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攻克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技术难题_第1页
QC攻克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技术难题_第2页
QC攻克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技术难题_第3页
QC攻克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技术难题_第4页
QC攻克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技术难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局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度QC小组成果发表会材料攻克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技术难题小组名称: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QC小组发表人:xx发表时间:年月xx局集团有限公司第xx工程公司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小组概况………1三、选题理由………2四、现状调查………2五、确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3六、原因分析………4七、制定对策………6八、对策实施………7九、总体效果检查………………13十、巩固措施……………………15十一、今后打算…………………17一、工程概况 xx花园一期工程位于xx汽车产业开发区内,xx公路2488号,建设单位为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我单位承建1#,2#,3#,4#,5#,6#,7#,10#,11#,16#,17#,18#楼,71#楼,共13个单体及82#地下车库、83#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为95158.2m2。工程基础为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基础,总计有3013根桩,预制桩数量多,工程量大,是本工程施工的技术难点。二、小组概况(见表一)表一:QC活动小组概况小组名称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QC小组组建日期2008年7月25日课题名称攻克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技术难题小组类型攻关型活动频率每周一次活动日期2008.7.25~2008.9.20平均年龄31岁小组人数9人QC教育时间平均72小时小组成员简介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项目部职务组内职务TQM教育时间1xx男28大学质检员组长82h2xx男38大学项目总工副组长82h3xx男30中专测量班长副组长80h4xx男30大学技术员组员78h5xx女32大学技术员组员76h6xx女32大学资料员组员70h7xx男35大学施工员组员70h8xx男23中专测量员组员60h9xx男31初中工班长组员50h制表人:xx制表日期:2008.7.25三、选题理由(见图一)图一:选题理由制图人:xx制图日期:2008.7.26四、现状调查2007年初,我公司施工的长春市双阳城区集中供热锅炉房工程为我单位施工的首个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基础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2008年7月26日,QC小组召开了静压桩施工专题会,邀请了该工程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工程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所面临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出了25项影响本工程施工的质量缺陷(见表二)。表二:静压桩施工质量缺陷调查表序号项目频数(点)累计频数(点)频率(%)累计频率(%)1桩位偏差大181872722桩顶标高超差32112843接桩端头错口超差2238924接桩节点矢高超差1244965其它12541006合计25/100/制表人:xx制表日期:2008.7.26根据表二做出了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质量缺陷排列图(见图二)。图二: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质量缺陷排列图制图人:xx制图日期:2008.7.26从排列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桩位偏差大”占所有质量缺陷的72%,是影响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五、确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见图三) 图三:确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图制图人:xx制图日期:2008.7.27六、原因分析QC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应用头脑风暴法针对“桩位偏差大”这个质量缺陷,分别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见图四)。