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范文五篇_第1页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五篇_第2页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五篇_第3页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五篇_第4页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五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小学数学教案范文五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能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视察到的简洁物体的形态,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视察到的物体的形态是不同的;能有序、全面地思索问题,正确地解决有关排列数和组合数的问题,渗透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能敏捷运用所学的学问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到数学学问和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

(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借助学生的操作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及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运用所学的学问来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视察到的简洁物体的形态。

三、教学打算

课件、玩具汽车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课题

1.情境中设问

(1)课件出示第101页图(四)的情境图。

(2)指定学生说说和这学期学的什么学问有关?

(3)课件出示两件不同的上衣和两条不同的裤子,问:看到这个图,你想到这学期学的什么学问?

2.揭示课题

板书:视察物体和搭配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及老师的设问,让学生发觉已学的数学学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二)老师引导,自主梳理

1.复习视察物体

(1)课件出示小汽车的图,同时将实物汽车摆放好。

①自主视察,组内说说。

小组内的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视察小汽车,组内说说自己所看到的小汽车的样子。

②沟通汇报,发觉问题。

a.指定一组内的学生说说看到小汽车的样子。

b.为什么他们看到的样子会不同呢?小组内沟通。

c.汇报沟通,引导发觉:从不同的位置视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态可能不一样。

③课件出示从前面、后面、侧面看到小汽车的图样,指定学生进行连线,说说:你是怎样推断?

(2)刚好练习

①练一练。(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7题)

a.学生独立在数学书上进行连线,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b.汇报沟通,重点沟通:前面、后面是怎样推断的?

②说一说。

a.从任何方向看到都是正方形的立体图形是什么?(正方体)

b.从任何方向看到都是圆形的立体图形是什么?(球体)

③猜一猜。

看到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它可能是什么?(正方体、长方体、圆柱)

a.学生拿出打算好的立体图形进行视察。

b.汇报沟通,学生汇报时老师适时出示立体图形让学生视察。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视察、沟通、比较中,发觉视察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并在不同形式的练习中加以巩固、提高,从而经验总结归纳学问的过程。

2.复习搭配问题

(1)课件再次出示两件不同上衣和两件不同裤子

①学生依据图样,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②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沟通想法,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③汇报沟通,重点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时要有序。

(2)刚好练习

①排列问题

课件出示:从8、2、4、1四个数字中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a.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沟通想法。

b.汇报沟通方法,重点说明:在组两位数时肯定有序地摆数。

②组合问题

课件出示:每两人握一次手,6个人一共握手多少次?

a.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沟通想法。

b.汇报沟通方法,重点说明:在握手时肯定有序地握手,同时每两人间只能算一次握手,不考虑依次问题。

(3)引导比较,发觉问题

上面的组数问题和握手问题在解决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穿衣服、组数、握手”等活动中驾驭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在比较中发觉两类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经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过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搭配问题的相识与与理解,渗透搭配问题的思想方法。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

1.练一练

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3题。

(1)学生独立在数学书上进行连线,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汇报沟通,指定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推断的?

2.组一组

课件出示:从5、9、0三个数字中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1)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沟通组数的方法。

(2)汇报沟通,重点说明:和0组数时,0不能摆在十位。

3.送一送

课件出示:元旦时,小明、小刚、小阳三人相互赠送一张贺卡,他们一共赠送多少张贺卡?

(1)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

(2)汇报沟通,指定学生说出思索的方法。

4.比一比

课件出示:六个小挚友进行乒乓球竞赛,每两个小挚友要竞赛一场,一共要竞赛多少场?

(1)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

(2)汇报沟通,指定学生说出思索的方法。

5.摆一摆

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4题。

(1)学生动手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小组内沟通想法。

(2)汇报沟通,指定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重点:让想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沟通。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了视察物体和搭配问题的相关学问,同时又培育学生的动手实力、思维的敏捷性,渗透肯定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畅谈收获,全课小结

通过今日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以后在解决问题时应留意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西师版xx年级上(下)册xx页

执教者:xxx

教学课时:第X课时

教学目标:

学问技能:了解xxxxxxxxxx,驾驭xxxxxxxxxx。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xxxxx方法,体验xxxxxxxxxx。情感看法:通过感受xxxxxxxx,培育xxxxxxxx的情感。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依据本节课的内容,找出重要的学问点)

2、难点:(结合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哪些学问学生比较难驾驭)

3、关键:(结合实际,找出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等

教学打算:

1、教具打算:实物、多媒体、一些数学图形

2、学具打算:实物、数学图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复习引入或谈话引入或情景引入)

1、小挚友,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xxx内容,今日我再考考大家,看看有多棒。(生说后引入新课)

2、老师昨天遇到一个难题,想到今日我都不知道怎么解决,今日我想叫大家帮老师一个忙,你们情愿吗?(情愿)生说后老师引入新课。

3、出示主题情景图引入。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

(1)、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小组沟通。

(3)、反馈信息:

