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2期)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2期)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2期)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2期)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2期)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2期〕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23届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九年级上12月考】阅读文言文,答复以下问题狄梁公与娄师德狄梁公①与娄师德②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那么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③进身④,非碌碌因人成事。〞那么天久之曰:“朕比⑤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也。〞因命左右取筐箧⑥,得十许通荐表⑦,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那么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注释】①狄梁公:唐武那么天时有名的大臣狄仁杰,字怀英。②娄师德:唐有名的大臣,为将相三十年,以能容人著名。③直道:品行端正。④进身:受任用。⑤比:过去,原来。读第四声。⑥箧:小箱子。⑦荐表:推荐的奏本。9.下面句子划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臣以文章直道进身/以残年余力B.得十许通荐表/杂然相许C.非碌碌因人成事/因命左右取筐箧D.吾不意为娄公所涵/世之为欺者不寡矣10.翻译以下句子。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也。11.尽管狄梁公一再排斥娄师德,但娄师德仍坚持推荐狄梁公,说明娄师德是怎样的一个人?【答案】9.A10.你能做官,实在是靠师德的力量。11.以国事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唯才是举。【解析】10.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此题要特别注意重点词语:卿,之。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一般都是文中的名句,翻译时既讲究字字落实,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又要注意句子中关键词和重点句式。1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于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分析人物形象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查,一方面是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有时还要对主要人物进行评析;另一方面是分析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并分析其作用。此题从原文意思可以概括出娄师德是一个以国事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唯才是举的人。二、【2023届湖北省潜江市十校联盟九年级上期中】文言文阅读?与长子受之?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假设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那么吾犹可望。不然,那么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手段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⑥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借指父母。③汩〔gǔ〕:搅乱,扰乱。④手段: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乡里、家乡的人。⑥无忝〔tiǎn〕:不要辱没。忝,辱。7.以下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是自不好学即:就是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B.然今遣汝者遣:打发以大易小,甚善易:交换C.不然,那么徒劳费然:这样先帝不以臣卑劣卑劣:身份卑微D.不欲昼夜督责督:催促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秋天8.以下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扶苏以数谏故愚以为宫中之事9.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劝戒儿子珍惜时间,不要虚度人生。B.批评儿子不求上进,学业无成。C.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愤学习,有所作为。D.想让儿子摆脱家庭,改变学习环境。10.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1〕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2〕汝假设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那么吾犹可望。【答案】7.D8.B9.C10.〔1〕先帝在世的时候,经常和我谈论起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帝、灵帝哀叹痛惜遗憾的。〔2〕你要到了那里,能发奋努力有所作为,用心改去以前的不好的习惯,一心勤奋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有希望。【解析】7.试题分析: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秋:关键时刻。点睛:文言实词意义推断。看语境,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看字形,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实词的含义。看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8.试题分析:B“那么吾犹可望。那么指日可待也〞两句中的“可〞都是“可以〞之意。A前者“因为〞;后者“认为〞。C前者是结构助词“的〞;后者是用于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D前者“于是〞;后者“竟然〞。9.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文的主旨的把握。C项“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愤学习,有所作为〞正确。ABD三项都没有抓住最主要的意思,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三、【2023届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九年级上七校联盟12月考】读以下文段,完成以下小题。甲文: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乙文: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④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⑤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⑥;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⑦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了。