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合作的机遇与模式黄静博士课件_第1页
中国新能源合作的机遇与模式黄静博士课件_第2页
中国新能源合作的机遇与模式黄静博士课件_第3页
中国新能源合作的机遇与模式黄静博士课件_第4页
中国新能源合作的机遇与模式黄静博士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新能源合作的机遇与模式12009.10.28华北上空的卫星照片中国黄河流域的低洼地区及吕梁山脉附近华北平原西部区域被浓厚棕灰色烟雾笼罩2中国能源关键技术与世界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高效洁净发电技术方面,中国至今不具备生产大型高性能燃气轮机的能力;燃料电池在开发和实用研究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洁净煤技术方面,发达国家常用的烟气湿法脱硫技术已商业化和普遍采用。中国少数几个电厂安装了烟气脱硫设备。核电技术。世界上已经建造480座核电机组,中国只有11个机组。电力电子学器件已广泛应用于变频调速、整流逆变、直流输电、灵活的交流输电等领域。而中国高性能的电力电子学器件主要靠进口。3美国的能源结构(2008):40%石油,23%煤炭,23%天然气,14%其他能源,其中太阳能和风能不足1%。中国的能源结构(2007):69.1%煤炭68.7%-2008)、19.4%石油、3.6%天然气、7.9%水电核电风电。5综合起来看,中国新能源技术与发达国家有5-6年差距,同先进国家之间合作的空间。6上证指数-新能源股票指数2009.10.28-2010.1.287新能源概念领域太阳能核能风电水电清洁能源(天然气、生物乙醇)电动汽车新材料(保温、超导、光电)生物育种(高产、低农药、低化肥)信息产业(节能、节材、智能、高效)9开展国际合作的目标与内容主要目标:降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成本是开展国际合作。该计划将大力研究低污染、太阳能高硅材料、非粮能源作物、纤维素原料乙醇、沼气等低成本和方便使用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此外,还将重点合作开发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装备设计和制造技术,合作建立国际化的检测中心,积极参与制定国际化和地区性技术标准与规范,推动技术规模化应用。10承接国际合作的基本模式选择一个可靠的渠道(机构、系统)对自己进行定位评估(技术、经济、社会、财务等)设计好合作的项目(多方面可行性论证)进行商务资源与政务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推进与实施11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发达国家或地区从“边际产业/企业”入手.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实施产业转移,被转移产业的层次由低到高递次展开。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区位中心,随着产业(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形成不同的转移模式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伴随着生产要素密集性的改变,将逐步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13当今国际产业转移的变化趋势利用产业环节的价值差异,实现“价值链拆分”和“产业空间分割”,实现“研发”和“生产”的国际分工,仍然是当今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发展趋势。将品牌经营和加工制造相分离,已成为发达国家或地区实现产业转移的新方式。利用生产上的前后向联系和市场的关联效应,以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带动相关联产业(企业)向移入国集聚并形成产业集群优势。14国际合作的渠道国际机构(联合国系统、工业发展组织等)大使馆(商务处/办)跨国公司(总部、代表处/办)双边商业协会、民间促进会等姊妹城市、友好城市等15关于太原市同UNIDO的合作欧盟60家企业将来太原并洽谈合作17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兰州)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大楼竣工典礼11.1418联合国工发组织在全球的惟一国际太阳能中心2005.12.1,中国政府代表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代表在维也纳正式签署,在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成立“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2006.3.26,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项目启动。2007.11.28,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项目在兰州开工。19太阳能中心运作情况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旨在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太阳能技术及相关产品的普及应用及推广,促进发展中国家太阳能技术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加快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进程,提高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利用水平,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能源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作贡献。21送地方政府和其余4句话广用国际渠道善用国际资源精用当地材物积极改善民生用以化解低端重复、存量调整、增量提升、借强者力量成为强者,愿我们的地方政府、开发园区、企业为中国的天变蓝、环境变友好做出辉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