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的硝化作用_第1页
水质的硝化作用_第2页
水质的硝化作用_第3页
水质的硝化作用_第4页
水质的硝化作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质的硝化作用现在我们都知道氨是有毒物质,于是怎么除掉鱼缸中氨就成了我们养鱼的首要任务了。虽然换水和种植水草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中氨的含量,但这些方法治标不治本,而且不太实际。所以培养自营性细菌(主要是硝化细菌)就成了消除氨的主要手段,硝化作用就是将有毒的氨转变成无毒的硝酸盐的过程,这也是鱼缸中氮循环的关键一环。一、硝化作用由上述的反应我们可以看出:1,硝化作用是通过两个不同的细菌亚硝酸菌和硝酸菌进行的先是亚硝酸菌将铵盐氧化为亚硝酸盐,后面是硝化菌将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两种菌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2,硝化反应需要大量的氧,水质中的含氧量也决定反映效率,所以我们要保证水中氧气的充足。3,反映会放热,使水温上升,具体热量可参考反应图。4,其中会产生酸(H+)会导致水的pH慢慢降低酸化。这里非常清楚的说明硝化系统健全的鱼缸,pH是会下降的。5,反应不仅会直接消耗氨的含量,也会降低铵盐的含量促使氨向铵盐转化,从而降低了水中有毒氨的浓度。二、其他有毒物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对于鱼类有明显的毒性,不过没有氨的毒性大,亚硝酸盐的致死浓度为10-20ppM,而氨只需0.2-0.5ppM,所以亚硝酸盐的毒性远低于氨的毒性。不过低浓度的亚硝酸盐,会降低鱼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容易使鱼类患上各种疾病,它常被视为是鱼类致病的根源。低浓度的亚硝酸盐对鱼类的危害主要有:1,它会破坏红血球,使血液携氧能力逐渐丧失,出现慢性中毒的现象,大约亚硝酸盐的浓度在0.5ppM左右,某些鱼类会发生这种现象。2,导致鱼类体力衰退,精神不佳,容易患病,亚硝酸盐的浓度在0.5ppM-2.0ppM就会发生,要根据鱼类对亚硝酸盐的抵抗能力而定。3,亚硝酸盐的毒性会增强氨的毒性,这两种物质毒性可以叠加。举例来说对于一些鱼类的氨的致死毒性为0.5ppM,当水中同时含有亚硝酸盐时,可能氨的浓度在0.3或0.4ppM就可以杀死这种鱼类。亚硝酸盐是一种非常不安定的化合物,它可以在水中被氧化成硝酸盐,再加上水中硝酸菌会不断的消耗它,一般情况下,鱼缸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会特别高。当我们检测出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较高时,我们可以向水中打氧气来加速它的氧化。在鱼缸中,硫化氢是主要的含硫有机物,它是由异营性微生物分解将蛋白质得到的,不过水中的蛋白质本来就比较少,而且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波易产生化学变化转为无毒产物,故硫化氢对饲养鱼类的毒害反应较小。硫化氢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它能抑制鱼类的呼吸作用,使鱼类无法获得氧气导致窒息死亡,也可以直接从鱼体的表面,渗透进入它的血液循环系统中,进而发生毒害反应。药剂与毒物其实是一样的,是药三分毒,虽然药剂可以用来治疗鱼病,但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导致鱼类受到伤害或死亡。在我们没有具体确定鱼得的是哪种病的时候,一定不能乱下药。治疗疾病时,药量要根据鱼的大小和鱼缸中水的多少确定,最好不要混合下药,否则药剂就会变成毒物,不仅不能治好鱼的病,反而会加重病情,甚至导致鱼的死亡。三、硝化系统的建立硝化系统是硝化作用系统的简称。硝化细菌是一种自营性微生物,无法依赖摄取环境中既成的有机物维生,它所需求的有机物都要靠自己制造获得。当氨被氧化为亚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被氧化为硝酸盐,都会产生化学能,硝化细菌利用此种能量,可将二氧化碳与水合成自己需要的糖类。1、添加硝化细菌活菌添加法是一种最直接最快捷的建立硝化系统的方法,我们可以在将鱼放入鱼缸之前就完成硝化系统的建立。现在市面上有固体和液体两种添加剂,但里边基本上一些休眠的硝化细菌,需要一段时间和合适的环境下才能复活。真正有活性的硝化细菌很难被保存,即使采用高科技的保存方法,保存的时间也不会太久,所以硝化细菌极难制成活菌商品被贩卖,我们基本见不到活的硝化细菌。2、分批饲养法我们应该定期分批将准备饲养的鱼虾放入鱼缸,这样就能配合硝化系统由弱转强,这是一种最自然的建立硝化系抗之方法,也是应用最广的方法。在混养或者饲养密度大的时候,最好采用这种方法来建立硝化系统。3、放入闯缸鱼由于每种鱼对氨毒的感受性各有不同,有些鱼类在极低浓度的氨污染中就足以毙命,但是同样氨浓度对其他鱼类而言,可能仍是安全的。即使同种鱼,因鱼龄不同,对同一氨浓度的毒害反应也有所不同,通常是成鱼比稚鱼更能忍受氨的毒害反应。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些其他强壮、易养及便宜的鱼种进行试养,等到硝化系统建立之后,再把这些试养鱼移出,然后再将目标鱼一次放入其中。4、养水法我们可以将一块鱼肉、一条死鱼或一些蛤俐肉,放入于水族缸中任其腐烂分解。它们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含氮有机物),腐生细菌会将其中的蛋白质分解,最后释放出来氨。氨很快地溶解于水中,被储藏起来,即可供培养硝化细菌之用。培养期间,不需换水,但需补充蒸散的水分,以及需打气或至少要让过滤器不停运转。一直到30-45天以后,把残留的鱼肉或鱼尸取出,并将缸水全部放掉,重新注入除氯自来水,然后即可开始放养鱼虾。这是因为硝化细菌有附着生长的习性,绝大部分的硝化细菌均会附着在砂层及滤材等固体表面,所以不必担心缸水放出之后,硝化细菌会有流失。在硝化细菌的培养过程中,必须每天监测氨、亚硝酸和硝酸的浓度变化,以得知目前硝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