图四:桩位偏差大因果分析图制图人:xx制图日期:2008.7.28小组成员针对因果图中的13个末端因素,通过调查分析等多种方法,逐一确认(见表三)。表三:要因分析表序号末端因素要因确认要因判断1人缺少技术培训多年来,公司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其中包括对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技术的培训,施工人员对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有所了解。否2施工经验不足2007年我公司承建的双阳城区集中供热锅炉房工程采用的就是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基础,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否3管理制度不健全公司从事建筑施工已有数十年时间,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健全,质量责任明确,都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否4机桩机保养维修不及时静压桩机设专人保养、维修,且维修人员有多年机械维修经验,责任心强,熟知机械性能。否5料管桩桩头法兰锈蚀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期间为建筑工程施工高峰期,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供不应求,且物资采购人员严格把关,管桩桩头法兰无锈蚀现象。否6管桩混凝土强度不够我公司对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进场有严格遵循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桩身质量验收规范,对生产龄期不足、无出场合格证的预制管桩决不充许进场。否7法未采用桩尖插桩定位本工程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未采用桩尖,造成管桩桩点插桩定位困难,直接影响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质量。是8接桩施工工艺不成熟常用的接桩工艺有焊接接桩、法兰接桩、胶泥接桩三种,施工前并未对三种接进行科学分析选择,也未编制相应的工艺标准。是9环夜间施工施工现场准备了夜间施工照明设备,并制定了夜间施工专项方案,夜间施工不是影响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否10测测量仪器本身误差测量仪器自身就存在误差,这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不是主要因素。否11测量仪器未校验施工前,测量仪器已经在专业机构校验过,并出据了测量仪器校验合格证书。否12桩点易被破坏桩点是由钢筋棍插入地下形成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桩点被破坏识别不清情况,直接影响桩点定位精度,是导致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是13桩点验收不严格桩点放样后的质量验收工作需要多人配合,而在验收过程中多为质检员与测量人员共同完成,这就可能导致出现同样的重复性错误,检验过程不够严格。是制表人:xx制表日期:2008.7.28由表三确定要因为:(1)、未采用桩尖插桩定位;(2)、接桩施工工艺不成熟;(3)、桩点易被破坏;(4)、桩点验收不严格。七、制定对策针对以上四个要因,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拟定目标,制定了相应的对策(见表四)。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负责人地点完成时间1法未采用桩尖插桩定位自制桩点定位器代替桩尖消除未采用桩尖插桩定位带来的影响,提高插桩就位精确度。自行研制桩点定位器,辅助预制管桩就位xx刘大壮施工现场2008.8.102接桩施工工艺不成熟科学分析,找出最佳接桩方案,编制接桩工艺流程确定最佳接桩方案,编制接桩工艺流程,接桩上下节端部错口偏差≤2㎜,接桩节点矢高<1/1000L(L为上下节桩长之和)。1、对现有接桩工艺进行科学性的分析2、制定合理的接桩工艺流程xx李晗施工现场2008.8.123测桩点易被破坏加强现场管理,改变桩点放样方法所有桩点放样清淅,施工时做到桩点无丢失1、加强现场检查力度2、由原放样桩点插钢筋棍改为桩点打眼后灌白灰何华云范继成李亮施工现场全过程4桩点验收不严格严格施工验收程序,邀请监理单位全程监督桩点放样误差不超过10㎜1、项目部各部门严格验收,层层把关2、邀请监理单位全程监督华强袁海亮施工现场2008.8.15表四:要因对策表制表人:xx制表日期:2008.7.28八、对策实施实施一:制作桩点定位器,减小桩点插桩定位误差。本工程预制桩施工中未采用桩尖定位,2008年8月8日,在预制桩试桩过程中我们发现,预制桩桩径为300㎜,而放样后的桩点直径很小,吊桩插桩就位时难以将预制桩中心点对准放样后的桩点中心,造成重复插桩就位,插桩后的误差过大。