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_第1页
2023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_第2页
2023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_第3页
2023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_第4页
2023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地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高三#导语】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学问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同学,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力量,填补学问、技能的空白。我高三频道为你细心预备了《高三地理上学期学问点总结》助你金榜题名!

1.高三地理上学期学问点总结

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口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地势阶梯界线

第一级阶梯和其次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其次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气候界线

(1)1月0℃等温线(也是XX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潮湿区和半潮湿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潮湿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四周,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2.高三地理上学期学问点总结

一、气候方面

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秦岭—淮河是潮湿和半潮湿地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XX带分界线。

6.秦岭—淮河是XX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柔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二、植被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为XX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说。

三、河流水文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少,汛期长,冬季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多,汛期短,冬季结冰。

四、地形、土壤、矿产方面

1.地形:秦岭—淮河以南以丘陵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平原、高原居多。

2.土壤:秦岭—淮河以南渐以红壤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黄壤或棕壤为主,东北以黑土为主,西北多白色沙质土。

3.矿产:秦岭—淮河以南以有色金属居多,工业上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出口加工等轻工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煤、铁、石油为主,工业方面以重工业占的比例较大。

五、农业方面

1.耕地类型: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田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旱地为主。

2.粮食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稻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小麦为主。

3.油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油菜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花生、大豆为主。

4.糖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甘蔗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甜菜为主。

5.作物熟制:秦岭—淮河以南一年二至三熟;秦岭—淮河以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六、其他人文地理方面

1.秦岭—淮河以南聚落分散,沿河带状分布居多。房屋墙体较薄,屋顶坡度较陡,以通风散热为主。私家园林建筑规模较小,布局精致,以黑白为主色调,颜色素淡,包括傣族的竹楼、侗族的鼓楼等都比较淡雅,与水乡风光、潮湿的气候特点融为一体。秦岭—淮河以北聚落集中。房屋墙体较厚,有院落,防风保暖。皇家园林建筑以红黄为主色调,既显示出皇权的尊容富贵,又与宽敞整齐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相互辉映。

2.秦岭—淮河以南水路运输占很大比重;秦岭—淮河以北以陆路运输为主。

3.秦岭—淮河以南交通不便,使沟通受阻,方言较多。秦岭—淮河以北多地势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联系便利。老百姓交往、沟通的机会多,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异不大,方言较少。

4.秦岭—淮河以南人体平均身高较矮,男子聪慧才智,擅长经商;女子婀娜多姿,心灵手巧。秦岭—淮河以北人体平均身高较高,男子粗犷豪放,女子英姿飒爽。

5.秦岭—淮河以南民族服饰以蓝、青等素淡颜色为主,夏天的酷热使得南方人更偏向白色和杏色。秦岭—淮河以北民族服饰以红、白、黑、绿等颜色居多。

3.高三地理上学期学问点总结

分析要素: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能隐藏量、汛期等

1、流量(米3/秒)反映水资源的多少

(1)流量的大小

总流量: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流域面积的大小

分段流量:上游来水;四周支流汇入状况;其他因素

(2)流量的变化

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季节变化、日变化

2、水位(米)变化

流量的大小打算于河流的补给类型。分布在润湿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打算;分布在干旱地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打算;

其他因素:人类活动

3、汛期长短及消失的时间(气候)

4、有无结冰期

影响因素:气温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凌汛形成的条件

有结冰期;低纬流向高纬;结冰和融冰时期。

凌汛产生的危害—冰坝抬高水位,浮冰冲击河岸导致洪涝灾难的发生。

5、水能隐藏量

河流落差大(解释为什么),水量大(解释为什么)

水量大小取决于流域内降水量(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水系特点;流域面积;

6、含沙量(克/米3)

(1)河流总体含沙量大小:下垫面、地形、土质状况、植被状况人类活动

(2)某一河段:流速、人类活动(水利工程)

7、航运价值:流量、地形、经济进展水公平

4.高三地理上学期学问点总结

世界各大区域沙漠分布:

一、东亚:

中国西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

二、南亚:

印度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处:印度沙漠(塔尔沙漠);

三、中亚:

1、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卡拉库姆沙漠;

2、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中部地区;

3、哈萨克斯坦西部与俄罗斯交界处和中东部一小部分;

四、西亚:

1、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2、沙特阿拉伯境内大部分地区:北部内夫得沙漠、南部鲁卜哈利沙漠;

五、非洲:

撒哈拉沙漠(世界上的沙漠);

六、大洋洲:

澳大利亚西部维多利亚大沙漠;

5.高三地理上学期学问点总结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外形和长度:相互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渐渐缩短。

4.经线的外形和长度:全部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推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推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推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状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