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6黄连解毒汤_治疫全书卷五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黄连解毒汤_治疫全书卷五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 原方 28组成: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28功效: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燥咽干,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甚发斑。 来源:《治疫全书》卷五。 28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28相似度75%:济阴清露 28组成:栀子、黄柏、黄连、黄芩。 28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282.3. 加:黄柏 28功效:目赤肿痛甚,怕日羞明不可忍者。 28来源:《医林纂要》卷十。 28相似度75%:三黄熟艾汤 28组成:黄连、黄芩、栀子、艾叶。 28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283.3. 加:艾叶 28功效:痘中热痢。 28来源:《治痘全书》卷十三。 28相似度75%:黄连解毒汤 28组成:黄连3两,黄柏2两,黄芩2两,栀子14枚。 29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294.3. 加:黄柏 29功效:一切实热火毒之证,三焦热盛。症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目赤睛痛,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便血,甚或发斑;外科痈疽疮疡。现亦用胆道感染、脓疱疮、湿疹等属于实热火毒壅盛者。 来源: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一引《崔氏方》。 29相似度75%:黄连解毒汤 29组成:黄连1分,黄芩半两,芍药半两,栀子。 29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295.3. 加:芍药 29功效:大热作呕,语呻吟,不得眠。 29来源:《伤寒活人指掌图》卷四。 296. 相似度75%:黄连汤 291两半(净),黄柏(去皮)111两。.29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296.3. 加:黄柏 29功效:一切积毒伏热,赤目口疮,咽喉糜烂;酒毒烦躁;伤寒蓄热在中,身热狂躁,昏迷不食。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五七引《施圆端效方》。 29相似度75%:栀子金花汤 30组成:黄连1钱,黄芩1钱,黄柏1钱,栀子1钱。 30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07.3. 加:黄柏 30功效:热毒内蕴;妊♘伤寒,发热大渴者。 30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六。 30相似度75%:栀子金花丸 30组成:黄连半两,黄柏半两,黄芩半两,栀子半两。 30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08.3. 加:黄柏 30功效:中外诸热,寝汗咬牙,睡语惊悸,溺血淋闭,咳血衄血,瘦弱头痛,骨蒸,肺痿喘嗽。 来源:《宣明论》卷四。 309. 相似度67%:三黄丸 30组成:黄芩半两(去心),大黄(去皮,湿纸裹煨)1钱,黄连(去须钱。 30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09.3. 加:大黄 309.4. 减:栀子 30功效:小儿诸热,热症心躁夜啼,亦治昼啼。 31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3110. 相似度67%:黄芩丸 31组成:黄芩(去黑心)半两,黄连(去须)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半两者)。 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110.3. 加:附子 3110.4. 减:栀子 31功效:小儿丁奚,腹大项细,贪食不充肌肉,黄瘁。 31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3111. 相似度67%:黄芩汤 31组成:黄芩(去黑心)半两,黄连(去须,炒)半两。 31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111.3. 减:栀子 31功效:蛊毒痢。如鹅鸭肝,腹痛不可忍。 31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3112. 相似度67%:三黄丸 31组成:黄芩1两,黄连(去须)1两,川大黄(锉,微炒)1两。 31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1加:川大黄 3212.4. 减:栀子 32功效:小儿诸热。 32来源:《圣惠》卷八十三。 3213. 相似度67%:三黄丸 32组成:黄连3两,大黄1两,黄芩2两。 32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213.3. 加:大黄 3213.4. 减:栀子 32功效:三消吐血,黄疸。 32来源:《活人书》卷十八。 3214. 相似度67%:三黄丸 32组成:黄芩1两,黄连(去须)1两,川大黄(锉,微炒)1两。 32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2加:川大黄 3214.4. 减:栀子 32功效:小儿诸热。 32来源:《圣惠》卷八十三。 32相似度67%:三黄泻心丸 32组成:黄连、黄芩、大黄各等分。 33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315.3. 加:大黄 3315.4. 减:栀子 3315.5. 来源:《幼科发挥》卷二。 33相似度67%:三黄朱砂煎 33组成:黄连、黄芩、大黄各等分。 33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316.3. 加:大黄 3316.4. 减:栀子 33功效:产后颠狂,言语错乱,神思不安,如有鬼祟者。 33来源:《产科发蒙》卷三。 3317. 相似度67%:三黄丸 33组成:黄连3两,黄芩3两,大黄2两。 33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317.3. 加:大黄 3317.4. 减:栀子 33功效:乳石发动,虚热气壅不通,头痛,上焦有火而大便稍滞者。 33来源:《外台》卷三十八。 3318. 相似度67%:三黄丸 34组成:黄连1两,黄芩1两,大黄(酒浸过,炒)3两。 34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418.3. 加:大黄 3418.4. 减:栀子 34功效:心经火盛,大眦赤脉传睛,大眦常壅涩,看物不准者。 34来源:《银海精微》卷上。 3419. 相似度67%:三黄丸 34组成:黄芩6两(冬用3两),大黄2两(冬用4两,夏用3两),黄连4两(夏用7两,秋用6两,冬用2两)。 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419.3. 加:大黄 3419.4. 减:栀子 34功效:骨实极热,耳鸣,面色焦枯,隐曲膀胱不通,牙齿脑髓苦痛,手足痠疼,大小便闭。 来源:《三因》卷八。 3420. 相似度67%:三黄丸 34组成:黄连、黄芩、大黄各等分。 34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420.3. 加:大黄 3520.4. 减:栀子 35功效:小儿痢疾初起,里急后重,腹中胀痛者。 35来源:《片玉心书》卷四。 3521. 相似度67%:聚金丸 35组成:黄连4两(1两水浸晒干,1两炒,1两炭火炮,1两生用),防风(去芦头)1两,黄芩1两。 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521.3. 加:防风 3521.4. 减:栀子 35功效:因蓄热或酒毒,致大便下血,发热烦躁,腹中热痛,作渴喜忘,舌涩目昏,脉来弦数。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3522. 相似度67%:三黄汤 352两(325两),1两(4532两),1两(46两)。35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522.3. 加:大黄 3522.4. 减:栀子 35功效:心下痞,按之濡,关上脉浮。 36来源:《祖剂》卷一引伊尹。 3623. 相似度67%:三黄散 36组成:大黄1两(湿纸裹,甑上蒸),黄连半两(去须),黄芩(去皮)半两。 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623.3. 加:大黄 3623.4. 减:栀子 36功效:衄血无时,小儿伤寒发黄。 36来源:《本事》卷五。 3624. 相似度67%:三黄汤 36组成:大黄3两,黄连3两,黄芩3两。 36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624.3. 加:大黄 3624.4. 减:栀子 36功效:三焦壅热,烦躁谵语,腹痛胀满,大便秘结,胬肉攀睛;妇人伤寒6-7日,胃中有燥屎,大便难,烦躁谵语,目赤,毒气闭塞不得流通;心受积热,谵语发狂,逾墙上屋;热证口疳。 来源:《千金翼》卷十五。 3625.相似度67%:黄叶汤 36组成:黄芩1钱,黄柏1钱,黄连3钱(去毛)。 37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725.3. 加:黄柏 3725.4. 减:栀子 37功效:崩漏。 37来源:方出《得效》卷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三二九。 