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8页共68页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总复习第一课时: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复习内容:20以内的加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复习目的:1、通过自主分类与梳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知识。2、进步学生的整理、分析^p才能,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复习重点:对知识进展整理,回忆计算方法。复习难点:区分各个类型计算的方法。教具准备:课件、卡片。复习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师:这节课教师又要带小朋友去数学王国了,你们快乐吗?要进大门,必须做出这些题目,你想试试吗?课件出示题目:14-5=16-9=13-4=12-8=11-6=9-6=3+5=7+4=5+8=学生口答完,师:大门开了,看,智慧爷爷来迎接我们啦!二、知识整理。师:智慧爷爷要带我们去一个美丽的大草坪,哎哟,草坪上有很多的卡片,很杂乱,我们去捡起来,让大草坪重新美丽,好不好?原来这些卡片上是些计算题呀,没关系,我们能把它们算出来。让我们小组合作,每人做3题,把它们算出来。〔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师:这些题目都是属于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1、请小朋友把这些卡片分成两大类。〔学生自主分类〕分完之后,请小组代表〔两人〕到投影上展示,并分别说一说每一类一样的地方,即分类标准。可能有两种答案:〔1〕加、减〔2〕两位数与一位数两位数与整十数2、把每部分进展再分类。3、观察一下,还有哪些是可以分成两种情况的。教师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4、请同学就各种小类型分别举例出题,指名说答案和计算过程,板书括号里的内容。5、师:100以内的加减法除了这些类型之外,我们还学过哪些类型?〔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指名举例,并计算出来,说出计算方法。练一练:看谁跑得快: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题得数的十位是几吗?31+6=□775-6=□974-20=□454+9=□337-8=□935+30=□5一、综合练习。1、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每人一张练习纸,上面是100以内的口算题〕师:小朋友们真棒,智慧爷爷带我们到智慧乐园去玩一玩。连线。2、我们先来到射击场,这些目的球上都有一个算式,请你说出算式的得数,假设正确,就能把球射中。小射手的本领大不大,谁想来试一试?〔学生做题〕3、飞上太空。这个游戏更好玩了,是飞上太空,只要你做对这些题目,就能坐上这架小飞机,飞到太空遨游了,谁来试试?4、踩地鼠。〔1〕54+6=50〔〕〔2〕73-20=71〔〕〔3〕一个加数是4,另一个加数是50,和是54。〔〕〔4〕23+30﹥53〔〕5、智慧果。师:想吃美味的智慧果吗?开动脑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果实里的算式对了,就能把它们摘下来。谁先来试试?〔〕+62=68〔〕-40=5376-〔〕=7054-〔〕>50四、全课总结。师:小朋友们喜欢开动脑筋,在玩中又复习了知识,收获可真多。你觉得你在数不学王国里哪些地方表现很出色,或者你觉得哪个小朋友很出色呢?第二课时:元角分的复习一、填空题:1.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角、〔〕角、〔〕角。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分、〔〕分、〔〕分。2.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张5角的人民币和()张1角的人民币.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张5角的人民币.也可以换()张1角的人民币.3.5=()-5〔〕-6=3+6〔〕+6=5+94.一个足球46元,小明:我带的钱正好够买一个足球,我最多带了〔〕张十元?小红:我买足球付的钱全是十元的,我付了〔〕张?5.一张50元可以换〔〕张20元和〔〕张10元。45.一张100元的可以换〔〕20元的,也可以换〔〕张10元的。6.26角=〔〕元〔〕角100分=〔〕元3元6角=〔〕角7.一个数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和是9,这个数字可能是〔〕、〔〕、〔〕。一个数它的个位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数可能是〔〕、〔〕、〔〕。一个数它的十位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数可能是〔〕、〔〕、〔〕。8.88左边的8在〔〕位,表示〔〕个〔〕,右边的8在〔〕位,表示〔〕个(〕。9.个位是5,十位是3的数是〔〕。二、选择题:1.一个篮球的价格为〔〕A:68分B:68元C:68角2.一本字典的价格为〔〕A:8元2角B:8角2分C:82分3.2角可以兑换成〔〕个5分。A:1B:2C:4三、解决问题:1.小亮买了一个练习本用去6角,他付出1元,应找回的钱是多少钱?2.小红买文具用去9角,还剩1元1角,她原来有多少钱。3.小兰有2元5角,买学具用去1元2角,还剩下的钱数是多少?第三课时: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的复习教学内容:认识图形、认识钟表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2、一方面稳固钟表中整时和半时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教学重点:认识图形,并可以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教学过程:一、认识图形1、出示第116页第4题〔1〕学生看书并答复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3〕教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学生举起对应的几何图形。〔4〕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5〕指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出示第117页第5题〔1〕学生看书并答复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2〕问: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3.比照(1)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和盒子一个面大小的正方形,指名说知名称。2)问:谁能说一说他们有哪些一样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3)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长方体、圆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状?(4)完成书上第119-120页第7、8题,集体订正。二.认识钟表1、拨钟,分组活动,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和半时,小组中同学互相检查。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2、认钟,教师拨钟,学生认;指名拨钟,学生认。〔1〕引导学生观察整时: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稍偏了一点。告诉学生: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应该说“大约是几时”。〔2〕完成书上第120页的第9题。同座互相说一说,指名说,并说一说为什么?3、数字表示法〔1〕问:你们认识电子表上的时间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认的?假设我们要把钟上的时间跟电子表一样表示,你会吗?〔2〕看书第117页第6题,学生在书上完成,点四人板演,集体订正。三、小结四.游戏:在盒子里摸图形,学生摸出来后,告诉大家这是什么?第三课时:统计复习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搜集和整理数据。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答复简单的问题。