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安管理的手段及其运用_第1页
论治安管理的手段及其运用_第2页
论治安管理的手段及其运用_第3页
论治安管理的手段及其运用_第4页
论治安管理的手段及其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治安管理的手段及其运用[摘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以良好的治安管理为基础的。良好的治安管理离不开

有效的管理手段。治安管理手段在治安管理理论与实践中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

问题,它是治安管理主体与治安管理客体相互联系的中介和桥梁,是国家依法赋

予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的治安管理权和治安管理职责的具体体现。[关键词]治安管理手段的概念特征运用方法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人民幸福生活、经济向前发展的保障,但是我国一些治安乱点屡打不绝: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部分地方依然存在;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爆炸、火灾、交通事故等时有发生;城市中流浪人员结成帮派划地为界;各种偷窃抢劫行为依然不息;暴力拆迁行为让业主颇有怨言……严防各种违法犯罪案件发生?如何才能严格落实安全防范责任制,避免各类重大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这需要我国公安机关科学制订治安管理手段和认真负责的实施、运用治安管理手段。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发展必定受到影响一、治安管理手段的概念和特征(一) 、治安管理手段的概念治安管理手段,是指国家的治安管理主题为了实现治安管理目标,达到维护社会治安的目的,依法对社会治安秩序实现能够控制管理的各种方法的总称。治安管理手段在治安管理理论与实践中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是治安管理主体与治安管理客体相互联系的中介和桥梁是国家依法赋予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的治安管理权和治安管理职责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民警察实施各项治安管理,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保证。治安管理手段既是由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也是由国家治安管理对象的性质和治安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规定的。治安管理主题要履行治安管理职能,就必然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各项治安管理手段的功能和作用。相反,治安管理主题如果离开或者放弃这些措施和手段,或者对这些措施和手段运用不当,就难以完成治安管理的任务,也就难以达到预防违法犯罪和为会社会治安秩序的目的。(二) 治安管理手段的特征治安管理主体依法使用的治安管理手段,是行政管理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了具有一般行政管理手段的共同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征。1、权威性。治安管理手段的权威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明:(1)、治安管理手段是国家根据治安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提出,并以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多种形式加以固定的,其内容是科学规范的。(2)、治安管理手段是国家和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特殊权力。(3)、治安管理手段是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部门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选择和适用的。(4)、治安管理手段适用的原则与程序是由法律,法规所规定的。2、强制性。所谓强制,是用政治和经济等力量强迫压制实行。治安管理手段具有鲜明的强制性。(1)、治安管理手段是以国家警察权力为依托的。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警察权是国家依法赋予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进行执法活动的权力。警察权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治安管理手段不能离开警察权这一依托而独立存在。(2)、治安管理手段强制性是由治安管理的实际需要所决定的。治安管理手段调整的社会关系具有复杂性,危险性,紧急性等特点,离开了强制性,治安管理手段便很难发挥效用,难以达到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及公共安全目的。3、目的性。任何一种手段总是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的。治安管理手段是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这一根本目的服务的。各种治安管理手段通过将人们的行为引导和约束在治安管理法律规范所确定的法律秩序内,以保证社会治安秩序的协调,稳定。治安管理手段的同一目的性,决定了必须紧紧围绕治安管理的根本目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各项治安管理措施和方法,以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4预防性。治安管理手段的立足点和侧重点在于预防,其主要目的是预防违法犯罪,治安事故等的发生。治安管理手段的这一特点是由治安管理的基本任务决定的。治安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采用公开的行政管理手段,辅之以秘密手段,实行社会面的控制,堵塞犯罪渠道和防范漏洞来同各种违法犯罪做斗争。同时,立足于预防是治安管理手段区别于其他公安专业手段的重要特征。5、 多样性。治安管理范围的广泛性和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治安管理手段的多样性。治安管理手段,既有行政法律的手段,又有教育改造的公安专业的手段;既有公开的手段,也有秘密的手段;既有经济的手段,又有技术的手段;既有单一的手段,又有综合的手段,等等。治安管理主体要实现对社会治安的宏观管理和微观控制,就应该充分合理地交替,变换运行多种多样的治安管理手段。6、 互补性。各种治安管理手段,相互辅助,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各种治安管理手段,由于其作用范围和效用的不同,都存在一般的局限性,有赖于其他手段加以补充,来共同实现治安管理的目的。治安管理手段的互补性,反映了不同的治安管理手段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的秘密关系。二、治安管理的手段的种类和特征治安管理手段种类多,适用范围广。不同类型的治安管理手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治安管理手段进行分类,有助于认识各类手段的特点和性质,有利于在治安管理实践中,选择有效,适当的管理手段。按照治安管理相对人(作为治安管理对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治安管理主体提出申请权,治安管理主体依据其法定的治安管理权分为:被动性治安管理手段,主动性治安管理手段。(一)、被动性治安管理手段被动性治安管理手段,是指治安管理主题只有在治安管理相对人(作为治安管理对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申请的条件下才能依法实施的对社会治安秩序进行控制管理的各种方法的总称。被动性治安管理手段的主要特征在于以治安管理相对人的申请为必然前提,即具有被动性。此中的被动性是指因受到外力影响而动作的特征。在治安管理中,指治安管理主体针对治安管理相对人的申请,而依法采取相应的治安管理手段。治安管理主体不因治安管理相对人准备从事某项活动而主动采取被动性治安管理手段,即治安管理相对人的申请是被动性治安管理手段实施的前提条件。虽然被动性治安管理手段是基本治安管理相对人的申请而作出的治安管理行

