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外史纲要》下册复习背诵知识点_第1页
高中历史《中外史纲要》下册复习背诵知识点_第2页
高中历史《中外史纲要》下册复习背诵知识点_第3页
高中历史《中外史纲要》下册复习背诵知识点_第4页
高中历史《中外史纲要》下册复习背诵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4高中历史

《中外史纲要》下册知识点(复习背诵要点)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人类文明的产生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域、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的部分岛屿上,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文明最初诞生于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和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公元前4000年左右西亚开始向文明过渡,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约公元前18土地等多个方面。它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东北非的埃及在公元前3100作为法老陵墓的金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古代西亚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获季.金字塔的建造,证明埃及人能够计算圆周率,开平方根。古代印度文明最初诞生于印度河流域,之后恒河流域逐步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发展出种姓制度个种姓之外,还出现了贱民。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这种制度对印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公元前6—前4ft86世纪,城邦逐渐在这里发展起来。它们数量众多,典型特征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是西方“历史之父第2课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一、古代文明的扩展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二、古代世界的帝国公元前64ft公元前3公元前1地区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帝国在1—2世纪达到繁荣的顶峰。世纪之后,罗马帝国陷入危机。世纪末5年6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三、文明的交流22个字母,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古2世纪先后有三批罗马商人分别从海路和陆路到达洛阳。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西欧封建庄园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之上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西欧王权的衰落,也孕育着统一的力量。法国国王15世纪基本统一了法兰西。英国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15世纪末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举足轻重的位。随着欧洲走向稳定封建经济发展。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市还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三、拜占庭与俄罗斯在位期间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拜占庭帝国6世纪中期之后陷入混乱。奥斯耳其兴起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中期,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到17帝国。第四课:中古时期的亚洲一、阿拉伯帝国三洲的大帝国,首都是巴格达(时间7、8)二、奥斯曼帝国兴起于两河流域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其人1453年灭掉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并把伊斯坦布尔定为首都。16世纪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时间15、16)三、南亚4世纪笈多帝国征服了北印度,帝国时期的婆罗门教演变为印度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13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伊斯兰教为国教(时间4、13)四、东亚日本唐朝时候学习隋唐的制(大化改新22世纪末,武士集团首领建立了幕府,掌握了国家实权,天皇成为傀儡(时间12)句丽、百济、新罗:三个政权,新罗统一半岛,建立了高丽王.14号为朝鲜。第五课古代的非洲美洲西非班图人的文明(农业:两甜一暖(畜牧业驯养牛羊(手工业冶铁技术)西非:盛产黄金,加纳、马里、桑海,桑海一度成为西非霸主。20进位制,有零的概念(两字即数字文字)阿兹特克文明在今天的墨西哥,发明了浮动园地,著名建筑太阳金字塔。征兵征税;完善交通,发布政令等。第6课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根本原因: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具体原因;1、人文主义2、行记诱惑3、商业危机4、侵略扩张5、传播宗教航海条件:指南针、地圆学说、地理知识、造船技术,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等航海4大事件: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时1487、1497、1492、1522前两事件葡萄牙组织,后两事件西班牙组织。葡萄牙向东,西班牙向西。第七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和世界格局的演变一、推动了人口的迁移和物种包括动植物的交换以及疾病的传播例如欧洲人进入美洲,并把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欧亚大陆的物种与美洲的物种交换等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如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贸易的发展,欧洲非洲美洲三角贸易的发展等动了欧洲的进步,从此,人类进入了大变革的时代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文艺复兴运动1、原因(1)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2)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3)在意大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积淀丰厚,还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2、实质: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旗号,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新的思想文3、代表人物:意大利人才辈出14世纪,产生了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三位著名人物,被称为“文学三杰”他们讽刺教会的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世纪出现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被称为“美术三杰艺术手法,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道德理念。11517年,神学教授马丁·路德撰写了著名《九十五条论纲三、近代科学的兴起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推动了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15~16世纪之交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发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和专制)黑暗的思想解放运动。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1(2)启蒙运动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同时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武器。9课(7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16—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随后,英国经历了共和国、军事独裁和王朝8年,发生“光荣革命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8131775年4月,波士顿附近来克星顿的民兵与英军17767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世纪,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启蒙思想也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灭。然而,法国大革命也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1861年,面临空前危机的俄国沙皇政府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通过赎买得到土地。随后又进行其他改革,如实行地方自治改革、司法制度、等,还采取措施刺激工业发展。这些自上而下的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没有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林肯总统领导的联邦政府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5年,内战结束。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1871年统一,实行君主立宪制。1864—1871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成立了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19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恢复天皇权威,随后进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富国强兵宪法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1860劳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一、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其背景是: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政府积极推动经济发展。者是前者发展。二、经过118世纪30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21785标志发明。319世纪初,汽船、火车先后问世,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及其他地区。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科技进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2)都有重要的发明创造,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巨大发展,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发展.织。会的两大阶级。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人口增加明显。社会问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基本形成。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一、诞生的历史条件(一、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英国宪章,德国织工)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二、空想社会主义(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欧文)和批判,并提出了许多美好的设想,但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三、马恩的实践和努力(验教训)二、《共产党宣言》内容(一、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二(三、肯定阶级斗争对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四、宣告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并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18481867马克思写成《资本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召1421871年3528失败。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149616世纪中叶,葡萄牙已经在亚洲建立了包括中国澳门在内的几十个商站。同时西班17世纪开始,英国、荷兰和法国也加紧侵略亚洲,在南亚,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在东南亚,荷世纪末191910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15世纪开始,西方列强就侵入非洲。