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环评报告书_第1页
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环评报告书_第2页
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环评报告书_第3页
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环评报告书_第4页
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环评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荣成市城投文旅发展有限公司编制单位:青岛中海昶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I 1.1编制依据 41.2评价目的和工作原则 71.3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81.4环境功能区划 101.5评价标准 121.6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151.7评价时段和评价重点 211.8环境保护目标 212工程概况 272.1项目建设必要性 272.2项目概况 342.3项目建设方案 362.4主要工程量 672.5施工方案 702.6物料平衡 782.7运营期场地范围及航线 802.8占用海域状况 813工程分析 863.1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863.2污染源源强核算 874区域环境概况 944.1自然环境概况 944.2社会环境概况 1424.3开发利用现状 1465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515.1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 1515.2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515.3海水水质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525.4海洋沉积物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665.5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695.6生物质量调查结果与评价 1825.7渔业资源现状调查与评价 185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966.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1966.2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1976.3水文动力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996.4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分析 2106.5水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196.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256.7沉积物环境影响评价 2346.8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2346.9对敏感目标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影响分析 2356.10运输过程对环境影响分析 2447环境事故风险分析 2467.1风险调查 2467.2环境风险潜势判断 2467.3风险评价等级 2477.4环境风险识别 2477.5环境风险的影响分析 2497.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2677.7分析结论 2768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2788.1水污染防治措施 2788.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2808.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2818.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2828.5海洋生态保护对策措施 2828.6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2859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879.1社会效益分析 2879.2经济效益分析 2889.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8810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9010.1环境管理 29010.2总量控制 29610.3污染物排放清单 29710.4环境监测计划 29911项目与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30411.1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30411.2功能区划的符合性分析 30411.3与《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符合性分析 33411.4与“三区三线”的符合性分析 33411.5与《威海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符合性分析 33711.6与《威海港总体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340I11.7项目选址与平面布置的合理性 3401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4512.1建设项目概况 34512.2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34512.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34512.4环境保护目标 34712.5污染物排放情况 34712.6主要环境影响 34712.7环境保护措施 35012.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35112.9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35212.10环境风险 35212.11评价结论 352附表1: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353附表2: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自查表 357附表3: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359附件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委托函 361附件2:荣成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备忘 362目备案证明 365附件4:项目工可报告封面 366附件5:声环境现状监测报告 367附件6:荣成市东部海域2020年秋季调查报告 369附件7:2022年4月海洋环境调查报告 370附件8:含油污水接收协议 372附件9:山东海之蓝船舶服务有限公司企业备案表 375附件10:含油污水转运协议及运输经营许可 376附件11:山东海之蓝船舶服务有限公司含油污水委托处置协议 380附件12:帆船及游艇维修、保养委托协议 386 附件14:协调意见 393附件15:交通运输局的同意意见 397 398附件17:专家评审意见及签到表 399附件18: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 405附件19:复核意见 406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前言1、项目建设背景我国沿海和内陆水上资源丰富且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市,帆船、游艇等海上项目近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以深圳、上海、青岛、日照等地发展较快。从我国情况看,未来几年,我国人均收入将保持7%左右的年增长速度,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也要提高,经济发展将拉动体育、休闲和旅游产业发展,海上运动产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帆船是水上运动项目之一,帆船比赛是运动员驾驶帆船在规定的场地内比赛速度的一项运动。帆船帆板是国际上快速发展的旅游、休闲、体育项目之一,产业链涉及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使用、保养、修理等一系列附加值活动,具有高回报和强带动性,与租赁、商务会议,影视基地、婚庆、婚纱摄影等相关行业紧密联系,可产生经济的衍生效应和衍生价值。