我们对试验桩进行了10次插桩就位试验,插桩就位偏差检查结果(见表五)表五预制桩插桩就位偏差统计表序号施工日期中心偏差(㎜)备注12008.8.821平均误差:210/10=21㎜22008.8.81932008.8.81742008.8.8852008.8.82962008.8.82172008.8.81682008.8.82292008.8.835102008.8.82211合计210制表人:xx制表日期:2008.8.8由表五我们看出,预制桩插桩就位平均误差为21㎜,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质量难以保证。2008年8月8日晚,QC小组成员在现场办公室召开了紧急会议,就预制桩插桩就位偏差过大问题进行讨论,大家集思广益制作出桩点定位器(见图五)。桩点定位器全部由∮12圆钢加工焊接而成,内侧圆环直径与预制桩直径相同,十字中心为桩位中心点,桩点定位器涮醒目白漆,预制桩吊桩就位前,将桩点定位器十字中心点定位到放样桩点中心,然后将预制桩落位到内环钢筋圈上,此时预制桩中心与放样桩点中心重合,桩位准确不误,撤出桩点定位器,进行压桩施工。实施后效果检查:2008年8月10日,采用桩点定位器辅助插桩定位后,技术负责人xx对10根预制桩插桩定位结果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如下(见表六)表六使用桩点定位器-预制桩插桩就位偏差统计表序号桩号施工日期中心偏差(㎜)备注18#2008.8.105平均误差:40㎜/10=4㎜(58、59号桩为夜间施工)29#2008.8.106310#2008.8.106411#2008.8.102525#2008.8.103626#2008.8.101727#2008.8.104833#2008.8.102938#2008.8.1051039#2008.8.106合计/40制表人:xx制表时间:2008.8.10由表六可以看出,预制桩在采用桩点定位器插桩就位后,插桩就位偏差由21㎜减到了4㎜,桩点定位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预制桩定位插桩的精度,有力的保证了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质量。实施二:选择最佳接桩方案,制定接桩工艺流程。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常用的接桩方法有三种:焊接接桩法、硫磺胶泥接桩法、法兰接桩法。接桩方法的选择对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2008年7月30日,QC小组从质量、成本等多个方面对三种接桩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科学的分析,并对接桩方案进行了评估打分如下表(见表七):接桩方法优缺点分析评估结论接桩用时安全性能质量保证施工成本人工用量适用范围综合评估焊接接桩法1、接桩用时较长,但可通过多侧同时焊接施工减少用时2、操作安全可靠3、焊接工艺经过多年发展已非常成熟,施工质量好4、只需2台焊机,焊条,防锈漆及少量掂铁,成本低5、只需2人既完成焊接,人工少6、适用于各种土质89109101056焊接接桩法施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为最佳方案。硫磺胶泥接桩法1、接桩用时最短2、操作安全可靠3、需在试验室作配合比,现在熬制,工艺复杂,接桩质量难以保证4、所需材料价格贵,成本高5、需多配合完成,人员投入大6、只适用于软弱土层,慎用一级建筑或承受拔力桩109787949硫磺胶泥接桩法用时短,但工艺复杂,可操作性差,成本高,应用范围受局限。法兰接桩法1、接桩速度较快2、操作安全可靠3、法兰制作比较复杂,法兰制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接桩质量4、钢材耗用量大,成本高5、只需2-3人既可完成接桩,人工少6、适用于各种土质8978101052法兰接桩法施工速度快,操作安全,工艺较复杂,耗材量大,成本高。表七接桩方法对比评估表制表人:xx制表日期:2008.7.30由表七可以看出,我们最终选择焊接接桩法,并制定了焊接接桩法工艺流程(见图六):图六焊接接桩法工艺流程图制图人:xx制图日期:2008.7.31实施后效果检查:2008年8月10日,质检员xx对预制桩焊接接桩施工质量进行了检查(见表八)。表八焊接接桩上下节桩端头错口超差调查表桩号9#14#15#16#20#28#29#30#31#32#接桩端头错口超差(㎜)1221011021接桩节点矢高(㎜)111312561095314接桩节点矢高<1/1000L(L为上下节桩长之和,本工程采用9m长桩,L=18m)即接桩节点矢高<18㎜制表人:xx制表日期:2008.8.10由表八可以看出,采用焊接接桩法,上下节桩端头错口超差均≤2㎜,接桩节点矢高均小于本工程标准18㎜,焊缝饱满,焊缝无夹渣、凹痕、咬边、焊瘤、裂缝等质量缺陷,接桩质量良好,有力的保证了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质量。接桩照片实施三:改变桩点放样方法,确保桩点位不被破坏。在双阳城区集中供热锅炉房工程中,桩点放样采用插入钢筋棍,做为桩点标记,但在后期施工中发现,这样的桩点不易保护,或是拔出钢筋棍后桩点痕迹不清淅,易造成桩点丢失,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麻烦和隐患。针对这一问题,QC小组于2008年7月29日,在工地办公室召开了讨论会,争求解决办法,最后QC小组决定用直径为50㎜的钢管在桩点位处打入地下50㎝,然后拔出钢管灌入白灰,并在桩点周围洒桩径大小的圆形白灰标记圈,这样桩点更加清淅了,也不会丢失,不会被破坏;同时由测量员范继成、李亮负责封闭施工放样桩点现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现场,加强放样桩点保护力度,确保放样桩点不被破坏。