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人教高考生物一轮练习选题:高考大题强化练四生物与环境_第1页
2020届人教高考生物一轮练习选题:高考大题强化练四生物与环境_第2页
2020届人教高考生物一轮练习选题:高考大题强化练四生物与环境_第3页
2020届人教高考生物一轮练习选题:高考大题强化练四生物与环境_第4页
2020届人教高考生物一轮练习选题:高考大题强化练四生物与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大题强化练(四)生物与环境(30分钟100分).(12分)(2019•聊城模拟)如图为甲、乙两个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相关问题:⑴代表发生初生演替的群落曲线是(填“甲”或“乙”),原因是。如果在此过程中,灌木占据主导地位时草本植物并没有完全被淘汰,这说明群落演替具有(填“优势替代”或“物种替代”)的特点。⑵由A-B的深度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大小,而A-C的宽度则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高低。C点后,群落甲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此时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 (填“大于”“小于”或“基本等于”)能量输出。⑶如果群落乙演替到D时刻,人类开荒种田,则人类的活动将改变该群落演替的。.(15分)美国决定将斥资180亿美元耗时25年来防止五大湖遭到“亚洲鲤鱼”的入侵。请结合图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回答问题:(1)“亚洲鲤鱼”是美国人对青鱼、草鱼、鳙鱼、鲤鱼、鲤鱼等8种鱼的统称。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从中国进口这些鱼类,以改善生态环境。但随着“亚洲鲤鱼”数量的增加,“亚洲鲤鱼”已在五大湖水域出现,并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图中曲线符合“亚洲鲤鱼”初期疯狂增长的变化情况。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2)欲调查“亚洲鲤鱼”的种群数量,一般采用法。⑶依据自然界“种群数量增长”的特点,人类进行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控制在图中点后,原因是(4)若图中曲线H可用于表示某地嶂螂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嶂螂时只采用毒饵诱杀的办法,则嶂螂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嶂螂数量的方案: 。.(13分)冰碛层是冰川融化后形成的裸地,冰碛层上的群落演替要经历上百年的时间。下表为冰碛层演替过程中优势植物的替代情况及部分阶段土壤的pH。请回答: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的替代顺序冰川退去后的裸地告鲜f草本植物f柳树赤杨云杉、铁杉第9年第18年第3550年第8()100年土壤的pH9-,0/7.26.55-4.8⑴冰碛层上的群落演替属于(填演替类型)。⑵由表分析,演替过程中土壤pH的变化主要与(填生物名称)有关。⑶赤杨定居后,一些固氮微生物侵入赤杨根部,形成根瘤,这些固氮微生物从赤杨根部获得营养,同时也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离子形式。固氮微生物与赤杨的种间关系是 。根据上述信息分析,云杉和铁杉成为优势种的原因有①;②。(4)据表分析,从冰碛层上的优势种替代过程可以看出,群落的发展变化是生物与环境间定向的结果。.(15分)(2019•湖北联考)请回答与生态系统有关的问题。⑴某兴趣小组设计了a、b、c三个装置探究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其设置如表:装置小鱼(相同)水草(相同)泥沙适宜光照密封aVVVVbVVVVVcVVVV①a、b对照是为了研究是否是生态系统的必要条件。②b、c对照是为了研究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⑵如图表示的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某一营养级的示意图。।回H能量一聊甲]~/卜呷T下一营养级摄入遗亩屋骸①物种甲不能用来表示第⑴题生态系统b中的水草,因为图中标有。②物种甲不能用来表示第⑴题生态系统b中的小鱼,因为图中标有。③农民常向农田施用粪肥(如物种甲的粪便),农作物(填“能”或“不能”)利用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④图中D表示,此处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13分)(2019•宜昌模拟)某农场构建了立体生态循环养殖场:稻田养泥鳅,环沟养菱角,田边种杜瓜,秸秆种蘑菇,实现了全程绿色防控和杜绝使用化肥及农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⑴这种生产模式中体现了生态学中的这一基本原理,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将会增强,是人类为保护进行的有益尝试。⑵利用信息传递原理来防治害虫,减少环境污染。稻田放养泥鳅,能有效控制褐稻虱的数量,此方法属于⑶泥鳅的排泄物是水稻生长的优质有机肥,泥鳅在稻田里上下游动可以松土,往往能提高肥效,原因是(4)该生态系统中,流入褐稻虱的总能量小于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原因是,.(16分)(2018•石家庄模拟)三化螟是水稻害虫,危害严重时可导致水稻颗粒无收。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是防治三化螟的方法之一。为了检验该方法在防治三化螟时的作用效果,科研小组选择了两块相同的稻田进行了实验,实验组放置人工合成的信息素,对照组不放置,结果如图,请回答:⑴图中白色柱是水稻生产量(相对值)(填“实验组”或“对照组”)的测定结果;该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防治。信息素诱杀雄性个体破坏了三化螟种群正常的⑴图中白色柱是水稻生产量(相对值)(填“实验组”或“对照组”)的测定结果;该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防治。信息素诱杀雄性个体破坏了三化螟种群正常的,进而影响种群的,最终达到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的目的。⑵三化螟成虫在春季将卵产于水稻叶片上,但产卵时的温度必须达到16℃以上。由此可见,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要调查水稻叶片上三化螟虫卵的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⑶某片稻田及灌溉水源受到严重污染被农民弃耕后,很快就会发展到阶段。由于气候持续干旱,该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可能是 阶段。

