工程,破坏后果严重,工程重要性等级属二级;地形地貌较复杂,属于二级场地;地基的岩土种类不多、但不均匀,性质变化不大,属二级地基;故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五) 、勘察方法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设计图纸,由我院技术人员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相关要求布设勘察钻孔位置。共布设勘察孔共142个孔,编号为:ZK1〜ZK142。测量采用委托方提供的“北京54坐标系”的控制点坐标和黄海高程,由我院专业测量技术人员采用GPS实地测量布设孔位,并测量孔口高程(见附表1)O本次勘察野外钻探施工,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方法施工,第四系粘性土层岩芯采取率90%以上;第四系松散类土层岩芯采取率60%以上;强风化岩层岩芯采取率70%以上,中风化岩层岩芯采取率80%以上;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采用63.5Kg重锤自动脱钩自由下落法进行,精度满足要求。扰动样、水样、土腐样、岩样及时包装密封送实验室进行试验。颗粒分析试验、水质分析、土腐分析、岩石抗压强度试验、钻孔波速测试均由赣北地质工程勘察院检测中心承担。(六) 、勘察工作完成情况经野外踏勘,我院组建项目部。根据甲方的“地质勘察委托书"要求及规范、规程规定,编制详细勘察大纲,在施工前对所有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于2014年05月24日组织六台XY-100型钻机进入现场进行勘察工作,于08月09日完成野外勘探工作。施工共完成勘察孔142个,其中取样孔58个,占钻孔总数的40.0%;原位测试孔74个,占钻孔总数的50.2%;一般性钻孔55个。具体完成实物工作量(详见附表1)为:1、钻探总进尺2000.56m(钻孔142个);2、 土体现场原位测试(动探)80次;3、 取扰动土样20组,岩石样55件,水样2件,土腐样2组;4、 土层剪切波速测试10孔;5、 观测水位142孔;随后转为室内资料整理工作。编写了文字报告及相应的图表,达到了预期目的。二、场区工程地质条件概述㈠、水文地质条件1>气象九江市都吕县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九江市都吕县年平均气温为16-17°C,其中7月是全年最热时间,月平均气温在28〜29°C之间,极端最高气温39〜42°C;一月是全年最冷时间,月平均气温在3〜5°C,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0°C至零下12°Co平均无霜期为239〜266天。九江市都吕县季风盛行,冬、秋季多偏北风,春季风向时南时北,夏季多偏南风,各地风向的季节转换差异很大。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mm以上,降水在季节、年际及区域分布上存在较大变化。从季节分配来看年降水量的40〜50%集中在第二季度,其总量为580〜750mm,第四季度降水量占年雨量的11〜13%。2、水文(1)、地表水勘察场地属丘陵地貌,地势起伏较大,后经整平,未发现地表水。⑵、地下水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1) 第四系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分为两大层,第一层为上层滞水,该层地下水赋存于①层素填土中,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的垂直渗透补给,含水层的透水性、富水性较差,水量、水位受季节影响明显。第二层为第四系孔隙水,该层地下水赋存于②层残积土层中,该层地下水除接受大气降水的垂直渗透补给、上部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垂直渗透补给外,还参于区域内地下水的侧向补给,透水性、富水性差,属相对隔水层。2) 基岩风化裂隙水该层地下水赋存于③〜④层中古代双桥山群板岩中,由于含水层风化程度不均,赋水条件有所差异,故其富水性也具不均性;该层地下水补给源为上部含水层的垂直渗透补给及区域内含水层的侧向补给,由于含水层风化裂隙连续性较差,透水性不十分强,故其富水性较弱,属弱富水含水层。勘察期间为丰水季节,钻探野外作业时,雨水较多,初见水位埋深3.00-8.50m,稳定水位埋深3.50^8.90m(黄海高程15.27^22.75m)之间,水位季节变化幅度3〜5m。场地环境类型为II类,并未受污染。(二)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都吕县矶山大道西南面,都吕县文体中心西北面,原始地貌属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现已基本整平。标高在23.52〜28.66m(黄海高程系)之间,住宅土0.00高程在24.10〜29.20m之间。(三) 、区域地质根据搜集的相关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地区域地质构造属I】扬子准地台-II2江南台隆-叽修水-都吕台陷-虬都吕穹断束。