2018年6月13日,威海市体育局和教育局印发《2018年威海市帆船、帆板运动进校园活动方案》,深入开展帆船、帆板运动知识传播和实践活动,带动更多学校和学生参与帆船、帆板运动。荣成三面环海,四季风力充足,非常适合开展帆船、游艇等海上运动。近年来,山东荣成通过举办高水平水上运动赛事,有力推动了当地海上运动的发展。2018年6月25日,“嵘野房车杯”2018年全国青年帆板冠军赛在荣成市滨海公园附近的桑沟湾海域开赛,共吸引全国9个省市的上百名优秀青年选手参赛。2019年6月28日至7月3日,“康派斯杯”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帆船项目OP级体校组预赛暨2019年全国OP帆船锦标赛在荣成市桑沟湾海域扬帆开赛,本届赛事是全国性帆船比赛首次落户荣成,是荣成帆船运动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开启帆船运动在荣成快速发展的新篇章。2021年5月26日,全国帆板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帆板项目备战大合练在荣成圆满收帆。本次赛事的成功举办擦亮了荣成市帆船帆板运动圣地的招牌,促进了帆船帆板运动的普及推广,有力推动荣成“体育+旅游+康养”的融合发展,为荣成“精致城市”建设增添了一抹亮色。依托荣成桑沟湾海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优势,为将该区打造成一处集举办水上运动赛事、会议展览、文旅休闲度假、青少年培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水上运动中心,拟在桑沟湾北侧、桑干河河口东侧建设市帆船帆板训练基地项目。2022年5月12日荣成市人民政府就市帆船帆板训练基地项目建设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形成《荣成市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人民政府专题会议备忘》([2022]第23号),见附件2。该备忘内容为:市帆船帆板训练基地选址位于成山大道南、桑干河东,原西龙家码头周边区域,实施内容主要包括水上运动中心项目和陆域配套项目两部分。其中,水上运动中心项目先行推进,主要实施防波堤、纪念墙、护岸改造修复、港池、浮码头及泊位等工程,建成后主要用于帆船帆板训练及赛事服务,兼有帆船、游艇等旅游功能;陆域配套项目适时推进,主要建设游艇俱乐部、培训基地、酒店、公寓、管理设施等,致力打造一处集举办水上运动赛事、会议展览、文旅休闲度假、青少年培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训。会议研究确定:市城投公司作为水上运动中心投资建设主体,负责做好项目规划、设计等工作。鉴于以上,荣成市城投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的规划、建设等工作。2022年8月,该项目的《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于2022年9月26日通过了专家评审。根据该项目的可研报告,项目建设内容为:建设8个浮mm,纪念墙222m,直立岸壁改造417m及港池等。项目建成后会进一步促进荣成市桑沟湾区域的开发建设,对完善荣成市综合配套功能、提升区域整体环境和城市品质形象具有重要意义。2、环境影响评价的由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该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荣成市城投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附件1)。根据《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本项目主要建设水上运动中心,属于“五十四、海洋工程155.海上娱乐及运动、海上景观开发”中“污水日排放量200立方米以下的海上娱乐及运动、海上景观开发”,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另外,项目包含疏浚工程,属于“五十四海洋工程”中的“160其他海洋工程”,项目疏浚量约31.6万m3,工程量大于10万m3,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包含745m防波堤及222m的纪念墙,属于“五十四、海洋工程154.围填海工程及海上堤坝工程”中“围填海工程;长度0.5公里及以上的海上堤坝工程”,应当编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综合以上,本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我公司在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该项目周围环境进行了实地勘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核实与分析工作,在此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所规定的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客观地编制了《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3具体工作过程如下:◆2022年7月15日,受荣成市城投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22年7月19日,该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在荣成信息港网站发布。◆2022年7月~8月,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可研报告和其他技术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确定评价思路、评价重点及各环境要素评价等级;项目组根据分工进行各章节编写、汇总,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并论证其可行性。◆2022年8月初环境影响报告书进入青岛中海昶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内审程序,经校核、审核、审定后定稿。◆2022年8月8日,该项目环评第二次公示在荣成信息港网站发布,且在征求意见稿公示期间,于《山东工人报报》上刊发两次二次公示信息,同时在项目附近小区张贴二次公示信息,张贴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项目公示期间,无人对项目提出意见。◆在建设单位编制的《公众参与说明》的基础上,最终完成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2022年12月6日,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通过专家组评审,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4、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本项目为海上运动中心项目,属新建项目,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及行业政策,符合“三线一单”的管理要求,选址符合相关规划及政要求;项目三废治理措施经济可行,项目排放的各类污染物浓度符合相应的排放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空气、声环境、地表水及海洋环境的影响较小,环境风险可防控;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严格落实报告书中各项环保措施和整改要求、认真执行“三同时”制度的情況下,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41总则1.1编制依据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17.11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21.12.24);(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10.26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6年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7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12.29修订);(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4.29修订);(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8.10.26修订);(1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修正);(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6.27修正);(1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10.26修订);(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1.1);(1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81号;(16)《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98(1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98号文,2018.3.19修订;(18)《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76号,2017.3.1修订;(19)《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跟踪监测监管工作的通知》山东生态环境厅,2019.12.14;(2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101号。