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论才能和参与意识。二、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出例如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测量了几次?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1、电脑出示统计表〔1〕: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师:如今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2、活动完毕后,师生共同将搜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电脑出示统计表〔2〕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集体进展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4、讨论:假设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单位:千克〕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6、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络与区别。7、观察复式统计表,答复以下问题。〔1〕一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2〕二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8、你还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三〕、整理数据,稳固练习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1、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一班的同学参加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况是怎样的?你参加了哪项课外活动?2、讨论:怎样搜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3、活动、统计数据。4、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5、讨论并答复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四〕、汇报收获,回忆总结这节课我们干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复习的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面积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他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广角”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只要初步体会集合、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就可以了,所以只在练习中出现,加深理解。复习目的: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稳固,进一步进步根底知识与根本技能。2、通过练习,使学生的计算才能、数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等得到进步与开展。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进步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有关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面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p、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统计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与加强。第一课时除数是-位数的除法教学内容:口算乘法、除法、笔算乘法、除法。(课本第112页的第2、3、4练习二十五的第1~4、13题)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存在问题,并通过反思进展自己正。2、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进步计算才能,到达计算纯熟,实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一、宣布本节课复习内容。二、根本练习l、口算练习。60×20=24×10=23×20=40×90=60÷3=150÷5=800÷4=9000÷3=要求:(1)直接说出答案。(答复语句要说完好)(2)说一说口算的方法。2、估算练习。79×3014×3935×1961×8079÷412÷383÷9430÷7要求:(l)直接说出答案,学生答复语句要完好。(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3)教师从学生的答复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估算的方法。比方除法中121÷3。可以把121看作120,120÷3=40,所以,121÷3坦40383÷9可以把83看作81,81+9=9所以83÷9估算时,不一定都把被除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整十数。)3、笔算练习。22×1411×2545×3____×1391÷78÷6609÷3562÷4要求:(l)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考虑,计算。(2)汇报结果,说一说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结合题目,归纳出注意点:乘法计算中:(1)要注意进位问题;(2)要注意积的书写位置。除法计算中:(1)商的书写位置;(2)除数与商的积的书写位置(数位对齐);(3)被除中间有O的除法计算;(4)商的中间,末尾有的除法。三、知识梳理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说一说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你都学到了什么?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进展交流后、答复、教师板书:因数末尾有O的口算、口算乘法、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笔算乘法、进位笔算、被除数末尾有O的除法口算、口算除法、估算、笔算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及验算。计算:856÷72309÷32832÷4四、课堂活动1、计算2346÷5并验算要求:先观察题目,判断商是几位数。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独立计算。汇报结果,并说一说除法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在验算中,要注意什么?2、课本第112页的第2、3、4题。五、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五的第1~4、13题。课后反思:这节课是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整理和复习,采用练习的复习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乘、除法的算理,进步学生的计算才能。第二课时:面积教学内容: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等。(课本第114页的第7、8题,练习二十五的第8、9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正确地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并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常用的面权单位。2、能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纯熟地进展运算。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二、知识梳理教师:同学们。