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蚕桑产业织梦乡村振兴“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蚕桑,即养蚕与种桑。蚕是鳞翅目的昆虫,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蚕丝并进行利用的国家,也是最早开展栽桑养蚕的国家,至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古代农耕社会时,人们实行“农桑并举,耕织并重”,蚕桑业一直占据着小农经济的重要地位,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现代社会中,蚕桑产业的持续发展有效解决了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如今,作为农业特色产业,蚕桑产业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小蚕桑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中国是茧丝绸出口量较大的国家之一,而茧丝绸的发展就需要依靠桑蚕业的发展,桑蚕业成为很多农村地区获得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小小蚕桑浑身宝,致富发家少不了”,这句话深深地印刻在安徽肥西县铭传乡2400余户蚕农的心上。春季时节,走进铭传乡,随处可见成片的桑田,桑田不远处有鸡鸣、犬吠、袅袅炊烟和一幢幢精致的民房,宛若一幅画卷。据当地老百姓介绍,种桑养蚕的传统在该乡已延续40多年,1.5万亩的桑园带来的既是环境“美”,又是发家致富的“金饽饽”。铭传乡地处合肥市西郊,多山地、丘陵地形,地势起伏较大,水稻、小麦等传统农作物种植的收益低,当地老百姓曾经过得十分清苦。1979年年底,当地政府为了改变“乡穷民弱”的现状,邀请省市县农业专家现场调研、指导、帮助发展新农业,“桑树”和“蚕宝宝”第一次走进该乡老百姓的视野。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蚕桑产业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如今的铭传乡依托特色蚕桑产业优势,通过引进先进种养技术、整合蚕桑产业现有资源等方式提高产业带动能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用一根根细细蚕丝编织出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据悉,下一步,铭传乡将依托全乡1.5万亩桑园的产业基础优势,以聚星社区为乡村振兴示范点,通过整合乡域内缫丝厂、桑黄基地等企业,做好蚕桑产品深加工,提高產业附加值,健全产业链条,全速推进绿色蚕桑产业带的高质量建设。由于蚕桑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好、劳动强度适中等特点,因此在我国一些地区蚕桑产业已成为提速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加快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铭传乡的发展只是依靠蚕桑产业发展助推富民增收的一个缩影。随着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广西河池的桑蚕产业逐渐脱颖而出,形成了“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广西桑蚕看河池”的说法。河池桑蚕产业有悠久的历史,但真正的发展始于21世纪之初。2006年,河池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的机遇,大力发动当地老百姓种桑养蚕,河池市的桑蚕产业因此日新月异。如今,作为全国最大产茧市、广西最大桑蚕生产基地,河池桑蚕规模连续15年稳居全国设区市首位。近年来,河池市持续深化桑蚕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助农稳收益谋发展。广西广播电视台2021年1月3日的报道显示,目前,当地利用桑枝生产食用菌7760万棒,产值2.04亿元,桑枝有效利用率在60%以上;研发桑果酒、桑果汁、桑叶菜肴等新产品,有力助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全市预计2020年鲜茧产量14.17万吨,鲜茧产值50亿元,蚕农人均收入4166元。开局“十四五”,河池正积极拓展捻线丝、织造、服装、印染、绢纺及相关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培育丝绸产业集群,加强国际合作,打造丝绸产业中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延伸桑蚕产业链蚕是农村经济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桑蚕产业链较长,覆盖面较广。据了解,蚕桑衍生产品种类多样化而且具有特色,可以融入衣食住行等多个领域。例如,蚕丝不仅可以做蚕丝被、睡衣、丝巾、领带等产品,在医疗、美容领域也有诸多应用;桑叶不仅可以养蚕,还被开发成蔬菜、茶叶等食品;桑葚除直接使用外,还有果汁、果干、果酒等一系列衍生产品。由此可见,蚕桑产业拥有丰富的资源,面向消费市场也有方方面面的受众。广义的蚕桑产业是一个包括种桑养蚕、缫丝织绸、印染加工、外贸出口在内的长而完整的产业链,涉及农、工、商、贸各环节,覆盖第一、二、三产业。如何让蚕桑产业的附加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让蚕桑产业保持青春活力?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进行着各种有益的尝试。各地区立足文化、生态、资源等实际,积极探索第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路子,拉长蚕桑产业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019年4月18日,安徽省岳西县被中国蚕学会正式授予“中国蚕桑之乡”称号。