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节选,有删改〕【注释】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高祖臣子。③略:攻占。④降:投降。⑤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⑥子房:西汉名将张良。⑦连:率领。10.选出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A.悉以咨之〔询问、咨询〕B.必能裨补缺漏〔缺点〕C.性行淑均〔行为〕D.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了〔能够〕11.将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12.选出以下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A.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贤臣分别管理“宫中〞“营中〞之事,两个“必能〞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B.乙文中高祖与功臣论得天下,“吾能用之〞中的“能用〞二字,揭示了高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C.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要求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显得义正辞严。D.乙文中将项羽的高祖取胜作了比照,突出高祖保护人才,重用人才。13.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答案】10.C11.〔1〕因此先帝才选拔他们留下来辅佐陛下您。〔2〕〔他们〕打了胜仗却不给他们功绩,攻占了土地却不给他们好处。12.C13.相同:他们都能重视人才,且知人善任,用人所长。不同:诸葛亮强调了德的重要性。甲文译文: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老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所有的〕宫中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学%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们的位置。乙文译文:高祖说:“我为什么能夺得天下?项羽为什么会失去天下?〞高起、王陵〔答复〕说:“您怠慢侮辱人,项羽仁政爱人,但是您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但凡〕攻下来的城池土地,便用来赏赐给将领,跟大家共同得利。项羽妒忌有德有才的人,有功的人遭〔他的〕陷害,有德有才的人被〔他〕猜忌,打了胜仗却不给将领记功,攻占了土地却不给将领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讲到在营帐里运计策定策略,而能在千里之外〔的战场上〕取得胜利,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供应军粮,使运粮线路不阻断,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所以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部下只有一个〔谋士〕范增,却还不能任用,这就是他所以被我击败的原因。〞1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总分值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遗:辅佐。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12.此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C项理解有误,作者两次提到“先帝〞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报先帝而忠陛下。13.此题考查学生的比拟阅读能力。中考文言文比拟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拟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到达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相同:他们都能重视人才,且知人善任,用人所长。不同:诸葛亮强调了德的重要性。四、【2023届吉林省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阅读下文,答复以下问题。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假设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那么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注释】项脊轩:书斋名。漉:漏下。雨泽:雨水当:挡住。象笏:象牙手板。古代官员执此以记事。7.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顾视〔__________〕〔2〕比去〔___________〕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那么可待乎!9.请写出项脊轩的环境特点。并谈谈从一直在此读书的作者身上你感受到他怎样的精神品质?【答案】7.〔1〕.回头,回头看,转过头看,看,视。〔2〕.及,等到。8.我们家人读书很久没有取得成效了,孩子你的成功,便可以等待了!9.围绕“破旧、潮湿、简陋、阴暗〞等方面答复,答出一点即可。精神品质围绕“勤奋刻苦、不畏艰难、不在意物质条件简陋、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等方面答复,答出一点即可。【解析】选自?项脊轩志?归有光年代:明8.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吾〔我〕、效〔取得成效〕,、待〔等待〕〞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点睛: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译文的根本方法“增、删、调、换、留〞来翻译,做到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标准,个别句子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9.试题分析:第一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穿。修葺前:项脊轩狭小、阴暗、破漏。修葺后:项脊轩明亮、幽雅、安静。解答第一问的时候围绕着“破旧、潮湿、简陋、阴暗〞等内容作答即可。第二问解答从文章中概括出“我〞的精神品质即可作答。如从“勤奋刻苦、不畏艰难、不畏艰苦、有恒心、有毅力〞等方面作答即可。学&我从童年起就在轩中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她说:“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见你的影子,怎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临走时,她用手轻轻的掩上轩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的读书人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有指望,就可以等待〔他〕了。〞不一会儿,拿了一个象牙做的手板来,说:“这是我祖父太长公在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时用的,日后你应当用它!〞回忆往日的这些事,好似昨天刚发生的,真叫人禁不住要大哭一场。五、【2023届江苏省高邮市九年级上12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浩,字德远,其先居建昌,迁临川。浩早有文称。绍兴十二年,擢进士第。时秦熺①挟宰相子以魁多士,同年皆见之,或拉浩行,毅然不往。调饶州司户参军、襄阳府观察推官,继调金州教授,改太常寺主簿,寻兼光禄寺丞。乞外,得台州。州有禁军五百人,训练官贪残失众心,不逞者因谋作乱,忽露刃于庭,浩谓之曰:“汝等欲为乱乎?请先杀我。〞众骇曰:“不敢。〞乃徐推其为首者四人黥徙之,迄无事。除直秘阁。并海有宿寇,久不获,浩募其徒,自缚赎罪,即得其魁。明年,除司农少卿。时朝廷籴米八万,董其事者隐克官钱,户部不敢诘。浩白发其奸,下有司穷竟。户部欲就支稽见数,大理附会之,浩争曰:“非但惠奸,且亏军食。〞上是其言。会大理②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已而卿缺,又曰:“无以易浩。〞遂除大理卿。浩天资质直,修养浑厚,不以利害动其心。少力学为文辞,及壮益沈潜理义。立朝慨然以时事为己任,忠愤剧烈,言切时弊,以此见忌于众。平居未尝假人以辞色,不知者以为傲,或谮③于上前,上谓:“斯人无他,在朕前亦如此,非为傲者。〞小人惮之,诱以禄利,正色不回。谋害之者无所不至,独赖上察其衷,始终全之。为郡尤洁己,自海右归,不载南海一物。平生奉养如布衣时,风裁素高,人不敢干以私云。注释:〔1〕秦熺:秦桧之子。〔2〕大理:官署名,掌管刑狱,又名大理寺、棘寺。〔3〕谮:诬陷。〔节选自?宋史·李浩传?〕1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①擢进士第〔______________〕

