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注射成型:加工、设计和模拟_第1页
成功的注射成型:加工、设计和模拟_第2页
成功的注射成型:加工、设计和模拟_第3页
成功的注射成型:加工、设计和模拟_第4页
成功的注射成型:加工、设计和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功的注射成型:加工、设计和模拟作者:$shop_shopuser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出版日期:2009年4月开本:16开册数:1册光盘数:0定价:39元优惠价:35元进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详细介绍:第1章注塑制品的成功开发和生产1注塑塑料制品的开发2设计过程3数据收集和产品技术规格4注塑塑料制品四大组成部分概述4 1材料4 2制品设计4 3模具设计与制造4 4加工5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实现制品开发的集成6塑料特性和优缺点概述6 1塑料的优点62塑料的缺点第2章注塑用热塑性塑料1聚合物结构1 1热塑性塑料1 2无定形热塑性聚合物1 3半结晶热塑性聚合物1 4热固性塑料2熔体流变学:注塑中聚合物的流动2 1非牛顿流动2 2温度对黏度的影响2 3层流2 4喷泉流2 5流道横截面上速度和剪切速率分布2 6常用的黏度模型2 2 7分子量分布对黏度的影响2 3塑料的收缩2 3 1体积收缩2 3 2半结晶聚合物的体积收缩2 3 3模腔尺寸24力学性能2 4 1定义2 4 2模量243塑料的黏弹性2 44塑料模量的获得245其他的基本力学性能和测试方法246对设计有用的其他性能247材料数据误差的根源5CAE分析人员材料准则参考文献第3章注塑过程1过程概述2注塑参数3充模4开始充模时的先决条件5过程的物理现象6压实和保压阶段7冷却阶段8塑化和熔体温度的控制9顶出10熔体压力的产生和分布11作用在注塑机上的力的产生和分布12实际注射参数和注塑过程分析的关系第4章注塑塑料制品设计准则1主壁设计1 1保持均匀壁厚1 2壁厚最小化1 3壁的形状1 4表面抛光1 5加强肋、角撑板和凸台1 6拐角、内圆角和倒圆半径1 7锥度和脱模角1 8倒陷和孔1 9模芯1 10避免画框特征1 11整体活页2制品设计实例第5章模具设计1模具装配2根据熔体输送系统(流道)的模具分类2 1冷流道模具2 2热流道模具3流道设计3 1冷流道设计3 2结构对称流道(冷与热流道)的流道平衡4浇口设计4 1浇口类型4 2浇口位置5长寿命和高刚度模具的结构设计5 1模具材料的选择5 2疲劳5 5 3阴模侧壁挠曲5 5 4模芯挠曲5 5 5支承板挠曲5 6模具冷却5 6 1实际要考虑的问题5 6 2热膨胀5 63并联和串联的冷却孔道5 64隔板和套管5 7模具顶出装置5 7 1顶出的基本问题5 7 2顶出方法5 7 3顶出要考虑的问题5 7 4顶出设计8排气设计参考文献第6章充模及其对制品和材料的影响1塑料熔体的流动1 1模腔内的熔体流动1 2注塑过程中压力的形成1 3冻结层的隔热作用1 4充模速率和充模压力的影响2保压阶段2 1塑料冷却时的热收缩2 2用于抵消热收缩的补偿流动2 3补缩阶段低流率产生的结果2 4补缩阶段的压力分布2 5浇口冻结3浇口冻结后的冷却4流动对收缩的影响6 4 1剪切诱导取向6 4 2瞬态流动诱导取向6 4 3延伸流动诱导取向6 4 4纤维增强塑料的收缩6 4 5颗粒填充塑料的收缩6 5翘曲和残余应力6 5 1收缩对翘曲和残余应力的影响6 5 2冷却对收缩和翘曲的影响6 5 3残余应力6 5 4注塑制品的退火6 6加工对制品质量的影响6 6 1力学性能6 6 2熔接缝6 7加工和模具设计引起的缺陷6 7 1凹陷与孔隙6 7 2喷射6 7 3“流动”痕迹6 7 4困气7 5烧焦参考文献第7章设计和加工策略1保持均匀的制品壁厚2慎用注塑制品的通用设计准则3建立模腔内简单、合适的流动模式4整个模腔内的均衡充模4 1模腔内的浇口位置4 2多腔模具5保证均匀的模具和熔体温度6消除、合理设置或调节熔接缝7避免熔体滞留8控制熔体的摩擦热9尽量减小冷流道的体积10避免过高的剪切速率11避免过大剪切应力和保持均匀的剪切应力参考文献第8章原型制品成型1何时成型原型制品2原型制品成型方法2 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工程2 2棒材的机加工2 3立体光刻成型2 4液态树脂浇注2 5热成型2 6注塑第9章计算机辅助工程介绍1CAE技术及其应用概述1 