(21)《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577号;(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2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24)《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2011年1月颁布)2018-9-27修订;(25)《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26)《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环发〔2015〕4号;(27)《关于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环环评〔2018〕11号;(28)《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自然资发〔2022〕142号,2022.8.16;(29)《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新修测海岸线与原有海岸线之间区域(30)《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7号,2018.12.27;(31)《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北京等省(区、市)启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作为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用海依据的函》,自然资办函[2022]2207号);(3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49号修订,2021.12.30;(33)《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部令第4号,2019.1.1;(34)《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威海市生态环境局,2021.1.29。文件(1)《山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2015.7.24;(2)《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2016.3.30;(3)《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18年11月30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4)《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6年11月1日);(5)《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12月1日);(6)《山东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1月23日山东省第十二届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6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修订);(7)《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18年1月24日修订);(8)《威海市落实〈山东省打好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实施方案》(2019年3月20日);(9)《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面优化行动计划的通知》(威政发[2015]27号);(10)《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威政发[2016]23号);(11)《威海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威政发[2017]19号);(12)《关于划定大气污染物排放管制区的通知》(威环委[2016]12号)。(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14);(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9)《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10)《水运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149-2018);(11)《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SC/T9102);(12)《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007);(13)《海洋调查规范》(GB/T12763-2007);(14)《水上溢油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JT/T1143-2017)。(1)《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国务院,2012.10.10;(2)《山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山东省人民政府,2017.9;(3)《山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2016-2020年)》山东省环境保护厅,2016.5;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7(4)《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山东省生态环境委员会,(5)山东省“三区三线”划定成果;(6)《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威政发[2021]8号);(7)《威海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2015.04.01;(8)《威海港总体规划》,山东省人民政府,2009.3;(9)《威海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威海市人民政府,2021.6。目评价工作依据文件和资料(1)关于委托编制《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委托书;(2)《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天津津港建设有限公司,2022.07;(3)《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海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青岛海洋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2022.05;(4)《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波浪要素推算报告》,青岛中海昶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22.05;(5)《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青岛海洋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2022.09;(6)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1.2评价目的和工作原则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可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目的是预防污染,为主管部门决策、工程设计和业主进行环境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结合场址周围环境状况,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拟达到以下目的:(1)通过对场址周围环境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掌握评价区域环境敏感点分布、环境质量背景等,确定拟建项目主要环境影响要素和环境保护目标;通过对工程项目的全面分析,掌握施工期及营运期的产污环节和污染物排放特征,确定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8因子和潜在的工程环境风险特征。