②寻兼光禄寺丞〔______________〕

③户部不敢诘〔_____________〕

④以此见忌于众

〔_______________〕12.以下句子中的“以〞与“以此见忌于众〞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诱以禄利B.不以物喜C.可以一战D.自以为不如13.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大理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结合文章内容,你觉得李浩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11.〔1〕.擢〔提拔、选拔〕〔2〕.寻〔不久〕〔3〕.诘〔责问〕〔4〕.见〔被〕12.B13.〔1〕.正好赶上大理寺上奏判决另一起案子,皇上转头对大臣们说:“棘寺官一定要让像李浩这样正直的人担任。〞〔2〕.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区分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3〕.像齐国这样的〕大国,〔它的军事行动〕是很难推测的,我恐怕在那里有埋伏。14.李浩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沉着镇定、有胆色之人;刚正不阿、不畏强势的人;关心百姓、体恤民情的人;洁身自好、清廉正直的人。例如他从海右地区回朝做官后,没有带来南海的一件东西,他平时生活所用都和做平民时一样。又如他敢揭发户部都不敢过问之事。【解析】选自?宋史?脱脱年代:元参考译文:1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根底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擢〞是“提拔、选拔〞的意思。1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根底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比照,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例句和B项中“以〞是“因为〞的意思;A项中“以〞是“用〞的意思;C项“以〞是“凭借〞的意思;D项“以〞是“认为〞的意思。13.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会〞是“恰好〞的意思,“何加〞是“有什么好处〞的意思,“伏〞是“埋伏〞的意思。学*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标准,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到达词达句顺。六、【2023届江苏省灌南县九年级上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郝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①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选自?钱大昕全集?〕8.选出下面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A.固:人固不能无失/固国不以山溪之B.益:予思益苦/斟酌损益C.易:然试易地以处/寒暑易节D.而:平心而度之/妇拍而呜之9.用斜线〔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三处。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2〕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11.这篇文章阐释了一个怎样的道理?【答案】8.C9.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10.〔1〕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只默默地坐着看。〔2〕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说别人的错误。11.人贵有自知之明,也贵有知人之明;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轻视别人【解析】选自?钱大昕全集?钱大昕年代:清8.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项中“固〞分别为“本来〞和“稳固〞;B项中的“益〞的意思分别为“更加〞和“增加〞;C项中的“易〞都是“交换〞的意思;D项中的“而〞分别是“表修饰〞和“表并列〞。应选C。10.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予〔我〕、弈〔下棋〕、而已〔罢了〕〞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居〔居住,这里指相处〕、失〔错误、缺点〕〞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点睛: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根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标准,个别句子还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1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根底上,概括文章中所写的内容,从事件中分析文章的寓意。本文的“弈喻〞,具体说明了一个人观他人之失易,观自己之失难,应当“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客观事物的哲理。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作答即可。参考译文:在朋友家里看下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嘲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代替他下棋,认为他不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而客人却轻松有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惭愧,不能够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着看而已。学@现在的读书人读古人的书,常常诋毁古人的错误;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说别人的错误.人本来就不能够没有错误,但是试试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心平气和地衡量一下,自己真的没有一点失误吗?自己能够指出别人的小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误,自己检查自己的失误尚且没有闲暇,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七、【2023届江苏省句容市崇明片合作共同体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复之。