褶皱轴向为近东西向走向、北东至北北东5 o向。撤开的弧形构造;断层以北东向和近东西向为主。断裂由两组:北北东向断裂和近北东向断裂。北北东向断裂往往成带成组出现,部分发展为深、大断裂。北东向断裂规模较小,一般延长10-20余公里,局部亦成带出现。(四) 、地层岩性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在拟建场地勘察范围及揭露深度内,据勘察钻探揭露,按地层堆积时代、成因、名称分类,场区可分为④大层:第①层: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O;第②层:第四系上更新统残积土(Qf);第③层:中古代双桥山群下亚群强风化板岩PtShi);第④层:中古代双桥山群下亚群中风化板岩(PtzSh])。按其出露顺序从上到下,由新至老分叙如下:第①层: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Q4灰黄、褐黄色,稍湿,松散,主要成份由粘性土、风化程度不一的岩石组成。新近回填,压实性差,土质不均匀,属高压缩性土。分布于部分场地内,在ZK3,ZK4,ZK5,ZK6,ZK7,ZK8,ZK9,ZK12,ZK15,ZK17,ZK18,ZK19,ZK20,ZK21,ZK22, ZK23, ZK24, ZK25, ZK26, ZK27, ZK28, ZK29, ZK31, ZK33, ZK35, ZK37,ZK38, ZK39, ZK43, ZK46, ZK47, ZK48, ZK49, ZK50, ZK53, ZK59, ZK62, ZK63,ZK65, ZK67, ZK69, ZK77, ZK78, ZK79, ZK88, ZK89, ZK91, ZK92, ZK94, ZK96,ZK99, ZK103, ZK108,ZK110,ZK111,ZK113,ZK119,ZK122,ZK125, ZK126, ZK128,ZK130,ZK131,ZK134号孔一带可见,钻孔揭露层厚0.40^4.70m,平均厚度1.27m,层顶标高在26.92~23.52m之间。第②层:第四系上更新统残积土(Q’ei)褐黄色,由粘性土及风化程度不一的岩石残积形成,稍湿,稍密。土质不均匀,呈层状广泛分布于局部场地,仅在ZK19,ZK20,ZK21,ZK23,ZK47,ZK48,ZK49,ZK50,ZK59,ZK70,ZK92号孔一带可见。钻孔揭露层厚1.40^8.10m,平均厚度4.19m,层顶标高在23.99^20.04m之间。第③-1层:中古代双桥山群下亚群强风化板岩(上段)(巳2,&)灰黄色,变余结构,板状构造,砂质,节理、裂隙发育,岩体极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锤击声哑,无回弹,易碎。呈层状分布于部分场地,仅在ZK12,ZK13,ZK14,ZK15,ZK18,ZK19,ZK20,ZK21,ZK23,ZK47,ZK48,ZK49,ZK50,ZK59,ZK62,ZK94,ZK97,ZK98,ZK99,ZK101,ZK104号孔一带可见,钻孔揭露层厚0.70^3.90m,平均厚度2.20m,层顶标高在28.66^13.67m之间。第③-2层:中古代双桥山群下亚群强风化板岩(下段)(巳2,&)灰黄、紫红色,变余结构,板状构造,岩石主要矿物成份为粘土矿物。岩体破碎,岩芯多呈柱状,少量呈短柱状、碎块状,锤击声哑,无回弹,易击碎。呈层状分布于整个场地内,钻孔揭露层厚1.20^13.85ift平均厚度4.97m,层顶标高在27.36^10.47m之间。第④层:中古代双桥山群下亚群中风化板岩(PtzSh])灰黄、紫红色,变余结构,板状构造,砂质、泥质互层,岩石主要矿物成份为粘土矿物。岩体较完整,岩芯多呈短柱状、柱状,少量呈碎块状,一般柱长20cm,锤击声哑,无回弹,易击碎oRQD=45-70%o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4.00〜lO.OOMpa,标准值为5.30Mpa,坚硬程度属软岩,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呈层状分布于整个场地,少量钻孔为揭露该层。钻孔揭露层M.40^12.66m,未揭穿。平均厚班.37m,层顶标高在23.52^11.12m之间。以上各岩、土层的空间分布、变化及工程地质特性详见1—1'〜56—56,工程地质剖面图(图2)及ZK1〜ZK142钻孔柱状图(图3)。地层统计表表2地层编号时代成因岩土名称项次层厚(m)层顶高程(m)层底高程(m)顶度m)层深(m层底深度(m)①Qml4素填土统计个数6464646464最小值0.4023.5220.040.000.40取大值4.7026.9225.920.004.70平均值1.2724.7423.460.001.27②Qel3残积土统计个数1111111111最小值1.4020.0413.670.001.80取大值8.1023.9922.193.5010.50平均值4.1921.8617.672.256.45③TPtsh21强风化板岩(上段)统计个数2121212121最小值0.7013.6710.470.001.20取大值3.9028.6627.3610.5013.70平均值2.2021.3119.113.475.67③-2Ptsh21强风化板岩(下段)统计个数142142142142142最小值1.2010.475.270.001.20取大值13.8527.3623.5213.7018.90地层统计表表2地层编号时代成因岩土名称项次层厚(m)层顶高程(m)层底高程(m)顶度m)层深(m层底深度(m)平均值4.9723.6718.711.226.19④Ptsh21中风化板岩统计个数134134134134134最小值1.4011.127.101.2011.85取大值12.6623.5214.7612.7018.21平均值8.3719.2410.885.6914.06(四)不良工程地质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钻探揭露结果显示,拟建场地未见明显新构造运动及全新断裂活动痕迹,勘察过程中也未发现有断裂痕迹,可不考虑活动性断裂的影响。