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梯形椭圆形》_第1页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梯形椭圆形》_第2页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梯形椭圆形》_第3页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梯形椭圆形》_第4页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梯形椭圆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页共15页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梯形椭圆形》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梯形椭圆形》。设计背景课改纲要的自主学习。活动目的1.幼儿利用已有知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圆形来认识梯形和椭圆形。2.幼儿通过比拟,认识到各种图形的不同及其用途,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3.幼儿利用图形的变化和互相拼凑折叠做游戏及手工,看到自己的销售也乖巧,真了不起。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各种形状的彩色纸片,胶水,剪刀。活动过程1.开场环节:让幼儿分别展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让老师看看,找不准的老师耐心帮助其认一下。2.根本环节:(1)让孩子拿出与老师手中形状一样图形的纸片展示,告诉幼儿这就是梯形,因为从两侧边上可以斜爬上去,就像梯子一样,因此就叫梯形。然后,老师用准备好的长方形重叠到相应位置,画出两条垂直线,使梯形变成长方形和三角形。让幼儿一目了然,图形能互相变换。这个梯形能变成长方形、正方形,还有三角形。请孩子们把手中的梯形折一折,画一画,看着变一变。(2)同样方法教学椭圆形。让孩子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椭圆形的物品,再让孩子把圆形和椭圆形重叠在一起比一比。3.完毕环节:老师与幼儿一起用不同形状的纸折物件或者拼图案。4.延伸环节:生活中除过有这些规那么形状外,还有许多不规那么、不知名的形状,请你回家后帮老师找一找。教学反思1.备课反思:梯形认识太抽象,就是扛一架梯子,孩子们也看不到是梯形。所以,只能有意画成上窄下宽的梯子让学生直观。2.活动过程反思;(1)对不同形状梯形应该讲到,并且在讲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让孩子不要对梯形定势,以便充分理解梯形特点。(.出处)如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倒置梯形、立置梯形。(2)进度不是主要的,要让各类幼儿充分活动起来,做好巡查和个别指导。3.对活动效果评价:根本到达目的,再细些会更好。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椭圆形》活动目的:1、初步感知认识椭圆形,能将椭圆形与其它图形进展区分。2、可以让幼儿找到与椭圆形相似的物体。活动准备:音乐《认识椭圆形》,红色、黄色椭圆形假设干个、各种颜色的图形假设干、小组操作图、椭圆形和圆形卡片每人一份。活动过程:一、初步感知:今天我们去参观图形游乐园,路上要经过很多的图形,我们一边走一边读出它们的名字吧。幼儿听音乐一边走一边复习已认识的图形。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游乐园里有什么图形?2、找一找图形游乐园里来了什么样的新朋友?3、猜一猜新朋友叫什么?跟读椭圆形4、____环球动漫城图标,幼儿欣赏动画。我们刚刚听到的儿歌名字叫认识椭圆形,今天有三个小伙伴被带入了椭圆形王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二、认知理解:1、老师提问:①魔镜是什么形状的呢?②他们踩着什么样的图形来到巧克力喷泉边?2、视觉感知椭圆形:①出示椭圆形,引导幼儿观察其边缘。(光滑没有棱角)②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椭圆形教具,这些都是椭圆形。3、视觉区分椭圆形:①出示圆形和椭圆形,通过重叠比拟的方法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呼啦圈演示。②通过比拟椭圆形和圆形的两条中心线不一样长。③出示所有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请幼儿从中找出椭圆形。并验证。三、操作体验:1、第一组幼儿给椭圆形涂色:将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2、完成《迪多游戏乐园》第21页大象的晚餐游戏。四、经历迁移:寻找生活中见过的哪些东西是椭圆形的如:椭圆形的鸡蛋、镜子、包装盒、饼干等。我们去外面看看有没有椭圆形的东西好吗?跟客人老师再见!随音乐退场。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椭圆形》活动目的:1、认识椭圆形,掌握椭圆形的特点,学习正确区别椭圆形和圆形。2、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才能。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1、指导家长和孩子共同搜集椭圆形物品,并将这些物品摆放到教室的各处。2、老师演示用具:从圆形变换到椭圆形的电脑课件、圆形与椭圆形图片,上面有可以活动的从圆心到边上的间隔测量小棍,呈直角摆放。3、幼儿学具:地板上画有圆心的圆形和椭圆形、幼儿测量长度的绳、操作盘上圆形和椭圆形的卡纸拼出的图案、圆形和椭圆形的集合图等。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认识椭圆形并能正确说知名称。难点是比拟椭圆形与圆形的异同。教学过程:一:观察感知椭圆形1、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操作,将圆形拖长变成椭圆形,幼儿观察由圆形变化到椭圆形的过程,并认识不同摆放位置的椭圆形。2、指导幼儿观察认识椭圆形的形状,并正确为椭圆形命名。二:操作比拟讨论找出椭圆形的特征1、老师:小朋友们,刚刚老师用圆形渐渐地变出了椭圆形,那么圆形和椭圆形它俩一样吗?到底哪儿不一样呢?下面小朋友自己来测量比拟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2、老师指导幼儿三人一组在地板上的圆形与椭圆形前,用绳子进展操作测量,由于孩子们有测量圆形的经历,所以老师指导幼儿通过测量、比拟得出椭圆形的特征。3、指导幼儿讲讲自己的发现:圆形边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间隔是相等的。而椭圆形从圆心到边上的间隔是不同的,从而知道圆形是圆圆的圆,椭圆形是长长的圆。4、老师进展总结,出示圆形和椭圆形图片,比拟椭圆形和圆形从圆心到边上的间隔,从而证实幼儿的发现是正确的。三:理论应用,观察寻找并介绍生活中的椭圆形物体1、老师:小朋友,刚刚我们认识了椭圆形,知道了椭圆形的特征,如今我们来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哪些东西是椭圆形的?!来自教案.!活找到了之后,用你的小手摸一摸它的椭圆形的边缘,感知一下椭圆形的形状,然后把椭圆形的东西放到前面的椭圆形的筐子里吧!2、老师组织幼儿到教室的各处找:桌子上、窗台上、玩具柜里等等。幼儿找到之后,老师指导幼儿用自己的小手摸一摸它的椭圆形的边缘,感知一下椭圆形的形状,然后把椭圆形的东西放到前面的椭圆形的筐子里。3、老师组织幼儿检查椭圆形的筐子里的物品是否正确,并进展总结。