在北非英、法侵略埃及,最终埃及成了英国的188419世纪晚期,非洲被瓜分完毕。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9世纪末2019世纪末20,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一、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原因11819影响34立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1804年海地的独立,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随后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取得独立运动的胜利。到182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基本都已独立。独立以后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19101917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二、亚洲的觉醒1920世纪初,亚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在这种情况下亚洲开始“觉醒1885190810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1905—1911年,伊朗爆发了立宪革命。革命期间,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1911年中国爆发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三、非洲的抗争非洲人民的武装斗争有埃及的抗英斗争1881年,苏丹爆发马赫迪反英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1894比亚,其皇帝孟尼利克二世领导终于在1896立国家。14一、一战爆发的原因1化。1920世纪初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狂潮中,帝国主义之间出现了新的矛盾,其中英德矛盾成了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20世纪初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帝国之间结成了德意奥三国同盟集团和英法俄三国协约集团、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成了一战的导火线二、战争的进程战占领ft到19161916年西线有凡尔登索姆河战役,英德1917年同盟国战败,战争结束。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1、一战后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缔结了《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等惩治德国等战败国,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列强将“门户开放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2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的工具。3、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4、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这两个国家开始崛起的重要标志。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一、列宁主义的形成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1903二、十月革命的胜利年411月(俄历10月)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20世纪的世界格局。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争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线的粮食供应,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并有条件的引入外国资本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1924年列宁逝世后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7年,苏联宣布基本民经济比例失调,消费水平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其发展。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国的斗争。在西亚,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的斗争。1920—19221930—19341940—1942年是运动的第三阶段。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三、拉丁美洲的民主革命与改革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1917年墨西哥宪法颁布后,卡德纳斯任总统期间进行的民主改革最为突出,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一战后亚非拉大民族民主运动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919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走上了战争道路。在亚洲,19311936年,日1933年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1935年,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至此,在亚洲和欧洲形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英法实行绥靖政策,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捷克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推动了法西斯的侵略。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全球战争的过程。在亚洲,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揭开了二战的序幕。中华民族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作战的东方主战场。1939年961943年初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同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194211945年58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审判战犯,肃清法西年成立的联合国其分强大,因此,二战结束使国际格局从以欧洲为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二战原因1、29~333、凡尔赛4、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推动5、法西斯主义的本质使然第18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一、国家的宏观调控2济杠杆调控等。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功,经济增长一度较快。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各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直接背景是(1)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如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0世纪0革命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三、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由于科技革命的影响(2)第三产领间阶层”的人数增加。他们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国家”的建立,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当世纪0家”的建立是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生存和稳定的重要基石。二战后的社80第19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全盘否定斯大林,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搞个人迷信,作风专断严重;社会矛盾丛生。1985年2050年80年代中期的苏联改革,始终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年德国统一,1991年苏联解体。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19782010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20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二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英国实行“分而治之”政策,将原205019521962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二战后拉丁美洲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迅速发展,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巴拿马在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19451991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族国家。这些国家掀起了现代化建设浪潮。2060—801960—1975207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1997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多种多样。1997年的亚洲金融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非洲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非洲国家已经成立了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第21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一、冷战与两极格局(冷战,是指204080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1、同盟破裂冷战逐渐形成了政治、经济、地理和军事上的两极格局。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美国将支持所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2、在经济上,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苏联则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3继成立,德国分裂。4194941955年52050形成。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2050机和古巴导弹危机,所带来的核战争的风险空前严重,与此同时,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极化表现1、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起飞”并要要为“政治大国”的追求,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逐渐分化。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2、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所导致的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以及中苏关系的破裂,表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3尼克松正式访华等重大事件为标志,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41955年亚非国家万隆会议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台的重要标志。国际关系的这些变化,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三、两极格局的瓦解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同时大搞军备竞赛,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企图拖垮苏联。1985年以后,美苏关系走向缓和。其重要表现是: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可逆转。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9·112001年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2003袱。201328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在国际上举足轻重(3)中国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进入21世纪,国际力量的对比趋于平衡。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从此,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世界扩展(2)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