实施后效果检查:截止到2008年9月20日,共完成3013根预制桩施工,没有出现一个桩点丢失、破坏现象。利用打孔灌白灰的方法代替插钢筋棍标记桩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施四:严格施工验收程序,邀请监理单位全程监督。由于桩点放样精度直接影响预制桩桩位偏差值,2008年8月2日,技术员华强制定了桩点放样质量验收程序(见图七)图七桩点放样质量验收程序制图人:华强制图日期:2008.8.2根据桩点放样质量验收程序,测量员范继成、李亮等放样后,由质检员xx、技术员华强、李晗对桩点进行逐个检验,检验过程中由质检员和技术员共同完成,此过程测量人员不参加,避免出现重复性的测量错误,验收标准为:群桩:20㎜,单排桩10㎜。桩点完全符合验收标准后,报技术负责人xx抽检,合格后再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与静压桩施工队进行交接桩验收,此过中,我们QC小组邀请监理公司全程监督,做到层层把关,确保桩点放样无错误,偏差符合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实施后效果检查:2008年8月14日,与静压桩施工队进行交接桩验收全部结束,所有放样桩点偏差全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得到了各家单位的一致认可,严格的质量验收程序确保了桩点放样精确度。九、总体效果检查2008年8月13日至2008年8月15日,我们QC小组成员对施工过程中的静压钢筋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进行了抽查,共抽查30个桩,具体抽查结果(见表九)。表九:静压钢筋混凝土管桩桩位偏差抽查汇总表检查时间桩号桩位偏差桩顶标高超差接桩端头错口超差接桩节点矢高超差检查时间桩号桩位偏差桩顶标高超差接桩端头错口超差接桩节点矢高超差2008.8.13180#39+91112008.8.14302#11+5272008.8.13181#18+10102008.8.14303#20-10092008.8.13182#2-15092008.8.14304#19-6112008.8.13183#14-56222008.8.14305#8-8042008.8.14264#15-9042008.8.15339#9+41212008.8.14265#10-8172008.8.15340#4-19152008.8.14266#58+41102008.8.15344#18+62142008.8.14289#21-19112008.8.15345#29+6292008.8.14290#76-362122008.8.15346#83-281102008.8.14287#40+22052008.8.15349#72+340222008.8.14286#41+20122008.8.15347#46-7352008.8.14281#21+5292008.8.15348#24-51182008.8.14280#5-10082008.8.15392#3-60142008.8.14301#29-61102008.8.15393#11-90102008.8.14300#30-8252008.8.15398#31+271141、桩拉偏差全部合格,合格率100%;2、桩顶标高超差2点,合格率为93.3%;3、接桩端头错口超差1点,合格率为96.7%;4、接桩节点矢高超差2点,合格率为93.3%以上检查结果均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规定制表人:xx制表日期:2008.8.15由表九可见,经过QC小组的努力,很好的攻克了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中出现的“桩点偏差大”这个质量缺陷,并在质量、经济、社会三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2008年9月20日,QC小组在工地会议室召开QC小组活动成果总结会,小组成员积极发言,进行自我评价,在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参与意识、问题意识、QC知识、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诸方面都有极大地提高。十、巩固措施(1)、在后期施工中,我们针对中所出现的各种质量缺陷,采取相应措施。为持续提高质量,2008年8月16日小组成员编制完成了《临时施工质量预控方案》,指导后期工作。(2)、2008年9月20日,QC小组编制的《》作业指导书,纳入公司内部技术文件资料予以保存,并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推广。(3)、为了及时掌控,2008年8月25日,质检员xx、技术负责人xx联合监理对施工质量进行了复查,复查结果(见表十)表十:静压钢筋混凝土管桩桩位偏差复查汇总表检查时间桩号桩位偏差桩顶标高超差接桩端头错口超差接桩节点矢高超差检查时间桩号桩位偏差桩顶标高超差接桩端头错口超差接桩节点矢高超差2008.8.25881#10-24122008.8.25902#14-22132008.8.25882#9+21192008.8.25903#24-172112008.8.25883#12-92102008.8.25904#18+31092008.8.25864#34+38012008.8.25905#38-7172008.8.25865#25-41152008.8.25939#10-31272008.8.25866#19-22122008.8.25940#10+80162008.8.25888#7-613320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