生1:我觉得xxxxxxxxxxxxxxxxxx。

生2:我认为xxxxxxxxxxxxxxxxxx。

生3:我是这样想的xxxxxxxxxxxxxxx。

(4)、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同学们表现的太好了。刚才我们通过xx方法,了解到xxxxxxxxxxxx,那老师觉得xxxx样更好一些。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只要你仔细想仔细做就肯定会有收获的。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一道练习题。

(1)、学生读题,了解题目意思。

(2)、指明学生答(学生举手回答)。

(3)、师生共同探讨。

(4)、完成练习题。

2、出示其次道练习题。

(1)、学生齐读题目。

(2)、学生独立完成。

(3)、个别展示。

(4)、集体订正。

小学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相识图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会正确地叙述图意,理解“求和”“求剩余”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图画应用题.

2.通过教学初步培育学生的识图实力、分析实力和语言表达实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

教学重点

正确识图,理解图中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依据题意,正确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学生开火车口算:8以内的加减法.

2.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投影出示下面两题:

师:第一题为什么用加法?其次题为什么用减法?

今日我们接着学习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1(花图).

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告知了我们什么和什么,求什么?

指名回答.(花瓶里有5朵花,花瓶外有3朵花,一共有多少朵花?)

问:图上哪一部分不简单看出来?(花瓶里的花的朵数)

说明:当图上的物体数量比较多或者物体间相互遮盖的时候不简单数出它的个数,这时候题中会给我们标明是多少或者能够让我们依据题中给的条件算出来,这道题就给我们标明白数据(板书:5朵).

师:下面就请你们自己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集体说图意.

问:要求一共有多少朵,怎么想?

(要求一共有多少朵,就要把花瓶里的5朵和花瓶外面的3朵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

谁会列算式?

板书:5+3=8

问:5+3=8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什么?3和8呢?

(2)出示例题图2(小猫图).

师:请你们自己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在学生独立说的基础上指名说图意.(一共有8只小狗,跑了2只,还剩几只?)

问:还剩几只?(6只)你是怎么知道的?(算的或数的)

师:当数量比较多或者数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应当依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计算的方法来解答.

问:谁来说说这道题怎样列式解答?

板书:8-2=6

问:8-2=6表示什么意思?8表示什么?2和6呢?

2.教学做一做

(1)投影出示蜗牛图

指名说图意,然后独立解答.

指名列式,老师板书:6+2=8

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

(2)投影出示小猪吹泡图

学生试着自己说图意,然后独立解答.

指名列式,老师板书:8-3=5

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减法?8表示什么?

3.总结质疑:

师:想一想,今日我们学习的图画应用题和以前学习的图画应用题有什么不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巩固提高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46页的第14题,然后投影订正.

2.摆一摆、说一说

两人一组,一人摆学具,一人说题意列算式.

3.看算式编题

出示:3+5=8-2=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编题,指名回答,大家产裁判.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篇4

课时目的:

1、让学生在详细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使学生逐步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2、在理解倍含义的基础上,会用除法算式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培育学生初步的视察、分析实力。

教学重点: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教具打算:学生每人10个彩色小圆片,白纸一组8张;挂图1幅;动物数只;幻灯片若干;奖品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创设情境:

(过渡语言):(放音乐)春天,气候暖和,动物王国团聚!森林中的很多小动物都来到河边玩耍!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提示:展示挂图。

(过渡语言):谁来介绍一下?在什么地方?都有谁?它们有多少只各在做什么事情?A同学你来。(能说完整话吗?)

(评析语言:)(你胜利了!回答得棒极了!)我们现在来填填已知条件的数量是多少!

谁来试一试!H同学你胆子大一些!试试看!老师重点指导学生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方格里。

鸭□只小松鼠□只孔雀□只

猴子□只小鸟□只小鸡□只

(用惊喜的语气确定,我们大家向他学习!)

(反思):这一个环节,遵循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新奇、好动的特点,通过动物王国团聚、很多小动物都来到河边玩耍为题,这时学生都乐于玩耍。在探究性学习里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加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擅长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主动看法,让学生感觉特别好玩,在一种兴奋、主动的心态下学习数学,激发他们探究、创新的欲望。

二、探究性学习

1、体会除法与等分活动的联系

(过渡语言:)玩耍既轻松又开心是很好玩,现在我们边看他们玩耍边学习数学好吗?你能用学过的学问来提数学问题吗?(请其他同学口答)回答妙极了!

