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伟-2014年《投入产出分析》A试题解答_第1页
陈正伟-2014年《投入产出分析》A试题解答_第2页
陈正伟-2014年《投入产出分析》A试题解答_第3页
陈正伟-2014年《投入产出分析》A试题解答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封...超•••封…要ijQijQijx ijx6、下列属于价值性投入产出表基本平衡关系的是(A')。A中间消耗+最初投入二总投入 B增加值=最终使用C总产出=增加值 D中间投入=中间消耗7、投入产出模型的假设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假设是(A)。A纯部门假设 B稳定性假设C线性性假设D非负性假设8、大量的经验表明,在投入产出部门分类中,实物形态的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分类一般为(B)。门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3、 投入产出模型的假设条件有三个,^即:纯部门假设、稳定性假设、线性性假设。4、 编制投入产出表所要求的分类原则为:产品的消耗结构相同,工艺技术相同,经济用途相同。重庆工商大学试卷《投入产出分析(研究生)》试题解答重庆工商大学陈正伟2014年6月14日一、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 投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劳动力和支付的各种费用及利润、税金等项目的总和。2、 产出:是指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的总成果及其分配使用去向。3、 投入产出法: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说,是研究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地区经济、部门经济、公司或企业经济单位)中各个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4、 直接消耗系数:又称为投入系数或技术系数,一般用aij表示,其定义是:每生产单位j产品需要消耗i产品的数量。5、 纯部门是指产品的消耗结构相同,工艺技术相同,经济用途相同的一类产品的综合体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投入产出方法的创立者是( C )。A威廉•配第B瓦尔拉斯C列昂惕夫 D斯通2、 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下列关系成立(A )。A总投入=总产出 B总产出=中间使用C总投入=增加值+最初投入 D总投入=中间投入+最终使用3、 某地区总投入为3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则各地区总产出为(A)亿元。A3000B2000C1000D50004、 投入产出方法的最重要的基本特点是(A )。A整体性 B、同时反映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形成与运动C数学与计算技术的有机结合 D系统反映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5、实物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公式是(A)。A100个左右 B200个左右 C300个左右 D400个左右9、 目前投入产出表编制过程中的资料搜集方向是从(A)。A投入方向进行B使用方进行 C产品分配进行D从产品流通进行10、 目前,最为流行的实物一一价值投入产出模型是(D)。A中国的投入产出表 B美国的投入产出表C苏联的投入产出表 D联合国推荐使用的U・V表三、 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属于投入产出分析中的投入有(ABCDE)。A原材料B固定资产折旧C贷款利息支出D劳动者报酬E生产税2、 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下列关系式成立(ABCDE)。A总投入=总产出 B总产出=中间使用+最终使用C总投入=中间投入+最初投入 D总投入=中间投入+增加值E各个部门增加值总和=全社会最终使用总和3、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特点有( ABCD)。A整体性 B、同时反映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形成与运动C数学与计算技术的有机结合 D系统反映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E不能进行动态分析4、 投入产出表所要求的分类原则为(ABC)。A产品的消耗结构相同 B工艺技术相同 C经济用途相同D全部与国标相同 E只是物资生产部门。5、 应用投入产出方法进行国民经济中的基本比拟(结构)关系分析的主要内容有(ABCD)。A分析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 B分析农轻重的比例关系C分析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D分析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E分析价格波及效应四、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列昂惕夫自称投入产出模型是“古典的一般均衡理论的简化方案”。2、 价值投入产出表的行反映各部门产品的实物运动过程,而列则反映各部

...超封…要5、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为:F=导](...超封…要j1工切bn可

j=1i=1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简述价值型投入产出表行模型的建立过程。答: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行模型它也是反映各部门产品生产和分配使用的情况,建立最终产品与总产品之间的平衡关系。1)平衡关系: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二总产品(1)2) 平衡模型: 月七+'," (i=】2…,n) (1)3) 引入直耗:将以价值形式表示的各部门直接消耗系数aj代入上式,则得寸尸]〃,1-^ (i=1,2,…,n) (1)4) 建立矩阵式:上式用矩阵形式表示为:AX+Y=X(1)5) 模型体系:由此可得:Y=(I-A)XX=("-1Y(1)。中,用于消费和投资的数量,体现了实物形态6。?的最终使用情况。(1)第三象限是第一部分在垂直方向的延伸,用来说明各部门增加值的情况,并具体反映GDP在物质生产领域内的初次分配,即如何分为工资、利润和税金等部分。(1)第四象限是由第二、三共同延伸而组成的,一般来说它可以反映GDP再分配的某些情况(仍处于探索之中)。(1)六、 计算与证明(每题10分,共30分。计算题中间过程保留4位小数,结果保留2位小数。)1、已知B=A+A2+A3+A4++Ak+...;Ak—>0(k—»3)。证明:B=(I-A)-1-1证明:已知B=A+A 解释直接消耗系数^32,^44的含义,并分别写出它们的具体计算式。答:-表明第2部门每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要直接消耗第3部门产品的数量(1)。反映第32部门与第3部门之间的直接技术(技术经济)联系(1)。其计算公式为:a=— 解释直接消耗系数^32,^44的含义,并分别写出它们的具体计算式。答:-表明第2部门每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要直接消耗第3部门产品的数量(1)。反映第32部门与第3部门之间的直接技术(技术经济)联系(1)。其计算公式为:a=—32;(1)2a44表明第4部门每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要直接消耗第4部门(本部门)产品的数量。反映第4部门与第4部门(自身)之间的直接技术(技术经济)联系(1)。其计算公式为:a44=—44。(1)4 简述价值投入产出表各个象限的意义。答:第一象限是投入产出的最基本部分,它位于两张表的重叠交叉处,其中每个数字都具有双重性意义(1)。从行向看,它说明产品的分配使用情况;从列向看,则说明产品的中间消耗情况。整个部分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1)第二象限是第一部分在水平方向的延伸,它说明各部门作为最终产品的总量B+I=I+A+A2+A3+ + Ak+・••而(I—A)(I+A+A2+……+Ak+...)=I—Ak(k—3)牝I⑹因此,我们得到B+I=(I-A)-1B=(I-A)-1-I。(4)证毕。2、已知:中间消耗系数acj试证:acj+a+amj证明:根据已知有:a=—cj证明:根据已知有:a=—cjX

j(1)、劳动报酬系数七•、其它增加值系数气j=1£(j=】2…,n),并说明经济意义。—ij;a=匕;a=土

vjXmjX£—+V+mi Xj(1)X—牝=1Xj(1)证毕。这一结论表明的是,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产品价值的形成过程或组成部分。⑵3、已知一实物投入产出表,其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为:线此过超要不题答「1.21210 0.3636(I-A)-i=0.069261.14280.36360.242420 1.2727f50]3020JY其最终产品列向量为:求总产出向量X,并根据所给出的条件,编制简单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求出其完全消耗系数矩阵。「0.1250 0.25-解:因为A=0 0.125 0.250.16670 0.1667「1.21210 0.3636(I-A)-1=0.069261.14280.36360.242420 1.2727根据:X=(I-A)-1YX=(I-A)-1*一50一「67.87879一30=45.021652037.57576知:(2)(2)I/O123YX18.48484809.3939395067.87879205.6277069.3939393045.02165311.3131306.26262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