为,治安管理相对人的申请是被动性治安管理手段的一个复合因素,但是,并不

等于申请就使被动性治安管理手段具有双方行为的性质。被动性治安管理仅市治

安管理主体基于治安管理权而作出的单方行为,申请并不意味着必定得到治安管

理主体的承诺表示。治安管理相对人的申请是其从事某种法律行为之前必须履行

的法定义务。被动性治安管理手段主要包括治安行政许可,治安行政确认和治安

行政裁决等。1治安行政许可。许可含有准许,容许或授权的意思。许可证制度是有关许可证的申请,审查,颁发,事业,效力,撤消和废止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在现代社会中,它是世界各国普通采用的一项重要的治安管理制度,在危险物品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出入境管理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治安行政许可的概念,各国的理解却是并不完全相同,我国的学者对此也界定不一。在我国,治安行政许可主要指治安管理主体根据治安管理相对人的申请,依法赋予特定的,符合法定条件的治安管理相对人从事法律一般禁止事项的权利和资格的治安管理措施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含义:一是国家治安管理主体对一般禁止的解除;二是治安管理相对人获得了从事某种活动的资格或权利;三是治安管理相对人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治安义治安行政许可的特征是治安行政许可性质的外在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治安行政许可外是依申请的治安管理手段。治安管理相对人要获得从事特定法律行为的治安行政许可,必须依法定程序提出该项许可的申请,这是其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治安管理主体针对治安管理相对人的申请才能决定是否采取治安行政许可,即治安管理相对人的申请是治安行政许可的前提条件,没有治安管理相对人的申请,治安管理主体不能主动实施治安行政许可。(2)、治安行政许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治安行政许可的目的在于抑制公共利益上的危险,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其实质在于法律确定一般禁止,在此基础上允许符合法定条件的治安管理相对人不受该一般禁止的约束。此中的一般禁止并不意味着国家绝对不允许从事有关活动,而是基于抑制影响公共利益的危险因素的需要所采取的一种方式。即治安行政许可的内容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普遍禁止的活动,但是,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治安管理相对人解除该项禁止,允许其从事该项特定活动,享有特定权利和资格。可见,治安行政许可是对特定一般禁止的解除,没有法律的一般禁止,便不存在治安行政许可。(3)、治安行政许可是授益性的治安管理手段。治安行政许可不同于一般的治安管理手段,如治安行政处罚,治安行政强制等,它不是对治安管理相对人科以人身约束或者财产冻结等行为,而是依法解除被许可人一般禁止不作为的义务,赋予其从事某种活动的权利和资格,即它是一种授益性的治安管理手段。治安行政许可是要式的治安管理手段。所谓要式的治安管理手段是指必须具备特定形式才能够成立的治安管理手段。治安行政许可作为要式的治安管理手段,有两个方面体现:其一是要求治安管理相对人以法定形式,遵循法定程序提出申请;其二是要求治安管理主体在法定期限内,按照法定条件个法定程序,以法定形式作出是否同意许可的决定2、 治安行政确认。治安行政确认是指治安管理主体依法对治安管理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

