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就业吸引力研究7100字(论文)》_第1页
《城市就业吸引力研究7100字(论文)》_第2页
《城市就业吸引力研究7100字(论文)》_第3页
《城市就业吸引力研究7100字(论文)》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对大学生就业吸引力的研究--以贵阳市为例目录TOC\o"1-3"\h\u26150一、影响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的因素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的因素(一)一线城市的吸引力一线城市因其经济地位中得天独厚的优势,聚集了各种类型的企事业单位,给求职者提供更多的岗位机会。另外,一线城市各种资源配套,如高校毕业生就业资源、学习、生活资源等更完善。大城市因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最先接触世界先进的技术、最好的管理知识。更吸引人的是,大城市的种种机会下拥有更高的创业成功率,高校毕业生有更多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才能。(二)中西部就业缺陷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硬件交通设施建设滞后,据估算,每百万人口拥有的公路里程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人均GDP增长率就可以大幅度提升。但目前西部地区交通设施存在“两低、两差、两不足”的突出问题。“两低”是交通运输系统密度低,道路通达深度低;“两差”是西部地区道路质量差,出海条件差;“两不足”是建设投资资金严重不足,自身发展能力存不足。西部地区所选城市的就业机会不是很多,并且其发展空间极其有限。二、贵阳市大学生就业选择现状(一)贵阳市大学生就业情况2013年至2019年,贵阳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2019年与2013年相比,贵阳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翻了一番多,后三年就业率逐年有小幅下降。据统计,贵阳市2019年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2.9%,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7.3%,专科(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88.5%。2019年,贵阳市高校毕业生超过10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压力较大,就业率88.6%。2018年至2019年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2.9万和14.2万、就业率为81%和85.5%。贵阳市通过制定“1+3”政策扶持学生创办微型企业,财政发放补贴共1.3亿元,扶持微型企业创办4200多户,提供就业岗位3万个。5105人通过《贵阳市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到基层就业。据贵阳市教育委员会统计,市教委划拨50万元专项经费直接资助大学生创业项目,覆盖40多所高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10个、高校大学生创业基地30个、特色创业孵化园50余个区县、创业指导站也逐步建立。2012年贵阳市高校毕业生15.3万,初次就业率86.81%。从贵阳市教委获悉,通过《贵阳市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到基层就业的学生有5879人,比去年增加了774人,其中,902名高校毕业生应征西部志愿者计划,179名最终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1812多名毕业生应征“三支一扶”计划,有2067名毕业生参加教师“双特计划”到本市农村基层从事教育工作,选调生400人,为农村医疗、农技、教育定向培养375名,村官1600名;毕业生自主创业1923名占毕业生总数1.3%,为鼓励自主创业,贵阳官方2012年投入创业扶持资金1000万元,建立市级创业孵化园9个,高校创业基地(机构)41个,微型创业指导站,80%以上高校设置创业课程,全市专兼职创业指导师72人。从层次上看,学历越高,就业率越低,这样的现象最近几年一直存在。到2010年,研究生就业率为72.6%、本科生就业率为86.2%、专科(高职)就业率87%。2011年,贵阳市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43850人,其中,研究生11429人,本科生71411人,专科(高职)61010人。据统计,研究生就业率为73.32%,本科生就业率为86.60%,专科(高职)就业率为88.85%。2012年,全市普通高校毕业生有15.3万余人,其中,研究生13712人,本科76427人,专科(高职)62985人。研究生就业率为74.66%,本科生就业率为87.04%,专科(高职)的就业率为89.16%。从区域流向看,半数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愿意留渝工作。2011年大多数毕业生留在贵阳发展,东部地区占12.4%,中部地区占7.16%,在贵阳就业的占61.%70,西部其它省市占19.37%。2012年留在贵阳就业成了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据介绍,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区域较广,其中,东部地区占13.95%,中部地区占5.89%,在贵阳就业的占63.68%,四川占8%,西部其它省市占8.42%。(二)就业吸引力调查编制调查问卷,并选取贵阳当地的200名在校大学生,发出问卷200份,收回198份,其中有效问卷190份,问卷有效率95.96%。毕业去向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受现实就业情况的影响,并且这种想法和现实的匹配程度会影响是否就业。表1大学生毕业去向选择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农村人数1295110比例67.9%26.8%5.3%从整体选择来看(表1),大学生在毕业后城市选择上明显更倾向一二线城市,仅有5.3%选择回到农村。表2选择就业城市时生态环境的重要程度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人数501103000比例26.3%57.9%15.8%00由表2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对就业城市选择的影响较大,觉得重要和非常重要的分别为57.9%、26.3%,没有人选择不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如今提倡绿色生活,人们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而就业城市的经济水平上,有51.6%的人选择了非常重要,36.3%的人选择重要,仅有5.3%的人认为不重要,这也是大部分大学生选择去一二线城市的主要原因。表3选择就业城市时经济水平的重要程度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人数986913100比例51.6%36.3%6.8%5.3%0此外,父母意见对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也有很大的影响,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孩子回到自己的城市便于照顾,而部分大学生难以拒绝父母的好意,因此选择了回到自己父母所在的城市。