你们在面积这一单元中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你们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说一说学到了什么,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教师结合学生发言,进展引导、归纳。板书:面积与面积单位、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三、要点复习1、面积与面积单位。(1)什么是面积?(或你所知道的面积是什么样的?)学生结合详细事物(如:书面、桌面等)说明什么是面坝,然后教师出示面积概念。幻灯出示:物体外表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物体外表"学生可以理解,对于”封闭图形"教师可画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如:哪些图形可以表示面积。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封闭图形"的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2)面积与周长的比较。教师取一个长方形模型,用手摸四周的边长。问:要求这一周的长度,是计算面积吗?为什么?使学生明确“封闭图形”的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2、简单换算。2平方米=平方分米,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00平方分米=平方米808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地积单位进率:l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3、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2)面积计算。出示图形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校对。完成后,让学生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然后提出问题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吗?为什么?先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由教师进展分析^p、总结。四、课堂活动课本第114页的第7、8题。请学生先估算,并把估算结果填在表中,然后再进展测量和笔算。最后将测量并计算的结果与估算进展比较,看看误差多少。五、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五第8、9题。课后反思:这节课是上节课的延续与拓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会进展简单的名数改写。第三课时统计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内容:简单的数据分析^p、求平均数,小数的读写、简单的加、减法。(课本第113页的第5、第115页的第9、10题,练习二十五的第5、10~12题。)复习目的:1、通过复习,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2、使学生能对数据进展简单分析^p,根据分析^p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3、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4、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法,并能进展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教学过程:一、统计知识点1、出示:某地区1994~2023年沙尘天气情况统计表。2、学生取出方格纸,按照统计表数据制作统计图。(1)教师出示图例,引导学生制作。某地区1994~2023年抄尘天气情况如以下图,读懂统计图。横轴上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使学生明白横轴上表示年份,纵轴表示沙尘的天数〕(3)指导画图。①纵轴上每格表示多少天?1996年的13天应该怎么表示?〔使学生懂得这里每格表示2天。但是这不是确定的,也可以改成每格表示1天〕②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辅导。3、答复以下问题。(1)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表中得到的信息。如近十年,每年都有沙尘暴〕2023年沙尘暴天气最多达20天,近几年沙尘暴天气逐步增加。对学生进展环保教育。(2)算出这个地区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尘天数。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答案,说出想法。二、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读法教师:你们都认识这些数吗?是什么数?2.540.094006.575.67.089123.59800.922.709(1)请学生读出这些小数。(2)你还知道哪些小数?说一说,让同学写一写。2、小数大小比较。(1)出示两组小数让学生比较大小。①1.02〇0.98元0.69元〇0.7元4分米〇3.8分米l.2米〇0.12米②四名同学身高统计表〔单位:米〕姓名王凤李娟刘丽李芳身高146150135148(2)让学生说一说想法和比较后的体会。虽然学生根据小数的含义进展,但是也可以让学生明白一些简便的比较方法,比方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小的,这个小数就小。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5+4.3=1.8+0.4=1.1一0.4=先计算,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三、课堂活动1、练一练:课本第115页的第9、10题。2、课内外作业:课本第117页的第5、10、11、12题。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进一步知道了什么?课后反思:这节课是对小数初步认识的整理和复习,采用练习的方式进展复习,通过复习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小数的意义与性质。第四课时位置与方向年、月、日教学内容:方向的识别,简单的道路图,年、月、日的根底知识,24时计时法。(课本第112页第1题,第114页第6题练习二十五的第6、7题。)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几个方向。2、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方向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使全体学生会看简单的道路图。3、全面掌握所学过的时间单位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进一步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二、要点复习:1、位置与方向(1)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四面八方”是指哪几个方向?学生答复,教师板书:东、南、四、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2)方向识别。①以教室为中心,识别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各在什么方向。②说一说,你们家的方向。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家在学校的哪个方向。也可以不以学校为中心。如:我家在××广场的××方向等。只要学生能正确描绘自己家的方向即可。(3)道路图。图示:教材112页第1题:①填一填:书店在小明家方向,学校在书店的方向。小冬家在小桥的方向,小桥在小冬家。②根据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说一说小冬上学的道路;说一说小冬到小明家的道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2、年、月、日。(1)请学生回忆。说一说在年、月、日这一单元中都知道了哪些知识?通过学生的答复,进展整理:一年有几个月,一年有多少天,平年多少天,闰年多少天?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份有多少天,你是怎么记的(拳头、歌诀帮助记忆。)