1背景2成功应用注塑模拟存在的问题3影响准确性的求解方法和假设3 1常用简化及相关误差3 2迭代解法42维分析4 1可行性研究(条状充模)9 4 2流道分析9 5中平面2维壳分析9 6双域建模与分析9 7建模产生的误差98材料数据的缺陷99过程关系产生的误差9 10非技术方面9 10 1模拟的必要性9 10 2公司环境和策略9 10 3培训9 10 4程序运行9 10 5结果解释10 6沟通第10章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过程1注塑分析需求概述1 1第1阶段:制品开发与制品设计人员1 2第2阶段:模具设计1 3第3阶段:生产人员2注塑模拟过程概述3实验设计与CAE相结合优化设计和加工参数第11章计算机辅助工程中热塑性塑料的表征1用于模拟的性能表征2灵敏度分析2 1加工条件2 2模拟结果2 3结果分析2 4小结3实验室和生产4确定熔体黏度的流变测试41ASTMD3835,使用毛细管流变仪测量热塑性塑料的流变性能11 5热性能11 5 1热导率11 5 2比热容11 5 3密度与PVT的关系11 5 4转变温度11 6结构性能7力学性能第12章注塑分析中的几何建模12维分析2薄壳体有限元模型(2维)2 1网格密度确定准则2 2模型细节的考虑2 3充模和保压分析的网格密度2 4冷却分析所需的网格2 5收缩和翘曲分析3薄壳体分析的3维模型转变成2维模型43维分析第13章充模和保压分析1理论和假设1 1流体动力学和层流1 2喷泉流1 3流动初步近似——中平面对称假设1 4模壁与中心之间的温度梯度1 5比容(U〜1/p)与温度和压力相关1 6比热容(Cp)与温度相关1 7热导率(k)与转变相关1 8转变温度和不流动温度13 1 9熔体黏度与温度、压力和剪切速率相关13 2分层离散方法13 3过程优化13 3 1优化对象3 2制品品质第14章模具冷却分析: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边界元法1均匀冷却及其对翘曲的影响2冷却过程的优化3建模问题第15章收缩和翘曲分析1翘曲产生的原因1 1制品厚度方向的收缩率不均匀1 2制品面积收缩率的不均匀:2维收缩15 1 3取向效应产生的收缩率不均匀15 2翘曲稳定性与预测15 2 1小翘曲分析15 2 2弯曲分析15 2 3大翘曲分析15 3翘曲分析15 3 1沿制品厚度方向收缩不均匀的分析15 3 2面积收缩不均匀的分析15 3 3取向诱导收缩不均匀的分析15 4残余应力15 4 1残余应力的形成15 4 2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15 4 3应力松弛15 5精密制品的收缩率预测15 5 1各向同性收缩与各向异性收缩15 5 2体积收缩率与线性收缩率15 6解释与应用15 6 1翘曲结果解释15 6 2翘曲分 确定原因15 6 3尽量减小翘曲 种方法成功的注射成型:加工、设计和模拟成功的注射成型:加工、设计和模拟成功的注射成型:加工、设计和模拟第1章注塑制品的成功开发和生产1注塑塑料制品的开发2设计过程3数据收集和产品技术规格4注塑塑料制品四大组成部分概述4 1材料4 2制品设计4 3模具设计与制造4 4加工5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实现制品开发的集成6塑料特性和优缺点概述6 1塑料的优点6 2塑料的缺点第2章注塑用热塑性塑料1聚合物结构1 1热塑性塑料1 2无定形热塑性聚合物1 3半结晶热塑性聚合物1 4热固性塑料2熔体流变学:注塑中聚合物的流动2 1非牛顿流动2 2温度对黏度的影响2 3层流2 4喷泉流2 5流道横截面上速度和剪切速率分布2 6常用的黏度模型22 7分子量分布对黏度的影响2 3塑料的收缩2 3 1体积收缩23 2半结晶聚合物的体积收缩2 3 3模腔尺寸24力学性能2 4 1定义2 4 2模量2 4 3塑料的黏弹性2 4 4塑料模量的获得2 4 5其他的基本力学性能和测试方法2 4 6对设计有用的其他性能2 4 7材料数据误差的根源5CAE分析人员材料准则参考文献第3章注塑过程1过程概述2注塑参数3充模4开始充模时的先决条件5过程的物理现象6压实和保压阶段7冷却阶段8塑化和熔体温度的控制9顶出10熔体压力的产生和分布11作用在注塑机上的力的产生和分布12实际注射参数和注塑过程分析的关系第4章注塑塑料制品设计准则1主壁设计1 1保持均匀壁厚1 2壁厚最小化1 3壁的形状1 4表面抛光1 5加强肋、角撑板和凸台1 6拐角、内圆角和倒圆半径1 7锥度和脱模角1 8倒陷和孔1 9模芯1 10避免画框特征1 11整体活页2制品设计实例第5章模具设计1模具装配2根据熔体输送系统(流道)的模具分类2 