棋者不信,以帕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拟,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7.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实词。〔1〕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2〕宾客盈坐〔3〕一坐尽惊〔4〕亦不能加也8.以下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B.时人常以为宿构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C.因使背而诵之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D.倒屣迎之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9.翻译以下句子。〔1〕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0.结合全文,说说王粲是一位怎样的人,是通过什么手法表现出来的?【答案】7.〔1〕以……为奇〔2〕满〔3〕同“座〞座位〔4〕超过8.C9.〔1〕王粲进来,年龄很小,身材矮小,满座的宾客都很吃惊。〔2〕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比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方法,什么手段不用呢?〔3〕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弄清楚,但一定根据实情处理。10.王粲才学显著,记忆力超强。全文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这些特点的。【解析】本文选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作者是三国时期的陈寿。10.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就是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来刻画的。参考译文:王璨字仲宣,是山阳郡高平县人,汉献帝西迁,王璨也迁到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到王璨,认为他不同常人。当时蔡邕才学非常有名,在朝廷位尊权重,经常车马满巷,宾客满座。听说王璨在门外求见,急得把鞋子都穿倒了就出去迎接他。王璨进来,年龄很小,身材又矮,满座的宾客都很吃惊。蔡邕说:“这是王公的孙子,有非凡的才学,我比不上他。我家里的书籍文章,全部都要送给他。〞先前,王璨跟人一起走,阅读路边的碑文。别人问他说:“你能够背诵出来吗?〞王璨说:“能。〞于是大家让他背对着碑文背诵,一字不差。曾经观看人下围棋,摆在棋盘上的棋子被搅乱了,王璨替他们照原来回复,把棋子再摆上。下棋的不相信,用头巾把棋局盖上,让他再用其他的棋盘把棋子照原样摆上。摆好后用来互相核比照拟,棋子的位置一个也不错。他的记忆力就是这样的好。王璨擅长计算,做算数时,推理验算得很周密。他还擅长写文章,一下笔就成篇,不用修改,当时的人常常以为他是事先写好的;然而别人就是再精心深思,也不能超过他。八、【2023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上期中】阅读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记游松江苏轼吾昔自杭移高密①,与杨元素同舟,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②。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词闻于天下,作?定风波?令,其略云:“见说贤人聚吴分③,试问,也应傍有老人星。〞坐客欢甚,有醉倒者,此乐未尝忘也。今七年耳,子野、孝叔、令举皆为异物④,而松江桥亭,今岁七月九日海风架潮,平地丈馀,荡尽无复孑遗矣。追思曩时,真一梦耳。元丰四年十二月十二日,黄州临皋亭夜坐书。【注】①高密:今属山东,宋时称密州;②垂虹亭:即后文松江桥亭;③吴分:地名,指松江当属吴;④异物:指人已经去世。10.解释以下加点字。〔1〕从余过李公择〔__________〕〔2〕坐客欢甚〔________〕〔3〕此乐未尝忘也〔__________〕〔4〕追思曩时〔________〕11.以下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歌词闻于天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B.而松江桥亭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C.其略云其真不知马也〔?马说?〕D.有醉倒者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12.句子翻译。〔1〕坐客欢甚,有醉倒者,此乐未尝忘也。〔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13.苏轼的怀旧之作,大都洋溢着乐观自信的精神,而本文那么别有一番深情慨叹。请说出本文表达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感慨。【答案】10.〔1〕.〔1〕拜访〔2〕.〔2〕很、非常〔3〕.〔3〕曾、曾经〔4〕.〔4〕从前、昔日11.D12.〔1〕在座的客人非常欢乐,有人为之醉倒,这种乐趣不曾忘记。〔2〕〔桃花源中的人〕竟然不知道有汉代,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3〕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学.13.本文中通过对逝去友人的追忆,寄寓着苏轼对故人和友情的深深眷念,表达了世事悲凉、人生如梦的感慨。11.“以歌词闻于天下〞的“以〞是“用〞“凭借〞的意思;“属予作文以记之〞的“以〞是“来,用来〞的意思。B.“而松江桥亭〞的“而〞是顺接关系的连词;“而吾以捕蛇独存〞的“而〞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C.“其略云〞的“其〞是代词;“其真不知马也〞的“其〞其实、大概。D.两个“者〞都是“……的人〞的意思。12.此题考查文言词句理解能力。根据上下文语境,抓住重点词语翻译。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的翻译。〔1〕注意“甚〞,“未尝〞的翻译。〔2〕注意“乃〞是“竟然〞的意思,“无论〞是不用说,更不必说的意思。〔3〕注意“得〞领会,“寓〞寄托的意思。九、【2023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真武中学等九校联盟九年级上期中】阅读短文,完成以下小题郑板桥,乾隆间知山东潍县。值岁连歉①,板桥乃大兴工役,招远近饥民,修城凿池,以工代赈,复劝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饲之。尽封积粟之家,责其平粜②,有讼事,那么右窭子而左富商③。监生④以事上谒,辄坐大堂,召之入,瞋目大骂曰:“驼钱骡⑤有何陈乞?〞或命皂卒⑥脱其帽,足踏之,或捽⑦头黥面⑧,逐之出。一时豪富咸惮之,而贫民赖以存活者那么无算。〔选自?板桥全集?〕【注释】①歉:歉收。②平粜〔iào〕:平价出卖粮食。③右窭〔jù〕子而左富商:保护贫苦人而压抑豪富人。④监生:此指儒生。⑤驼钱骡:只看重钱财的畜牲。这是骂人的话。⑥皂卒:穿黑衣的官府差役。⑦捽〔ó〕:揪住。⑧黥〔qín〕面:指用墨笔在监生脸上乱涂。1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1〕知山东潍县:_____________〔2〕值岁连歉:______________〔3〕轮饲之:_______________〔4〕以事上谒:______________12.以下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板桥乃大兴工役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B.以工代赈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C.足踏之心乐之〔?小石潭记?〕D.或捽头黥面或王命急宣〔?三峡?〕13.翻译以下句子。〔1〕一时豪富咸惮之,而贫民赖以存活者那么无算。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郑板桥为什么要对“监生〞如此责骂与侮辱?