3726. 相似度67%:黄钟丸 37组成:大黄40钱,黄芩20钱,黄连20钱。 37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726.3. 加:大黄 3726.4. 减:栀子 37功效:大便难,烦悸而心下痞者。 37来源:《家塾方》。 3727. 相似度67%:三黄膏 37组成:大黄2两,黄连2两,黄芩2两。 37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727.3. 加:大黄 3727.4. 减:栀子 37功效:服石身体生热疮。 37来源:《医心方》卷二十引秦承祖方。 3828. 相似度67%:三补丸 38组成:黄连(去须,微炒)1两,黄柏(炙微赤)1两,黄芩1两。 38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828.3. 加:黄柏 3828.4. 减:栀子 38功效:三焦积热,热毒血痢,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咽喉齿痛,脉痿,肠风痔漏,妇女赤带。血痢日夜不止,腹中痛,心神烦闷。上焦积热。热痢腹痛,或口舌咽喉齿痛,大小便结涩,及一切实火之症。不及期而经先行,由于热者。心气热,下脉厥而上,色赤,络脉满溢,枢纽折挈,胫纵而不任地者,曰脉痿。口疮,胃中有热,脉洪大。三焦积热上攻,眼目赤肿,小便赤涩,大结燥,五脏俱热,肠风痔漏。赤带,血热之甚者。 来源:方出《圣惠》卷五十九,名见《丹溪心法》卷三。 38相似度67%:加味三补丸 38组成:黄芩、黄连、白芍药。 38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8加:白芍药 3829.4. 减:栀子 38功效:湿痿夜热。 38来源:《济阳纲目》卷五十。 3830. 相似度67%:金光煎 38组成:黄柏2两,黄连2钱5分,栀子15枚。 39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930.3. 加:黄柏 3930.4. 减:黄芩 39功效:舌衄。 39来源:《会约》卷六。 3931. 相似度67%:金花煎 39组成:黄柏3两,黄连5钱,栀子20枚。 39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931.3. 加:黄柏 3931.4. 减:黄芩 39功效:舌上出血,如簪孔。 39来源:《医统》卷六十四。 3932. 相似度67%:金花汤 39组成:黄芩、黄连、黄柏各等分。 39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3932.3. 加:黄柏 3932.4. 减:栀子 39功效:热毒内蕴。 39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六。 40相似度67%:麦门冬汤 40组成:黄芩、黄连。 40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033.3. 减:栀子 40功效:咳嗽。 40来源:《扶寿精方》。 40相似度67%:三黄泻心汤 40组成: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1两。 40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034.3. 加:大黄 4034.4. 减:栀子 40功效:泻火解毒,燥湿泄热。主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秘溲赤;三焦积热,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外证疮疡,心胸烦闷,大便秘结湿热黄疸,胸中烦热痞满,舌苔黄腻,脉数实者。 来源:《金匮要略》 4035. 相似度67%:三黄汤 40组成:黄连、黄芩、黄柏等分。 40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035.3. 加:黄柏 4135.4. 减:栀子 41功效:火热内壅,口渴目痛,眩晕,血崩,赤白痢赤多白少。赤白痢,多赤少白。三焦虚烦作渴。实火眩晕。血崩。目有大角刺痛,热泪倾出,沙涩疼,怕日羞明,胞肿。 来源:《袖珍》卷一引《圣惠》。 41相似度67%:干葛黄芩黄连汤 41组成:干葛、黄芩、黄连。 41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136.3. 加:干葛 4136.4. 减:栀子 41功效:桂枝汤症,仅用承气误下,表未解,喘而汗出,协热下利不止,病在阳明、下焦,脉促。 来源:《伤寒大白》卷二。 4137. 相似度67%:阿胶饮 41组成:阿胶(炙令燥)11分,黄芩(去黑心)1两,黄连(去须半两。41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137.3. 加:阿胶 4137.4. 减:栀子 41功效:小儿白痢。 42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4238. 相似度67%:柏公汤 42组成:柏皮3两,黄芩2两,黄连1两。 42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238.3. 加:柏皮 4238.4. 减:栀子 42功效:伤寒下痢,亦治久血热痢。 42来源:《袖珍》卷一引《经验方》。 4239. 相似度67%:柏皮汤 42组成:柏皮3两,黄芩2两,黄连1两。 42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239.3. 加:柏皮 4239.4. 减:栀子 42功效:协热泄泻,亦治血痢;热毒吐血。 42来源:《直指》卷十三。 4240. 相似度67%:栀子汤 42组成:黄芩3两,栀子4个,豉3升。 42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240.3. 加:豉 4340.4. 减:黄连 43功效:服石,口中伤烂,舌痛。 43来源:《医心方》卷二十引《深师方》。 4341. 相似度67%:柏皮汤 43组成:黄柏、黄连、黄芩各等分。 43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341.3. 加:黄柏 4341.4. 减:栀子 43功效:黄疸。瘀热在里,或湿热相搏,一身面目悉黄如橘。 43来源:《全生指迷方》卷三。 43相似度67%:柴芩两解汤 43组成:柴胡2钱,黄芩3钱,栀子1钱。 43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342.3. 加:柴胡 4342.4. 减:黄连 43功效:表邪未解,里证又热,尿赤,口渴,烦躁,脉滑数者。 43来源:《会约》卷十一。 4343. 相似度67%:栀子膏 43组成:栀子20个,白蔹5两,黄芩5两。 44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443.3. 加:白蔹 4443.4. 减:黄连 44功效:卒被火烧,苦剧痛闷绝,不识人。 44来源:《医心方》卷十八引《小品方》。 44相似度67%:栀子柏皮汤 44组成:栀子、柏皮、黄连各等分。 44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444.3. 加:柏皮 4444.4. 减:黄芩 44功效:身热不去,大便利而烦热身黄者。 44来源:《玉机微义》卷四十五。 44相似度67%:增损皇甫栀子汤 44组成:豉1升半,栀子14枚,黄芩2两半。 44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445.3. 加:豉 4445.4. 减:黄连 44功效:人虚石盛。 44来源:《医心方》卷二十引《小品方》。 45相似度67%:茵陈栀子黄连三物汤 45组成:茵陈蒿3钱,栀子2钱,黄连2钱。 45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5加:茵陈蒿 4546.4. 减:黄芩 45功效:大便自利而黄。 45来源:《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4547. 相似度67%:大黄散 45组成:大黄4两,黄连4两,黄芩4两。 45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547.3. 加:大黄 4547.4. 减:栀子 45功效:黄疸,身体面目皆黄。 45来源:《外台》卷四引《集验方》。 4548. 相似度67%:黄芩汤 45组成:栀子2两,香豉3升,黄芩2两。 45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548.3. 加:香豉 4548.4. 减:黄连 46功效:散发动,腹内切痛。 46来源:《医心方》卷二十引张仲景方。 4649. 相似度67%:二黄汤 46组成:黄芩(酒制,炒)、黄连(酒制,炒)、生甘草各等分。 46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6加:生甘草 4649.4. 减:栀子 46功效:大头天行疫病。上焦火盛,头面大肿,目赤肿痛,心胸咽喉口舌耳鼻热盛,及生疮毒者。 来源:《医学正传》卷二引东垣方。 46相似度67%:黄芩清肺汤 46组成:黄芩2钱,栀子2个(擘破)。 46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650.3. 减:黄连 46功效:肺燥所致小便不通。 46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七。 4651. 相似度67%:黄柏汤 46组成:黄芩1钱,黄柏1钱,黄连3钱(去毛)。 46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751.3. 加:黄柏 4751.4. 减:栀子 47功效:阳乘阴,崩中下血,所谓天暑地热,经水沸溢。 47来源:《医方类聚》卷二○八引《简易方》。 4752. 相似度67%:香豉饮 47组成:香豉(微炒)1分,栀子5枚(去皮),黄连(去须)1分。 47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752.3. 加:香豉 4752.4. 减:黄芩 47功效:小儿毒热血痢。 47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4753. 