钻探深度范围土层内未见土、空洞等不利工程因素。拟建场地西面边坡相对高度2.0〜15.0m,岩性主要为强风化板岩,岩体破碎,易产生危岩、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建议进行边坡支护,同时做好坡顶、坡体、坡脚的排水工作。场地中北部有一沟谷,两侧为分水岭,已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建议增设排洪措施。三、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土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1、室内试验为查明场区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各土层分层采取了土样进行室内土工实验,试验成果见附件1“土工试验结果表",并对各性质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详见附表2“土层颗粒分析成果统计表"。2、现场原位测试本次勘察对区内各岩土层进行了分层现场原位测试(动探试验),并对各岩土层试验击数(修正后)进行了数理统计,详见附表3。原位测试统计成果汇总表(修正后)土层试验类型统计个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M标准专O变异系数。统计修正系数V标准值(P②残积土N67.26.36.60.3820.0580.9526③-1层强风化板岩(上段)N911.19.29.80.5960.0610.9629③-2层强风化板岩(下段)N3R6414.89.911.80.9000.0760.984113、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本次勘察对区内中风化泥质粉砂岩采取了样品进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并对其试验成果进行了数理统计,详见表4。岩石抗压试验统计表岩土名称试验状态统计数取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系数标准值中风化板岩饱和5510.04.05.61.3890.2470.9465.34、各岩土层承载力根据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成果,现场原位测试,野外岩心观察并结合地区勘察、建筑经验,提供各岩土层承载力,见表5:各岩土层承载力统计表表5」山.1.曰口.及岩性地基承载力住OK立(Pa)特征值压缩模量EJMPa)凝聚力C(KPa)内摩擦角(P(度)变形模量En①素填土。尸未完成自重固结不提供承载力②残积土Q*i24021016.5③-1强风化板岩Ptosh,36032031.0③-2强风化板岩PtfSh]44038035.4④中风化板岩Pt?sh1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4.00-10.OOMpa,平均值5.60Mpa,标准值5.30Mpao注:本表中承载力特征值为估算值,需通过现场载荷板试验确定。各土层有关桩的设计参数表5-2岩土层号及岩性钻孔(旋挖)灌注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1KpaKpa①素填土Q牛ml-10②残积土Q$165③-1强风化版岩Ptosh,1301400L 1③-2强风化板岩Pt°sh,1401600Z1④中风化板岩Pt°sh,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1.00〜io.OOMpa,平均值5.60Mpa,标准值5.30Mp&说明:1、表中桩端阻力、侧阻力数据,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得,用于单桩承载力预估,当桩径大于D=800mm时应按尺寸效应系数进行折减,可查表5.3.6-2o2、 鉴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建议先做成桩试验和试桩,单桩承载力应由静载试验或可靠的动测方法确定。3、 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表8.3.12规定④中风化板岩的极限侧阻力按300KPa>极限端阻力可按4000KPa进行估算。、岩土工程的分析和评价1、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不良地质作用的影响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钻探揭露结果显示,拟建场地及其附近无活动性断裂通过,勘察过程也未发现有断裂形迹,不必考虑活动性断裂的影响。