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未复习【例1】(2008·南通中考)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B.氢原子结合成氢气C.氯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氯化氢分子,氯化氢分子聚集成氯化氢D.氯原子和钠原子得失电子形成氯离子和钠离子,两种离子结合成氯化钠【规范解答】选B。A中金属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B中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C中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氯化氢分子由氢原子和氯原子构成;D中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Na+,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Cl-,由Na+和Cl-构成氯化钠。【变式训练】下面是部分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问题:【解析】(1)由于②③的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②③属于同一种元素,⑤中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所以⑤属于阳离子。(2)③④⑤的核外都有2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3)由于①的核外有1个电子,②的核外有9个电子,所以①②可形成10电子分子HF。(4)要形成AB4型化合物,A的化合价须为4价,B的化合价为1价,由题中信息知,①中的氢元素为+1价,则另一元素的化合价须为-4价,即其最外层须有4个电子,故只有⑥合适。答案:(1)②③⑤(2)③④⑤(3)②(4)⑥【例2】甲型H1N1型流感疫情已在全球较大范围内传播,消毒是预防甲型H1N1型流感的重要措施。某校通过喷洒过氧乙酸进行消毒,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2H4O3,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B.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3个氧元素C.过氧乙酸由9个原子构成D.过氧乙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1)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构成,原子构成分子构成物质。(2)宏观概念不能用来描述微粒。【自主解答】选D。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A中过氧乙酸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B中一个过氧乙酸的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元素不讲个数,也不能用来描述分子;C中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有9个原子,而不是指过氧乙酸这种物质;D中过氧乙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6∶1。【变式训练】(2009·常州模拟)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NO2)。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四种元素组成B.一个分子中含一个氧分子C.一个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亮氨酸是含氧化合物【解析】选B。由亮氨酸的分子式可知,亮氨酸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属于含氧化合物,不存在氧分子;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故A、C、D正确,B错误。1.(2009·福州中考)海水是重要的资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g、镁1.28g、钙0.40g等。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解析】选C。在物质的成分说明中,往往指的是元素,包括存在于单质和化合物中的这种元素的质量总和。2.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解析】选D。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A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为稳定结构;B和C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2,都小于4,易失电子;D中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易得电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子、中子和电子B.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钠离子比钠原子的质量大D.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其核内质子数不变【解析】选D。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而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而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可能是原子、分子或离子,如Ne和H2O的质子数相同,但两者不是同种元素;钠离子和钠原子相比,少了一个电子,其质量几乎不变;原子得失电子后,只是其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变化,而其质子数不变,故D是正确的。4.(2009·青岛中考)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解析】选D。原子的相对质量是28.09,元素没有相对质量。5.用化学符号填空:(1)氦气_______,两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2)某气体在空气中占78%(体积分数),表示出它的6个分子_______;(3)某离子带两单位的正电荷,核内的质子数为12,该离子可能为_______;(4)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是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解析】(1)氦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所以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氦气的化学式;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表示个数的数字在离子符号的前面;(2)占空气总体积78%的是N2;(3)质子数为12,可能为镁元素的原子,则该离子可能是Mg2+;(4)温度计中填充的是金属汞,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别忘记用化学符号回答。答案:(1)He2SO(2)6N2(3)Mg2+(4)HgO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认真分析信息,回答:(1)表中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2)分析上表规律,可推知,表中x=_______;(3)表示的是(写粒子符号)_______。(4)写出一个由6、8、11号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解析】分析表中的信息可知,(1)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名称为硅;(2)表中每一周期中的原子序数是依次递增的(从左向右),所以x=17;(3)从结构示意图中可知,该微粒的质子数为19,核外电子数为18,所以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为K+;(4)6、8、11号三种元素分别为C、O、Na,所以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CO3。答案:(1)硅(2)17(3)K+(4)Na2CO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09·眉山中考)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里含有不同种分子【解析】选B。热胀冷缩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不是分子的大小改变。2.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铕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63B.铕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63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2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解析】选A。