相似度67%:洗疮汤 47组成:黄连8两,黄芩8两,苦参8两。 47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753.3. 加:苦参 4753.4. 减:栀子 47功效:疮。 47来源:《千金翼》卷十五。 4754. 相似度67%:五色丸 48组成:黄芩2钱,大黄2钱,黄连2钱。 48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854.3. 加:大黄 4854.4. 减:栀子 48功效:急惊风,因伤饮食而成者,其症发过略醒,醒多啼哭,须臾复发,不思乳食。 来源:《片玉心书》卷四。 4855. 相似度67%:金花丸 48组成:黄芩1两,黄连(宣州者)1两,川大黄1两。 48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8加:川大黄 4855.4. 减:栀子 48功效:急热劳,烦躁,羸,面目痿黄,头痛目涩,多困少力。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 来源:《博济》卷一。 4856. 相似度67%:黄连汤 48组成:黄芩8分,黄连8分。 48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856.3. 减:栀子 49功效:赤白痢如鹅鸭肝者。 49来源:方出《医心方》卷十一引《传信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七五。 4957. 相似度67%:黄连丸 49组成:黄连(去须,微炒)1两,黄柏(炙微赤)1两,黄芩1两。 49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957.3. 加:黄柏 4957.4. 减:栀子 49功效:血痢,协热泄泻。 49来源:方出《圣惠》卷五十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4958. 相似度67%:泻心汤 49组成:大黄2两,黄连1两,黄芩1两。 49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4958.3. 加:大黄 4958.4. 减:栀子 49功效: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或湿热内蕴而成黄疸,胸痞烦热;或积热上冲而致目赤肿痛,口舌生疮;或外科疮疡,见有心胸烦热,大于结者。 来源:《金匮》卷中。 4959. 相似度67%:三黄散 50组成:大黄4两,黄连4两,黄芩4两。 50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059.3. 加:大黄 5059.4. 减:栀子 50功效:黄疸,身体面皆黄,鼻衄过多,并酒渣,大便闭而有热者。 50来源:《千金》卷十。 50相似度67%:黄连泻心汤 50组成:黄连、黄芩、甘草。 50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060.3. 加:甘草 5060.4. 减:栀子 50功效:一切火热壅肿疮疡。 50来源:《疡科心得集》卷上。 50相似度67%:黄芩黄连甘草汤 50组成:黄芩(酒炒)、黄连(酒炒)、生甘草各等分。 50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0加:生甘草 5061.4. 减:栀子 50功效:小儿大头瘟病。 51来源:《保命歌括》卷六。 5162. 相似度67%:三物汤 51组成:茵陈蒿3钱,栀子2钱,黄连2钱。 51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1加:茵陈蒿 5162.4. 减:黄芩 51功效:黄疸,大便自利而黄。 51来源:《良朋汇集》卷二。 5163. 相似度67%:三黄丸 51组成:春3月:黄芩4两,大黄3两,黄连4两。夏3月:黄芩6两,大黄1两,黄连7两。秋3月:黄芩6两,大黄2两,黄连3两。冬3月:黄芩3两,大黄5两,黄连2两。 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1加:大黄、大黄、大黄、大黄 5163.4. 减:栀子 51功效: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男妇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疼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生痈疖疮痍。及治五痔疾,粪门肿或下鲜血,小儿积热。 来源:《千金》卷二十一引巴郡太守方。 5164. 相似度60%:金花丸 52组成: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大黄(便秘加之)各等分。 52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2加:黄柏、大黄 52功效:口疮。 52来源:《准绳_类方》卷八。 5265. 相似度60%:大金丹 52组成:甘草2两,黄芩2两,黄柏2两,栀子2两,黄连2两。 52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2加:甘草、黄柏 52功效:疫疠心疼,一切热毒,不服水土等。 52来源:《理瀹》。 52相似度60%:加味黄连解毒汤 5212321钱(服)。52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2加:黄柏、犀角 52功效:内热子痫,兼有口苦溺赤,烦躁或詀语。 52来源:《中医妇科治疗学》。 52相似度60%:黄连解毒汤 53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生地各等分。 53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3加:黄柏、生地 53功效:麻疹已出,烦躁谵语,热甚昏迷,不省人事者。痘出纯紫赤色,血热气实也。 来源:《痘科类编》卷四。 53相似度60%:降火明目丸 53组成:黄连(酒炒)、黄芩(炒)、黄柏(炒如褐色)、栀子(连皮捣,炒)、甘菊各等分。 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3加:黄柏、甘菊 53功效:目病发散过多而火不降。 53来源:《眼科阐微》卷三。 53相似度60%:栀子金花汤 53组成: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栀子。 53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3加:黄柏、大黄 53功效:痘中厥逆,因阳毒内攻,热极反寒,致热厥,爪甲色红,小便赤涩,痘色更见紫黑,烦躁闷乱者。 来源:《金鉴》卷五十八。 54相似度60%:三黄解毒汤 54组成:黄柏2钱,黄芩2钱,黄连2钱,栀子2钱,甘草1钱。 54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4加:黄柏、甘草 54功效:大热谵语,发斑发黄,吐衄下血。 54来源:《医学实在易》卷七。 54相似度50%:干姜双黄汤 54组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 54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4加:干姜、人参 5471.4. 减:栀子 54功效:泻久成痢。 54来源:《麻症集成》卷四。 54相似度50%:葛根黄芩黄连汤 54组成:葛根半斤,甘草2两(炙),黄芩3两,黄连3两。 54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4加:葛根、甘草 5472.4. 减:栀子 54功效:身热下利,喘而汗出,或疹后身热不除,或项背强急,心悸而下利,以及外疡火毒内逼,协热下利。 来源:《伤寒论》。 5573. 相似度50%:黑散 55组成:黄连2钱,黄芩2钱,大黄2钱,黄柏2钱(同烧存性)。 55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5加:大黄、黄柏 5573.4. 减:栀子 55功效:小儿偏坠,狐疝气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者。 55来源:《准绳_幼科》卷二。 5574. 相似度50%:泻肝汤 55组成:人参1两,栀子2两,黄芩2两,甘草1两(炙)。 55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5加:人参、甘草 5574.4. 减:黄连 55功效:眼虚风,见物若花蝇者。 55来源:《医方类聚》卷六十五引《龙树菩萨眼论》。 5575. 相似度50%:黄柏丸 55组成:黄柏(去粗皮)1两,黄连(去须,炒)2两,熟艾半两,黄芩(去黑心)1两1分。 56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6加:黄柏、熟艾 5675.4. 减:栀子 56功效:痢下黄赤水或黄赤脓,四肢烦,皮肤冷。 56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56相似度50%:黄连黄芩汤 56组成:黄连2钱,黄芩2钱,郁金1钱5分,香豆豉2钱。 56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6加:郁金、香豆豉 5676.4. 减:栀子 56功效:阳明温病,干呕,口苦而渴,尚未可下者。 56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56相似度50%:羞明立胜散 56组成:黄连3钱,秦皮2钱,防风2钱,黄芩2钱。 56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6加:秦皮、防风 5677.4. 减:栀子 56功效:风热攻目,隐涩难开。 57来源:《明医指掌》卷八。 57相似度50%:铁砂三黄汤 57组成:铁砂、大黄、黄连、黄芩。 57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7加:铁砂、大黄 5778.4. 减:栀子 57功效:妇人肝郁盛怒,气逆躁扰;或不省人事。 57来源:《产科发蒙》卷二。 57相似度50%: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57组成:干姜3两,黄芩3两,黄连3两,人参3两。 