1冷流道模具2 2热流道模具3流道设计3 1冷流道设计3 2结构对称流道(冷与热流道)的流道平衡4浇口设计4 1浇口类型4 2浇口位置5长寿命和高刚度模具的结构设计5 1模具材料的选择5 2疲劳5 5 3阴模侧壁挠曲5 5 4模芯挠曲5 5 5支承板挠曲5 6模具冷却5 6 1实际要考虑的问题5 6 2热膨胀5 63并联和串联的冷却孔道5 6 4隔板和套管5 7模具顶出装置5 7 1顶出的基本问题5 7 2顶出方法5 7 3顶出要考虑的问题5 7 4顶出设计5 8排气设计参考文献第6章充模及其对制品和材料的影响1塑料熔体的流动1 1模腔内的熔体流动1 2注塑过程中压力的形成1 3冻结层的隔热作用1 4充模速率和充模压力的影响2保压阶段2 1塑料冷却时的热收缩2 2用于抵消热收缩的补偿流动2 3补缩阶段低流率产生的结果2 4补缩阶段的压力分布2 5浇口冻结3浇口冻结后的冷却4流动对收缩的影响6 4 1剪切诱导取向6 4 2瞬态流动诱导取向6 4 3延伸流动诱导取向6 4 4纤维增强塑料的收缩6 4 5颗粒填充塑料的收缩65翘曲和残余应力6 5 1收缩对翘曲和残余应力的影响6 5 2冷却对收缩和翘曲的影响6 5 3残余应力6 5 4注塑制品的退火6 6加工对制品质量的影响6 6 1力学性能6 6 2熔接缝6 7加工和模具设计引起的缺陷6 7 1凹陷与孔隙6 7 2喷射6 7 3 “流动”痕迹6 7 4困气7 5烧焦参考文献第7章设计和加工策略1保持均匀的制品壁厚2慎用注塑制品的通用设计准则3建立模腔内简单、合适的流动模式4整个模腔内的均衡充模4 1模腔内的浇口位置4 2多腔模具5保证均匀的模具和熔体温度6消除、合理设置或调节熔接缝7避免熔体滞留8控制熔体的摩擦热9尽量减小冷流道的体积10避免过高的剪切速率11避免过大剪切应力和保持均匀的剪切应力参考文献第8章原型制品成型1何时成型原型制品2原型制品成型方法2 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工程2 2棒材的机加工2 3立体光刻成型2 4液态树脂浇注2 5热成型2 6注塑第9章计算机辅助工程介绍1CAE技术及其应用概述1 1背景2成功应用注塑模拟存在的问题3影响准确性的求解方法和假设3 1常用简化及相关误差3 2迭代解法42维分析4 1可行性研究(条状充模)9 4 2流道分析9 5中平面2维壳分析9 6双域建模与分析97建模产生的误差98材料数据的缺陷9 9过程关系产生的误差9 10非技术方面9 10 1模拟的必要性9 10 2公司环境和策略9 10 3培训9 10 4程序运行9 10 5结果解释10 6沟通第10章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过程1注塑分析需求概述1 1第1阶段:制品开发与制品设计人员1 2第2阶段:模具设计1 3第3阶段:生产人员2注塑模拟过程概述3实验设计与CAE相结合优化设计和加工参数第11章计算机辅助工程中热塑性塑料的表征1用于模拟的性能表征2灵敏度分析2 1加工条件2 2模拟结果2 3结果分析2 4小结3实验室和生产4确定熔体黏度的流变测试41ASTMD3835,使用毛细管流变仪测量热塑性塑料的流变性能11 5热性能11 5 1热导率11 5 2比热容11 5 3密度与PVT的关系11 5 4转变温度11 6结构性能7力学性能第12章注塑分析中的几何建模12维分析2薄壳体有限元模型(2维)2 1网格密度确定准则2 2模型细节的考虑2 3充模和保压分析的网格密度2 4冷却分析所需的网格2 5收缩和翘曲分析3薄壳体分析的3维模型转变成2维模型43维分析第13章充模和保压分析1理论和假设1 1流体动力学和层流1 2喷泉流1 3流动初步近似——中平面对称假设1 4模壁与中心之间的温度梯度1 5比容(U〜1/p)与温度和压力相关1 6比热容(Cp)与温度相关1 7热导率(k)与转变相关1 8转变温度和不流动温度13 1 9熔体黏度与温度、压力和剪切速率相关13 2分层离散方法13 3过程优化13 3 1优化对象13 3 2制品品质第14章模具冷却分析: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边界元法1均匀冷却及其对翘曲的影响2冷却过程的优化3建模问题第15章收缩和翘曲分析1翘曲产生的原因1 1制品厚度方向的收缩率不均匀1 2制品面积收缩率的不均匀:2维收缩15 1 3取向效应产生的收缩率不均匀15 2翘曲稳定性与预测15 2 1小翘曲分析15 2 2弯曲分析15 2 3大翘曲分析15 3翘曲分析15 3 1沿制品厚度方向收缩不均匀的分析15 3 2面积收缩不均匀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