铕元素的核电荷数为63,由核内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确定,核内质子数为63,中子数为:152-63=89,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3.(2009·福州中考)如图是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钠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是11B.最外层电子数为1C.核外有3个电子层D.核外电子总数为10【解析】选D。由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核内有11个质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核外的电子总数为2+8+1=11。4.据CCTV报道:目前我国已完成首期探月工程(如图)。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B.相对原子质量为2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解析】选D。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相对原子质量为3,A、B错误;氦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D正确。5.(2008·晋江中考)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回答正确的是()A.12号元素的离子符号是Mg+2B.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C.表中左边是非金属元素,右边是金属元素D.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解析】选B。A中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数字在前、正号在后,应为Mg2+;C中表的左边为金属元素,右边为非金属元素;D中硫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6,而不是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解析】选B。当氧原子形成氧离子时,对比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可知一定改变的是原子核外的电子数,而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层数都没有改变。6.在氧原子形成氧离子的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B.原子核外的电子数C.核外的电子层数D.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拓展归纳】原子形成离子过程中的变化7.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D.氢气、氧气、水都是化合物【解析】选D。由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中看出,H2、O2和H2O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一定变了;由H2、O2生成H2O,则原子的种类没有变;H2和O2属于单质,H2O属于化合物。8.天然气是家庭厨房所用的主要燃料,为人们的一日三餐做出了巨大贡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分子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B.甲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分子构成C.一个甲烷分子中有16个质子D.甲烷分子不带电【解析】选D。甲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元素是宏观概念,不能用来描述分子;甲烷分子呈电中性;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一个甲烷分子中的质子数有1×6+1×4=10个。【拓展归纳】微粒中的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1)在原子中,原子序数=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原子核外的电子数,如15号元素磷,质子数和电子数都是15。(2)在分子中,因分子不带电,故分子中的质子总数=分子中的电子总数,如水分子,H2O中共有质子数为1×2+8=10,则核外的电子总数也是10。(3)离子中:①带电的原子中,电子数=质子数-(或+)正电荷数值(或负电荷数值),如S2-的质子数为16,则电子数为16+2=18;②带电的原子团中,电子总数=质子总数-(或+)正电荷数值(或负电荷数值),如OH-的质子总数为8+1=9,则电子数为9+1=10;再如的质子数为7+4=11,则电子数为11-1=10。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9.(14分)用适当的数字或符号填空:(1)n个水分子_______;(2)2个氮原子_______;(3)铝的氧化物______;(4)+2价的铁元素______;(5)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6)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7)符号H、3O2、Cl、Al中表示意义最多的是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化学用语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意义的认识。其中(3)Al的化合价为+3价,O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4)中元素的化合价应标在元素的正上方;(5)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6)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为Ca;(7)中,H、Cl既表示元素又表示该元素中的一个原子,3O2只能表示3个氧分子,而Al既能表示铝元素,又能表示铝单质,还能表示一个铝原子。答案:(1)nH2O(2)2N(3)Al2O3(4)(5)3OH-(6)Ca(7)Al10.(8分)(1)向容积为250mL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两次。静置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A细颈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着的,所以很快仪器A中的水就都变红了;(2)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当向A中加酒精并摇匀,混合后的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所以液面在刻度线以下,之所以采用细颈部的容器,是因为这样液面变化明显,便于观察。答案:(1)水全变红了分子在不断运动(2)液面到了刻度线以下分子间有间隔便于观察液面的变化【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元素的知识,由于镁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2,则其核外有12个电子,因而其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化合价常显+2价。答案:(1)Mg(2)2(3)失(4)Mg2+(5)MgO或MgCl2等11.(10分)填写下图中的空白。12.(8分)(2009·乐山中考)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认真分析信息,回答:(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2)表示的是_______(填名称);(3)由1、8、12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4)上表中每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应是Al;(2)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知,其中的质子数与电子数不相等,因此该微粒应是氯元素的离子;(3)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知,1、8、12号元素分别是氢元素、氧元素、镁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应是氢氧化镁;(4)由表中信息不难看出,在同一周期(即同一横行),从左向右,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答案:(1)Al(2)氯离子(3)Mg(OH)2(4)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8分)13.(10分)已知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探究小组的同学在相同条件下,向A、B两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充满了无色的硫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如图所示,抽开毛玻璃片,瓶口对紧,过一段时间,观察到A、B两个集气瓶内壁附着淡黄色固体颗粒。