还可以整理出:一年分几个季度,各个季度有哪几个月份;一年大约有几个星期;一个月的上、中、下旬是怎么分的。(2)、练一练:教材第114页第6题。三、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五的第6、7题。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进一步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课后反思:这节课是对位置与方向、统计的有关知识,年月日的整理和复习,采用练习的方式进展复习。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本第115页的第11、12题,练习二十五的第14~16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较纯熟地进展运算。2、理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加强解决问题才能的培养。教学过程:一、根本练习1、口算(出示口算卡)。50×108×202300×3105×6800÷825÷5204÷255÷52、计算。(1)20×30×7(2)50×6×12(3)400÷8÷5(4)450÷6÷3要求:(1)学生独立计算。(2)汇报结果,并说一说计算的步骤、方法。(3)全班交流评价。二、要点复习1、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出示题目:图书馆里有16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放8本,书架一共可以放几本书?(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假设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出示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2)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计算。(3)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要进展巡视,有目的地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到达根本要求。(4)鼓励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展解答。一般情况下学生解答方法有:8×5×168×(16×5)=40×16=8×80=640=640(5)组织交流。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②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2、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出示题目:某送奶站共有3个送奶小组,每个小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个送奶员要送多少份?(1)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2)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到达根本要求。(3)组织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②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说明每-步解决了什么问题(4)教师小结。三、课堂活动课本第115页的第11、12题。让学生理解题意,根据题目中绘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展四、课堂作业课本第120页的第14、15、16题。课后反思:教材安排了几个练习,通过学生的比照练习,使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p问题的才能。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总复习〔一〕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目的: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挪动〕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敏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表复习过程:1、复习数位顺序表〔书p53〕请一学生说一说小数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注意数位、和记数单位的区别,帮助学生记忆。小组比一比:小数点〔〕是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在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1〕小数点右面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左边第二位是〔〕,它的计数单位是〔〕。〔2〕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是〔〕〔3〕小数一定比1小吗〔〕举例〔4〕比1小的小数,它的整数部分一定是〔〕〔5〕大于7小于8的小数有〔〕个〔6〕大于7小于8的一位小数有〔〕个,二位小数有〔〕个〔7〕由5个0.1,6个0.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8〕0.4里有〔〕个非常之一,有〔〕个百分之一注:在小组比赛中复习小数相关易错知识2、小数性质〔一〕复习概念〔二〕小数化简1.2300000,将1.23改写成5位小数注:强调小数末尾去掉或者添上零,小数大小不变。但是假设是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者去点零,小数大小有可能改变。再强调3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3位,几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几位练习:〔1〕0.6里面有〔〕个0.01〔2〕0.61里面有〔〕个0.01〔3〕3.61里面有〔〕个0.01〔4〕0.061里面有〔〕个0.0017÷100改写成小数〔〕;23÷1000改写成小数〔〕34÷10000改写成小数〔〕;3÷1000改写成小数〔〕0.25写成分数〔〕;0.312写成分数〔〕把小数90.90100化简后是〔〕将小数40.070化简后是〔〕。3、复习小数点挪动的规律注:在挪动过程中要画出道路图,这样不容易出错。小数点前面要添零,小数点后面不必添零练习:63.6×10×100÷100063.6缩小为原数的1÷10缩小位原数的1÷1000把300缩小为原数的〔〕是0.3〔2〕由0.56到0.056是〔〕。a缩小10倍b扩大10倍c缩小100倍〔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挪动两位,再向左挪动三位,得到的数比原数〔〕练习:2.37米=〔〕厘米1.46米=〔〕毫米5070千克=〔〕吨6.5吨=〔〕千克1吨25千克=〔〕吨52米4厘米=〔〕米教师提问:这些题是从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还是从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4、稳固练习:完成书上练习总复习〔二〕四那么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内容:四那么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使学生稳固带小括号四那么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展简便运算。3、培养学生根据详细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才能,开展思维的灵敏性。教学过程:一、根本练习1、口算2500?5000?250100?2558?29250?19?1533?3+16?7+52、计算小数加减法及验算3、说一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一样与不同之处4、口答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47?28?735?49+747?28?〔735?49+7〕47?〔28?735?49〕+7同桌互说再集体反响二、组织练习1、改错先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该如何订正?235+5?〔200?100?25〕=240?〔100?25〕=240?4=9605?〔12?12?12+12〕=5?〔0+12〕=5?12=602、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4300?