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章伏暑概述
1、定义
伏暑是由暑热或暑湿病邪引起的发于秋冬季节的一种急性热病,发病具有暑邪致病的特点,起病急骤、病情较重、病势缠绵难解,初起即有气分或营分里热见证。
二、沿革1、有关伏暑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有暑邪伏而为病的记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夏伤于暑,秋必痎疟”,2、《和剂局方》一书中首载“伏暑”之名:“丈夫妇人伏暑发热作渴,呕吐恶心,黄连一味为丸”。3、最早将伏暑定为病名的,是明代方广的《丹溪心法附余》。4、李梴《医学入门》对伏暑邪伏部位、病机和临床表现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伏暑作为疾病的名称。
5、吴鞠通《温病条辨》说:“长夏受暑,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并对伏暑证治进行了系统论述。3、与西医学病名的关系1.流行性出血热
2.钩端螺旋体病3.散发性脑炎
4.重症流感等
病因病机
一、病因发病(一)病因暑邪(暑热病邪及其夹湿的暑湿病邪)伏于体内(二)发病条件
诱发因素:秋冬时令之邪
体内因素:正气亏虚主要是气虚如邪气较微,而正气亦虚,邪微不足以致害,正虚不足以抗邪外出,邪气即伏藏于内,随着时日的迁延,病邪不断耗伤正气,正邪双方逐渐发生变化,甚至失去平衡,至秋冬复感时令之邪触动而发病。
病理演变示意图
发于气分(卫气同病)内外传达邪在少阳暑热(湿)病邪发病营气(内伏)分分邪结肠腑秋冬时令之气诱发发于营分(卫营同病)
热在心营,下移小肠
热闭心包,血络瘀滞
深入血分二、病机演变特点:1.发病急、病情重、病势緾绵。2.初起发于气分者多暑湿性质显著,病势较轻;发于营分者暑热性质较突出,病势较重。3.不论发于气分或发于营分,均由当令时邪引动而发,故两种类型初起均兼有卫表见证。4.发于气分者表证解除后,气分暑湿之邪每多郁阻少阳,如患者内有积滞,常致湿热与积滞胶结于胃肠,如暑湿转入中焦脾胃,则表现为湿热交混或热重湿轻之证,暑湿化燥化火可入营动血。5.发于营分者表证解除后,可发展为血分证、气营(血两燔证,并可出现痰热瘀闭心包、热盛动风、斑疹外发等。诊断一、诊断依据
1、发病季节:深秋或冬季2、典型的临床表现:病势深重,初起即见里热证。暑湿发于气分者,起病即见高热、心烦、口渴、脘痞苔腻等;发于营分者,起病即见高热、心烦、舌绛少苔,或斑疹隐隐。两种类型均兼有恶寒等卫表证。
二、鉴别诊断
1、秋燥、风温:秋燥、风温与伏暑都可发生于秋季,但秋燥和风温的早期均有明显的肺卫表证,病变重心在肺卫,而无里热证候;伏暑发病即见明显的里热证,表现为卫气同病证或卫营同病证。
2、暑温兼湿:季节不同。
3、湿温:湿温初起以湿郁卫气分为特征,无显著里热见症,病变过程以脾胃为中心。伏暑初起虽有表证,但有明显的暑湿内蕴气分,或暑热内舍营分的里热证。
4、疟疾:寒热定时,寒、热、汗层次分明,与伏暑不同。辨证论治
一、辨治要点(一)辨证要点1、辨明伏邪的性质2、辨清伏邪的发病部位3、识病机之传变——气分之邪传营入血、湿邪之化燥、闭窍、形成热瘀、脏气大伤等。4、辨别诱发外邪的性质(二)治则治法
疏表清里发于气分-清气解表发于营分-清营解表小便不利热盛阴伤——清热养阴心营小肠同病——清心凉营、清泻小肠热瘀内阻——凉血化瘀、泄浊解毒小便过多——益肾缩尿正气外脱——益气养阴或回阳固脱常见证型诊治
(一)初发证治
1、卫气同病临床表现头痛,周身酸痛,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脘痞,苔腻,脉濡数。辨证要点发热恶寒、头痛、心烦口渴、脘痞、苔腻病机气分暑湿而外有表邪治法解表透邪,清暑化湿。方药银翘散加杏仁、滑石、苡仁、通草黄连香薷饮:香薷、扁豆、厚朴、黄连2、卫营同病临床表现发热微恶寒,头痛,少汗,口干不渴,心烦,舌赤少苔,脉浮细而数。辨证要点发热、恶寒、心烦、口干、舌绛少苔病机营分暑热而外兼表邪治法辛凉透表,清营泄热。方药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二)邪在气分1、暑湿郁阻少阳临床表现寒热似疟,口渴心烦,脘痞,身热午后较重,入暮尤剧,天明得汗诸证稍减,但胸腹灼热不除,苔黄白而腻,脉弦数。辨证要点寒热似疟、胸腹灼热、苔腻病机暑湿郁阻少阳气分,暑重湿轻。治法清泄少阳,分消湿热。方药