57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7加:干姜、人参 5779.4. 减:栀子 57功效: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食入口即吐者,胃虚客热痞满。 来源:《伤寒论》。 5780. 相似度50%:四珍丸 57组成:黄芩、黄连、香附、苍术各等分。 57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8加:香附、苍术 5880.4. 减:栀子 58功效:湿痰发热。 58来源:《不居集_下集》卷八。 58相似度50%:黄连解毒汤 58组成:黄连2钱,黄芩2钱,黄柏2钱,栀子2钱,柴胡2钱,连翘钱。 58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8加:黄柏、柴胡、连翘 58功效:伤寒大热不止,烦躁干呕,口渴喘满,阳厥极深,蓄热内甚,及58来源:《回春》卷二。 58相似度50%:黄连龙骨汤 58组成:黄连1两,黄芩1分,芍药1分,龙骨半两。 58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8加:芍药、龙骨 5882.4. 减:栀子 58功效:少阴脉沉,腹痛,咽痛,苦烦,体犹有热。 58来源:《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5883. 相似度50%:黄连散 59组成:黄连3分(去须,微炒),人参1两(去芦头),黄芩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 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9加:人参、干姜 5983.4. 减:栀子 59功效:伤寒吐下后,毒气不解,致成下痢。 59来源:《圣惠》卷十三。 5984. 相似度50%:黄连散 59组成:黄连1两,黄芩1两,(庶虫)虫1两,熟地黄1两。 59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9加:(庶虫)虫、熟地黄 5984.4. 减:栀子 59功效:产后下痢。 59来源:《普济方》卷三五五。 5985. 相似度50%:黄连散 59组成:黄连1两,黄芩1两,当归1两,赤石脂1两。 59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59加:当归、赤石脂 5985.4. 减:栀子 60功效:热痢烦渴腹痛。 60来源:《普济方》卷二一一。 6086. 相似度50%:黄连散 60组成:黄连2两(去须),大黄(细锉,醋炒)2两,黄芩1两(去黑心),甘草(炙)1两。 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0加:大黄、甘草 6086.4. 减:栀子 60功效:黄疸。身体面目皆黄,大小便秘涩,脏腑壅热。 60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 60相似度50%:小三黄汤 60组成:大黄1两,栀子14枚,黄芩2两,豉3升。 60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0加:大黄、豉 6087.4. 减:黄连 60功效:服石散,盛热实不除,心腹满,小便赤,大行不利,逆冲胸中,口焦燥,目赤熏热。 来源:《医心方》卷二十引《小品方》。 6088. 相似度50%:茵陈汤 61组成:茵陈4两,大黄3两,黄芩3两,栀子3两。 61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1加:茵陈、大黄 6188.4. 减:黄连 61功效:一切黄。小便黄色及身黄者。 61来源:《外台》卷四引《必效方》。 61相似度50%:葛根芩连汤 61组成:葛根半斤,甘草二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61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1加:葛根、甘草 6189.4. 减:栀子 61功效:解表清热,止泻痢。主治外感表证未解而热邪入里,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或喘而汗出,苔黄,脉数。 来源:《伤寒论》 6190. 相似度50%:白灵药 61组成:芦甘石1两,黄连1钱,黄柏2钱,黄芩2钱。 61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1加:芦甘石、黄柏 6190.4. 减:栀子 62功效:口碎,下疳。 62来源:《种福堂方》卷四。 6291. 相似度50%:白丸子 62组成:鸡胆5钱,黄连2钱半,黄芩2钱半,甘草1钱。 62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2加:鸡胆、甘草 6291.4. 减:栀子 62功效:五疳。 62来源:《名家方选》。 6292. 相似度50%:百草丸 6241155钱,地榆5钱。 62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2加:百草霜、槐花、地榆 62功效:血箭痔。 62来源:《外科大成》卷二。 62相似度50%:葛根黄芩黄连汤 62组成:葛根半斤,甘草二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62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3加:葛根、甘草 6393.4. 减:栀子 63功效:解表清热,止泻痢。主治外感表证未解而热邪入里,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或喘而汗出,苔黄,脉数。 来源:《伤寒论》 6394. 相似度50%:竹叶汤 63组成:黄芩(去黑心)1两,黄连(去须)11两半,甘草(炙)半两。 63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3加:升麻、甘草 6394.4. 减:栀子 63功效:时气病后目赤涩痛。 63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 6395. 相似度50%:赴晏散 63组成:黄连、黄柏、黄芩、栀子、细辛、干姜各等分。 63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3加:黄柏、细辛、干姜 63功效:三焦实热,口舌生疮糜烂,痛不可忍者。 63来源:《回春》卷五。 63相似度50%:川芎三黄散 64组成:大黄(湿纸裹蒸)、川芎、黄连(净)、黄芩各等分。 64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4加:大黄、川芎 6496.4. 减:栀子 64功效:实热衄血。 64来源:《直指》卷二十一。 6497. 相似度50%:金花丸 64组成:栀子、黄芩、黄连、龙胆草、郁金、雄黄。 64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4加:龙胆草、郁金、雄黄 64功效:麻疹身间壮热,余毒留连。 64来源:《片玉痘疹》卷十三。 6498. 相似度50%:大黄汤 64组成:大黄半两,黄连半两,黄柏半两,栀子半两。 64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4加:大黄、黄柏 6498.4. 减:黄芩 64功效:伤寒5-6日不解,头痛壮热,四肢烦疼,不得饮食。 64来源: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张文仲引许推然方(三)。6599. 相似度50%:茵陈丸 65组成:茵陈4两,大黄3两,黄芩3两,栀子3两。 65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5加:茵陈、大黄 6599.4. 减:黄连 65功效:一切黄,小便黄色及身黄者。 65来源:《外台》卷四引《必效方》。 65相似度50%:大金花丸 65组成:黄柏半两,黄芩半两,黄连半两,大黄半两。 65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5加:黄柏、大黄 65100.4. 减:栀子 65功效:中外诸热,寝汗咬牙,睡语惊悸,溺血淋闭,咳血衄血,瘦弱头痛,并骨蒸、肺痿、喘嗽。疹后痨,疹既收没,毒邪犹郁于肌肉间,昼夜发热渐致发焦肤槁,羸瘦如柴,变成骨蒸痨瘵。 来源:《宣明论》卷四。 65101. 相似度50%:当归汤 65组成:当归(切,炒)11两,黄芩(去黑心)1两,黄连(去须)2两。 66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6加:当归、犀角屑 66101.4. 减:栀子 66功效:产后赤白痢,脐腹撮痛。 66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66102. 相似度50%:茵陈丸 663分,大黄(锉,炒)1两,黄连(去须)1两,黄芩(去黑)1两。 66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6加:茵陈蒿、大黄 66102.4. 减:栀子 66功效:黄疸,身体面目皆黄。 66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 66103. 相似度50%:顺肝丸 66组成:黄连、黄芩、当归、蕤仁30粒。 66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6加:当归、蕤仁 66103.4. 减:栀子 66功效:肝热眼赤而不痛。 67来源:《银海精微》卷下。 67相似度50%:附子泻心汤 67组成:大黄2两,黄连1两,黄芩1两,附子1两(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7加:大黄、附子 67104.4. 减:栀子 67功效:阳虚热结,心下痞闷,恶寒汗出,脉沉者。 67来源:《伤寒论》。 67相似度50%:栀子仁散 67组成:栀子仁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黄连(去须)半两,黄芩半两。 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7加:栀子仁、甘草 67105.4. 