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岳西县蚕桑产业已实现集群化发展,栽桑、养蚕、缫丝、制绸、家纺、综合利用等产业链比较完善,2019年该县全产业链产值达到6.8亿元。“不论是从产业链完整度、产业基础、辐射带动性来说,还是从未来发展空间和提升潜力来说,蚕桑产业都是优势产业,也符合乡村振兴大的宏观定位和方向,因为它是生态环保、高效且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未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岳西县特色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陈军说。华北蚕桑在山西,山西蚕桑在阳城。近年来,阳城县大力引导和支持蚕桑企业开展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加工利用,为延伸蚕桑产业链,各乡镇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大力推广桑禽、桑菜、桑薯、桑菌套种套养和集育苗、养蚕、桑果茧丝深加工为一体的立体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努力提高桑园单位面积产值,促进农民增收。目前,阳城县已经有20多家蚕桑企业在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加工利用上迈出了步伐,桑叶茶、桑叶菜、桑葚干等特色产品层出不穷,阳城县蚕桑副产品产值已达8000多万元。充分利用蚕桑资源,蚕桑产业的链条不断延伸,构建“桑-蚕-茧-丝-绸-附属产品”的全产业链,产业实力得到了发展壮大。此外,不少地区在蚕桑产业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探索,多渠道促进蚕桑产业链发展。其中,位于湖南省攸县境西部的小镇石羊塘镇是个典型例子。近年来,石羊塘镇依托乡贤文化旅游资源着力打造蚕桑特色生态休闲体验园,以延长蚕桑产业链的形式,将沿途乡贤馆、休闲农庄、采摘园等现有景观景点串珠成链,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在当地,小镇因地制宜首创了致富的“222”模式,即一个家庭2个劳动力,承包20亩桑园,取得20万元年收入,积极加大蚕桑产业扶持力度。如今,曾经偏僻穷苦的小村庄,依靠蚕桑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2021年3月末,在广州花都区赤坭镇缠岗村山前大道旁的桑园里,市民甘先生陪着3岁的女儿做着趣味小实验:将准备好的桑果放入实验盒,用滴管吸三滴化学试剂在桑果上,桑果逐渐变小,盒子里流出深紫色的汁液,这就是桑果提取出的色素了。小姑娘兴奋地用自己提取到的色素,为画板上的葡萄描上颜色。这是广州宝桑园第16届桑果节开幕式上的一幕。开幕当天,2000多广州市民聚集在占地800亩的桑园里,感受了不一样的体验。随着新一轮科技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推进,广东省尝试将高科技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充分发挥桑蚕产业价值。“一丝兴三业,三产绕一丝”,小小的蚕桑产业正在走上一条从一业兴旺到三产融合的道路。对不少地区来说,栽桑、养蚕、缫丝、制绸、家纺、综合利用等产业链日益完善。种桑养蚕业在我国历史悠久,传统的种桑养蚕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种养殖方式往往规模小,经济效益低,对于种桑养蚕的技术发展有一定的限制。如今,随着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的应用,不少地区的桑蚕养殖实现了园区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2020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6部门印发《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實现种桑养蚕规模化、丝绸生产智能化、综合利用产业化。具体指标包括,规模化集约化基地蚕茧产量占全国蚕茧产量20%以上,形成一批桑园面积达10万亩以上的重点蚕桑生产基地。全龄饲料工厂化养蚕的鲜茧产量在我国桑蚕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多数考试题目及答案
- 常考焊工考试题目及答案
- 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讲解
- 推动新质生产力数字化转型
- 新质生产力与金融结合路径
- 各地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闻盘点
- 新质生产力短视频创作
-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方案
- 幼儿园班级毕业典礼活动方案
- 新质生产力的流行与本质
- 2025年新《公司法》知识竞赛题库(附含答案)
- 八年级心理健康体验式教学计划
- 二手房资金监管协议书
- 甘肃省会宁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太阳能海水淡化项目经济效益评估报告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招聘《机动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物资保管岗位招聘面试实战指南及模拟题解析
- 4D厨房区域区间管理责任卡
- GB/T 990-1991带式输送机托辊基本参数与尺寸
- 猪动物福利及其我国对策课件
- 沟槽坍塌应急演练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