蒿芩清胆汤:蒿、芩、竹茹、夏、枳、陈、赤苓、碧玉散2、暑湿夹滞,阻结肠道临床表现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苔黄垢腻,脉濡数。辨证要点身热、胸腹灼热、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苔黄垢腻病机暑湿与积滞互结阻于肠道治法导滞通下,清热化湿。方药枳实导滞汤:枳实、生大黄、楂、槟、朴、连、曲、翘、紫草、木通、草3、热炽阴伤
临床表现高热不退,灼热无汗,口渴饮冷,心烦躁扰,小便短少不利,舌红苔黄燥苍老,脉细数。辨证要点高热、口渴无汗、小便短少不利。病机阳明邪热鸱张无制,化火灼伤阴津。治法清热泄火,甘苦化阴。方药
冬地三黄汤:麦、连、苇根、元参、柏、银花露、地、芩、草(三)热在营血1、热在心营,下移小肠临床表现发热日轻夜重,心烦不寐,口干,渴不欲饮,小便短赤热痛,舌红绛,脉数。辨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不寐、小便短赤热痛、舌绛病机心营邪热下移小肠,小肠热结。治法清心凉营,清泻火腑。方药
导赤清心汤:鲜地、朱茯、木通、麦冬、丹皮、益元散、淡竹叶、莲心、灯芯、童便
2、热闭心包,血络瘀滞临床表现身热夜甚,神昏谵语,漱水不欲咽,舌绛无苔,望之若干,扪之尚润,或紫晦而润。辨证要点身热夜甚,神昏谵语,皮肤、粘膜有出血斑,舌深绛。病机热蒸血络,瘀热内闭。治法凉血化瘀,开窍通络。方药
犀地清络饮:犀角汁、丹皮、翘、竹沥、鲜地、赤芍、桃仁、姜汁(四)热瘀气脱
临床表现身热面赤,皮肤、粘膜斑疹透发,心烦躁扰,四肢厥冷,汗出不止,舌色暗绛,脉虚数。辨证要点以皮肤、粘膜斑疹透发,四肢厥冷,汗出,舌暗绛,脉虚数为主症。病机暑邪内郁血分,热瘀互结,气阴两脱。治法急宜凉血化瘀,益气养阴固脱。方药
犀角地黄汤合生脉散加味。犀角地黄汤(见春温章)生脉散(见风温章)(五)肾气亏损,固摄失职临床表现小便频数量多,甚至遗尿,口渴引饮,腰痠肢软,头晕耳鸣,舌淡,脉沉弱。辨证要点以小便量过多,口渴,舌淡为主症。病机邪热已退而肾气大伤,肾不固摄,膀胱失约。治法温阳化气,益肾缩尿。方药
右归丸合缩泉丸加减。
病案讨论
鄂××,女,19岁,1976年10月23日住院。住院病历号:14359
病史:患者7天前曾有微畏寒发热,疲乏无力。3天前因劳累觉口干苦,遂饮冷水,当晚即有寒战高热,体温39.6℃。转来本院以高热待查收入住院治疗。住院一周,曾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著,仍高热不退,转请中医治疗。
症状:初起寒热,舌苔白腻,脉弦数,继则寒战高热汗出,形如疟状。目前但热不寒,口干唇燥,面赤,口苦粘腻,胸腹扪之灼手,大便日行一次,粘滞不爽,溲黄而热,脉象滑数有力,舌苔根部黄腻,舌质红绛。
检查:体温呈弛张型,在39~40.0℃,脉搏95/分,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肥达氏反应(+),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65~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株洲信息化营销方案制定
- 建筑方案设计咨询内容包括
- 趣味茶学社活动策划方案
- 安防系统监控施工方案
- 专业工厂设计咨询方案
- 初两会考试题及答案
- 恋爱暴力活动策划方案书
- 社保咨询规划方案模板
- 清远橡胶防撞条施工方案
- 仿古亭长廊施工方案
- 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互换性及技术测量》期末考试复习题
- 医院普通外科病史采集、查体及病历书写要点精讲课件
- 食品执行标准对照新版表
- 大班科学《神奇的洞洞》课件
- 第二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 控制计划CP模板
- 最新苏教牛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Hobbies》Grammar time 公开课课件
- 路面压浆施工方案
- 第8课时 主题阅读《雨的四季》-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 Linux基础入门培训
- 现场技术服务报告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