系或有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定,证明或否定,并予以宣告的一种治

安管理手段。治安行政确认的特征:(1) 、治安行政确认是要式的治安管理手段。由于治安行政确认的直接表现形式是对特定的法律事实或法律关系是否存在的甄别和宣告,所以,治安管理主体在作出确认行为时,必须以书面的形式,并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要求作出。其中,参加确认的有关人员还应该签署自己的姓名并由进行确认的治安管理主体加盖印鉴。(2) 、治安行政确认的内容是确定或否定相对方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治安行政确认的直接对象是与这些权利义务,法律地位紧密相关的特定的法律事实或法律关系。治安管理主体通过确定特定的法律事实或法律关系是否存在,来达到缺点或否定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或权利义务的目的。(3) 、治安行政确认是羁束的治安管理手段。治安行政确认的目的是确定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是严肃的法律行为,具有严格的规范性。而且治安行政确认多宣告是否存在的法律事实或法律关系也是由客观事实和法律规范决定的,并受到各种技术性规范的制约。治安管理主体在确认时,只能严格地按照法律规定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并尊重客观存在的事实,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能进行自由裁量。(4) 、治安行政确认往往以技术鉴定书等形式出现。治安行政确认的外在表现形式,往往以技术鉴定书等形式出现,在较大程度上受到技术规范的制约,并由此决定治安管理想对方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3、 治安行政裁决。这里所说的治安行政裁决,是指治安行政管理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

间发生的与治安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一种

治安管理手段。治安行政裁决的对象是特定的民事纠纷。治安行政裁决的对象具有特定性,治安管理主体不能对所以的纠纷都进行治安行政裁决而只能裁决那些法律规定的与治安管理事项密切相关的纠纷。传统上,民事纠纷由法院裁决的,行政机关一般指行使行政权,通常情况下不能裁决属于司法权范畴的民事争议案件。但是,为了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在特定情况下,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目标,法律特别规定个别种类的治安案件授权行政主体先予以裁决并保留法院对其进行司法审查的权利。(二)主动性治安管理手段主动性治安管理手段,是指治安管理主体依据其法定的治安管理权,无需治安管理相对人的申请即可依法作出的治安管理措施它是相对于被动行治安管理手段而言,其主要特点在于主动性,即无需治安管理相对人的申请,及治安管理相对人的申请与否,都不影响主动性治安管理手段的实施。治安管理主体可以根据具体的治安管理情况,依据自己的治安管理权,主动实施此类治安管理手段,这是治安管理职权的表现。主动性治安管理手段可以更好的发挥治安管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适应复杂多变的治安管理情况,更好的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主动性治安管理手段主要包括治安行政规划,治安行政命令,治安行政教育,治安行政监督,治安行政处罚等项措施。1、治安行政规划治安行政规划亦称为治安行政计划,是指治安管理主体为了实现治安管理目

标而事先制定的总体方案,是治安管理目标及实现治安管理目标的途径,步骤,

方法,手段,对策等所做的设计和规定。一个好多治安行政规划具有统一性,持续性,灵活性和精确性等特点,这样的治安行政规划在整个治安管理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即可以科学,合理地发挥治安管理的功能,又可以起到调整和综合作用,从而防止延误工作及越规事件,发挥治安管理资源的最大效能,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如期地完成,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和浪费。而且,完善的治安管理规划不仅可以推进工作,还可以成为管理和考核的依据。2、治安行政命令治安行政命令,是指在治安管理过程中,治安管理主体根据治安管理实践的