从文中你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11.〔1〕.担任知县〔2〕.适逢〔3〕.同“食〞得到饮食〔4〕.拜见12.C13.〔1〕.一时间豪绅富人都很害怕,而贫苦人民得以存活下去的很多。〔2〕.现在果真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号召天下百姓反秦,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3〕.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14.因为“监生〞拜见他,目的是为豪富说情。郑板桥是一个关心老百姓的生活疾苦、勤政为民、愤世嫉俗、清正廉明的封建官吏。【解析】选自?板桥全集?郑板桥年代:清1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根底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注意:“知〞是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担任知县;“饲〞是通假字,同“食〞得到饮食。1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标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惮〞,害怕;“唱〞,通“倡〞,建议;“不以物喜〞的“以〞是因为的意思。点睛: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那么: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14.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找到相关的句子“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答复。从“说情〞的角度答复。分析人物形象时,先读懂短文的内容,找到相关的句子概括。郑板桥从“关爱百姓〞角度答复.十、【2023届江苏省扬大附中东局部校、邗江实验、江都实验九年级上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宋清,长安西部药市①人也,居②善药。有自山泽来③,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④,咸誊清。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⑤。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⑥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亦谬。〞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注释】:①市:买卖场所,后文也指经商、交易。②居:搜集出卖。③指从大山深泽来的采药人带来药材。④雠:出售、成交。⑤直:价值,价钱。⑥蚩:傻,无知。1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1〕咸誊清〔〕〔2〕冀速已〔〕〔3〕度不能报〔〕〔4〕逐利以活妻子〔〕12.以下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逐利以活妻子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B.或不识遥与券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C.然谓我蚩妄者亦谬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D.市人以其异其真无马耶〔?马说?〕13.翻译以下句子。〔1〕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14.结合本文内容,说说宋清具有哪些性格。【答案】11.〔1〕都〔2〕停止〔3〕估计〔4〕使……活12.A13.宋清总是高快乐兴地容许他们的要求。即使是有些没带钱的人来,宋清也都给他好的药材。〔2〕〔3〕略14.善良仁厚大度医术高明【解析】【参考译文】宋清,他是长安西边药场的人。储存有好的药材,有从深山大泽采药来的人,一定会把药材送到宋清这里来,宋清总是好好地招待他们。长安的医生得到宋清的药材来辅助配合药方,往往容易有效,大家都称赞宋清。那些生了病、头痛、皮肤痛的人们,也都乐于向宋清求药,希望病好得快些,宋清总是高快乐兴地容许他们的要求。即使是有些没带钱的人来,宋清也都给他好的药材。债券、欠条堆积得像山一样地高,宋清不曾跑去向他们收帐。或者有些他不认识的人,打从远方来,拿债券赊欠,宋清并不拒绝对方。到了年终的时候,宋清估计〔大概对方〕不能还债了,往往就把债券、欠条给烧掉,最后就不再多说话。市场上的一般人因为宋清的奇特,大家都笑他说:“宋清,真是个大白痴啊!〞也有人说:“宋清大概是个有道的人吧!〞宋清听了后说:“我宋清只是个赚赚钱来养活妻小的人罢了,并不是个有道的人;然而说我是个大白痴的人也错了。我买卖药材四十年了,所烧掉的债券、欠条有数十到数百人。#11.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度,表示估计,“活〞,使动用法。12.A.以:用来B.或:有的人/有时C.然:然而/……样子D.其:代词/难道。应选A。14.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从“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假设小市人哉?〞此句中概括宋清做生意的特点:不计眼前之利,说明此人善良、仁厚。“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说明其医术高明。【点睛】阅读作品,理解人物形象,要学会评价人物,根据文中人物的言行,分析理解人物的性格与思想品质,才算是懂读作品。十一、【2023届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上期中】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以下小题。