.(16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某科研小组开展酸雨与生态系统关系的研究,下表是不同pH值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含量(mg/g)影响的结果。pH值5.8(对照)4.03.02.0桃树2.20(100)2.19(99.55)2.13(96.82)1.83(83.18)腊梅3.65(100)3.58(98.08)3.44(94.25)2.95(80.82)木樨1.07(100)1.07(100)1.05(98.13)0.96(89.72)注:括号内为与同种植物对照实验的相对百分比。⑴叶绿素位于叶绿体内的上,提取后经层析分离,扩散最慢的色素带呈色,酸雨中的S°4破坏叶绿素,导致光反应产生的(产物)减少,由于光反应速率降低,将直接影响暗反应过程中的 ,最后导致(CH0生成减少。(2)由表可知:①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受影响的程度;②;③— —。⑶长期酸雨影响会导致部分生物死亡,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原因是。生物与环境答案.【解析】(1)根据题图分析可知,乙发生的是初生演替,因为其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的起点为0。⑵图中ATB的深度表示物种丰富度偏离正常水平的大小,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大小;ATC的宽度表示物种丰富度偏离正常水平再恢复到正常水平需要的时间,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的高低。C点后,群落甲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此时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与输出基本相等。⑶如果群落乙演替到D时刻,人类开荒种田,则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将发生改变。答案:(1)乙乙的演替起点物种丰富度为0优势替代⑵抵抗力恢复力基本等于(3)方向和速度.【解析】(1)“亚洲鲤鱼”被引入美国初期,由于食物、空间充足,且缺少天敌,此阶段的种群数量变化可看成是“厂型曲线增长,如曲线1所示。(2)“亚洲鲤鱼”活动范围较大,其种群密度的调查应采用标志重捕法。(3)由于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进行海洋捕捞作业时,在e点后进行,可获得较高的产量。(4)有效控制有害动物数量的关键措施是增加有害动物的生存环境阻力,从而降低有害动物的环境容纳量,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答案:(1)I食物、空间充足,且缺少天敌⑵标志重捕(3)e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e点后进行捕捞,可获得较高的产量(4)增加蟑螂生存环境阻力(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均可得分,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冰碛层上的群落演替是从冰川退去后的裸地开始的,属于初生演替。⑵由表分析,演替过程中,在赤杨阶段时土壤pH的变化较大,说明土壤pH的变化主要与赤杨有关。⑶根据题意可知,这些侵入赤杨根部的固氮微生物从赤杨根部获得营养,同时也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离子形式,说明固氮微生物与赤杨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综上分析可知,云杉和铁杉成为优势种的原因有:①土壤的酸化;②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增加。(4)据表分析,从冰碛层上的优势种替代过程可以看出,群落的发展变化是生物与环境间定向选择的结果。答案:(1)初生演替(2)赤杨⑶互利共生①土壤的酸化②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增加(4)选择.【解析】(1)①装置a、b的区别在于是否有适宜光照,可见,a、b对照是为了研究适宜光照是否是生态系统的必要条件。②装置b、c的区别在于是否密封,没有密封的装置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所以b、c对照是为了研究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⑵①因为图中标有粪便,所以物种甲不能用来表示第(1)题生态系统b中的水草。②生态系统b中的小鱼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因为图中标有下一营养级摄入,所以物种甲不能用来表示第⑴题生态系统b中的小鱼。③施用的粪肥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转化为无机物,其中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被农作物利用。④图中D表示呼吸作用,其释放的能量不能输入下一营养级,此处体现了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答案:(1)适宜光照物质循环⑵粪便下一营养级摄入不能呼吸作用逐级递减.【解析】(1)稻田养泥鳅,环沟养菱角,田边种杜瓜,秸秆种蘑菇,这种模式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的特点,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也增强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2)饲养捕食褐稻虱的泥鳅,属于生物防治。(3)施肥结合松土,能提高土壤的含氧量,促进微生物或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促进水稻根部细胞的有氧呼吸,为矿质元素的主动运输提供足够的能量。(4)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水稻固定的太阳能除流向褐稻虱外,还有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多级利用生物多样性(2)生物防治⑶施肥结合松土,能提高土壤的含氧量,促进微生物或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促进水稻根部细胞的有氧呼吸,为矿质元素的主动运输提供足够的能量(4)水稻固定的太阳能除流向褐稻虱外,还有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解析】(1)三化螟是水稻害虫,会导致水稻减产,据此可判断图中白色柱是对照组的测定结果;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三化螟属于生物防治,信息素诱杀雄性个体破坏了三化螟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进而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最终达到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的目的。⑵三化螟成虫在春季将卵产于水稻叶片上,但产卵时的温度必须达到16℃以上,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三化螟虫卵不能移动,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水稻叶片上三化螟虫卵的密度。⑶某片稻田及灌溉水源受到严重污染被农民弃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