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读后感之兵势篇:奇正相生_第1页
孙子兵法读后感之兵势篇:奇正相生_第2页
孙子兵法读后感之兵势篇:奇正相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子兵法读后感之兵势篇:奇正相生孙子兵法读后感之兵势篇:奇正相生:这一篇文章主要介绍?孙子兵法?的第五篇“兵势篇〞的第一局部,奇正相生。

一、兵法解析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之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意思就是:

一般的作战,总是以“正兵〞合战,用“奇兵〞取胜。所以,擅长出奇制胜的人,其战法的变化如天地运行那样变化无穷,像江河那样奔流不息。终而复始,就像日月的运行;去而复来,如同四季的更替。乐音的根本音阶不过五个,然而五个音节的变化,却是不可尽听;颜色,不过五种色素,然而五色的变化,确实不可尽观;滋味不过五样,然而五味的变化,却是不可尽尝。作战的方式方法不过“奇〞“正〞两种,可是“奇〞“正〞的变化,却永远未可穷尽。“奇〞“正〞之间的互相转化,就像绕着圆环旋绕似的,无始无终,有又谁可以穷尽它呢?

“奇正相生〞是孙子提出的重要的谋略思想。正中生奇,奇中正生,奇正相生、相变,使敌方无法摸清行动意图,从而收到出其不意战胜敌人的效果。

“奇正〞是一个从战场上的兵力部署和兵力运用中抽象出来的概念,指的是作战方法的异法与常法。

所谓“正〞,在指挥系统上,正面开战为“正〞,公开挺进为‘正’,实力围歼为“正〞;

所谓“奇〞,指灵敏机动用兵,应变而出奇,如出敌不意,攻其无备,侧翼迂回,两翼包抄,诱敌诈取等等。

在“奇〞与“正〞的关系上,孙子重视“正〞,“凡战者,以正合〞,也就是说,不理解正,不懂得一般的作战规律与方法,就不能与敌对峙;但又强调“奇〞,要“以奇胜〞,只有出奇才能制胜。

其一,奇离不开正,正是奇的根底。只讲奇不讲正,就不可能出奇;只讲正不讲奇,就不能克敌制胜。

其二,奇正是循环变化的,正变为奇,奇变为正。孙子用“日月〞“四时〞“五声〞“五色〞“五味〞来阐述奇正循环往复的特性,以证明其“不可胜穷〞的本质。

其三,奇正又是相生相变的,奇中可以生正,正中可以生奇,正中有奇,奇中有正,或我设为奇,敌视之为正,我设为正,敌视之为奇。

所以孙子说:“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也就是说作战中的异法可以上升为常法,而一般作战的常法可以指导特殊的战法,新创造的异法又可以丰富一般战法,如此一般开展下去,是谁也难以穷尽的。孙子“奇正相生〞的精辟阐述译成白话,就是一般的作战,读后感通常是以“正〞兵当敌,“奇〞兵取胜。古代兵家用兵,善用奇正之术克敌制胜。牧野之战是史载最早运用奇正的战例。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出师征讨商朝,两军在间隔商国度朝歌仅70里的牧野摆开阵势。

主将吕尚率少量精锐正面冲击商军,转移敌军的注意力并挫其锐气;当商军遭次突然打击,阵脚大乱之时,武王率主力投入决战,猛烈冲击敌阵,获得决定性成功。

此战,周武王采用了先正后奇、出奇制胜之术。500多年后,越王勾践在排兵布阵上运用先奇后正之术,在笠泽击败吴军,获得了灭吴的决定性成功。

当然运用奇正之术,关键要根据战局的变化灵敏处置,不能拘于一格。

战国时期,孙膑曾用减灶的计策胜庞涓,事隔四五百年,虞诩却反其道而行之,采用增灶方法退敌取胜。

一个减灶,一个增灶,做法完全相反,却都到达了克敌制胜的目的。

原因何在呢?兵法云:“法有定论,而兵无常形。〞作战中的奇正之法,必须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敌情的不同而灵敏运用。

孙膑本强而示弱,故以减灶引诱敌人;虞诩本弱而示强,故以增灶迷惑敌人。

所以,唐代李靖说:“敌意其正,那么以吾正击之;敌意其正,那么以五奇击之。〞意思是说:敌人以为我出奇兵,我就用正兵出击;敌人以为我出正兵,我却用奇兵奇袭,这样才能稳操胜券。

奇正的变化是无穷的,而一改常法,以权变取胜,是运用奇正的灵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进攻比利时时,采用了以正掩奇,正中有奇,以公开的形式假装偷袭,利用人们麻木的心理,造成错觉,到达出其不意的目的。

1940年11月10日,一架德军飞机因意外事故迫降在比利时默兹河畔。一位德军少校被捕后,在其公文包里,发现了一份德军入侵比利时的绝密作战方案。

德军方案被泄后,引起比利时的警觉,于是希特勒将原先的进攻时间由1941年的1月17日推延到1月20日,接着又推延到3月下旬,最后改为5月10日。

对于比利时人来说,1月17日是在高度紧张中度过的,整个春天也是如此。然而,时间一天天拖下去,人们的戒备松懈了,后来无论谁再说希特勒要进攻,人们也都将信将疑,提不起精神来了。

正在这时,5月10日,德军闪电式地侵入荷兰和比利时,比利时不到20天就投降了。

原先德军方案入侵比利时采用偷袭方式,是“奇〞;方案泄密后,偷袭不成,再要进攻,就成“正〞了。

但是希特勒将计就计,将泄密事件为己所用,一次次推延开战日期,使比利时人疑心那次泄密是否是德国人成心安排的心理战,等人们放松警觉时,为德军突然性进攻提供了可乘之机,“正〞又变成了“奇〞。

尽管德军入侵比利时是一种非正义的罪恶行径,但从中反映出的奇正变化却使人叹为观止。

战争中的奇与正是相辅相成的,此时为正,彼时为奇。用正时,奇在其中,用奇时,正在其中,这就是孙子所云:“奇正相生,正合奇胜〞的奥秘。

二、古今联想

在?孙子兵法·兵势篇?中有言: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意思是说:

擅长指挥打仗的将帅,要依靠有利的态势取胜,而不苛求部属,因此他就能选到适当的人才,利用有利的形势。

“择人〞,是指根据不同的敌情,选择优秀的指挥员,此处的人,一方面指己方之人,另一方面也指敌方。

“任势〞是指通过主观努力,造成有利的战场态势。

总之,“择人〞与“任势〞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统兵作战,不“择人〞那么不知如何用兵;不“择人〞那么不知将之优劣。

知敌我请,方能正确“任势〞;知将之优劣,方知部属之妥否。

因此,“择人任势〞实际上是求全胜所不可少的大谋略,是指导者正确选人用人不可无视的大问题。

三、读后感

奇正相生,这篇文章在我看来,我认为在当下这个年代,已不是靠你的根本功取胜的年代,而是必需要在你的根本功〔正〕的根底之上做到“画龙点睛〞〔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