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同步测试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同步测试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同步测试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同步测试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同步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38分)1.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D.大气的保温作用强2.2017年“十一”长假期间,李丽同学随父母来海滨旅游。当她面朝大海,长发在海风吹拂下向后飘起时,切实感受到惬意舒畅的心情。结合“北半球海滨地区海陆环流图(甲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乙图)”,如果李丽头发向后飘起仅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可能发生在乙图中的哪个时间段()A.16时至次日8时B.A.16时至次日8时B.8时至16时C.18时至次日6时D.6时至18时TOC\o"1-5"\h\z月球昼夜温差大于地球,主要原因是()A.月球公转周期小B.月球体积小C.月球上没有大气D.月球上没有太阳辐射正确表示太阳、大气、地面三者之间热量传递过程的是()A.太阳-地面-大气B.太阳-大气-地面C.地面-大气-太阳D.大气-太阳-地面夏天使,城市比农村更加酷热,原因是()A.集聚效应B.阳伞效应C.热岛效应D.雨岛效应在晴朗的冬夜,农民用熏烟的方法防止霜冻、是因为()A.烟雾能将地面辐射反射回地面A.烟雾能将地面辐射反射回地面C.烟雾能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烟雾能将地面辐射散射回地面D.烟雾能使地面和近地面大气加热增温7.读图,完成下题.7.读图,完成下题.1)关于a、b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压A.气压a地低于b地B.气温a地低于b地C.a地空气受热下降D.b地空气冷却下降2)甲处有大面积绿地,绿地对空气的作用是()A.净化、增温B.净化、增湿A.净化、增温B.净化、增湿C.增温、增湿D.增温、减湿下左图为滨海地区某日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右图为该地区此日某时段气流状况,由左图可知右图出现的时间约为()A.6时一18时B.18时一次日6时C.8时一16时D.16时一次日8时在江阴,夏季常有这样一个现象: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的吸收强烈B.云层的反射强烈C.大气的散射强烈D.地面反射强烈读局部热力环流图,完成下列各题。(1)(1)①②③④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③〉④'②〉①(2)①②③④四地气温的大小关系是()A.③〉④B.①〉②C.④〉②D.①〉③(3)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且④位于③地正南,则图中箭头所示风向最可能是()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该图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12.如图是"某地气温随高度和时间变化示意图12.如图是"某地气温随高度和时间变化示意图”.1)当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时()A.大气辐射达到最强和最弱近地面大气热量收入大于支出2)近地面空气质量较差的时间段是()A.20时至次日5时B.8时至10时B.是每天的14时和6时地面辐射呈现最高值和最低值C.10时至15时D.15时至20时A.甲地气温高于乙地B.丁地气压高于甲地C.乙地气压高于丙地D.空气的运动顺序:先是①和③,再是②和④据此回答下题.如图为四幅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A•:叱⑷IDA•:叱⑷ID读下图,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①白天的谷地②白天的山坡③夜晚的谷地④夜晚的山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近地面的等压线”图,回答。对对图中正确指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A.AB.BC.CD.DA.AB.BC.CD.D二、综合题(共3题;共24分)16.读图“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F,I。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图中丨的作用是。阴天的气温日较差一般比晴天小。主要原因是什么?深秋,我国北方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以防止寒潮造成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17.读“大气的保温效应模式图”回答。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辐射或过程的名称:A、D;E。晴天的昼夜温差大于夜晚的昼夜温差是因为白天(字母)较强,夜晚(字母)较弱。

18.读图,填空.(1)如图中A表示辐射,B表示辐射,C表示辐射.(2)由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之所以具有保温作用,就是因为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同时又以的形式把热量归还给地面的缘故.(3)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相比较,辐射波长较长的是,较短的是.(填名称)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答案】A【解析】【分析】晴天晚上云少,则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则剧烈降温容易出现霜冻。【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大气热力作用的基本原理。【答案】B【解析】【分析】白天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白天陆地增温快,气压低,海洋升温慢,形成高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这时可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因此当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时间段可满足情况。选B。【点评】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应用。【答案】C【解析】【分析】月球由于没有云层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故白天温度较高;夜晚没有云层,无大气逆辐射作用即无保温作用,故夜晚温度较低,故温差大于地球.故选:C.【点评】月球由于没有云层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故温差大于地球.【答案】A【解析】【分析】太阳辐射是热量的根本来源,太阳辐射使地面增,而后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而后大气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起着保温作用,故过程为太阳-地面-大气.故选:A.【点评】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气热力作用,城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是城市人口数量多、工业集中,城市人多,车多,工厂多,排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的温带高于郊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答案】C【解析】【分析】在晴朗的冬夜,农民用熏烟的方法防止霜冻,主要运用的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烟雾能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起到保温的作用.故选:C.【点评】夜晚,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大部分通过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能量返还给地面,从而起到保温的作用.【答案】(1)B(2)B【解析】【分析】(1)A、大气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压流向低压,故气压a大于b,故不符合题意;B、a处大气下沉故温度低,b处大气上升故温度高,则气温a地低于b地,故正确;C、a大气下沉则得出为大气温度低收缩下沉,故不符合题意;D、b处大气上升故推算出为大气温度高膨胀上升,故不符合题意.(2)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大气由a流向b,中间甲为绿地.而绿色植被具有吸附尘埃的作用,即为净化空气的作用.植被具有蒸腾的作用,从而加大了空气的湿度,即为增湿的作用.综合得知,绿地具有净化、增湿的作用.故选:(1)B.(2)B.