(2)通过拟建项目工程分析,分析拟建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环节和排放量;结合项目所在地区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分析拟建项目主要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分析拟建项目环境保护治理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与合理性。(3)从环境保护角度上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及减轻污染的对策及建议,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使工程建设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是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及其数十个行政法规中专门针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所规定的两项基本制度。本次环评工作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山东省等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定、标准和规范,紧密结合该行业特点和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以科学、求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开展工作,真正起到为项目决策、环境管理、工程建设服务的作用。本次工作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环境影响评价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原则。根据建设项目的工艺特点、排污特征和周围环境状况,合理确定评价范围、评价因子和评价重点,为项目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和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2)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坚持改善环境质量的原则。(3)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评价结果客观真实,为项目环境管理提供可靠依据。1.3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素识别1、污染因素施工期:基槽开挖、港池疏浚及构筑物拆除过程中产生的悬浮沙,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施工船舶产生的机舱油污水;施工船舶、运输车辆产生的废气和运输、施工过程中产生扬尘;施工船舶、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现有构筑物拆除产生的土石及疏浚物;施工船舶的突发溢油风险等。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这些影响随着施工完成而逐渐消失。运营期主要污染物包括工作人员及游客产生的生活污水、游艇含油污水;游艇产生的废气;帆船及游艇噪声;工作人员及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等。这些影响周期较长,贯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9穿于整个运营期。此外,突发的溢油风险,对海域环境敏感点将造成一定影响。污染因素识别见表1.3-1。表1.3-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一览表阶段环境要素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影响性质施工期海水环境基槽开挖、疏浚及构筑物拆除过程中引起的悬沙暂时影响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船舶含油污水氮、石油类暂时影响环境空气施工船舶、运输车辆产生的废气及运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暂时影响声环境施工船舶、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噪声声暂时影响固体废物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现有构筑物拆除产生的土石及疏浚物-暂时影响环境风险施工船舶碰撞发生溢油风险石油类暂时影响营运期海水环境工作人员及游客产生的生活污水,帆船及游艇含油污水氮、石油类长期影响环境空气游艇废气长期影响声环境帆船、游艇噪声声长期影响固体废物工作人员及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长期影响环境风险帆船、游艇碰撞发生溢油风险石油类长期影响2、非污染因素非污染要素主要为生态环境变化。非污染因素识别见表1.3-2。表1.3-2非污染因素识别阶段环境要素主要影响因素施工期海洋生态项目构筑物拆除、港池疏浚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悬沙引起的海洋生态损失。营运期海洋水文动力环境项目的疏浚工程将改变水域的自然水深,项目的防波堤、纪念墙等构筑物建成及疏浚工程完成后将引起工程区及附近水动力的变化。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项目的防波堤、纪念墙等构筑物建成及疏浚工程造成的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变化。生态防波堤、纪念墙建设永久占用海域,引起的海洋生态损失。根据对项目的工程分析、项目所在地区各环境要素的特征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确定的评价因子见表1.3-3。表1.3-3评价因子一览表评价要素评价因子现状评价预测评价海域水文情势水文水动力环境影响预测水质pH、盐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溶解氧、无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悬沙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活性磷酸As)等。对海域水质环境的影响预测沉积物有机碳、石油类、硫化物、重金属(Hg、Cu、Pb、/生态环境绿素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生物质量等。项目建设对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卵与仔稚鱼、游泳生物的生态损失渔业资源鱼卵与仔稚鱼、游泳生物生物体质量dAs)/环境空气SO2、NO2、PM10、PM25等。/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LAeq/环境风险/溢油风险预测1.4环境功能区划能区划项目位于荣成市桑干河河口东侧海域,项目区域大气环境类功能区参照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类标准。区划项目位于荣成市桑干河河口东侧海域,根据《荣成市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项目位于1-5区,该区域为1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1类区标准。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项目所在海域海洋功能区为荣成港口航运区(代码A2-21)、桑沟湾-镆铘岛农渔业区(代码A1-21)、桑沟湾滨海旅游休闲娱乐区(代码A5-27)。荣成港口航运区基本功能为为港口航运功能。在基本功能未利用时允许兼容农渔业等功能。环境保护要求为“港口区海域海水水质不劣于四类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量均不劣于三类标准。航道及锚地海域海水水质不劣于三类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量均不劣于二类标准”。桑沟湾-镆铘岛农渔业区基本功能为农渔业功能,兼容旅游休闲娱乐、港口航运等功能。环境保护要求为“渔业设施建设区海水水质不劣于二类(渔港区执行不劣于现状海水水质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量均不劣于二类标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捕捞区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量均不劣于一类标准。