减:栀子 67功效:小儿胃中热,日渐肌瘦。 67来源:《圣惠》卷八十三。 67106. 相似度50%:清膈丸 675钱(炒),5钱(炒),152两。68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8加:香附、苍术 68106.4. 减:栀子 68功效:湿热痰火气滞。 68来源:《医学正传》卷四。 68相似度50%:三黄熟艾汤 68组成:黄芩3分,黄连3分,黄柏3分,熟艾半鸡子大。 68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8加:黄柏、熟艾半 68107.4. 减:栀子 68功效:热毒而成之痢疾,伤寒4-5日而大下,热利时作,白通汤诸药多不得止者;时行毒痢;疮正出,下利黄赤脓血,身热大渴,乃毒入大肠;痘后塞喉痹;小儿脏腑积滞,下痢赤白;妊♘挟热下痢。 来源:《活人书》卷十八。 68108. 相似度50%:火府丹 68组成:黄芩1两,黄连1两,生地黄2两,木通3两。 68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8加:生地黄、木通 68108.4. 减:栀子 68功效:心惊热,小便涩,及五淋。 69来源:《元戎》。 69109. 相似度50%:三补丸 69组成:枯黄芩、黄连、黄柏、栀子。 69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9加:枯黄芩、黄柏 69109.4. 减:黄芩 69功效:三焦有火,嗌燥喉干,二便秘结,夜作烦热。 69来源:《医林纂要》卷四。 69相似度50%:加减三黄丸 69组成:大黄、黄芩、黄连、生地。 69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9加:大黄、生地 69110.4. 减:栀子 69功效:消中。 69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69111. 相似度50%:清心丸 69组成:黄连3钱,黄芩2钱,西牛黄半钱,郁金1钱半。 69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69加:西牛黄、郁金 70111.4. 减:栀子 70功效:心热神昏,惊悸不宁。 70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六。 70相似度50%:清脾抑火汤 70组成:黄连2钱,青皮2钱,黄芩2钱,黄柏2钱。 70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0加:青皮、黄柏 70112.4. 减:栀子 70功效:口甜。 70来源:《玉案》卷三。 70113. 相似度50%:四黄煎 70组成:黄连、黄芩、大黄、地黄各等分。 70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0加:大黄、地黄 70113.4. 减:栀子 70功效:妊♘鼻衄。 70来源:《产科发蒙》卷一。 70114. 相似度50%:清金丸 70组成:黄芩4两,黄连2两,黄柏8钱,ft栀1两6钱。 71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1加:黄柏、ft栀 71114.4. 减:栀子 71功效:脏腑实火内炽,以致肺金枯燥,气逆喘嗽,甚至热极反兼风化,则头疼目胀,鼻息不利,或为渊,或为衄,耳脓胀闷,舌破喉干,斑疹发痒,消燥渴,二便不通者。 来源:《活人方》卷一。 71115. 相似度50%:三黄汤 71组成:大黄3两,黄芩2两,甘草1两,栀子14枚。 71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1加:大黄、甘草 71115.4. 减:黄连 71功效:下焦热结,不得大便。 71来源:《千金》卷十五。 71116. 相似度50%:金花散 71组成:郁金1两,黄连1两,黄芩1两,糯米3合。 71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1加:郁金、糯米 71116.4. 减:栀子 71功效:一切丹毒,热焮疼痛。 72来源:《圣惠》卷六十四。 72117. 相似度50%:清凉饮 72组成:黄连、黄芩、栀子、连翘、薄荷、甘草。 72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2加:连翘、薄荷、甘草 72功效:恶寒而脉洪数,兼目痛口渴,心烦便秘属热者。 72来源:《简明医彀》卷二。 72118. 相似度50%:金花丸 72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酒煨)、桔梗各等分。 72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2加:黄柏、大黄、桔梗 72功效:上焦一切火症,鼻红。 72来源:《回春》卷五。 72119. 相似度50%:阿胶散 721两(捣碎,炒令微燥),3分(去须,微炒),葛根1两(锉),黄芩3分。 72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2加:阿胶、葛根 72119.4. 减:栀子 73功效:伤寒,壮热头痛,四肢烦疼,未经发汗,下之太早,逐令汗出,下痢不止。 来源:《圣惠》卷十三。 73相似度50%:牛黄金花散 73组成:黄连1钱,黄芩1钱,黄柏1钱(为细末),真牛黄3分。 73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3加:黄柏、真牛黄 73120.4. 减:栀子 73功效:痔疮。 73来源:《回春》卷四。 73121. 相似度50%:龙腾饮 73组成:芎藭1钱,黄芩1钱,黄连1钱,大黄5分。 73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3加:芎藭、大黄 73121.4. 减:栀子 73功效:妊♘盛怒而气暴逆,吐血衄血,或突然胸痛者。 73来源:《产论》卷一。 73相似度50%:金花消毒饮 73组成:黄连、黄芩、黄柏、大黄。 74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4加:黄柏、大黄 74122.4. 减:栀子 74功效:口糜。 74来源:《麻疹阐注》卷二。 74123. 相似度50%:清凉散 74组成:黄芩1钱5分,栀子1钱5分,黄连1钱5分,陈皮1钱5分,牛膝1钱5分,泽泻1钱5分。 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4加:陈皮、牛膝、泽泻 74功效:一切气逆暴痛,口渴便燥,喜凉恶热,不可按者。 74来源:《会约》卷十四。 74相似度50%:黄芩黄连汤 741两(酒洗,炒),1两(酒洗,炒),1两(酒洗4次,炒4次),生地黄(酒洗)1两。 74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4加:草龙胆、生地黄 74124.4. 减:栀子 74功效:内障。两眼血热赤痛。 74来源:《兰室秘藏》卷上。 75125. 相似度50%:苦参汤 75组成:苦参(锉)1两,黄连(去须)1两,大黄(炒)1两,栀子(去皮)7枚。 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5加:苦参、大黄 75125.4. 减:黄芩 75功效:大衄,口耳皆血出不止。 75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 75126. 相似度50%:黄连汤 75组成:黄连(去须)4两,芍药2两,黄芩(去黑心)1两,秦艽(去苗)1两。 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5加:芍药、秦艽 75126.4. 减:栀子 75功效:时气病后目赤痛。 75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 75127. 相似度50%:石莲汤 75组成:人参1钱半,黄芩3钱,黄连2钱,石莲(即莲米有黑壳者钱。 75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6加:人参、石莲 76127.4. 减:栀子 76功效:痢疾,噤口不食。 76来源:《血证论》卷八。 76128. 相似度50%:黄连丸 76组成:黄连(去须)1两半,黄芩(去黑心)2两,黄柏(去粗皮)2两,熟艾叶(炒)1两。 76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6加:黄柏、熟艾叶 76128.4. 减:栀子 76功效:热痢黄脓,发渴,四肢烦闷。 76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八。 76129. 相似度50%:黄连丸 76组成:大黄32两,黄连8两,黄柏32两,栀子(炒)48两,黄芩48两,甘草16两。 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6加:大黄、黄柏、甘草 76功效:胃肠滞热,湿热黄疸,口舌生疮,胃热牙痛,大便干燥,小便涩。 76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77130. 相似度50%:升麻汤 77组成:升麻2两,漏芦3两,黄芩(去黑心)3两,栀子(去皮两。 77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7加:升麻、漏芦 77130.4. 减:黄连 77功效:丹毒。 77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三八。 77131. 相似度50%:黄连饮 77组成:大黄5钱,黄连4钱,芒消5钱,栀子3钱。 77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7加:大黄、芒消 77131.4. 减:黄芩 77功效:疸症,大小便秘涩壅热。 77来源:《玉案》卷三。 77132. 相似度50%:黄散 77组成:黄连2两,黄芩1两,(庶虫)虫1两,干地黄1两。 77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7加:(庶虫)虫、干地黄 77132.4. 减:栀子 78功效:产后下痢,血结于内而发热。 78来源:《千金》卷三。 78相似度50%:散热饮子 78组成:防风1两,羌活1两,黄芩1两,黄连1两。 78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8加:防风、羌活 78133.4. 