请回答下列问题:请你推测,反应完毕后,瓶中剩余的气体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处理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1)从上述实验中,除了能推测出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外,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分别在两个集气瓶中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硫能够进行反应,说明了构成两者的分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着的。分析题意可知,两瓶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是相等的,通过反应过程可知,H2S与SO2反应的个数比为2∶1,所以剩下的是SO2气体,该气体为有毒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常用碱液进行吸收。答案:(1)硫化氢分子和二氧化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或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减小)(2)SO2用氢氧化钠溶液(或其他碱溶液)吸收14.(18分)某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来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2)实验Ⅱ(如图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实验室只提供氢氧化钠稀溶液、浓盐酸、酚酞试液,请利用实验Ⅱ的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证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从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要求:①请用图示表示实验过程:②描述实验现象:③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解析】(1)该实验以对比的形式,说明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而氨水能,证明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是氨水不是水。(2)通过不接触的两种药品仍能出现酚酞变红的实验,证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NH3分子从A烧杯运动到了B烧杯。(3)因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变色,因此,可借助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而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的NaCl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变红的性质,利用酚酞试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的特点完成实验。答案:(1)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红,遇到浓氨水变红色(2)酚酞试液变红氨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使酚酞变红(3)①另选小烧杯C、D,在烧杯C中放入浓盐酸,烧杯D中放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②D中红色溶液变为无色。③NaOH+HCl=====NaCl+H2O1.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下列有关57号元素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D.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7【解析】选A。从镧元素的汉字特点看,“镧”带“钅”旁,应属于金属元素。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解析】选C。水受热沸腾时,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距离变大,体积膨胀,压强变大,从而掀起了壶盖。3.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许多“水分子”。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B.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D.水分子不能再分【解析】选C。A中一滴水中含有许许多多的水分子,而不是一个水分子;B、C中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D中水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水分子再分为氢原子和氧原子。A.氢的原子序数为1B.氧的核内质子数是8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D.氢元素与氧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氢、氧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解析】选D。从氢、氧两种元素的信息可知,氢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质子数=电子数=1,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氧的原子序数为8,质子数=电子数=8,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氢、氧元素可以结合生成水,也可以形成过氧化氢。5.如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图中右侧“〇”表示()A.氢元素B.氢原子C.氧元素D.氧原子【解析】选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表示一个水分子的构成,其中“〇”表示氢原子。6.(2008·揭阳中考)某微粒结构示意图,该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它有_______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解析】这是一道区分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问题,主要是根据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相对多少进行判断,该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为8,电子数为10,说明得了2个电子,表示的是O2-。答案:O2-287.(2008·江西中考)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执业药师考试题库答案附后
- 2025年网格化管理年终总结报告
- 第二单元大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中国电表盘钣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挂壁式指纹考勤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糟鳓鱼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浓缩动物用饲料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自来水管道材料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自行车车刹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桔子汁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GB/T 4134-2003金锭
- GB/T 26862-2011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检测规范
- 6-第六讲(关联规则分析)课件
- 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培训
- 2022年医学专题-南非农药登记090919
-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备案表
- 惠普云教室用户操作手册
- 个人及企业征信查询授权书模板
- DB33-T1177-2019《城镇净水厂安全运行管理规范》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标点符号 课件117张
-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代理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