其它海域海水水质不劣于二类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量均不劣于一类标准”。桑沟湾滨海旅游休闲娱乐区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基本功能为旅游休闲娱乐功能,兼容农渔业等功能。环境保护要求为“文体休闲娱乐区海水水质不劣于二类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量均不劣于一类标准;风景旅游区海水水质不劣于二类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量均不劣于二类标准”。项目与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的叠置关系见图1.4-1。图1.4-1项目位置与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的叠置关系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山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2016~2020年)》,项目位于荣成港口航运区(SD167DⅣ)、桑沟湾-镆铘岛盐业养殖区(SD170BⅡ)和桑沟湾滨海旅游娱乐区(SD168BⅡ),荣成港口航运区的水质保护目标为四类(航道与锚地为三类);桑沟湾-镆铘岛盐业养殖区和桑沟湾滨海旅游娱乐区的水质保护目标为二类。项目与山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叠置关系见图1.4-2。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图1.4-2项目位置与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叠置关系1.5评价标准(1)由于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参照2类功能区,因此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序号污染物标准值标准来源1小时平均24小时平均年均1SO2500μg/m3150μg/m360μg/m3GB3095-2012二级2NO2200μg/m380μg/m340μg/m33CO10mg/m34mg/m3—4O3200μg/m3160μg/m3—5PM10—150μg/m370μg/m36PM2.5—75μg/m335μg/m3(2)由于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为1类,因此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GB3096-2008)1类环境功能区标准。表1.5.1-2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5545(3)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标准根据《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本次评价对评价范围内的荣成港口航运区的海洋水质、海洋沉积物分别执行《海水质量标准》(GB3097-1997)三类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88-2002)二类标准,另外,威海港总体规划正在修订,根据修订的总体规划,项目所在的港口航运区大部分将被调整为休闲娱乐用海,故项目所在海域的海洋水质、海洋沉积物分别执行《海水质量标准》(GB3097-1997)二类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88-2002)一类标准;桑沟湾-镆铘岛农渔业区的海洋水质、海洋沉积物分别执行《海水质量标准》(GB3097-1997)二类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88-2002)一类标准;桑沟湾滨海旅游休闲娱乐区的海洋水质、海洋沉积物分别执行《海水质量标准》(GB3097-1997)二类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 GB1-3~1.5.1-4。1.5.1-3海水水质标准标准污染因子标准限值二类(mg/L)DO>5pH7.8~8.5COD≤3无机氮≤0.30活性磷酸盐≤0.030SS(人为增量)≤石油类≤0.05Pb≤0.005Cu≤0.010Zn≤0.050Cd≤0.005Hg≤0.0002Cr≤As≤0.030表1.5.1-4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污染因子石油类PbZnCuCdHgAs硫化物一类标准≤500≤60.0≤35.0≤0.5≤0.2≤20≤300.0标准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废气污染物本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GB15097—2016)的相关要求。本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船舶含油污水执行《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3552-2018)表1“收集并排入接收设施”规定,收集后由有资质的单位接收处置。施工期产生的船舶生活污水执行《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3552-2018)5.1.1节“利用船载收集装置收集,排入接收设施”规定,施工期及运营期产生的陆域生活污水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B级标准。船舶含油污水收集并排入接收设施船舶生活污水利用船载收集装置收集,排入接收设施施工期建筑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运营期由于项目位于1类功能区,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类标准。表1.5.2-2噪声排放标准标准来源位标准值《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标准Leq[dB(A)]《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类标准Leq[dB(A)]4、固体废物施工期船舶生活垃圾污染物排放按照《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2018)的要求,收集上岸后由陆域的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施工期及运营期产生的陆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陆域的环卫部门统一处理。1.5.2-3《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3552-2018)船舶垃圾塑料废弃物、废弃食用油、生活废弃物、焚烧炉灰渣、废弃渔具和电子垃圾收集并排入接收设备食品废弃物在距最近陆地3海里以内(含)的海域,应收集并排入接收设施;在距最近陆地3海里至12海里(含)的海域,粉碎或磨碎至直径不大于25毫米后方可排放;在距最近陆地12海里以外的海域可以排放。1.6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和《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评价等级划分原则,结合本项目周边环境及项目污染分析,确定各环境要素单项评价等级。环境空气根据初步工程分析,本项目运营期废气产生主要是游艇进出码头产生的燃油废气,废气量产生较少,且在加强游艇维护和保养的前提下,均可达标排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确定本项目环境空气的评价等级为三级。海洋环境按照《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14)的要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依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工程规模和所在地的环境特征等因素而确定。本项目为水上运动中心项目,建设内容包含:建设8个浮码头,配套建设防波堤745m,纪念墙222m,护岸改造235m,直立岸壁改造417m及港池等。护岸和直立岸壁是在现状护岸和直立岸壁的基础上进行修整和改造,且该部分工程均位于海岸线向陆一侧,因此不考虑其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级。项目位于桑沟湾海域,为半封闭海域,属生围内,水文动力环境、生态环境、水质环境和沉积物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均为2级;港池疏浚工程的疏浚量约为31.6万m3,工程量处于10~50万m3范围内,水文动力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2级、沉积物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3级、水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属于围海筑坝、防波堤、导流堤(长度1km~0.5km)等工程及其他类型海洋工程中改变海岸线、滩涂、海床自然性状和产生较轻微冲刷、淤积的工程项目,因此,项目的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为3级评价。