需要依法以一定形式要求特定或不特定的治安管理相对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

意思表示,是治安行政处理决定的一种表现形式。治安行政命令包括形式上的治

安行政命令和实质意义上的治安行政命令两类。前者,指一切使用“令”作为形

式或名称的治安行政命令后者指治安管理主体依法要求治安管理相对人为或不

为一定行为的意思表示。治安行政命令的特征:(1) 、以特定的治安行政命令的意思表示为基本成立要件。意思表示执行为人将要自己的内在意思表达于外部的行为。在治安管理中,治安管理主体必须以一定的意思表示将特定的治安行政命令公知于治安管理相对人使其知晓并遵照执行,否则将产生无效的法律后果。这不仅是治安管理公开化的要求,更是促进治安管理民主化,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要求。此中的意思表示应以法定的形式,在无法定形时应以合理可行的形式表现出来。(2) 、治安行政命令是一种设定义务性的治安管理手段。治安行政命令的实质为治安管理相对人设定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作为的义务是指要求治安管理相对人以积极的行动去实现治安行政命令的义务,如命令申报,注销户口,要求申领身份证,要求暂住人口进行申报等。不作为的义务是指要求治安管理相对人不得从事特定行为的义务,如不准使用部分管制刀具,警用匕首,禁止制造,贩卖,吸食,运输毒品,禁止非法入境,命令解散非法聚会等。(3) 、治安行政命令以治安行政处罚或治安行政强制执行等措施为保障。治安行政命令作为一种设定义务性的行为,无论是作为义务,还是不作为义务,都要求治安管理相对人予以遵照执行,不得违反否则将产生否定性的法律后果,即以治安行政处罚或治安行政强制执行等措施来惩戒以强制实现治安行政命令的内容。(4)、治安行政命令是依职权的治安管理手段。职权即职务范围以内的权利。治安管理主体实施治安行政命令,必须在自己职权范围内进行,这是治安管理法制的基本要求。治安行政命令职权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有明文法律根据的治安行政命令;其二是虽然没有具体的法律根据,但是基于法律赋予的职权而产生的治安行政命令,如1995年2月28日实施的《人民警察法》第9条赋予了人民警察盘查权,但未明文规定如何具体盘查。那么,基于法定的盘查权,便可产生具体盘查行为的治安行政命令,比如“请出示你的身份证件”,“请把包打开检查一下”,等等。3、治安行政教育治安行政教育,是指治安行政管理主体凭借国家治安管理权,根据治安管理的需要,依法以说服,批评,责令等方式要求治安管理相对人遵守治安管理法律规范,服从管理,履行治安法律义务,改正违法行为而采取治安管理手段。它不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教育,而是“用道理说服人使照做”,即使通过说服,启发引导,精神鼓励等形式,影响人们的理想,信念,意识和行为动机,从而引导人们积极行为的一种方法。治安行政教育在消除治安管理的不和谐现象中具有治本的义务,能起到化消极因素为积因素的重要作用。它具有普遍协调和双边等特点,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即被教育者必须接受教育。治安行政教育被采用后若无效,则可根据情况依法采取管理强制手段或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因此,治安行政教育常常一治安强制措施或治安管理处罚为后盾。4、治安行政监督。治安行政监督是指治安管理主体为了实现管理的目的,依法对治安管理相对

人遵守治安管理法律规范,履行治安管理义务的情况进行检查了解而采取的措

施。它是督促治安管理相对人贯彻,执行治安管理法律规范及治安行政命令,决

定等,实现治安管理目的地重要手段。治安行政监督的特征:(1) 、治安行政监督的主体是享有治安行政监督权的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监督权是治安行政监督主体依法所享有的对治安管理相对人进行督促,检查,了解的权利。享有治安行政监督权的公安机关应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此权,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非享有治安管理监督权的主体不得行使此项权利。(2) 、治安行政监督的对象是治安管理相对人。治安管理相对人是指在治安管理过程中处于被管理地位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治安行政监督是对治安管理相对人的监督,而非对处于管理者地位的治安管理主体的监督。(3) 、治安行政监督的内容是特定的。治安行政监督并非对治安管理相对人的所以行为实行全面监督,只是对其遵守治安管理法律规范,执行治安管理命令,决定等的情况进行监督。(4) 、治安行政监督的目的是通过治安行政监督,防止和纠正治安管理相对人的违法行为,保障治安管理法律规范的贯彻实行。5、治安行政处罚治安行政处罚是指法定的治安管理主体或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依照法