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比次日,遇塌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③人方倚此险,大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④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注释】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塌子沟:淤泥深坑。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8.请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便扶向路〔______〕〔?桃花源记?〕②猛浪假设奔〔______〕〔?与朱元思书?〕③比次日,遇塌子沟〔______〕④一霎而绝〔______〕9.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表达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①善于利用________,②善于判断_________,③善于________。【答案】8.〔1〕.沿着〔2〕.奔马〔3〕.等到〔4〕.消失〔断绝〕9.〔1〕.您将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2〕.番人正是倚仗这一险阻,没想到〔不料〕大军很快〔突然〕到来了。10.〔1〕.善于利用战地环境〔2〕.善于判断敌情〔3〕.善于指挥部队作战【解析】选自?啸亭杂录?昭梿年代:清点睛: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文用单音节词表达,现代汉语那么用双音节词表达。双音节词是在文言文单音节词的根底上开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学习文言文,就可用组词的方法来确定文言实词的意义。组成双音节词后,再根据文意来确定文言实词的含义。9.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标准,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到达词达句顺。“生〞在这里是使动用法,“方〞是“正〞的意思,“骤〞是“突然〞的意思。%10.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在读懂原文的根底上明确文章的结构思路、写作特色、作者的思想情感等。从“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可以看出年羹尧重视人才。从“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可以看出年羹尧善于了解和利用战地环境。“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可以看出年羹尧善于判断敌情。十二、【2023届江西省丰城市九年级上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短文,完成后面小题。孔文仲传孔文仲,字经父,临江新喻人。性狷直,寡言笑,少刻苦问学,号博洽。举进士,南省考官吕夏卿,称其词赋赡丽,策论深博,文势似荀卿、杨雄,白主司,擢第一。调余杭尉。恬介自守,不事请谒。转运使在杭,召与议事,事已,驰归,不诣府。人问之,曰:“吾于府无事也。〞熙宁初,力论王安石所建理财训兵之法为非是。安石怒,启神宗,御批罢归故官。范镇言:“文仲草茅疏远,不识忌讳。且以直言求之,而又罪之,恐为圣明之累。〞苏颂叹曰:“方朝廷求贤如饥渴,有如此人而不见录,岂其论太高而难合邪,言太激而取怨邪?〞【注释】①白主司:告诉举的主试官。②不事请谒:不做私下告求的事情。③启:启奏。④文仲草茅疏远:文仲住的是茅草房,身处偏远的地方,此句意思是说文仲没有见过世面。⑤恐为圣明之累:恐怕玷污皇上的圣明。8.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力论王安石所建理财训兵之法为非是A.力论王安石所建理财/训兵之法为非是B.力论王安石/所建理财训兵之法为非是C.力论/王安石所建理财训兵之法为非是D.力论王安石所建理财训兵之法为/非是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寡〔〕〔2〕诣〔〕〔3〕见〔〕10.翻译下面的句子。〔1〕熙宁初,力论王安石所建理财训兵之法为非是。〔2〕岂其论太高而难合邪,言太激而取怨邪?11.文中哪几件事表现了孔文仲“性狷直〞?请简要概括。【答案】8.C9.〔1〕少〔2〕到〔3〕被10.〔1〕熙宁初年,力论王安石所建立的理财、训兵之法为不对。难〔2〕道是他的观点太高远而难以有人理解,言词太过偏激而引发别人怨恨吗?11.〔1〕工作之余,不私下拜见转运使;〔2〕力论当时王安石变法的弊端。【解析】选自?宋史?脱脱年代:元参考译文:孔文仲字经父,临江新喻人。性情洁身自好,很少言笑。年青时刻苦问号,号称广博洽闻。考中进士,南省考官吕夏卿,称赞他的词赋清澹秀丽,策论深博,文章气势类似荀卿、杨雄,建议主管部门,拔为第一。调任余杭县尉。恬静正直自守,不是请托求见。转运使在杭州,召他参与议事,议事完毕后,马上回县,不去州府。有人问他,她说:“我在州府没事。〞熙宁初年,立论王安石所建的理财、训兵之法不对。王安石发怒,告诉神宗,御批罢归原官。范镇说:“孔文仲低贱疏远,不止忌讳。而且以直言求之,却又怪罪他,恐怕玷污皇上的圣明。〞苏颂叹息说:“朝廷正求贤才如饥渴,有这样的人才而不被录用,难道是他的观点太高远而难以有人理解,言词太过偏激而引发别人怨恨吗?〞8.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根底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力论王安石所建立的理财、训兵之法为不对。所以此句话应该在谓语动词和宾语之间停顿,应选C。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9.此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寡〞在这里是“少〞的意思。