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科普知识陨石冲击熔融_第1页
天文科普知识陨石冲击熔融_第2页
天文科普知识陨石冲击熔融_第3页
天文科普知识陨石冲击熔融_第4页
天文科普知识陨石冲击熔融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波状消光冲击压力使硅酸盐矿物的结构发生塑性变形,产生波状消光。在正交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矿物颗粒一部处于消光位,另一部分仍为亮光,转动物台时,亮暗带像波浪一样推进。在受到冲击作用的样品中,橄榄石颗粒均发育不同程度的波状消光。随着冲击变质程度的增强,铁镁质硅酸盐出现马赛克消光现象。在正交偏光镜下转动物台,同一橄榄石颗粒表面呈现马赛克状明暗相间的消光现象二面状破裂

冲击作用的压力会造成硅酸盐矿物的破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橄榄石颗粒表面发育多条平直细密的破裂面,部分橄榄石颗粒表面可见两组相互垂直的破裂面。面状破裂是中等强度以上冲击(S3级及以上)的重要标志。三冲击熔融(L群普通球粒陨石),布满不透明网状熔脉,硅酸盐矿物非常破碎,整块薄片出现明显的暗化。不透明的脉状区域在扫描电镜(BSE模式)下观察发现,它们由大量硅酸盐角砾和粒间充填的、细的网状金属-硫化物构成(图3)。硅酸盐角砾具有明显的锐角,基本上无熔蚀特征。

金属-硫化物与硅酸盐相比具有明显低的熔点,因此在不是很强烈的冲击变质下,可以首先出现熔融。据Rubin等对顽辉石球粒陨石冲击变质程度的研究,可将金属-硫化物细脉的出现作为S3级及以上冲击变质程度的依据四硅酸盐矿物冲击熔融随着冲击强度的进一步升高,冲击时产生的高温高压使陨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冲击溶脉。冲击熔脉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黑色线状、脉状或囊状,熔脉宽度不等,可从微米级到毫米级,有些样品发育有多条网状熔脉。少数样品遭受强烈冲击熔融作用,整块薄片均被粗黑熔脉覆盖,残留的矿物晶体均破碎暗化。

冲击熔脉在光学显微镜下不透明,在反光镜下观察其基质为细粒自形的硅酸盐颗粒,并分布有大量由不透明矿物(如Fe-Ni金属、陨硫铁、铭铁矿等)构成的大小不等的小圆球。在较大的不透明矿物圆球中,可见Fe-Ni金属与陨硫铁形成共结晶结构。不透明矿屑或其集合体角砾普遍出现圆化现象(图4,图5),正交偏光镜下观察,除少量的大颗粒硅酸盐,大部分颗粒全消光,表明其结构在冲击压力下发生了改变。冲击熔脉的硅酸盐基质部分主要由自形等粒状晶体组成,部分颗粒呈针状、羽状等。粒度约1—3pm,并从熔脉中部向两侧呈递减趋势(图6)。熔脉中的一些区域,还分布有富FeO的针状硅酸盐晶体,在电子背散射图像中较前者亮度较大(图7)。能谱成分分析显示,基质中占主要成份的自形等粒状颗粒的化学成分与辉石(Mg,Fe)SiO3一致,EDX光谱分析显示的位置有明显的峰,表明它们是镁铁-镁铝榴石固溶体,由高密度硅酸盐熔体在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陨石研究其实已经不再是秘密,能说出来能写出来的都不再是秘密,很多星友都想别人认可自己的陨石,更想得到知名教授给予认可,其实任何个人认可陨石毫无意义,最终确认陨石还是科学化验陨石,而民间鉴别陨石的大多为不正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