〔224?7?8〕〔41?16〕?〔89?64〕〔375+31?16〕?〔89?64〕1)小结:四那么运算顺序2)师:下面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6点、4点、2点、3点(小组活动讨论)三、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1、引导学生用文字总结并用字母归纳〔教师板书:用字母表示各个运算定律〕2、课堂练习1)、计算并运用运算定律验算578+____4=178X26=2)、简算〔并用字母表示所用的运算定律〕25X12514-389-11187X201125X8866X9928X3+28X5+2X2825X47X4098X2723X37+27X373、应用题A、一个水池的长是98米,宽是27米,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B、班上共有男生23人,女生27人,每人交课本费37元,一共要交多少钱?〔生独立完成,请个别同学上台板演,全班订正,重点说说运用什么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一、综合练习:课本p125-1263、4、5、6p129-1306、7、8、9总复习〔三〕位置与方向一、复习内容:位置与方向〔练习卷〕一、复习目的:〔1〕使学生能根据任意方向和间隔确定物体的位置。〔2〕对任意角度详细方向可以准确描绘。〔3〕能准确的量出物体所在位置的角度及正确画出道路图二、复习过程:1、幻灯片显示方位图,并标有角度。让学生根据图说一说各个地点间隔学校的位置。此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看图说位置,并正确说明是在哪个方向偏几度。结合练习卷,做练习题12、复习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结合练习卷,做练习题2〔注意:量角器的正确使用,并注意一段线段表示实际间隔多少〕稳固练习:测一测〔练习卷3、4题〕3、算平均间隔、平均速度学生说一说方法,再做一做练习4〔2〕4、画道路图注意:幻灯显示:例: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道路图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道路〔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间隔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2〕2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间隔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方向间隔它300千米的地方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做,说一说总复习(四)空间与图形一、教学内容:三角形的特征、特性、分类、内角和。二、教学目的:1.稳固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2.,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可以识别和区别它们。三、教学过程:活动一:简单根底的题目。1、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和底。谈谈注意什么问题?(强调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2、三角形的稳定性。说说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用到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3、给出三根小棒说说可不可以组成三角形?3.4.53.3.32.2.63.3.5为什么?三角形的分类:注意三角形各自之间的联络及个三角形的特点。活动二:解决问题1、求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1〕三边相等2〕等腰三角形,顶角是50度3〕有一个锐角50度,是直角三角形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分析^p——解决——汇报解题思路2、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5度,顶角是多少?观察找信息——分析^p——解决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活动三:进步题1、能画出有两个直角或者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吗?为什么?交流——汇报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交流讨论——汇报四、综合练习:课本p1278p130-13110、11、12、13总复习〔五〕统计教学内容:第七单元统计教学目的:1、让学生稳固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答复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p,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较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过程:1、说一说折线统计图的特点?2、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是要注意什么?3、练习:1991—2023年沙尘暴总天数的变化情况(幻灯片显示)〔1〕让孩子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沙尘暴情况,它有什么危害。〔2〕根据统计图答复以下问题。〔3〕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可以怎样解决问题。〔4〕关注现实生活中环保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4、p127统计9、根据1997-2023年全国每年出生人口数统计图答复以下问题。〔1〕学生独立完成后请交流。〔2〕分组讨论,每组自由选择一小段时间〔如:1998—2000的变化情况〕〔3〕汇报交流各自的研究情况。〔4〕让学生体会到从统计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严密联络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p13114根据我国1997—2023年博物馆数量统计图答复以下问题。总复习〔六〕综合复习复习内容:课本练习二十一复习目的:使学生对知识有个综合的梳理,通过讲评使学生对知识掌握更加灵敏、结实。复习过程:1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45+63+37+22〔2〕8×〔11×125〕〔3〕25×11〔4〕72×125〔5〕54×99+54〔6〕3900÷25÷4〔7〕〔100+4〕×25〔8〕16×43-43×6分析^p:〔1〕注意在简算过程中要凑成整数的需要加上括号〔2〕注意8和125的关系,8×125=1000,所以要把他们先乘〔3〕注意要拆最接近整数的数,所以25×11=25×〔10+1〕=25×10+25×1〔4〕注意72×125,看到125想到要找个8相乘,所以可以拆成〔8×9〕×125=〔8×125〕×9〔5〕〔7〕〔8〕注意用乘法分配率〔6〕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减去连个数的积2、递等式计算强调计算准确,并在稿纸上列竖式检查3、填空课本p1281、2、3题4、选择:〔1〕下面数量中与1.2分米不相等的是0.12米1.20分米1.02分米12厘米分析^p:此题考核小数的性质和单位换算,小数点的挪动。在讲评过程中,注意再次复习这几个知识点的灵敏应用〔2〕下面每组3个角不可能在同一个三角形内的是分析^p:考核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只要每组答案三个度数和是180度的就是正确的〔3〕下面每组三个角,不能为成三角形的是分析^p:此题考核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5、理论操作〔1〕位置与方向注意:强调要先找出观测点,在观测点上画十字。先看所去地点在观测点的什么方向上,最后量角度,并标上角度和线段〔2〕统计图注意:画统计图时要先描点再连线,并要标上数字6、课本中剩下题均独立完成。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用数学用数学教学内容:p19——18页用数学教学目的:1、初步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亲密联络。养成尊重别人与别人合作的良好的习惯;。