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按照《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以最高的评价等级来确定,即水质环境、生态和生物资源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均为1级,水文动力环境、沉积物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2级,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3级,则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1级。各单项海洋环境评价等级判据分别见表1.6.1-1~2。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据工程类型工程规模工程所在海域和生态环境类型单项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水文动力环境沉积物环境海上堤坝工程;海中筑坝、护岸、围堤 (堰)、防波 (浪)堤、导流堤(坝)、潜堤(坝)、引堤(坝)等工程于2km生态环境敏感区1121其他海域2222长度2km~1km生态环境敏感区1221其他海域2333长度1km~0.5km生态环境敏感区2222其他海域3333水下基础开挖等工程;疏浚、冲(吹)填等工程开挖、疏浚、冲(吹)填、倾倒量大于300×104m3生态环境敏感区1121其他海域2232开挖、疏浚、冲(吹)填、倾倒量300×104m3~50×104m3生态环境敏感区2121其他海域3232开挖、疏浚、冲(吹)填、倾倒量50×104m3~10×1043m生态环境敏感区2131其他海域3232表1.6.1-2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据评价等级工程类型和工程内容3面积30×104m2~20×104m2的围海、填海、海湾改造工程,围海筑坝、防波堤、导流堤 (长度1km~0.5km)等工程;其他类型海洋工程中改变海岸线、滩涂、海床自然性状和产生较轻微冲刷、淤积的工程项目表1.6.1-3各单项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序号评价项目各单项评价等级1海水水质环境2海洋生态环境3海洋水文动力环境2级4海洋沉积物环境2级5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3级地表水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为水上运动中心项目,项目对地表水的影响既有防波堤、纪念墙等构筑物的建设及疏浚工程对所在海域水文环境的影响,又有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的影响,因此判定项目对地表水的影响类型为复合影响型。1、水文要素影响型项目防波堤用海面积为3.4111hm2,纪念墙用海面积0.6270hm2,疏浚工程面积(包含浮码头占用海域)14.4068hm2,斜坡道用海面积为0.0849hm2;升船机平台用海面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项目的工程垂直投A1为防波堤、纪念墙、斜坡道和升船机平台的用海总面积4.1475hm2,即A1=0.041475km2;工程扰动水底面积A2为疏浚工程(包含浮码头占用海域)总面积hmAkm目A1≤0.15,A2≤0.5。因此,确定该项目水文要素评价等级为三级。表1.6.1-3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判定2、水污染影响等级判定项目产生废水主要为工作人员、游客产生的生活污水;船舶含油污水,主要污染物生活污水依托陆域配套工程建设的化粪池收集后,经市政管网排入荣成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船舶油污水经船舶收集至码头污水罐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所产生的废水均为间接排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见表1.6.1-4),确定该项目水污染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B。表1.6.1-4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判定评价等级判定依据排放方式废水排放量Q/(m3/d);水污染物当量数W/(无量纲)一级直接排放Q≥20000或W≥600000二级直接排放其他直接排放Q<200且W<6000间接排放—地下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附录A,本项目参照“S、水运中132、滚装、客运、工作船、游艇码头”及“B、农、林、牧、渔、海洋中18、围填海工程及海上堤坝工程”,均属Ⅳ类建设项目。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因此,本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按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项目区域为1类功能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1类、2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声环境保护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因此,确定本次噪声评价等级为二级。环境风险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进行评价等级的确定。拟建项目存在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主要为船舶携带的燃料油,即《建设项目技术导则》(HJ169-2018)中附录B表B.1中的“381油类物质”,其临界量为2500t。其发生泄漏事故时,仅对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不会对大气环境和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因此不需判定大气环境和地下水环境的风险等级。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为运营期帆船、游艇油舱储存的燃油。运营期码头拟设泊位129个,其中包含10m长泊位44个、15m泊位84个,另外设一个加油泊位。本项目运营期主要进行帆船海上训练及赛事,非训练、比赛期间兼容游艇、帆船旅游,故本次保守按照全部为游艇进行计算,游艇燃料油一般为柴油,平均密度取0.85,燃油总量根据油箱容量计算,详见表1.6.1-5,运营期船舶燃料油最大储存量为118.32t。计算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可得本项目运营期Q=118.32/2500=0.047<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附录C,当Q<1时,环境风险潜势为I,因此,本项目仅开展简单分析,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见表1.6.1-6。表1.6.1-5船舶燃油数量统计表序号船型燃油量数量燃油总量(t)Lkgk110m长游艇30025544122215m长游艇合计118.32表1.6.1-6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环境风险潜势ⅢⅡⅠ评价工作等级一二三a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见附录A。生态环境本项目为海上运动中心项目,项目占用海域面积为18.5543hm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中,“涉海工程评价等级判定参照GB/T19485”。