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温度练习_第1页
第4章温度练习_第2页
第4章温度练习_第3页
第4章温度练习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植物生产与温度调控一、名词解释:321、土壤热容量:2、土壤导热率:3、温度日较差:4、逆温:5、农业界限温度:6、积温:7、活动积温:8、有效积温:9、春花作用:10、植物温周期现象:11、地面热量平衡:12、平流:乱流:对流:13、绝热变化过程:14、绝热冷却:15、绝热增温:16、冻土:二、填空题:221、当不同的土壤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热容量越大的土壤,其升温或降温的数值;反之,热容量越小的土壤,其温度变化就。农业生产上常以水早春晴天排水,冬季灌水,夏季灌水就是利用这一原理。2、土壤导热率高的土壤,热量在上下层间传导,地表土温的变化,相反,导热率低的土壤,地表土温的变化。植物生产中,如中耕、镇压就是通过改变土壤中比例,使发生变化而调节温度的。3、在正常天气条件下,一日内土壤表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左右,最低温度出现在,土壤表面温度的日较差。土壤约每增深10cm,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延后小时。TOC\o"1-5"\h\z4、一年中,土壤表面月平均温度最高值出现在月,最低值出现在月。5、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其次还有、、6、对大多数植物而言,维持生命的温度为,适宜于生长的温度为,满足发育要求的温度为。其中适宜于光合作用的温度范围在,适宜于呼吸作用的温度范围在。7、植物生长发育的三基点温度为、、。8、积温分为和。9、积温的应用主要体现在(1);(2);(3)。10、耕翻松土的作用主要有、、、等。11、保护地栽培措施的主要方式有、、和三、选择题:141、一日内土壤表面最高温度出现在()时左右。A、11B、12C、13D、142、土壤约每增深10cm,最高、最低温度延后()小时。A、1.5-2.5B、2.5-3.5C、3.5-4.5D、4.5-5.53、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土壤湿度B、土壤颜色C、土壤质地D、太阳辐射4、标志着进入农耕期的农业界限温度为()A、0°CB、5°CC、10°CD、15°C5、春季喜温植物开始播种的农业界限温度为()A、5°CB、10°CC、15°CD、20°C6、在土壤温度对植物的影响中,最适于块茎形成的温度范围是()°C。A、13.5-15.6B、15.6-20.9C、15.6-22.9D、16.6-24.97、玉米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A、4-6CB、6-8CC、8-10CD、10-12C四、是非题:121、当不同的土壤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热容量越大的土壤,其升温或降温的数值越大。()2、导热率低的土壤,其地表温度的变化较小。()3、与潮湿土壤相比,干燥土壤地面土壤温度的日变幅和年变幅较小。()4、浅色土壤白天温度高,日较差大。()5、在不同质地土壤中,粘土温度变幅最大。()6、秋季通过15C,为冬小麦适宜播种期的上限。()7、在农业界限温度中,把低于0°C的时期称为“农耕期”()8、把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温度之和称为有效积温。()9、水稻的感温性一般晚稻强于早稻。()10、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根系吸水量逐渐增加,而低温则减少了植物对多数养分的吸收。()11、在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中,土温的影响大于气温。()12、春季灌水可降温和抗御干旱。()五、问答题201、简述常用农业界限温度的农业意义。2、简述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的日变化规律。3、简述植物生产中进行温度调控的措施。4、简述温度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5、简述植物的温度生态类型。6、某生产单位在某作物播种期测得该阶段的每天日平均温度依次为:1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