拟建场地西面边坡相对高度2.0〜15.0m,岩性主要为强风化板岩,岩体破碎,易产生危岩、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建议进行边坡支护,同时做好坡顶、坡体、坡脚的排水工作。场地中北部有一沟谷,两侧为分水岭,已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在此处搭建排洪道等排导措施。、工程建设场地稳定性、适宜性分析根据场区地形地貌及勘察资料综合分析,拟建场地内无活动断裂带,钻探深度范围土层内未见土、空洞等不利工程因素,原始地貌地势起伏较大,场地稳定性较差,环境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较适宜本工程建设。2、 场地地震效应和场地类别评价、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江西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用图〉X《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VI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35s。、勘察场地土类型及类别:本次场地选择10孔,分别为ZK1、ZK7、ZK13、ZK18、ZK32、ZK36、ZK40、ZK44、ZK8KZK90进行土层钻孔剪切波速试验见附录附件5O根据波速测试成果:据测试结果,本场地等效剪切波速vse在196.5^447.9m/s之间(详见波速测试报告),其中1#、2#、3#、7#、8#、9#、10#、17#、18#楼为中硬场地土,4#楼为中软场地土;由于场地覆盖层厚度在0.00^10.50m之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规定,该建筑场地类别属于II类,属抗震一般地段。、地震液化:拟建场地为抗震设防烈度为VI度区域,且无可液化土层,依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可不考虑地震液化影响。3、 场地分析与评价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属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现已基本整平。标高在23.52〜28.66m(黄海高程系)之间,住宅土0.00高程在24.10〜29.20m之间。根据其工程特性,对各土层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如下:层素填土(Q^i):分布于部分场地,稍湿,松散,新近回填,填筑时间〜5年,未完成自重固结,压缩性差,工程性质差,承载力低,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层残积土(Q’ei):呈层状分布于局部场地,稍密状,工程性质一般,承载力较一般,厚薄不一,部分区域与强风化板岩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若采用该层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的天然地基持力层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不宜作为各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1层强风化板岩(上段)(口2,%):呈层状分布于部分场地,工程性质较较好,承载力较高,其下为③2层强风化板岩,是良好的下卧层,可作为各拟建物的浅基础持力层。-2层强风化板岩(下段)(PtzSh]):分布于大部分场地内,工程性质较较好,承载力较高,其下为④层中风化板岩,是良好的下卧层,可作为各拟建物的浅基础或桩基础持力层。中风化板岩(Pt2shi):全场地分布,属软岩,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4.00-10.00Mpa,标准值5.30Mpao工程性质好,承载力高,可作为各拟建物的桩基础持力层。4、场地地基土均匀性评价根据拟建建筑物设计整平标高及场地各土层工程地质条件:高层建筑物采用浅基础,均选择场区③-2层强风化板岩(下段)作为持力层,属同一地貌单元、同一工程地质单元;以ZK1、ZK3号钻孔③-2强风化板岩(下段)为例,ZK1号钻孔5.5-5.6m变形模量为37.6,ZK3号钻孔4.2-4.3m变形模量为36.7,Es(1.024)<K(2.5)O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中第8.2节判定,拟建建筑物的地基为均匀地基土。5、地下水及土质的腐蚀性评价为了查明场区内地下水及土质的腐蚀性,分别采取了2组地下水样进行了水质分析(ZK70、ZK94)、2组土腐样(ZK47、ZK92)进行土的腐蚀性分析。