根据表1.6.1-3,本项目水生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另外,本项目包含的护岸、直立岸壁改造及临时施工场地均位于陆地范围内,属于生态导则中“除本条a)、b)、c)、d)、e)、f)以外的情况,评价等级为三级”,故确定本项目的陆生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土壤环境本项目为海上运动中心项目,项目位于荣成市桑干河河口东侧海域,项目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中附录A所列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且项目建设不会造成土壤环境影响,因此,本项目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关于评价范围的规定,三级评价项目不需设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2)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相关要求,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按照“垂向距离一般分别不小于5km,3km和2km;纵向距离:1级和2级项目不小于一个潮周期内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确定,同时结合项目的工程规模和工程特点,项目垂向距离以工程用海外缘为起点,垂直海流方向向东、西各外扩10km,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纵向距离为沿海流方向向南、北各外扩15km,与海岸线围起区域即为本项目的评价范表1.6.2-1海洋环境评价范围界点坐标拐点纬度(N)经度(E)A37°12′02.075787″122°36′42.927481″B37°00′59.992919″122°36′41.954377″C37°01′00.164001″122°32′04.013495″注:报告中均采用CGCS2000坐标系。图1.6.2-1海洋环境评价范围图(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导则,地表水域影响评价范围为:“相对建设项目建设前日均或潮均流速及水深、或高(累积频率5%)低(累积频率90%)水位(潮位)变化幅度超过5%的水域。”因此,确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与海洋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一致,见图1.6.2-1。(4)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拟建项目场界及施工场地外200m范围内。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1(5)环境风险影响评价范围由于本项目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仅包括燃料油,其发生泄漏事故时,仅对地表水环境(海洋环境)产生影响,不会对大气环境和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因此,本项目环境风险影响评价范围应依据地表水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即覆盖环境风险影响范围所及的水环境保护目标水域,与海洋环境评价范围一致。(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涉海工程的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参照GB/T19485。因此,确定本项目水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与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致,陆生生态评价范围为护岸、直立岸壁建设范围和临时施工场地占地范围。1.7评价时段和评价重点本报告的评价时段包括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本项目的评价重点为:1、项目建设对周围海域水质、海洋生态环境、水动力环境和地形地貌冲淤环境的影响分析;2、项目与海洋功能区划等规划的符合性分析;3、环境风险分析;4、项目环境保护对策与污染防治措施。1.8环境保护目标护目标项目位于荣成市桑干河河口东侧,附近500m范围内的大气环境敏感目标为项目北侧的居民区(石核馨园和西龙家社区)。项目与附近的大气环境敏感目标关系图见图1.8-1表1.8-1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敏感目标方位距离保护目标1石核馨园N447m居民,约7000人2西龙家社区N404m居民,约6500人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2图1.8-1项目附近的大气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图目标项目位于荣成市桑干河河口东侧海域,项目及施工场地周围200m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目标。生态环境敏感目标根据实地调查结果,结合工程附近环境敏感区分布情况,分析得出本项目周边的海域及生态环境敏感目标主要为养殖区及周围的生态红线区。详见图1.8-2,表1.8-2。(1)生态红线区项目附近的生态红线区为项目西侧23m的桑沟湾砂质海岸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重要区生态保护红线、项目西南侧约2.5km的荣成斜口流滨海湿地重要滩涂及浅海水域生态保护红线、项目东南侧约11.1km的楮岛滨海湿地重要滩涂及浅海水域生态保护红线、项目南侧约13.4km的楮岛近岸沙滩海岸侵蚀极脆弱区生态保护红线。项目与生态红线(2)养殖区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3项目周边分布大量的养殖区,包括围海养殖和开放式养殖等。项目用海占用了部分荣成市绿景园林有限责任公司筏式养殖区域。项目周边养殖区分布情况见图1.8-2a。表1.8-2海洋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敏感目标方位距离保护目标1筏式养殖S/海水水质不劣于二类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量均不劣于一类标准2行社有限公司底播养殖S3养殖4工程有限公司底播养殖5荣成市寻山街道办事处寻山所村滩涂养殖E6滩涂养殖E6km7荣成市寻山街道办事处加渔旺村滩涂养殖E8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滩涂养殖E.9km9荣成市旺月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底播E2km播养殖7km养殖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筏式养殖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筏式养殖养殖荣成市兴利水利设施有限公司筏式养殖1荣成市寻山街道办事处加渔旺村筏式养殖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筏式养殖荣成市寻山街道办事处加渔旺村筏式养殖荣成市华胜海水养殖场、荣成市金城养0km荣成市海洋绿洲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荣成市蜊江水产有限责任公司、荣成市海公司等筏式养殖S2km养殖S9km筏式养殖2.3km养殖S3.7km养殖5.0km养殖养殖S5.8km荣成市金城养殖场、荣成市荫子镇养殖场、荣成市明达水产有限公司等筏式养S24殖山东宏业食品有限公司、荣成市泓泰渔式养殖养殖养殖殖项目4.6km养殖5.6km荣成市鑫周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荣成市海天水产有限公司、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司等筏式养殖家村村民式养殖养殖播养殖荣成市崂山街道办事处地宝圈村筏式养殖S荣成市东山街道办事处后港头村筏式养殖S荣成市崂山街道东庄村、柳家庄村等筏S筏式养殖S殖S殖SS山东大鱼岛集团有限公司、荣成市东兴水产有限公司、荣成市东山街道办事处S荣成市绿源海水养殖有限公司、荣成市东山街道办事处万马邢家村、港西崖村村民委员会、荣成市东山街道办事处八式养殖S荣成市东山街道办事处八河姚家村筏式S筏式养殖S7km荣成市八河港全海冷藏厂、荣成市崂山街道办事处罗家庄村、荣成市崂山街道办事处烟墩耩村、荣成市东山街道办事筏式养殖S底播养殖10.7km底播养殖10.6km10.3km养殖6km底播养殖养殖13.6km荣成市东山街道办事处崮山前村筏式养25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殖养殖荣成市东山街道办事处崮山前村筏式养殖S养殖S养殖S12.4km养殖S128km养殖S殖S殖8km泉海水产有限责任公营有限公殖式养殖102km连獐子岛渔公司荣成分公司等筏式E养殖E7.0kmE25km荣成市滨海公园海水浴场W沙滩、海水水质W河口生态系统、河口行洪安全桑沟湾砂质海岸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重要区生态保护红线W23m砂质岸线荣成斜口流滨海湿地重要滩涂及浅海水域生态保护红线W2.5km滨海湿地重要滩涂及浅海水域楮岛滨海湿地重要滩涂及浅海水域生态保护红线S滨海湿地重要滩涂及浅海水域楮岛近岸沙滩海岸侵蚀极脆弱区生态保护红线S13.4km近岸沙滩海岸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6图1.8-2a项目周围的敏感目标分布图图1.8-2b项目周围的生态红线区的分布图272工程概况2.1项目建设必要性2.1.1项目区域现状项目位于荣成市成山大道以南、桑干河河口东侧沿海一侧,位于原蜊江港区中部范围内,原蜊江港区包括蜊江港码头及北海救助局蜊江救助基地码头,1995年5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石岛港作业区对外开放,开展国际航行船舶货物装卸业务。后期根据威海“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蜊江港东迁至寻山嘉渔旺村红石嘴,原蜊江港区功能向城市生活和旅游服务等功能转变。