4、老师提问: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椭圆形的东西,请你仔细想一想你还见到过哪些椭圆形的东西?5、组织幼儿讲讲自己见到过的椭圆形的物体。四:动手操作,稳固练习1、老师出示由圆形或椭圆形卡片拼出的各种图案,指导幼儿讲讲都有哪些图形组成的。2、幼儿每人一套由圆形或椭圆形卡片拼出的各种图案,指导幼儿将椭圆形的卡片送到椭圆形的集合中,圆形的卡片送到圆形集合之中。3、老师组织幼儿互相检查集合中的卡片是否正确,并进展小结。活动延伸:组织幼儿将手中的教具放到数学活动区中,并在平时的动中进展图形的拼摆练习,使这一活动得到延伸,从而稳固幼儿对知识的掌握。中班数学教案范文:认识椭圆形活动目的: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根本特征。活动准备:教具: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学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1、认识椭圆形。出示椭圆形,"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展比拟,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2、小结椭圆形的特征。"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3、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二、小组活动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三、活动评价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中班数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认识梯形》设计背景由于梯形的概念幼儿不容易理解,所以活动设计不从概念入手,先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泄情感,感受愉悦。活动目的1,感知梯形的根本特征,稳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2,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到梯形,学惯用多种方法将各种图形变成梯形。3,开展幼儿的观察力[.出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才能。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梯形的特征。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将各种图形变成梯形。活动准备1,环境创设准备:活动室内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图画。2,老师演示用具:自制动物模型(小猴子的圆形嘴巴,小兔子的三角形嘴巴等等)几何图形饼干假设干(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多媒体课件。3:幼儿学具:包含有梯形的图画假设干张(没涂色)。活动过程1,游戏:给小动物喂饼干2,观察理解梯形特征(1)出示梯形,提问: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图形像什么?(2)小结:这个像滑梯的图形叫梯形(3)各种各样的梯形。(出示多媒体课件)(4)两边一样长,只有一边是滑梯的图形是梯形吗?3,操作在各种图形的饼干中找梯形饼干喂小动物吃。要求?想拿一块,在拿两块不同的梯形饼干喂小动物。4,找梯形(1)在教室里,院子里找一找,说一说。(2)出示课件:寻找梯形宝宝。5,分组活动(1)给梯形穿衣服(涂色)(2)拼一拼: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拼梯形。)6,小结,完毕。教学反思对于梯形,大多数孩子对他都邮感性的认识,这节课我结合幼儿这种感性认识设计了:给小动物喂饼干,找一找,涂一涂,看一看,拼一拼等环节,强化这种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比拟,老师的点拨,把这种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多样的活动形式,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幼儿的个性开展,课件的播放让幼儿认识到梯形的多样性,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理解梯形的特征。当然,在这节课的设计问题上,我做的还不够准备比拟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学到更多知识。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圆形》活动设计背景圆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在幼儿的眼中和心中有一定的占有量。而且,在幼儿的玩具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圆形的,老师在教学时要用与圆形有明显差异的图形作为比照,让幼儿辨识圆形。通过让学生寻找和表现圆形物体,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活动目的1、能从其他图形中区分出圆形。2、通过观察,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并认识圆形。3、能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圆形物。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从其他图形中区分出圆形。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并认识圆形。活动准备1、各种各样带有圆形的物体。2、有圆形物体的图片。活动过程一、导入1、播放范晓萱的《洗澡歌》,小朋友们站起来,跟着老师一起边唱边跳。2、问题一: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圆形)问题二: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呢?(太阳、皮球、纽扣)3、老师导入:小朋友们真棒!今天,就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走进圆圆世界去看看,好吗?二、展示图片欣赏老师展示各种圆形图片和带有圆形的物体。三、画一画圆圆的世界多美丽呀!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圆,小朋友们想自己画一个美丽的圆吗?1、小朋友们自己画圆。2、老师示范画圆。3、老师讲解画圆的方法。4、小朋友们按照自己的爱好画圆。5、作品展示。四、教材练习1、请小朋友们在教材《认识圆形》一课的图形中找出圆形,并把他们涂上你最喜欢的颜色。2、作业展评。五、延伸活动老师出示各种各样带有圆形的物体,然后引导学生:这些圆形物体都是老师自己动手制作出来的!小朋友们回家后也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制作一个圆形物体哦!教学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幼儿可以从众多物体中区分出圆形,可以通过观察,寻找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2、本节课,我上的还是比拟成功的,到达了预期的教学目的,这次活动我遵循了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幼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