【点评】(1)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故根据该过程即可得出答案.(2)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而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绿色植被具有吸附尘埃,且植被具有蒸腾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读图,由右图中近地面吹海风,推测此时近地面气压值海洋高于陆地,此时海洋气温低于陆地。从左图中可以读出,海洋气温低于陆地的对应时间约为8时一16时,C对。A、B、D错。【点评】热力环流,海陆风,水平气压梯度力。【答案】B【解析】【分析】白天由于大气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故阴天的白天温度较低.故选:B.【点评】晴天云层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保温作用弱,故而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阴天白天由于大气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故温度低,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温度高.【答案】(1)D(2)C(3)D【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近地面气流从③向④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所以③〉④。近地面气压总比高空的气压大。高低压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而言,且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所以③〉①,④〉②〉,②〉①,所以四地气压大小关系为③〉④'②〉①,故选Do由于热力形成的环流,垂直气流是上升气流代表受热膨胀,下沉气流代表冷缩下沉,近地面的气温比高空的气温高。故选Co(3)水平运动的大气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偏转成东北风。故选Do【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判断,甲处气流下沉,判断为冷空气下沉,乙处盛行上升气流,故判断为热空气上升,故甲处的气温较乙处低,A错误。垂直方向上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越往高空气压越低,故丁处气压低于甲处,B错误。C正确。热力环流过程应先形成垂直运动,再形成水平运动,D错误。【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的过程和气压高低的判断方法,难度一般。【答案】(1)A(2)A【解析】【分析】(1)读坐标图可知,当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5时,最低气温出现在5时;通过纵坐标可知近地面的温度高于高空的温度,故近地面大气热量支出高于收入;当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候与地面辐射的最高值、最低值出现时间不一致.(2)由题中图可以看出,5时和20时近地面气温低于高空气温,出现逆温现象,空气质量较差,5时以后,20时以前,逆温现象消失,空气质量得以改善.故选:(1)A.(2)A.【点评】(1)气温越高,大气辐射越强.当气温达到一天中最高和最低时,大气热量的收入等于支出.(2)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答案】D【解析】【分析】A、图中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是南半球,故A错误;B、图中风向与等压线垂直,无偏转,位于赤道上,故B错误;C、图中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是南半球,故C错误;D、图中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是北半球,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判读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时可以运用规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的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南半球的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答案】B【解析】【分析】白天,山坡气温高于谷地,升温快,大气上升;晚上,谷地气温高于山坡,升温快,大气上升。【点评】热力环流。【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之为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在高空风向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在近地面风向还要受到摩擦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风向最终位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右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二、综合题【答案】(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3)多云的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低,故气温日较差较小。(4)D【解析】【分析】⑴图中字母A是由太阳发出的太阳辐射,F是地面射向大气的地面辐射,I大气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⑵A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D是经过大气的削弱作用后的太阳辐射,所以从数量上看,A〉D;I是大气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起到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⑶阴天的的白天,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白天温度不太高;夜晚,云层厚,大气的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温度不太低,所以气温日较差一般比晴天小。晴天,云层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温度升高快;夜晚,大气的逆辐射弱,热量散失快,气温下降快,昼夜温差大。⑷深秋,我国北方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浓烟能增强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加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以防止寒潮造成大面积冻害。选D正确。故答案为:(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3)多云的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低,故气温日较差较小。(4)D。【点评】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图中字母A是由太阳发出的太阳辐射,F是地面射向大气的地面辐射,I大气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A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D是经过大气的削弱作用后的太阳辐射,所以从数量上看,A>D;丨是大气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起到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有保温作用。阴天的的白天,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白天温度不太高;夜晚,云层厚,大气的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温度不太低,所以气温日较差一般比晴天小。深秋,我国北方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浓烟主要是增强大气的逆辐射,增强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以防止冻害发生。【答案】(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或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2)C;E【解析】【分析】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⑴根据箭头指向,A代表的是太阳辐射,D代表的是地面辐射或地面长波辐射,E代表的是大气逆辐射。⑵晴天的昼夜温差大于夜晚的昼夜温差是因为白天被削弱的太阳辐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故C较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的作用弱,故E较弱。故答案为:(1)太阳辐射;地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