11.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转运使在杭,召与议事,事已,驰归,不诣府〞的意思是:转运使在杭州,召他参与议事,议事完毕后,马上回县,不去州府,可见其“性狷直〞;“力论王安石所建理财训兵之法为非是〞也是他性格的表达。十三、【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九年级上10月考】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以下小题。李邈,字彦思,少有才略,以父任为太庙斋郎,擢通判河间府。以忤蔡京、童贯,迁知霸州。邈言契丹人未厌其主,因教贯阴佐契丹以图金人。贯不能用,乃乞致仕。叹曰:“国家祸乱自兹始矣!金人犯京师,诏趣入见,邈慨然复起就道。既至,会姚平仲战不利,京师震动。上问御敌奈何,邈言:“胜负兵家之常势,陛下无过忧,第古未有和战不定而能成功者。〞上称善。守真定,兵不满二千,钱不满二百万,自度无以拒敌,乃谕民出财,共为死守。民恃邈为固,不数日,得钱十三万贯、粟十一万石,募民为勇敢亦数千人。金人至,邈乞师于宣抚副使,且间道走蜡书上闻,皆不报。城被围,且战且守,相持四旬。城破,邈巷战不克,将赴井,左右持之不得入。斡离不①胁邈拜不拜以火燎其须眉及两髀亦不顾,乃拘于燕山府。金人问曰:“集民兵击我,谓我为贼,何也?〞邈曰:“汝负盟,所至掠吾金帛子女,何讳吾言敌?〞不能屈。久之,欲以邈知沧州,笑而不答,且说之曰:“汝不以此时归二帝②及两河地,岁取重币如契丹,以为长利,强尚可恃乎?〞金人讳其言,命邈被发左衽,邈愤,诋毁甚力。金人大怒,遂遇害。将死,颜色不变,南向再拜,端坐就戮。燕人为之流涕。〔选自?宋史·忠义传?,有删节〕【注】①完颜斡离不:金太祖第二子。②二帝:此处指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8.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因教贯阴佐契丹以图金人阴:暗中B.自度无以拒敌度:估计C.诏趣入见趣:急速D.邈巷战不克克:能够9.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斡离不胁邈拜不拜以火燎其须眉及两髀亦不顾10.翻译句子。〔1〕邈乞师于宣抚副使,且间道走蜡书上闻,皆不报。〔2〕汝负盟,所至掠吾金帛子女,何讳吾言敌?〔3〕将死,颜色不变,南向再拜,端坐就戮。【答案】8.D9.斡离不胁邈拜,不拜,以火燎其须眉及两髀,亦不顾10.〔1〕李邈向宣抚副使请求援兵,并且从小路传送密信上报朝廷,都没有答复。〔2〕你们违背盟约,到处抢掠我们的钱物和人民,为什么还顾忌我说你们是敌人呢?〔3〕〔李邈〕将死,脸色不变,向南拜了两拜,端正地坐着接受刑戮。【解析】参考译文:李邈,字彦思,临江军清江人,凭父亲的官职任太庙斋郎,提拔任河间府通判。因为触犯蔡京、童贯,调任霸州知州。李邈说契丹人尚未厌弃自己的君主,就教童贯暗中帮助契丹来图谋金人。童贯不能采纳,李邈就向朝廷请求辞官还乡。感慨说:“国家的祸乱从此开始啦!〞&金人侵犯京师,皇上命他急速入见,李邈激昂振奋,再次出仕上路。到达朝廷,恰逢姚平仲出战失利,京师震惊恐惧。皇上问怎样抵御敌人,李邈说:“胜败是兵家常有的情形,陛下不必过分忧虑,只是自古以来没有求和与出战的策略没有确定而能成功的。〞皇上认为很好。守卫真定,士兵不满二千,钱财不到二百万,自己估计无法抵御敌人,就出文告让百姓出钱,共同死守。百姓信赖李邈能够坚守,不几天,筹得钱十三万贯,粮食十一万石,招募百姓组成敢死队也有几千人。金兵到来,李邈向宣抚副使请求援兵,并且从小路传送密信上报朝廷,都没有答复。城被围,有时出战,有时坚守,相持四十天。城被攻破,李邈巷战不能取胜,想要投井自尽,身边的人拉住他,不能投井。〔被俘后〕斡离不胁迫李邈向金人下拜,李邈不下拜,斡离不用火烧他的胡须眉毛和大腿,李邈也不爱惜,斡离不就把他关押在燕山府。金人问他说:“召集民兵攻击我们,说我们是贼人,这是为什么?〞李邈说:“你们违背盟约,到处抢掠我们的钱物和人民,为什么还顾忌我说你们是敌人呢?〞金人不能使他屈服。过了一些日子,想让李邈任沧州知州,李邈笑着并不答复,并且劝说他们:“你们不在此时送还我们的两位皇帝和两河地区,每年像契丹一样收取丰厚的财物,来谋求长久之利,〔难道将来你们的〕强大还可以依赖么?〞金人忌讳他的话,让他披散头发衣襟左开,李邈大怒,斥责更有力。金人大怒,李邈就遇害了。将死,脸色不变,向南拜了两拜,端正地坐着接受刑戮。燕地的百姓为他流泪。8.试题分析:D项“邈巷战不克克:能够〞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克:战胜。10.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于〞“间道〞“负〞“讳〞“颜色〞“就〞等词语的翻译。十四、【2023届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武王入殷闻殷有长者武王往见之,而问殷之所以亡。殷长者对曰:“王欲知之,那么请以日中为期。〞及期弗至,武王怪之。周公曰:“吾之矣。此君子也,义不非其主。假设夫期而不至,,此殷之所以亡也。已以此告王矣。〞1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画两处〕武王入殷闻殷有长者武王往见之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此君子也,义不非其主。12.殷长者用“及期弗至〞的方式,想告诫武王:__________,此殷之所以亡也。〔请用自己的话补全内容〕【答案】10.武王入殷/闻殷有长者/武王往见之11.这个人是君子啊,讲道义不非议自己的主人。12.“言而无信〞【解析】选自:?吕氏春秋?吕不韦年代:秦1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总分值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非:非议。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12.此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正确翻译原文、理解原文内容的根底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殷朝灭亡的原因,用自己的话答复即可。可以补充为:言而无信。十五、【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南区九年级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①延入。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惟恐失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王斗曰:“世无骐麟,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逡、卢氏之狗②,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假设王爱尺縠④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