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课件出示:小明起床吃早餐图,告诉小明要把吃剩的蛋糕带到公园去春游:桌上有12个蛋糕,当妈妈进来的时候,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小明的妈妈会对小明说些什么?2、小组讨论,并指名答复妈妈可能会说“小明你吃了多少个蛋糕或你还剩几个蛋糕带去春游?”3、鼓励学生可以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二、观察提问:1、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遇到不懂的事情时,就会向别人提出问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说一说吗?指名说一说2、出示主题图提问:你看到什么?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小组讨论:从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并请小组小朋友把算式写下来。3、小组汇报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并能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4、要求学生口头解答所提出的问题。三、摆一摆:学生用小圆片同桌一个摆一个提问题。让学生上台展示刚刚学习的情况。看看哪桌小朋友配合得!四、完成做一做,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别的问题: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假设干,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解答。请生上台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五.知识应用: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六.总结:1、请学生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2、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的本领,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生活实际问题。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跳绳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跳绳》修彩红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探究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2、才能目的:开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1、情感目的: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的才能,以及小组互相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探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出示主题图〔小东、小红和小亮在跳绳〕,并配上讲解:今天,小东、小红和小亮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进展了一场跳绳比赛,教师把比赛结果制作成了一张统计表,请大家看看,说说你从统计表中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看表,并汇报:小东跳了62下,小红跳了48下,小亮跳了70下。〔二〕、探究新知,从问题情景中探究算法。1、根据数学情景和信息,提出相关问题。在小组中说说,从统计表中你可以向大家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汇报: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小亮比小红多跳几下?小红比小东少跳几下?小红比小亮少跳几下?或者提出小东和小红共跳了几下?小亮和小红共跳了几下?小东和小亮共跳了几下?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展解决。请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如何列式?62–48=70–48=70–62=62+48=48+70=62+70=2、探究算法。先请学生估计以下62–48=,可能等于几,再请学生通过详细计算,进展验证。假设有困难可以在小组中交流,互相帮助。汇报小组意见〔允许学生使用各种算法〕〔1〕、我想62–40=22,22–8=14,我会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所以先把48看成40,减完40,还少减了8,所以再减去8等14。〔2〕、我想62–50=12,12+2=14,把48看成50,减完50,还多减了2,所以再加上2等14。〔3〕、我想各位上的2不够减8,于是就向十位借十,就成了12–8=4,十位上的数被借走了十,所以就成了60–10–40=10,再把10+4=14。用的是“不够向十位借一”的方法。〔4〕、用竖式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只要正确即可。3、比较几种算法的简便性。请学生说说以上几种算法,哪一种更为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教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教师认为“不够向十位借一”的计算方法比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自己所承受的方法。〔三〕、实际应用。1、完成70–48=70–62=集体反响时,说说自己的算法。2、教科书第62页的“想一想”。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响时,说说自己的算法。3、教科书第63页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响时,小组之间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所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没有借一,数位没对齐等。4、教科书第63页的第2题。先要让学生看懂图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淘气用50元买了一个羽毛球拍售货员阿姨找了他29元,买一个羽毛球拍需要多少钱?列式解答,最后组织学生进展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5、教科书第63页的第3题。明确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其中“〔〕+40”的答案不。可以让学生进展猜测,“〔〕”可能是0,也可能是4,假设“〔〕”是其他数,它就无家可归了。〔四〕、总结。有什么向对大家说的?有没有什么意见要发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使学生稳固带小括号四那么混合运算式题;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3、培养学生根据详细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才能,;教学过程:;一、口算;2500÷5000×250100÷2558÷29;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8课时)第一课时复习内容:四那么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使学生稳固带小括号四那么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展简便运算。3、培养学生根据详细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才能,开展思维的灵敏性。教学过程:一、口算2500÷5000×250100÷2558÷29250×19×1533÷3+16×7+5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同桌互说再集体反响〕47×28-735÷49+747×28-〔735÷49+7〕47×〔28-735÷49〕+72、说一说四那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什么?