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登革热发病数量、死亡人数、中医治疗及防控措施_第1页
中国登革热发病数量、死亡人数、中医治疗及防控措施_第2页
中国登革热发病数量、死亡人数、中医治疗及防控措施_第3页
中国登革热发病数量、死亡人数、中医治疗及防控措施_第4页
中国登革热发病数量、死亡人数、中医治疗及防控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登革热发病数量、死亡人数、中医治疗及防控措施一、登革热概述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典型的登革热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现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潜伏期3~14日,平均为4至7日左右。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和重型。登革热临床特征二、登革热发病数量及死亡情况2020年中国登革热发病数量为778例,相比2019年减少了21410例;死亡人数为0例,相比2019年减少了3例。2010-2020年中国登革热发病数量统计图2010-2020年中国登革热死亡人数统计图2020年中国登革热发病率为0.0554/10万,死亡率为0/10万;2019年中国登革热发病率为1.5888/10万,死亡率为0.0002/10万。2015-2020年中国登革热发病率走势图2015-2020年中国登革热死亡率走势图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三、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登革热是全球和我国最严重的蚊媒传染病,其防控形势及挑战日益严峻,对我国人群健康和国家生物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四、登革热的中医治疗首先,从中医角度来说,登革热的范畴为中医温病,目前该病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西药,除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外,加上中医诊治对病人康复有积极作用。1、卫气同病:在疾病初起患者中比较常见,卫分症状存在较短的时间,数小时后就可以消失,并不断加剧气分症状。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纳差、浑身乏力、肌肉酸痛、头痛、发热、舌苔黄腻或白腻、舌边尖红及脉浮数。临床主要运用黄芩滑石汤加防风、葛根、柴胡或普济消毒饮对患者进行加减治疗。2、气分热盛: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体痛、口渴、目赤、面红、头痛、高热、脉大数有力、舌红苔黄。临床主要用白虎汤加大黄、银花、黄芩、黄连、绵陈、红条紫草等中药成分对患者进行治疗。3、湿热留连: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汗出热不退、纳差、恶心、浑身乏力、体痛身重、头重、头痛、发热、苔黄白腻、舌红、脉缓有力。临床主要运用连扑饮或黄岑滑石汤加红条紫草、大青叶、大黄及银花等中药成分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4、气血两燔: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斑疹、尿血、吐血、骨节疼痛、身痛、头痛、高热及舌红绛等,临床主要运用清瘟败毒饮加板蓝根、紫草、大黄、大青叶及茅根等中药成分对患者进行加减治疗。5、邪陷心包,肝风内动:上述各型症状均可能发生。例如患者忽然间会出现神志不清症状,且四肢抽搐。此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大的难度。及早预防是治疗该病的关键。可以在治疗上述各型的前提下加清瘟灵注射液、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如果患者疾病出现神志抽搐情况,应当立即对患者进行中西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