定权限和程序,对违法治安管理单位构成犯罪的行为人予以治安行政制裁的措

施。它是治安管理手段中最为严厉的一种,是实施其他治安管理手段的保障与后

盾,也是其他治安管理手段的延续和补充。没有治安行政处罚违法的人得不到应

有的惩戒,治安管理就难以顺利进行。治安行政处罚的特征:(1)、治安行政处罚主体的法定性。治安行政处罚作为最为严厉的一种治安管理手段,必须由法定的主体实施,非法定主体不得运用治安管理行政处罚。根据有关法律规范的规定,在我国,法定的治安行政处罚主体有县级公安机关,公安派出所和县一级公安机关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以及相当于县一级以下的铁道,交通,民航,林业等专业公安机关。(2) 、治安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违法治安管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人。任何一种社会管理手段都有自己所针对的特定对象治安行政处罚的对象便是违反治安管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人。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已然构成了犯罪,虽然也违反了治安管理,但由于其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其受到惩罚将是刑法而不是治安行政处罚。此外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或者是其他行政违法行为,或者是违反道德行为,都不应该受到治安管理处罚。(3) 、治安行政处罚的性质属于行政法律制裁。治安行政处罚是国家在管理社会治安方面行使的行政处罚权的一部分,它不同于其他法律制裁。在程度上,它针对的是轻于犯罪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其惩罚性轻于刑罚;在内容上,治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停业整顿,驱逐出境等,与民事制裁和刑事制裁也有所不同。(4)、教育违法行为人的一种手段。治安行政处罚的目的既是为了实施社会治