从表4中可以看出,有39.5%的人认为父母意见重要。表4选择就业城市时父母意见的重要程度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人数3675224710比例18.9%39.5%11.6%24.7%5.3%医疗水平和社会福利的选择上,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就业城市医疗水平重要程度一般或是不重要,虽然也有45.3%的人认为重要,但是也有31.6%的大学生选择了一般。而在社会福利方面,也有20%的人选择了一般,这主要是因为医疗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体会到其优劣,并不能直观的被大学生感受到,尤其是医疗水平方面,因此部分大学生选择了一般或不重要。表5选择就业城市时医疗水平的重要程度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人数208660222比例10.5%45.3%31.6%11.6%1.1%表6选择就业城市时社会福利的重要程度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人数697138102比例36.3%37.4%20%5.3%1.1%住房是如今这个时代几乎可以成为最重要的生活“必须品”,尤其对没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来说,住房这一压力让他们难以承受,因此住房保障是他们选择就业城市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表7可以看出,有53.7%和31.6%的人选择了非常重要以及重要。表7选择就业城市时住房保障的重要程度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人数102602080比例53.7%31.6%10.5%4.2%0三、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存在的问题(一)大学生选择就业城市时要求参差不齐国家经济是由各个城市的经济聚合而成,城市发展不仅极大地拉动着个人前途的规划和企业各方面的调整更迭,对整个社会经济增长更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人分布在一起构成圈子,城市之间发展的差距又在于人才的流动。大学生和城市之间的利益关系是相互的。有研究数据表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城市选择中会偏向于发达城市,其次是交通方便的城市,还有一部分考虑家庭的时间、空间因素,下基层、走向偏远城市的大学毕业生几乎寥寥无几。就业城市选择的影响因素应该是多样的、随着城市发展而变化的。就目前而言,新兴城市发展排名、自然和社会环境、信息通达度、物价水平、历史人文底蕴等都会影响大学生选择城市的决策。现今生活、工作节奏愈发加快,身心的舒适程度对选择环境的指向陛是最强的,很多毕业生在自己职业规划允许的前提下都会倾向于经济舒适二合一的城市。(二)各城市发展水平不均衡一个城市的自身实力是其根本,发展水平是很早以前就奠定下来的基础,它决定着城市有无厚重的历史积淀、城市人口平均幸福指数及消费水准、能否提供优质的工作环境。从当前大学毕业生来源来看,来自偏远及落后地区的人对发达城市更为向往,综合各方面,留在本地的概率极小。发达城市的物价及消费水平都维持在一个相对的高度,并且有持续上升的趋势,但发达城市与工作人员的利益相关也是双向的,它也给了大学生一个较高的资薪。二、三线城市的经济当然也紧跟其后,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有很多优势的,在这些城市不用时常面对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及生活上的强大压力。首先要摆正观点,在中小城市同样可以实现个人的理想与追求,甚至许多在大城市被搁置的兴趣特长也能得到很好的展示,理想和现实都双丰收。综上所述,大学生对于就业城市的选择呈现多样化、分散化的趋势,而各城市能否留住人才,则靠自身的实力和发展水平。(三)国家相关政策尚未完善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国的人口分布是很不均衡的,东西南北部地区的资源都各有缺乏。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城市借此机会得到迅速的发展,而在空间地形的局限下,中部、西部地区发展迟缓,甚至一度转型困难,拥有大部分资源却无法高效利用。全面小康不只是一个口号,更是要让中西部地区共同参与其中,以实现“中国梦”。在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家没有落下落后地区,陆陆续续出台了“振兴老东北工业区”“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方针。在保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一书中,就把在偏远地区输送人才就业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四)我国对人才流动的推动力度还待加强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对内、对外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近年来,虽然经济快速发展,但全面小康仍然任重而道远,大学毕业生只看到眼前利益,容易走进误区,不管是从个人层面还是全社会层面都是不必要的损失。所以,能够放平心态走到基层,才是当今社会最提倡的。空间上的流动并不是主要目的,更深层次的考虑在于环境和人才技术的有效融合与共进,为了个人理想和国家利益而努力。如今很多大学都降低了入学门槛,真正让高等教育平常化,而在学校里开展的各种活动和特长培训更是让当代大学毕业生拥有了更多的技能,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人才流动。大学生走上社会,应当主动适应社会的各种需求而不是等社会来适应自己,人才都偏向走进发达城市,不仅要面对很多竞争的压力,还不能很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反观偏远城市和基层地区,尽管各方面都待完善,但是却是一个能轻松实现自身理想抱负的好平台。大学生择业都是为了规划好今后的人生蓝图,但部分人不从自身实际出发,导致最后无法正确看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社会经验和历练沉淀,不管是在选择就业城市上,还是对自身定位上,都比较盲目。四、解决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问题的方法(一)针对大学生而言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但是刚踏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压力相对比较小,能力范围内适合的工作还是很多,就业城市的挑选是一个重要关卡,但是最根本的还是离不开自己的专业或者兴趣对口,合适与否都要遵从内心。大学毕业生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所以很容易盲从、随大流,如果不给自己一个精准的定位,最后吃亏的还是个人。对自己人能力判断不清、或高或低,都会导致一系列的职场问题,久而久之容易消磨意志和工作热情,最终无法实现个人宏图。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的就业城市。