成果见附件2,结果判定见下表:地下水腐蚀性评价表评价类型腐蚀介质测试值评定标准环境类型为II类腐蚀等级评定结果混缺土结构S02-(mg/L)45.00-8.00<300微微Mg2+(mg/L)6.77-7.61<2000微OH(mg/L)0.00-0.00<43000微总矿化度(mg/L)104.54-110.47<20000微PH值7.22-7.32>6.5(A)微侵蚀性CO(mg/L)o3.37-3.37<15(A)微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Cl11.98-11.98<100微微备注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中第12.2节进行判定土壤可溶盐分析成果分析项目PH值HCO「Cl-SO.2-含量(mg/Kg)7.15-7.2074.69-88.699.58-9.5845.00-5.00分析项目Ca2+Mg2+CO2-含量(mg/Kg)17.43-20.225.92-6.770.oo-o.00根据以上成果,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中第12.1.1〜12.2.5条规定进行判定:本场地地下水及土质对混凝土结构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微腐蚀性。(三)、基础持力层建议根据拟建筑物性质及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建议建筑物除4#楼、5#楼、11#楼、14#楼外,均可用浅基础,基础持力层可选用场地内③强风化板岩作为基础持力层。4#楼、5#楼、11#楼、14#楼基础形式可采用桩基础,基础持力层可选择在③层强风化板岩或④层中风化板岩中O建筑物编方*建筑层数(F)结构类型住宅土0.00高程(m)建议基础形式持力层选择1#11框架29.20浅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2#11框架29.00浅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3#11框架28.80浅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4#11框架28.60桩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5#7+1框架25.55桩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④层中风化板岩6#6+1框架25.35浅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7#11框架25.15浅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8#11框架25.05浅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9#11框架24.95浅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10#11框架24.75浅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11#6+1框架27.55桩基础③-1、③-2层强风化板岩12#6框架24.10浅基础③-1、③-2层强风化板岩13#6框架24.50浅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14#6框架25.30桩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15#6框架25.50浅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16#6框架25.50浅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17#11框架25.50浅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18#18框架27.90浅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19#6框架27.70浅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20#6框架27.70浅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21#6框架27.70浅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22#6框架27.70浅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23#6框架27.70浅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24#6框架27.70浅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25#6框架27.70浅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26#6框架24.80浅基础③-2层强风化板岩1、 浅基础评价(1)地基稳定性评价施工期间拟建场地地形起伏较大,整平后地形较平坦,地基持力层为③层强风化板岩,厚度大,埋藏浅,承载力较高,地基土较稳定,适合浅基础的施工。