安管理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

同时也是对违法者进行的处罚教育,使其改过前非,以后不再违犯。三、治安管理手段的运用方法(一)被动性治安管理手段的运用。1治安行政许可的实施方法(1) 、提出申请。治安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治安管理手段,因此,要获得治安行政许可当事人必须以书面形式就拟从事的法律一般禁止的事项向法定的治安行政许可机关提出申请,在申请书中应列明申请人的情况,申请许可的内容,理由,从事该项活动的能力证明,以及从事该项活动场所,设备等证明。此外卜,治安行政许可的申请一般应该在法定期限内提出。(2) 、受理申请。接受治安行政许可申请的机关,对申请人所提供的申请及附件必须认真进行初步审查。初步审查主要是对申请书及其附件的审查,经审查认为符合要件的,应予以受理;对申请所需文件不全的,及对申请书的内容表达不完全的,应告知其加以补充,若实在无法补充,则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初步审查应在法定期限内进行,不能无故拖延以及损害申请人的权益,否则,应视为失职行为,对此,申请人可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 、对申请的实质审查。对申请进行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法定要件予以正式受理以后,便进入了对申请的实质审查阶段。对申请的实质审查,是对书面文件所列的从事该项活动的能力,场所设备,卫生环境等所做的调查核实工作,主要考查其实际情况是否与书面文件所列情况相一致,即核实,审查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是否真正符合治安行政许可的实质性法定条件。(4) 、作出决定。基于实质性审查的结果,对于符合治安行政许可条件的,治安行政许可机关应予以批准,发给申请人治安行政许可证书,从而申请人便获得了从事该项活动的权利与资格。对于不符合治安行政许可条件的,治安行政许可机关应作出不予以许可的决定,并明确不予以许可的理由,通知申请人。治安行政许可决定或不予以许可的决定,必须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当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处理期限时,则应在一般认为合理期限内作出。以上是治安行政许可运用程序。在次程序中,还应依法贯彻治安行政许可的听证制度,回避制度,时效制度,救济制度等公正程序,以保证治安行政许可的公正,公平,合理,合法的进行。这样既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又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治安行政确认的主要手段(1)、确定。即个人,组织法律地位与权利义务的确定。(2) 、认定。又称认证。是治安管理主体对个人,组织已有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以及确定对象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的承认和肯定。(3) 、证明。即治安管理主体向其他人明确肯定被证明对象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或某种情况。(4) 、登记。即治安管理主体应申请人的申请,在政府有关登记簿册中记载相对人的某种情况或事实,并依法予以正式确认的行为。(5) 、鉴证。即治安管理主体对某种法律关系的合法性予以审查后确认或证明其效率的行为。(6) 、行政鉴定。即治安管理主体对特定的法律事实或客体的性质,状态,质量等进行的客观评价。3、治安行政裁决的原则治安行政裁决的对象是特定的民事纠纷。治安行政裁决的对象具有特定性,治安管理主体不能对所以的纠纷都进行治安行政裁决而只能裁决那些法律规定的与治安管理事项密切相关的纠纷。传统上,民事纠纷由法院裁决的,行政机关一般指行使行政权,通常情况下不能裁决属于司法权范畴的民事争议案件。但是,为了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在特定情况下,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目标,法律特别规定个别种类的治安案件授权行政主体先予以裁决并保留法院对其进行司法审查的权。治安行政裁决是治安管理主体行使的裁决的活动,具有法律权威性。在现代社会里,治安行政裁决权已成为国家行政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治安行政裁决权的行使也是国家行政权的一种行使方式治安行政裁决活动具有行政权行使的特征。无论民事纠纷的双方当时人是否接受或同意,都不影响治安行政裁决的进行和成立,也不影响治安行政裁决应有的法律效力。治安行政裁决是一种特殊的治安管理手段。治安行政裁决与其他治安管理手段相比,具有突出的特殊性。(二)、主动性治安管理手段1、制定治安行政规划的步骤与方法(1) 、准确理解目标,明确具体任务。首先,全面,准确的理解治安管理目标是制定治安行政规划的前提和出发点。在治安管理目标的理解上出现偏差,甚至错误,将直接影响到治安行政规划的制定。其次,是根据治安管理目标,明确具体任务。比如对目标的先后顺序,时间限制,结构体系和达成标准等,要清晰的认识,以便据此拟订行动计划。(2) 、行动预测分析,拟订行动方案。预测分析乃是根据客观规律分析,判断事物本来的发展变化。事物的发展与变化既是延续的,又是规律的。因此,可以通过科学的预测分析,来认识在规划期内应达到的程度,以及可能面对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而在此基础上,围绕治安行政规划,积极献策,提出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3) 、确定行动方案,进行预算分析。针对拟订的各种行动方案,根据客观情况,按照效益最大化,科学性,灵活性,可行性等原则,选择某一行动方案做为执行方案,并对这一方案进行预算分析,将规划的内涵用各种数字来表示,作为组织,指挥和控制的参数。(4) 、拟订实施细则,观测执行规划。确定行动方案后,应将其进一步具体化,拟订出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因包括完成期限,执行人员,所用方法和预测成果等内容。(5) 、评核规划优劣,实施修正规划。对拟订中的规划,要进行追踪检查,把规划执行的情况同原定规划作出具体而明确的比较根据考察规划是否健全合理和缜密周详,是否反映客观实际,是否能适应治安管理实际的变化。对规划的及时修正,不仅可以更好完善规划,发挥规划的效用,而且还可以作为下次制定规划和执行的参考。2、 治安行政命令的主要内容(1)、限制。限制就是通过发布治安行政命令,将某种行为限定在一定的人员