如果学生喜欢挑战,喜欢在人才辈出大、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表现自己就选择大城市。如果感觉大学时光中的历练还不够,想要进一步提升自己,发扬不怕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就可以去中西部偏远地区自我磨砺,积累经验,几年之后再向大城市转换。给自己一个合理定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但是对于毕业生而言,其选择工作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而对于工作地点的选择应该遵从学生的自主意愿,要知道适不适合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如果只是一味地跟随别人选择,最后只能是碰钉子,不利于自身发展。如果给自己的定位过于高,但是自己的能力不够,就会使自己的就业压力急剧上升,从而挫伤自己的积极性,导致不自信的严重后果。根据专业选择“方向”。即将毕业步入职场的大学生首先要从自己的专业特点上考虑,根据自己的专业属性选定自己工作的城市。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着重点,越是高端的、前沿的技术可能在中小城市中还没有得到广泛普及,价值也就体现不出来。例如,土木工程专业,由于二三线线城市的崛起与发展,高校毕业生会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而学习语言类的学生应认识到出国对自己的发展更有前途。只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类别挑选适合自己的工作地点,成功几率就可能会提升。(二)针对父母而言子女能留在自己所在城市工作是很多发达城市出身父母的要求,在中国这个复杂的关系网中,拥有人脉资源能够大大减少就业成本。部分大学毕业生的父母会利用自己的人脉安排子女的工作,尽量都会选择在家庭所处的地区。大城市的学生一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吃过苦受过累。因此,父母应该引导学生选择中西部地区或者乡镇去自我锻炼一下,对子女以后的成长以及生活都会带来益处。发达城市的学生大部分只是理论知识扎实,但却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因此,父母作为子女的引导人更应该让他们拿出信心和勇气走向基层,锻炼自己的能力,这对他们今后真正进入职场是百利而无一罢的。如果父母是来自农村这个群体,那么他们对于子女成龙成凤的期望非常高,在经济和生活的压迫下,无论如何都希望子女能够奔向发达城市,解放全家的劳动力,但是他们的认知也存在严重的局限性,不明白发达城市的快工作节奏和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如果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家长应该试着理解和尊重。对于农村的父母来讲,儿女成才是他们每个人的期望,所以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大城市找到一份体体面面的工作,过上舒服安逸的生活,而大城市的竞争激烈程度是父母所不能想象的。因此,家长应该尊重孩子做出的选择,不必刻意地要求,适当引导孩子到二三线城市发展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三)针对学校而言思想教育学校方面应该多组织一些关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的讲座,多开展一些趣味活动,在良好的气氛中宣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学校育人,应当尽早在学生心中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个人、家庭的小理想要服从国家、社会的大理想,两者结合共进。时刻服从国家理想,为国家发展而奋斗。从而让大学生心里有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念,个人理想不能完全脱离国家与社会的需要。要有一种只要国家需要,我当义不容辞的决心。(四)针对国家而言有了发展就必然有需求。着力扶植一些基层企业,并鼓励他们高薪聘请高学历人才。去西部或者偏远地区的大学生会享受更高的福利津贴,加紧完善西部的资源市场配备,健全保障体系,免去大学生的后顾之忧,从而促进大学毕业生燃起去西部、基层工作的热情。偏远地区的企业需要国家的扶持,政府应当拿出资金调动发达城市的人才到偏远地区的企业工作。让有信心去基层或者西部地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福利,统一规划偏远地区的市场资源配置和福利系统,让大学生安心地工作和生活。敢于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是社会的新鲜血液,国家应该鼓励大学毕业生下基层自主创业,对政府对他们应该有一定的福利和补贴,使大学毕业生能够有足够的动力创业,让学生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特长,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不但会在创业过程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升华,还能为祖国做出贡献,两全其美。真正做到不浪费所学的知识,可以尽情书写自己的人生蓝图与理想抱负,更主要的是为祖国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我国西部山区基础设施尚未完善,国家要倾听百姓的声音,从基础做起,逐步改善西部山区的贫穷面貌,并向东部发达地区看齐。加大经济投资,改善西部落后的公共设施,加大对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扶持,从而改变西部落后的面貌,只有经济条件上去了,才会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共同创造,随之产生良性循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金到位才能燃起全国人民改造落后地区的热情。我国要实现共同发展,西部地区是不能落下的重要任务。否则,越是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西部的情况只会越糟。结论本文研究发现,生态环境、经济水平以及家庭因素是影响就业地选择的重要内容,而二、三线城市在这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这些城市应该进一步放宽户籍政策,帮助高校毕业生的父母、配偶到本地居住、就业和落户,这将是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研究显示和一线城市相比,二、三线城市在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水平上有一定差距,因此这些城市更应注重提高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数量。再次,高校可以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就业指导和教育改变大学生的个人观念,帮助大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各类城市的优缺点和自身特点,从观念上消除对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划分,这也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