减:栀子 78功效:眼暴赤发肿。 78来源:《保命集》卷下。 78134. 相似度50%:黄芩饮 78组成:黄芩(去黑心)1两半,黄柏(去粗皮)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槲叶(炙)1两半。 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8加:黄柏、槲叶 78134.4. 减:栀子 78功效:大肠风热,下血不止。 78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78135. 相似度50%:三黄散 78组成:黄连(去须)半两,黄芩3分,甘草半两,玄胡索(去皮)两。 79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9加:甘草、玄胡索 79135.4. 减:栀子 79功效:小儿因损伤,败血不出,但伤不断者。 79来源:《卫生总微》卷十七。 79136. 相似度50%:黄芩散 79组成:黄芩半两(去黑心),黄柏半两(去粗皮,锉),黄连半两(去须),郁金半两。 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9加:黄柏、郁金 79136.4. 减:栀子 79功效:诸瘤血出。 79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79相似度50%:三黄巨胜汤 79组成:黄芩、黄连、大黄、石膏。 79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79加:大黄、石膏 79137.4. 减:栀子 79功效:伤寒,中有积热,身热多汗,二便赤闭,目赤唇焦,谵妄,口渴欲饮,斑毒。 来源:《伤寒大白》卷二。 80138. 相似度50%:黄芩汤 80组成:黄芩2两,栀子14枚(擘),葱白1握,豉1升(绵裹)。 80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80加:葱白、豉 80138.4. 减:黄连 80功效:虚石发,内有客热,胸中痞,外有风湿不解,肌中急挛。 80来源:《千金翼》卷二十二。 80139. 相似度50%:黄芩汤 80组成:黄芩1两,黄连1两,甘草(炙)1两,黄柏1两。 80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80加:甘草、黄柏 80139.4. 减:栀子 80功效:口疮,喉咽中塞痛,食不得入。 80来源:《外台》卷二十二引《古今录验》。 80140. 相似度50%:三黄丸 80组成:大黄、黄芩、黄连、ft豆根各等分。 80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81加:大黄、ft豆根 81140.4. 减:栀子 81功效:喉风。 81来源:《喉科秘诀》卷下。 81141. 相似度50%:黄连汤 81组成:黄连(去须,炒)1两,黄芩(去黑心)3分,栀子仁1分,阿胶(炙令燥)半两。 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81加:栀子仁、阿胶 81141.4. 减:栀子 81功效:伤寒热病愈后,下痢脓血不止。 81来源:《普济方》卷一四三引《活人书》。 81142. 相似度50%:黄耆散 81组成:黄耆半两(锉),黄连半两(去须),甘草(生锉)半两,黄芩(去黑心)1两。 81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 81加:黄耆、甘草 81142.4. 减:栀子 81功效:髓黄。病人四肢疼痛无力,好眠冷地,身体遍黄,次变青绿色,唇齿俱白,眼带微肿,身体赤色。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8227PAGEPAGE82原方组成: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眠.吐血衄血,热甚发斑。来源:《治疫全书》卷五。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组成:栀子、黄柏、黄连、黄芩。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功效:目赤肿痛甚,怕日羞明不可忍者。来源:《医林纂要》卷十。组成:黄连、黄芩、栀子、艾叶。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艾叶功效:痘中热痢。来源:《治痘全书》卷十三。32214枚。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功效:一切实热火毒之证,三焦热盛。症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目赤睛胆道感染、脓疱疮、湿疹等属于实热火毒壅盛者。来源: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一引《崔氏方》。1分,黄芩半两,芍药半两,栀子。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芍药功效:大热作呕,语呻吟,不得眠。来源:《伤寒活人指掌图》卷四。1两半(净),黄柏(去皮)111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热狂躁,昏迷不食。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五七引《施圆端效方》。1111钱。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功效:热毒内蕴;妊♘伤寒,发热大渴者。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六。组成:黄连半两,黄柏半两,黄芩半两,栀子半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骨蒸,肺痿喘嗽。来源:《宣明论》卷四。组成:黄芩半两(去心),大黄(去皮,湿纸裹煨)1钱,黄连(去须)1钱。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减:栀子功效:小儿诸热,热症心躁夜啼,亦治昼啼。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组成:黄芩(去黑心)半两,黄连(去须)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枚(半两者)。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附子减:栀子功效:小儿丁奚,腹大项细,贪食不充肌肉,黄瘁。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五。组成:黄芩(去黑心)半两,黄连(去须,炒)半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减:栀子功效:蛊毒痢。如鹅鸭肝,腹痛不可忍。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七。1两,黄连(去须)1两,川大黄(锉,微炒)1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川大黄减:栀子功效:小儿诸热。来源:《圣惠》卷八十三。312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减:栀子功效:三消吐血,黄疸。来源:《活人书》卷十八。1两,黄连(去须)1两,川大黄(锉,微炒)1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川大黄减:栀子功效:小儿诸热。来源:《圣惠》卷八十三。组成:黄连、黄芩、大黄各等分。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减:栀子来源:《幼科发挥》卷二。组成:黄连、黄芩、大黄各等分。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减:栀子功效:产后颠狂,言语错乱,神思不安,如有鬼祟者。来源:《产科发蒙》卷三。332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减:栀子功效:乳石发动,虚热气壅不通,头痛,上焦有火而大便稍滞者。来源:《外台》卷三十八。11两,大黄(酒浸过,炒)3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减:栀子功效:心经火盛,大眦赤脉传睛,大眦常壅涩,看物不准者。来源:《银海精微》卷上。6两(3两),2两(43两),黄连4两(夏用7两,秋用6两,冬用2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减:栀子痠疼,大小便闭。来源:《三因》卷八。组成:黄连、黄芩、大黄各等分。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减:栀子功效:小儿痢疾初起,里急后重,腹中胀痛者。来源:《片玉心书》卷四。4两(1两水浸晒干,1两炒,1两炭火炮,1两生用),防风(去芦头)1两,黄芩1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防风减:栀子涩目昏,脉来弦数。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三。2两(325两),1两(如4532两),1两(4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减:栀子功效:心下痞,按之濡,关上脉浮。来源:《祖剂》卷一引伊尹。1两(湿纸裹,甑上蒸),黄连半两(去须),黄芩(去皮半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减:栀子功效:衄血无时,小儿伤寒发黄。来源:《本事》卷五。333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减:栀子6-7日,胃中有燥屎,大便难,烦躁谵语,目赤,毒气闭塞不得流通;心受积热,谵语发狂,逾墙上屋;热证口疳。来源:《千金翼》卷十五。113钱(去毛)。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减:栀子功效:崩漏。