或者时空范围内,使其合法有效而采取的手段。超出限制范围的行为即为禁止的

行为,一般是违法的。如果限制携带一定数量的易燃易爆物品;准许在少数民族

居住的区域可以出售,佩带管制刀具等。(2) 、禁止。禁止就是通过发布治安行政命令,明确规定不能从事某种行为或将原批准许可的行为取消许可所采取的手段。禁止是以许可相对的手段,也是一种绝对限制。如在戒严状态时禁止罢工罢市,罢课,禁止非法的聚会,游行,示威等。(3)、取缔。取缔是对于法律限制或禁止的行为发生后,作出决定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制止或取消,从而使管理对象丧失一定的能力或权利而采取的手段。如解散或强行驱散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查封赌场或色情场所;收缴违禁物品,等等。3、 治安行政教育的实施内容(1) 、责令改正。责令改正是治安管理主体在进行治安安全检查时,对发现违法治安管理法律规范,存在不安全隐患的治安管理相对人,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限令其予以改正而采取的措施。责令改正包括责令当场改正和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当场改正是治安管理主体依法要求行为人立即停止违法,消除危害,恢复合法状态所采取的措施责令限期改正是治安管理主体要求行为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予以改正所采取的措施。(2)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是指治安管理主体依法责令违反治安管理法律规范的行为人停止违法行为而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责令停止使用,责令停止举办,责令停止施工等形式。(3) 、责令管教,责令管教是治安管理主体对不满14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的人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履行严加管理教育责任而采取的措施。这是针对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家长或监护人疏于履行对子女的教育义务而采取的一种惩戒措施。它以口头形式作出,是非要式的治安行政教育措施。(4)、责令具结悔过。责令具结悔过是治安管理主体依法责令违法行为人书面形式承认错误,表示悔改,并保证不在违法的措施。其适用的对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卖淫,嫖娼,介绍或容留卖淫,嫖娼情节轻微的人(参见《治安管理处罚条理》第30条第1款的规定)。二是在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中因违法被强行带离现场或当场予以拘留后经审查不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人员(参见《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第28条规定)。责令具结悔过的目的在于教育违法行为人悔改前非,不在违法。(5) 、责令看管和治疗。责令看管和治疗是指治安管理主体为了督促有违法行为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履行看管,治疗的义务,依法所采取的批评,教育措施。对精神病人的看管和治疗是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应履行的义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作出违反法律,危害社会与他人的行为,依法是不予以处罚的。但是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有对精神病人进行看管和治疗使其不危害社会的义务与责任。因此,责令看管和治疗虽然是由于精神病人实施了违法行为所引起的,但却是针对其监护人作出的,以促使监护人履行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此外监护人未尽看管和治疗义务,致使精神病人实施危害行为并造成损失或者伤害的,还应依法负责赔偿损失或者负担受害人的医疗费用等。(6) 、劝阻,制止。劝止,制止是指治安管理主体依法对正在或预备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者犯罪行为的人以批评指正下达命令或作出手势的方式加以规劝和敢于,使其停止违法活动,恢复治安秩序所采取的措施。劝阻与制止的对象是正在实施违法行为的人包括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人和正在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在治安管理上,劝阻,制止所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前者。对于不听从劝阻,制止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人,依法可以采取强制手段或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实施条例》第23条规定:“对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或者在集会游行示威进行中出现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情况的,人民警察有权立即予以制止。”对不听制止的,人民经常有权命令解散,或采取强行驱散,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等强制措施。训诫。训诫是指治安管理主体对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人,依法予以谴责,告戒,令其不得再犯而采取的措施。作为治安管理手段的训诫与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实施的训诫不同,后者是人民法院对妨害诉讼行为人,指出其行为的违法性,并责令不得再犯的一种强制措施。治安管理中的训诫所适用的对象有两种:其一是“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参见《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9条);其二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未成年人”实施了“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参见《预防问成年人犯罪法》第49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员有监护职责,当其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未成年人实施了《预防问成年人犯罪法》所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便构成了不作为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严加管教。”适用训诫时,其地点最好在公安机关,以表明训诫的严肃性。训诫时态度要严肃,话语要严厉,文明4、治安行政监督的措施(1) 、治安检查。治安检查是治按管理主体为了掌握治安管理相对人遵守治安管理法律规范的情况,返防,发现违法犯罪嫌疑和安全隐患,依法对场所,人员,物品,证件等进行了解,观察,审查,核实所采取的措施。治安检查做为治安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其主要方法有全面检查,专题检查,综合检查,抽样检查,定期检查,临时检查,现场检查,人身检查等。同时,治安检查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其适用范围主要有:对公共场所的治安检查,对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现场的安全检查;对单位,居民住宅区安全防范情况的检查;对机动车辆的检查,等等。(2) 、治安调查。治安调查是指治安管理主体为了了解和掌握社会治安状况,获取专门信息,而依法进行的专门考察,了解所采取的措施。通过治安调查,治安管理主体可以对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治安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判断和预测,从而采取有效的对策和相应的措施,把握治安管理的主动权。按照调查对象的不同,治安调查可以分为社会治安状况的调查和治安管理业

务工作的调查。其中治安管理业务工作的调查又可具体分为户口管理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