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10水循环中图版_第1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10水循环中图版_第2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10水循环中图版_第3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10水循环中图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集训(十)水循环(建议用时:40分钟)A组跨越本科线全球水循环包括大循环和小循环,以下图是全球水循环模式图。读图,答复1~3题。【导学号:29790044】1.图中既属于大循环又属于小循环的环节是()A.①④ B.②③C.③⑤ D.⑤⑥2.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图中各环节水量发生变化,其中与海平面上升直接相关的是()A.①减少 B.④增加C.⑤减少 D.⑥增加3.实践证明,干旱的内流区大面积造林最终可能导致干旱加剧,原因是()A.降水总量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大气水体总量减少B.地表水下渗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地表水体总量减少C.向区域外输送的大气水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水体总量减少D.向区域外输送的地表径流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水体总量减少1.C2.B3.C[第1题,甲、乙分别代表海洋和陆地上空,丙、丁分别代表陆地和海洋;⑤是海洋水汽蒸发,⑥是海洋降水,①是海洋向陆地水汽输送,③是陆地降水,②是陆地蒸发蒸腾,④是陆地径流回到海洋。③既属于陆地内循环,也属于海陆间大循环;⑤既属于海洋内循环,也属于海陆间大循环。第2题,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汇入海洋的径流量增加。第3题,干旱区内植树造林,树叶和树根会增加水分蒸发面积,造成蒸发到空气中的水分增加,最终使该区域水体总量减少,导致干旱加剧。]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局部(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局部,其中被植物蒸腾的局部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局部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4~5题。4.以下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5.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以下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4.A5.C[第4题,此题考查的是绿水比例最大而非绿水量最大的流域。气候枯燥的塔里木河(内流河)流域降水后蒸发(腾)水(即绿水)的比例远大于其他流域(外流河,径流量大、蓝水比例高),应选A。第5题,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分蒸发旺盛,非生产性绿水很多;覆膜种植农作物,植物根系获得更多的水分,从而增加植物蒸腾量,使生产性绿水大量增加,应选C。水田改旱地,会降低生产性绿水比例。植树造林能提高生产性绿水比例,但比覆膜种植农作物的作用小,况且干旱半干旱地区不适宜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对生产性绿水比例大小影响不大。]以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会聚形成月牙泉(见以下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答复6~7题。6.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A.大湖萎缩而成 B.古河道残遗而成C.人工挖掘而成 D.风力侵蚀而成7.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6.B7.D[第6题,读图可知,月牙泉位于古河道上,由此可推知月牙泉是由古河道残遗而成。第7题,从图中信息可知,月牙泉的下游地区就是敦煌,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开展,敦煌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导致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月牙泉不仅不能获得充足的地下水的补给,反而还会下渗补给敦煌处的地下水。材料中的“近年来〞是重要的信息,近年来的变化只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不可能是自然原因。选项A、B、C分析的都是自然原因,因此应该排除。](2023·全国卷Ⅱ)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8~9题。ab8.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A.2个月 B.3个月C.4个月 D.5个月9.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A.安大概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8.C9.B[第8题,读图b可知,蒙特利尔一年内气温低于0℃的月份为1月、2月、3月和12月,共4个月,应选C。第9题,比拟四个河段,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纬度较低,加上上游有水电站,受水电站冷却水影响水温应当最高,因而其冬季可能不结冰,应选B组名校必刷题以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答复10~11题。10.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11.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A.蒸发 B.下渗C.蒸腾 D.地下径流10.D11.B[第10题,森林火灾后,植被减少,第1年的森林覆盖率较低,经过几年的恢复,到第6年植被覆盖率应提高。相同降雨条件下,植被覆盖率低的时期(第1年),植被修养水源的能力差,河流的径流量大,流量峰值大;植被覆盖率高的时期(第6年),植被修养水源的能力强,河流的径流量小,流量峰值小。应选D项。第11题,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森林修养水源能力的大小影响径流量的大小,即下渗的多少是导致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应选B项。]12.读青海湖流域图,答复以下问题。(1)指出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分析布哈河的水文特征。(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3)试分析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多年呈递增趋势的可能原因。[解析]第(1)题,青海湖地处内流区,参与陆地内循环。布哈河为内流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第(2)题,可从降水、蒸发、径流三个环节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第(3)题,青海湖水体面积及水位连续多年递增可能与冰川加速融化、入湖水量增大及湖区生态环境改善有关。[答案](1)陆地内循环。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较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2)青海湖流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湖水补给量小,但蒸发旺盛;青海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3)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造成冰川退缩、入湖水量增大;流域内实施了生态保护措施,如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等。13.(2023·临沂六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答复以下问题。克里雅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于田县境内,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2.99mm,其中4~9月的降水量所占比重较大,6月份降水最多,平均为26.35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839.9mm,集中在4~9月。下面两幅图分别为克里雅河流域示意图和克里雅河径流及气候变化距平图。(1)在上图中绘出克里雅河的流向。(2)简述克里雅河的径流特征及其成因。(3)图示克里雅河的径流变化大致可以分为1957~1967年、1968~1972年、1973~1999年、2000~2023年四个阶段,分别说出四个阶段的径流变化特征,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及图示信息判断与径流变化关系密切的因素,并说明判断的理由。[解析]第(1)题,克里雅河自南向北流。第(2)题,河流的径流特征可从径流量的大小及季节变化、上下游径流量的变化等方面分析。成因可从气候、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第(3)题,读图即可判断各阶段的径流变化特征;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所以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气温。[答案](1)绘图略。(2)特征:径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河流上游地区径流量大,进入下游后径流量减小,直至断流。成因:地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雨水补给少,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因人口增加,为开展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