来源:方出《得效》卷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三二九。402020钱。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减:栀子功效:大便难,烦悸而心下痞者。来源:《家塾方》。222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减:栀子功效:服石身体生热疮。来源:《医心方》卷二十引秦承祖方。组成:黄连(去须,微炒)1两,黄柏(炙微赤)11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减:栀子功效:三焦积热,热毒血痢,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咽喉齿痛,脉痿,肠或口舌咽喉齿痛,大小便结涩,及一切实火之症。不及期而经先行,由于血热燥,五脏俱热,肠风痔漏。赤带,血热之甚者。来源:方出《圣惠》卷五十九,名见《丹溪心法》卷三。组成:黄芩、黄连、白芍药。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白芍药减:栀子功效:湿痿夜热。来源:《济阳纲目》卷五十。22515枚。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减:黄芩功效:舌衄。来源:《会约》卷六。3520枚。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减:黄芩功效:舌上出血,如簪孔。来源:《医统》卷六十四。组成:黄芩、黄连、黄柏各等分。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减:栀子功效:热毒内蕴。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六。组成:黄芩、黄连。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减:栀子功效:咳嗽。来源:《扶寿精方》。1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减:栀子功效:泻火解毒,燥湿泄热。主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热黄疸,胸中烦热痞满,舌苔黄腻,脉数实者。来源:《金匮要略》组成:黄连、黄芩、黄柏等分。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减:栀子赤少白。三焦虚烦作渴。实火眩晕。血崩。目有大角刺痛,热泪倾出,沙涩睛疼,怕日羞明,胞肿。来源:《袖珍》卷一引《圣惠》。组成:干葛、黄芩、黄连。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干葛减:栀子在阳明、下焦,脉促。来源:《伤寒大白》卷二。组成:阿胶(炙令燥)11分,黄芩(去黑心)1两,黄连(去须)半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阿胶减:栀子功效:小儿白痢。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八。321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柏皮减:栀子功效:伤寒下痢,亦治久血热痢。来源:《袖珍》卷一引《经验方》。321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柏皮减:栀子功效:协热泄泻,亦治血痢;热毒吐血。来源:《直指》卷十三。343升。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豉减:黄连功效:服石,口中伤烂,舌痛。来源:《医心方》卷二十引《深师方》。组成:黄柏、黄连、黄芩各等分。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减:栀子功效:黄疸。瘀热在里,或湿热相搏,一身面目悉黄如橘。来源:《全生指迷方》卷三。231钱。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柴胡减:黄连功效:表邪未解,里证又热,尿赤,口渴,烦躁,脉滑数者。来源:《会约》卷十一。2055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白蔹减:黄连功效:卒被火烧,苦剧痛闷绝,不识人。来源:《医心方》卷十八引《小品方》。组成:栀子、柏皮、黄连各等分。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柏皮减:黄芩功效:身热不去,大便利而烦热身黄者。来源:《玉机微义》卷四十五。1142两半。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豉减:黄连功效:人虚石盛。来源:《医心方》卷二十引《小品方》。322钱。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茵陈蒿减:黄芩功效:大便自利而黄。来源:《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444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减:栀子功效:黄疸,身体面目皆黄。来源:《外台》卷四引《集验方》。232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香豉减:黄连功效:散发动,腹内切痛。来源:《医心方》卷二十引张仲景方。组成:黄芩(酒制,炒)、黄连(酒制,炒)、生甘草各等分。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生甘草减:栀子鼻热盛,及生疮毒者。来源:《医学正传》卷二引东垣方。22个(擘破)。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减:黄连功效:肺燥所致小便不通。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七。113钱(去毛)。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减:栀子功效:阳乘阴,崩中下血,所谓天暑地热,经水沸溢。来源:《医方类聚》卷二○八引《简易方》。组成:香豉(微炒)15枚(去皮),黄连(去须)1分。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香豉减:黄芩功效:小儿毒热血痢。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八。888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苦参减:栀子功效:疮。来源:《千金翼》卷十五。222钱。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减:栀子不思乳食。来源:《片玉心书》卷四。1两,黄连(宣州者)11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川大黄减:栀子消渴,不生肌肉。来源:《博济》卷一。88分。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减:栀子功效:赤白痢如鹅鸭肝者。五。组成:黄连(去须,微炒)1两,黄柏(炙微赤)11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减:栀子功效:血痢,协热泄泻。来源:方出《圣惠》卷五十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六。211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减:栀子功效: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或湿热内蕴而成黄疸,胸痞烦结者。来源:《金匮》卷中。444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减:栀子功效:黄疸,身体面皆黄,鼻衄过多,并酒渣,大便闭而有热者。来源:《千金》卷十。组成:黄连、黄芩、甘草。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甘草减:栀子功效:一切火热壅肿疮疡。来源:《疡科心得集》卷上。组成:黄芩(酒炒)、黄连(酒炒)、生甘草各等分。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生甘草减:栀子功效:小儿大头瘟病。来源:《保命歌括》卷六。322钱。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茵陈蒿减:黄芩功效:黄疸,大便自利而黄。来源:《良朋汇集》卷二。343436两,大1736233352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大黄、大黄、大黄减:栀子功效: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男妇三焦积疾,粪门肿或下鲜血,小儿积热。来源:《千金》卷二十一引巴郡太守方。组成: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大黄(便秘加之)各等分。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大黄功效:口疮。来源:《准绳_类方》卷八。22222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甘草、黄柏功效:疫疠心疼,一切热毒,不服水土等。来源:《理瀹》。12321钱(磨汁冲服)。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犀角功效:内热子痫,兼有口苦溺赤,烦躁或詀语。来源:《中医妇科治疗学》。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生地各等分。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生地热气实也。来源:《痘科类编》卷四。组成:黄连(酒炒)、黄芩(炒)、黄柏(炒如褐色)、栀子(炒)、甘菊各等分。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甘菊功效:目病发散过多而火不降。