2、 桩基础评价(1) 基础施工环境评价施工期间拟建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地形起伏较大,现已基本整平,形势较平坦,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深,水量一般,场地强风化板岩属较软岩,埋藏较浅,人工挖孔桩难以施工,预制(管)桩难以穿透,综合分析,场区较为适合进行钻孔(旋挖)灌注桩的施工。(2) 桩基础类型及持力层的选择与评价根据钻探揭露的岩土层空间分布状况,拟建物住宅楼可采用钻(冲)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选用③-2层强风化板岩(下段)或④层中风化板岩。1)钻孔(旋挖)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的优点是单桩承载力高,桩长选择受施工条件限制较小,能保证桩端进入强度较高的岩土层。钻孔灌注桩的缺点主要是桩端沉渣、泥浆(渣土)外运、施工周期及场地文明施工等问题。如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可考虑采用反循环工艺进行控制沉渣厚度,注意钻孔灌注桩施工中产生的泥浆对环境的污染,建议泥浆外排。高层建筑如选用钻孔(旋挖)灌注桩,桩端持力层选用④层中风化板岩,桩长约6.0〜10.0m左右,桩径为1000mm,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5D(D为桩径),单柱下设4根桩可满足预估最大荷载要求。单桩极限承载力估算一览表桩型桩径(mm)持力层进入持力层(m)预计桩长(m)单桩预估极限值(KN)ZK1钻孔(旋挖)灌注桩0)1000④1.59.35000(四)、基坑工程分析评价1、 基坑周边环境拟建场地位于都吕县矶山大道西南面,都吕县文体中心西北面,场地标高在23.52〜28.66m(黄海高程系)之间,住宅±0.00高程在24.10〜29.20m之间,地下室、车库及商业底面标高在22.50〜24.75m(黄海高程系)之间,基坑实际开挖深度约1.0〜3.0m。场内地下管网尚未施工,环境条件较简单,破坏后果较严重,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易于整治,对施工影响轻微,基坑按周边环境等级划分为三级。2、 基坑安全等级拟建基坑周边建筑物距离2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无地下管线,环境条件较简单,破坏后果较严重;拟建地下室为地下一层,场地基坑实际开挖深度约1.0〜3.0m,地层岩性主要为①层素填土、②层残积土、③层强风化板岩,地质环境条件较简单,对施工影响较小;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属于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3、 地下室抗浮评价勘察期间为丰水季节,钻探野外作业时,雨水较多,稳定水位埋深3.50~8.90m(黄海高程15.27~22.75m)之间,水位季节变化幅度3〜5m。对于地下工程应考虑地下水对建筑物的浮力影响。抗浮水位可取至矶山大道最低点:22.65m(黄海高程),若地下水的浮力大于地下室及其以上建筑物重量或覆土自重时,则应设置抗浮桩;对于其他地下室,地下水浮力影响处在施工阶段,由于施工过程基坑有降水措施,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地下建筑的浮力影响。岩土层号及岩性抗拔系数久值②残积土QF0.70③T强风化板岩(上段)Pt2sh10.60③-2强风化板岩(下段)Pt2sh10.60说明:表中抗拔系数;I值为参考《岩土工程手册》的经验值,鉴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建议采用试桩试验方法验证确定。4、基坑开挖与支护方案建议本勘察场地地势较平坦,基坑实际开挖深度为1.0-3.0m,距拟建基坑周边建筑物距离基坑2倍开挖深度范围内无地下管线,对基坑的位移、沉降等变形量控制要求一般,地下室底板主要落在①层素填土、②层残积土、③层强风化板岩上,地下水含量一般,水量、水位受季节影响明显,施工需避开多雨季节。支护方式可采用放坡,放坡比例不小于1:1。坡面需采用挂网喷浆等措施保护,以免造成岩体、土体风化、软化。在施工期间须对基坑围护体系和场地周边邻近建筑物应设置变形观测点,并安排专人观测、监测支护结构及坡体的位移和变形,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施工安全,基坑开挖后应尽快完成地下室施工,尽量避免基坑长期暴露和被水浸泡而危及基坑土坡稳定。四、结论与建议1、拟建建筑物为住宅小区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属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属二级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属二级;工程地质勘察等级:乙级勘察。2、 拟建场地西面边坡相对高度2.0〜15.0m,岩性主要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