(教学语言:)现在我们来学习新的学问用除法解决的问题!请同学们分别用圆片代表猴子、小鸭,摆出它们的数量。

猴子:○○○

小鸭:○○○○○○

(讲解语言:)现在我们按3只一组,在小鸭右边的圆片图上圈一圈。留意视察:6只小鸭里面有(多少)份3只小猴那么多。(订正:2个)

(教学语言:)请再好好想想!想一想上面分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怎么表示,A同学你来一说:板书:63=2

(评析语言:)猴子有3只,小鸭有6只,按每3只为一组,通过在小鸭的数量上圈一圈,我们发觉6只小鸭里面有(2)份3只小猴那么多。因此,我们可以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只数的2倍,

用算式表示就是63=2。

板书:小鸭只数是小猴只数的(2)倍。

(讲解语言:)现在要留意的是倍不是单位名称,得数2后面不要写倍字。

(反思):探讨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得学问、应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方式下,老师不再作为学问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学问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验学问探究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学问的接收者,被动学习,而是能与老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信息,带着自己的爱好、须要与客观世界对话,从而使学习与探究统一。

2、做一做,生生互动

每个小组发一张表。(小组活动)(评出这节课听得最仔细、发言最主动的同学以及合作最好的小组。分别嘉奖小红花、小红旗。)

教学语言:请同学们留意,现在要求前后桌合作,用手中○代表,摆出松鼠、小鸡的数量;过渡语言:然后圈一圈,视察8只小鸡里面有()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最终,填空列式。

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

□○□=□

教学语言:B同学你来回答。

(小结性语言:每2只一组,8只小鸡里面有4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所以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4倍。)

(反思):惋惜这里没有留多一点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比如你问我答、我问你答。

3、说一说,师生、生生互动

实物投影出示问题。

小结性语言:我们通过前面的应用题的练习知道了这样的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份另一个数那么多?用除法来计算!下面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几道应用题;老师读题一遍。

(1)鸭子数是松鼠的()倍。□○□=□

(2)猴子数是孔雀的()倍。□○□=□

(3)你还能提出什么除法问题?

教学语言: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活动,争取每位同学都来说说是怎么想的?有困难的同学别泄气,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说一说;

(讲解语言)然后举荐一名同学说一说!(你回答得棒极了,哪组还有更好的?)

(反思):这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活动,争取每位同学都来说说是怎么想的?;假如采纳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汇报的形式,让学生考老师、考学生;老师考学生等多样活动,学生的主动性会很高,活动面会更广,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4、过渡语言:质疑:你还能提出什么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学生口头提问,老师板书:

小鸭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

小鸟的只数是小鸭的()倍。

小鸟的只数是小猴的()倍。

教学语言:现在我们来看问题口答,D同学你说一说用算式怎么表示。

三、课时练习。

1、教学语言:翻开教科书p47找到练一练第1题。

老鼠数是小猫的□倍。蜻蜓数是蝴蝶的□倍。

□○□=□□○□=□

教学语言:⑴先自己细致看第一图和其次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这道题告知了我们什么条件,要求的是什么?

⑵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同学呢就用学具画一画,圈一圈。

⑶评析语言:

2、教学语言:现在找到练一练的第2题。

调皮的身高是机智狗的□倍。

□○□=□

教学语言:⑴先自己细致视察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这道题说了什么条件,要求的是什么?

⑵独立填空列式。

⑶评析语言:用8个小圆片代表调皮有8个南瓜那么高,用3个小圆片代表机智狗有3个南瓜那么高。

3、教学语言:找出练一练第3题。

讲解语言:气象组调查了近日来的天气状况,见下表。

⑴下雨□天,晴天□天,多云□天。

⑵晴天的天数是下鱼的□倍。

⑶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①独立完成。

②组内口头提出问题,并口头解答。

四、课堂评价。

评出这节课听得最仔细、发言最主动的同学以及合作最好的小组。分别嘉奖小红花。

反思):在评价中采纳,老师评、学生评,评个人、评集体等多种评价方式,也是想达到对学

生的一个促进,培育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由于课前就强调了最终要嘉奖小红花,所以,整节课学生的秩序井然有序,即使在活动中也没有出现混乱状态。

五、课堂小结。

小结性语言:今日,我们学习了新的一种除法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想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那么多?所以用除法来计算!好了以后我们又多了一个本事,就是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学会了解决。

五、(附)板书设计:

欢乐的动物

1、小鸭只数是小猴只数的()倍?

(想:6只小鸭里面有(多少)个3只小猴那么多?)

□○□=□

2、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

(想:8只小鸡里面有(多少)个2只小松鼠那么多?)

□○□=□

小学数学教案篇5

【教学内容】教材第136页复习第24、2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相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能依据收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

2、使学生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明确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日是最终一节复习课。我们要复习有关统计的学问,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相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能依据收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会求平均数。

二、复习复式统计表

1、出示本年级3个班人数统计表,学生调查后填写。

_______小学四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______年_____月

人性别数班级合计男生女生

总计

一班

二班

三班

(1)哪个班男生多?哪个班女生多?哪个班总人数多?

(2)哪个班男女生人数差最大,哪个班男女生人数最接近?

(3)三个班共有多少人?

2、师说明编复式统计表时,先要写表的名称及日期。表中表头分哪几项要设计好。

三、复习求平均数

1、怎样求平均数?(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假如题里总数是未知的,就要先求出总数。总份数有时没有干脆告知我们,我们可以依据条件,找出总份数。

2、练习:

(1)在一次射击练习中,小刚投中的环数是9、8、8、9、10、10,小明投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