二、组织练习1、改错先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该如何订正?235+5×〔200-100÷25〕5×〔12-12+12+12〕=240×〔100÷25〕=5×〔0+12〕=240′×4=5×12=960=602、说说运算顺序4300-〔224÷7×8〕〔41-16〕÷〔89-64〕〔375+31-16〕×〔89-64〕3、小结:四那么运算顺序三、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1、引导学生用文字总结并用字母归纳〔板书:用字母表示各个运算定律〕2、课堂练习(1)计算并运用运算定律验算578+____4=178×26=(2)简算〔并用字母表示所用的运算定律〕25×12514-389-11187×201125×8866×9925×47×4098×2723×37+27×3728×3+28×5+2×28(3)应用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请个别同学上台板演,全班订正,重点说说运用什么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A、一个水池的长是98米,宽是27米,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B、班上共有男生23人,女生27人,每人交课本费37元,一共要交多少钱?四、总结五、作业:计算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75×99+75103×85125×7286×20141×25-2599×3625×32×4047×63+37×47第二课时复习内容:四那么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二〕教复习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那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乘法分配律,能正确计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并能运用运算律进展简便计算;2、进一步进步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能灵敏应用简便方法进展简便计算。3、通过知识的梳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请运算顺序及简便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对一些易混题能准确辨析并灵敏应用所学的简便方法进展计算。教学准备:小卡片,小黑板复习过程:一、复习混合运算:1、过关箱抽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分类归纳运算顺序没有括号,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3、拓展箱抽1题〔拓展在哪一个方面?〕4、独立完成〔给分步式整理成综合式〕20×5=10070-30=40477-27=450150-100=5015×40=600450÷9=5050+25=7527+600=6274500÷50=905、按照指定的运算顺序,给下面的式子添上括号。〔1〕先算加,再算除,最后算乘:360÷10+2×5〔2〕先算除,再算加,最后算乘:360÷10+2×5〔3〕先算加,再算乘,最后算除:360÷10+2×5二、复习简便计算:1、过关箱抽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分类交流,复习各种运算律和简便方法,以及字母表示法。3、归纳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的性质:a÷b÷c=a÷(b×c)减法性质:a-b-c=a-(b+c)4、分组练习:比较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加深对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理解。25×2825×28=25×(4×7)=25×(20+8)=(25×4)×7=25×20+25×8=100×7+200=700=7005、拓展箱抽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6、交流反响98×18+3637×56+43×37+3745+54+63+72+81321×4+963×3-642×2三、解决实际问题:1、出例如题:校园里有38棵松树,杨树的棵树是松树的2倍,柏树的棵树比杨树的棵数少24棵。校园里有柏树多少棵?〔1〕观察图意,学生独立解决书上的问题〔2〕讨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出例如题:学校舞蹈队购置了23套服装,每件上衣84元,每条裤子66元。学校舞蹈队买服装共花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1〕学生读题并独立列式解答〔2〕学生交流说说考虑的过程。四、课堂小结五、作业:简便计算298+135+102372-72-2888×2556×125125×13×899×23+23270000÷〔125×3〕25×32×125第三课时复习内容:位置与方向〔练习卷〕复习目的:1、使学生能根据任意方向和间隔确定物体的位置。2、对任意角度详细方向可以准确描绘。3、能准确的量出物体所在位置的角度及正确画出道路图复习过程:一、复习方位图:幻灯片显示方位图,并标有角度。让学生根据图说一说各个地点间隔学校的位置。〔此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看图说位置,并正确说明是在哪个方向偏几度〕结合练习卷,做练习题1二、复习量角器量角的方法1、结合练习卷,做练习题〔注意:量角器的正确使用,并注意一段线段表示实际间隔多少。2、稳固练习:测一测三、算平均间隔、平均速度〔让学生说一说方法,再做一做练习〕四、画道路图1、注意:在描绘道路图的时候要注意确立坐标,并且坐标不止一个,走到哪就要在那个地点确立目的,并且在每个坐标里要找对方向2、幻灯显示:例: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道路图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道路〔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间隔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2〕2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间隔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方向间隔它300千米的地方五、课堂小结六、作业:第四课时复习内容: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一)复习目的: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意义、读法、写法、改写、化简〕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总复习复习内容说明: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共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络,便于在复习中进展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灵敏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复习目的: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2.纯熟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3、会识别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知道整时和半时。4.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复习重点: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复习课时安排:约4课时20以内的数教学目的: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教学重点难点20以内数的组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19)等。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5。4.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5.填数,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纯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的情况。