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选自?战国策?【注释】①谒者:负责礼宾的官吏。②东郭逡、卢氏之狗:古代名狗。③便辟:君主左右的宠信小臣。④尺縠〔hú〕:丝绢,一种丝织品。16.对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造:制造,作B.宣王使谒者延入

延:引进C.固愿得士以治之固:本来D.宣王谢曰谢:抱歉17.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1〕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文中王斗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6.A17.〔1〕.我生在乱世,又侍奉昏君,怎么敢直言批评呢?〔关键词:事、谏〕〔2〕.现在,大王治理国家,不是亲近的宠爱的人就不任用,所以我说:‘您〔忧国爱民〕不如爱丝绢。〔关键词:非……无、使〕18.对于王的做法,他敢于直接指出来,并直言进谏,可见他是一个机智勇敢,敢于直言劝谏的人;在劝谏的时候,他又善于以实际生活作比,可见他善于辞令,进谏技巧高超。【解析】选自?战国策?刘向年代:西汉16.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根底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A.“造〞,拜访的意思。18.做人物形象分析类题目时,要结合人物具体的言行来分析其精神品质。平时在阅读文章时,要善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对于王的做法,他敢于直接指出来,并直言进谏,可见他是一个机智勇敢,敢于直言劝谏的人;在劝谏的时候,他又善于以实际生活做比,可见他善于辞令,进谏技巧高超。十六、【2023届重庆市八大重点中学九年级上第一阶段测试】文言文阅读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0.解释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1〕天下苦秦久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___________________12.请用原文语句答复。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3.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响,这些反响说明了什么?14.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答复,至少答出三点。【答案】10.〔1〕.逃亡〔2〕.暗使〔3〕.通“倡〞,首发11.〔1〕.天下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2〕.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12.〔1〕.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2〕.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13.〔1〕士兵对陈胜的敬畏〔2〕起义爆发前夕人心躁动、紧张而兴奋〔3〕陈胜善于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14.〔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解析】选自:?史记?司马迁年代:西汉10.此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此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唱:“倡〞,首发。@1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总分值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以:因为。故:缘故。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13.此题考查分析语段的作用。士卒们的反响,“往往语〞反响起义爆发前夕人心躁动、紧张而兴奋;“皆指目陈胜〞表现了士兵对陈胜的敬畏;也从侧面反映出陈胜善于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14.此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根据文中信息,“天下苦秦久矣……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可以看出陈胜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看出其做事周密细致。十七、【2023届重庆市秀山县九年级上八校联考】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以下小题。隆中对〔节选〕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