来源:《眼科阐微》卷三。组成: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栀子。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大黄涩,痘色更见紫黑,烦躁闷乱者。来源:《金鉴》卷五十八。22221钱。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甘草功效:大热谵语,发斑发黄,吐衄下血。来源:《医学实在易》卷七。组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干姜、人参减:栀子功效:泻久成痢。来源:《麻症集成》卷四。2两(炙),33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葛根、甘草减:栀子利,以及外疡火毒内逼,协热下利。来源:《伤寒论》。2222钱(同烧存性)。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黄柏减:栀子功效:小儿偏坠,狐疝气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者。来源:《准绳_幼科》卷二。1221两(炙)。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人参、甘草减:黄连功效:眼虚风,见物若花蝇者。来源:《医方类聚》卷六十五引《龙树菩萨眼论》。组成:黄柏(去粗皮)1两,黄连(去须,炒)2两,熟艾半两,黄芩(去黑心)11分。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熟艾减:栀子功效:痢下黄赤水或黄赤脓,四肢烦,皮肤冷。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五。22152钱。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郁金、香豆豉减:栀子功效:阳明温病,干呕,口苦而渴,尚未可下者。来源:《温病条辨》卷二。3222钱。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秦皮、防风减:栀子功效:风热攻目,隐涩难开。来源:《明医指掌》卷八。组成:铁砂、大黄、黄连、黄芩。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铁砂、大黄减:栀子功效:妇人肝郁盛怒,气逆躁扰;或不省人事。来源:《产科发蒙》卷二。3333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干姜、人参减:栀子胃虚客热痞满。来源:《伤寒论》。组成:黄芩、黄连、香附、苍术各等分。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香附、苍术减:栀子功效:湿痰发热。来源:《不居集下集》卷八。222222钱。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柴胡、连翘吐下后,寒凉不能退其热者。嗜酒不育,脉六部洪大,重按则觉微细无力者。来源:《回春》卷二。111分,龙骨半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芍药、龙骨减:栀子功效:少阴脉沉,腹痛,咽痛,苦烦,体犹有热。来源:《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3分(去须,微炒),1两(去芦头),3半两(炮裂,锉)。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人参、干姜减:栀子功效:伤寒吐下后,毒气不解,致成下痢。来源:《圣惠》卷十三。11两,(庶虫)11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庶虫虫、熟地黄减:栀子功效:产后下痢。来源:《普济方》卷三五五。1111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当归、赤石脂减:栀子功效:热痢烦渴腹痛。来源:《普济方》卷二一一。2两(去须),大黄(细锉,醋炒)21两(心),甘草(炙)1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甘草减:栀子功效:黄疸。身体面目皆黄,大小便秘涩,脏腑壅热。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11423升。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豉减:黄连焦燥,目赤熏热。来源:《医心方》卷二十引《小品方》。4333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茵陈、大黄减:黄连功效:一切黄。小便黄色及身黄者。来源:《外台》卷四引《必效方》。组成:葛根半斤,甘草二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葛根、甘草减:栀子脘烦热,口干作渴,或喘而汗出,苔黄,脉数。来源:《伤寒论》1122钱。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芦甘石、黄柏减:栀子功效:口碎,下疳。来源:《种福堂方》卷四。5221钱。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鸡胆、甘草减:栀子功效:五疳。来源:《名家方选》。411555钱。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百草霜、槐花、地榆功效:血箭痔。来源:《外科大成》卷二。组成:葛根半斤,甘草二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葛根、甘草减:栀子脘烦热,口干作渴,或喘而汗出,苔黄,脉数。来源:《伤寒论》组成:黄芩(去黑心)1两,黄连(去须)11两半,甘草(炙)半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升麻、甘草减:栀子功效:时气病后目赤涩痛。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组成:黄连、黄柏、黄芩、栀子、细辛、干姜各等分。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细辛、干姜功效:三焦实热,口舌生疮糜烂,痛不可忍者。来源:《回春》卷五。组成:大黄(湿纸裹蒸)、川芎、黄连(净)、黄芩各等分。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川芎减:栀子功效:实热衄血。来源:《直指》卷二十一。组成:栀子、黄芩、黄连、龙胆草、郁金、雄黄。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龙胆草、郁金、雄黄功效:麻疹身间壮热,余毒留连。来源:《片玉痘疹》卷十三。组成:大黄半两,黄连半两,黄柏半两,栀子半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黄柏减:黄芩5-6日不解,头痛壮热,四肢烦疼,不得饮食。来源: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张文仲引许推然方(三)。4333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茵陈、大黄减:黄连功效:一切黄,小便黄色及身黄者。来源:《外台》卷四引《必效方》。组成:黄柏半两,黄芩半两,黄连半两,大黄半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黄柏、大黄减:栀子功效:中外诸热,寝汗咬牙,睡语惊悸,溺血淋闭,咳血衄血,瘦弱头渐致发焦肤槁,羸瘦如柴,变成骨蒸痨瘵。来源:《宣明论》卷四。组成:当归(切,炒)11两,黄芩(去黑心)1两,黄连(去须)2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当归、犀角屑减:栀子功效:产后赤白痢,脐腹撮痛。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五。3分,大黄(锉,炒)1两,黄连(去须)1两,黄芩(黑)1两。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茵陈蒿、大黄减:栀子功效:黄疸,身体面目皆黄。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30粒。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当归、蕤仁减:栀子功效:肝热眼赤而不痛。来源:《银海精微》卷下。2111两(煮取汁)。原方对照:黄连、黄芩、栀子各等分。加:大黄、附子减:栀子功效:阳虚热结,心下痞闷,恶寒汗出,脉沉者。来源:《伤寒论》。组成:栀子仁半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神经科脑卒中护理方案
- 2025版慢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及综合护理
- 骨盆解剖图概述
- 胃炎症状分析与护理建议
- 红色旅游景区项目介绍
- 青光眼常见症状护理技巧探讨
- 人物介绍制作规范
- 物业产品经理课程介绍
- 如何提高体能训练
- 2025版痴呆症常见症状及护理原则培训
- 中国银河证券可转债权限开通答案
- 家庭老人赡养协议书
- 名画中的瘟疫史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上海健康医学院
- 宗春山安全第一课
- 财务咨询公司税务筹划指南范文
-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
- 一年级数学上册看图列式专项练习题(附解析)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护理查房
- 消防安全评估验收合同
-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第2.5课风的作用教学设计
- 2026年全年日历表带农历(A4可编辑可直接打印)预留备注位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