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指2名学生答复。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4.学生做教材第118页的第2题。5.师生对口令(11一20各数的组成)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几?十二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等。三、复习序数的含义’1.出示教材第116页的第3题,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1)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2)把第14个珠子涂上颜色。2.数字游戏,猜猜我是几。(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2)我比9少1,我是几?(3)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4)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5)我比18少1,我是几?(6)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7)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我是几?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1.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1)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3+4=74+3=7(2)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络?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五、课堂练习总复习的第1、2题。1.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并针对情况讲解。1.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六、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教学后记:学生很多知识掌握很好,就是数位顺序表不会画,有点不理解,但他们猜数字游戏很有兴趣,看来还是要兴趣促使学生爱上数学。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教学目的: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进步20以内进位加法的纯熟程度教学重点:20以内的进位加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根本练习数学游戏1、教师将1——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盒里。2、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假设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假设算错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卡片抽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二、指导练习1、教材第119页的第6题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1〕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一个学生出示口算题卡片,并做裁判,另外两个学生抢答,看谁又对又快,给得胜的学生发红花,然后,三个学生交换角色,再玩。〔2〕视算7+52+95+87+46+6教学后记:这节课主要是练习为主,让生熟能生巧。认识图形、认识钟表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2、一方面稳固钟表中整时和半时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教学重点:认识图形,并可以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一、认识图形1、出示第116页第4题〔1〕学生看书并答复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3〕教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学生举起对应的几何图形。〔4〕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5〕指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出示第117页第5题〔1〕学生看书并答复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2〕问: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3.比照(1)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和盒子一个面大小的正方形,指名说知名称。(2)问:谁能说一说他们有哪些一样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3)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长方体、圆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状?(4)完成书上第119-120页第7、8题,集体订正。二.认识钟表1、拨钟,分组活动,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和半时,小组中同学互相检查。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2、认钟,教师拨钟,学生认;指名拨钟,学生认。〔1〕引导学生观察整时: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稍偏了一点。告诉学生: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应该说“大约是几时”。〔2〕完成书上第120页的第9题。同座互相说一说,指名说,并说一说为什么?3、数字表示法〔1〕问:你们认识电子表上的时间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认的?假设我们要把钟上的时间跟电子表一样表示,你会吗?〔2〕看书第117页第6题,学生在书上完成,点四人板演,集体订正。三、小结四.游戏在盒子里摸图形,学生摸出来后,告诉大家这是什么?教学后记:学生知识已经学了很久,有点陌生,特别是时间,整时和半时有点分不清。用数学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一、根本练习1、指名口算10-75-4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 合肥本地高校大学生对微博谣言的认知与行为:现状、影响及提升策略探究
- 合肥市专利活动剖析与提升策略研究:创新驱动发展视角
- 节电防震知识培训简报课件
- 合作建房运作模式的深度探索与创新实践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得分题)【基础题】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高频难、易错点100题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必背100题含答案详解【a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预测试题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数字货币概论 课件 第5章 稳定币的原理与实现
- 重点群体人员本年度实际工作时间表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导论-第1章-数据科学概述
- 健康指南妊娠糖尿病孕期饮食控制的重要性
- 军工行业保密知识传授培训
-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实验报告
- 殡葬经济现代墓地投资项目分析报告
-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护理课件
- 外墙保温一体板监理细则
- 云南省学校食堂“六T”实务管理验收评分标准(2021版)
- 深基坑土石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