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尊师重道敬重师长天地君亲师是中国民间祭祀的对象。旧时民间多设---天地君亲师牌位或条幅供奉于中堂。为古代祭天地、祭祖、祭圣贤等民间祭祀的综合。祭天地源于自然崇拜,中国古代以天为至上神,主宰一切,以地配天,化育万物,祭天地有顺服天意,感谢造化之意。祭祀君王源于君权神授观念。由于在封建社会君王是国家的象征,故祭祀君王也有祈求国泰民安之意。祭亲也就是祭祖,由原始的祖先崇拜发展而来。祭师即祭圣人,源于祭圣贤的传统,具体指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也泛指孔子所开创的儒学传统。1.何为师;不师者,废学之渐也。意思是: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起先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需敬重老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君子隆师而亲友。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敬重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挚友。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探讨学问、说明道理时必称老师是如何教化的,并努力发扬光大。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意思是:重视教化是建国的根本,培育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若要好,问三老。意思是:要想把事情办好,要向有阅历的老年人请教。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意思是:拜师解答疑难,交友辨析疑难,师、友对做学问很有帮助。师道立则善人多。意思是: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意思是:擅长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擅长学习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3.尊师重教历史典故看来,重道必先尊师实在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化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谐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引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敬重重敬地说道:“我不够聪慧,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陈祎是隋末唐初洛州人,有一次和几个哥哥听父亲讲授《孝经》。父亲说:「古时没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们授课,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有一天,孔子讲着讲着,突然提了个问题,叫他的弟子曾子来回答。曾子见老师要他回答问题,抓紧站起来,往边上一站,垂下双手,毕恭毕敬的回答了孔子的提问……」「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你们明白了吗?」几个哥哥都说明白了,这时陈祎却站了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边上,毕恭毕敬的说:「明白了!」后来陈祎出家产了和尚,法名玄奘。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化家程颐为师。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搅老师,就敬重重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觉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连忙起身迎他俩进屋。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马门立雨无独有偶,上世纪50年头初,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元帅求贤若渴,意邀著名思想家、国学宗师马一浮先生参与新政府的工作。马一浮享有盛名,志向高雅,曾多次拒绝国民党政府的入仕邀请。陈毅轻车简从亲赴杭州蒋庄马宅探望,为示敬重,他脱去正装穿起长衫。到马宅后正值马老午睡,家人不知来者是谁,请他稍等要进内通报。陈毅阻挡叫醒马老,他在花港公园转了一圈回来,马老还没醒。此时下起雨来,家人就请他进客厅稍待。陈毅仍摆手不入,立在宅外耐性等候,他的衣帽都被雨淋湿了。马老醒来后,知道是威名远扬、功勋卓著的陈毅前来造访,并在外面淋雨等候,很是过意不去,遂连声致歉。马老被陈毅的诚意感动,痛快答应出任华东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之职。陈毅与马一浮的这段佳话被人称为“马门立雨”。毛泽东向老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家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老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忱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当应当!”毛泽东不忘师恩徐特立是毛泽东在湖南师范上学时的老师。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很多人离开了共产党,而徐特立却毅然加入了共产党。因此,毛泽东同志很敬重徐老。1937年1月,当徐老六十岁生日时,毛泽东同志写信庆贺,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照旧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高度赞扬他"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崇高品质,并号召全党同志向徐老学习。徐老七十寿辰时,毛泽东又送去了"坚毅的老战士"的亲笔题词。习近平老师节探望北京师范高校师生居里夫人尊师的故事1903年,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从而,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仰慕。可她对她过去的老师照旧特殊敬重。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愿望是重游她的诞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特殊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里做客。居里夫人的热忱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探讨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与落成典礼。很多著名人物都拥在她的四周。典礼将要起先的时候,居里夫人突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忱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敬重老师重在行动敬重老师的劳动。老师的辛勤劳动体现在教学上,学生虚心学习,细致听好老师的每堂课,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这是对老师最大的敬重。敬重老师的人格古人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老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作为学生应从心里敬重老师,敬重老师的人格。学生和老师谈话时,应主动请老师坐,若老师不坐,学生应当和老师一起站着说话。同老师谈话,要集中精神,姿态端正,双目凝视老师,有不同看法时,可刚好向老师请教、探讨。要虚心接受老师指责,不行当场顶撞老师。5.我们怎么做到尊师重教?5.我们怎么做到尊师重教1.见老师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2.进出校及上下楼梯给老师让行。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不随意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老师电脑。4.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5.虚心听取老师的训诲,接受师长的教化。6.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瞒老师。7.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8.听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9.在校道上遇见老师主动停下,微微鞠躬问好。遇见两个以上的老师,问“老师们好”;排队在行进中遇见老师,由领队带领全体同学问“老师好”。10.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坐。11.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在交谈时,不行随意打搅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