项目所在区域现状已是废弃的围海养殖区,现状围堤为杂乱块石堆砌而成,围堤宽度3m-25m不等,围堤北侧的护岸为斜坡式块石堆砌而成,严重影响海岸带景观环境;项目所在区域东侧部分现状为零散渔船停靠的港池水域,港池北侧及东侧直立岸壁均为重力式结构。目前,蜊江港不再进行规划建设,该区域已失去港口功能,向旅游服务等功能转变。因此,荣成市城投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拟依托现状区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优势,为将该区打造成一处集举办水上运动赛事、会议展览、文旅休闲度假、青少年培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水上运动中心,在此区域建设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项目区域282930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312.1.2项目建设必要性(1)本项目建设是实现国务院提出的“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要求、实现山东省“旅游强省”战略目标的需要2015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省部级干部旅游业改革发展研讨班座谈会上强调,发展旅游业是利当前、惠长远、一举多得的战略举措,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规划引领、保护优先、创新驱动、以人为本,大力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总体目标是:打造“好客山东”升级版,建设文化旅游强省。完善“两大基地引领、两极六带支撑”发展布局,其中“一极”指的就是青岛胶东经济圈文化旅游发展极。同时规划提出,要挖掘海洋文化旅游价值,助力海洋强省建设,形成六大旅游功能体系,包括“滨海风景游”、“滨海城市游”、“滨海休闲度假游”、“近海岛屿生态游”、“激情海洋体验游”、“海洋文化游”,本项目的建设完美契合上述六大旅游功能体系,将丰富海洋旅游特色产品生态链,优化滨海休闲度假环境。《山东省精品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2年)》中具体目标包括建设泛青烟海洋精品旅游发展示范区,打造五千亿级的滨海旅游产业集群,建设青烟威精品海洋旅游发展高地,推进“齐鲁美丽海岛”建设,依托丰富的海岛资源,坚持一岛一品特色化开发,打造中国北方最大规模、最高品位的海岛旅游集群,建设威海帆船(游艇)基地,开发游钓型游艇、海洋牧场、海洋运动、海水康疗、海洋食品养生、房车露营地、海洋节会等产品,形成全天候海滨、海洋旅游产品体系。(2)本项目的建设是发展威海市蓝色经济及海洋旅游经济的需要以山东蓝色经济区上升国家战略为契机,威海市着眼于环渤海和东北亚一体化发展,发挥区位、资源、空间和产业优势,加快推进海洋强市建设,围绕深度开发海洋、高效利用海岸、统筹发展海陆,使海洋经济成为威海蓝色经济区的支柱。同时大力发展蓝色旅游经济,突出威海碧海、蓝天、岛屿、沙滩的旅游特色,有效催生威海海滨休闲度假、海上健身运动、游艇与邮轮等一批高端旅游新业态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推进威海旅游业转型升级,把威海建设成为符合国际化休闲度假标准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打造具有特色吸引力的北方滨海休闲度假海岸。在此背景下,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的建设是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的需求,实现海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32(3)本项目的建设是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形象的需要青岛、日照两市通过对帆船帆板项目和水上主题公园的开发和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青岛把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当作城市发展的品牌去经营,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引领房地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完善了旅游节点功能,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蜊江港位于荣成市区东侧,港口向东南敞开,南北阔达3海里,水域面积90平方公里,水深5-10米。依托蜊江港区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优势,规划建设水上运动基地、配套文旅商业及人才公寓等功能,将该区域打造成为展示城市标志形象的城市会客厅。通过城市综合配套功能的完善、办公研发总部的聚集、高端体育赛事的承接、新兴旅游业态的导入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打造国际一流的滨海旅游目的地和产城融合示范区。本项目位于成山大道南、桑干河东侧海域,项目建成后会进一步促进该区域的开发建设,对完善荣成市综合配套功能、提升区域整体环境和城市品质形象具有重要意义。(4)本项目是荣成市进行帆船(游艇)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荣成市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海洋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湾、海洋动物、森林、沙滩资源,同时将游艇经济等高端旅游产品作为开发重点,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加快精品景区和旅游大项目建设。但帆船(游艇)码头基础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目前,荣成市没有一个大型旅游专用码头,缺乏专用帆船(游艇)码头及服务设施,缺乏相关的帆船(游艇)业配套服务,帆船(游艇)停泊、加油以及维护保养问题难以及时得到解决。2021年5月26日全国帆板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帆板项目备战大合练在荣成圆满收帆,擦亮了荣成市帆船帆板运动圣地的招牌,促进了帆船帆板运动的普及推广,为荣成市帆船、游艇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威海港总体规划》中对蜊江港的定位“该港区紧邻城区,对城区污染较严重,而且陆域狭窄,发展受到限制,规划港区将东迁新建,原老码头改造成为旅游码头”。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满足港口规划对蜊江港东迁后新功能的定位要求,而且可以弥补荣成市帆船(游艇)码头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短板,满足当前帆船、游艇产业的社会需求,对促进荣成市高端海洋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本项目建设是改善现有杂乱岸线,改善海洋环境、提升景观效果的需要荣成市正在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本项目位于所在地的近岸线,常年受海浪、潮流等的作用,近年来由于缺乏治理,现有岸线破坏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33严重,且严重影响沿线景观。本项目的建设为改善岸线,改善海洋环境,提升岸线景观效果,能对现后方陆域设施形成良好掩护,通过对原结构的综合整治与合理保护,恢复该区域宝贵的海洋资源,缓解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压力,推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彻底根除该区域的环境破坏问题,也是保护海洋环境的客观要求。通过本项目的建设,美化了区域环境,打造了城市滨海特色,完善了城市配套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树立了城市的良好形象。所以本项目的建设对荣成市的建设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342.2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2)项目性质:新建(3)建设单位:荣成市城投文旅发展有限公司(4)建设地点:项目位于荣成市桑沟湾北部,桑干河河口东侧。项目位置见图2.2-2。(5)工程建设内容:本项目为水上运动中心项目,共建设8个浮码头,布设浮泊位129个,其中帆船泊位100个,游艇泊位28个,加油泊位1个;配套建设防波堤745m、护岸235m、纪念mm及港池等,对港池、航路进行疏浚。(6)工程总投资及施工期:本项目总投资为30000万元,施工期约为24个月。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35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