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新闻受众,作为新闻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作为新闻事业的主人和服务对象,作为新闻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尤为重要。而新闻受众群体是新闻媒介服务的对象,是接受新闻的认识主体即接受新闻媒介宣传的广大人民群众。由于新闻具有公开性的特点,所以受众群体心理应当是传者重点研究的课题。认识受众群体心理的特点,有助于提高新闻传播的效能。新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主要有四点:接受暗示心理、从众心理、逆反心理和受众的心理承受力。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分析这四个特点。首先是接受暗示心理,它是指受众自愿接受新闻导向的一种心理状态。暗示作用是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特定表达形式,将传者的倾向以隐蔽的、潜在的方式传达给受众,并且要依赖受众的解读和心领神会才能发挥作用。例如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后,美国黑客对中国网站发动攻击,中国黑客(在此称红客)奋起反抗,各家新闻网站纷纷予以报道。由于民族情绪的影响,大多数网民包括很多记者出于爱国热情对中方的黑客行动多抱以赞赏的态度。但如果舆论仅这样报道,势必会更加煽动受众的情绪,带来一定的社会破坏性。所以,人民网发表了一时评“红客”、“黑客”都对网络秩序构成危害》文章承认,中国“红客”是一群有正义感和爱国热情的网友,但无论中国“红客”还是美国“黑客”攻击、破坏网站这一行为都是不可原谅的违法行为,并坚决反对把中国“红客”的网络攻击行为高尚化。很显然,文章在认同公众的一般看法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引人深思,帮助人们理性地认识问题。这样的报道给受众一个完整的正确认识,其暗示的总体效果是积极的。从众心理是指受众个体在强大的新闻舆论或由这种舆论而引起的人际压力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在社会知觉、社会判断、态度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新闻舆论相一致的现象。受众的从众心理有利于形成人民群众的内聚力。比如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造成了至少10万人死亡,无数家庭失去父母、兄弟和姐妹。全球的各新闻传媒及时地报道了一幕幕惨景。为了共同拯救他人的生命,在新闻传媒的正确引导下,一时间来自世界各国的援助之手仅仅挽在一起。这种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合作,超越了种族分歧、宗教信仰、政治歧见,成为这次海啸救灾中最闪光的地方。新闻报道把全世界人民的心都凝聚到一起。逆反心理是重点要讲的一个内容。逆反心理是指当新闻报道同受众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与传者意图相对立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也就是人们对超过自身感觉饱和与接收能力,所产生的一种抵触情绪和反向思辨。逆反心理属于一种社会态度。它会大大削弱新闻传播的效果,甚至使新闻传播效果无法实现。受众的逆反心理因不同的情境,往往会有不一样的表现,当然,除此之外,不同的人,因其生活阅历的各异,也会产生不一样的反应,但主要有三种表现:强化原有态度,作出逆向选择,贬损宣传者。强化原有态度,当新闻报道宣传的态度与受众原来认同的态度相违背时,受众往往会强化自己的原有态度,而不会跟着媒介走。如今,我国宣传的计划生育政策难以实施,正和受众的逆反心理的作用相关。对于农民,实行计划生育是与他们长期坚守的信念相违背的。他们认为人多就有本,生活水平就会有所改善。所以,面对这样的宣传,很多人反而藏着躲着生小孩,以这样一种方式、情绪抵触而固守自己的观点。作出逆向选择,如果媒体对受众未知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保持沉默或批评,受众会赋予这些事更多的兴趣,而不是如媒体所愿的那样远离或不关注。正如媒体批评某文学作品,随之而来的不是销售的萎靡,而是兴盛,受众都有好奇心理,越不想让他知道的事,就越好奇。人都有一种叛逆心理,你叫我不看,我偏要看。反之,媒体倒担当了“推销员”的职责,不过利用的战术是“反激”贬损宣传者,传播的内容,正好是受众所熟知、了解的,而媒介所宣传的却与受众了解的相抵触,受众就会贬损宣传者,并对其不信任。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受众心理产生的原因,这个原因无非就来自两方面:传者或受者本身。传者方面的原因可能是因新闻报道的失实、失真、失当、失策、失误。受者方面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如兴趣、爱好、价值观、性格、气质、个人好恶、恩怨等都会造成不同受众群体或个体对某些新闻报道产生逆反心理。有人说,失实、失真、失策、失误,是造成报道产生负效应的主要根源。下面我就举个例子:西方媒介报道有关北约轰炸我国驻南大使馆一事,西方媒介没有将报道重点放在其轰炸中国大使馆一事,而是用大量的笔墨报道中国群众、学生对美驻华使馆的抗议游行,并无耻的宣称这是中国政府所“煽动”的反美情绪。试问,作为一个中国人,自己的同胞被炸死,谁能无动于衷?中国民众团结一致对抗不公的举动,是中国人强大的凝聚力所在,这不是政府所能“煽动”的。面对西方媒介的如此报道,中国民众不产生逆反心理才怪。这是传播内容失实、虚夸、片面或极端,引起的受众逆反心理。面对失实的报道,受众会有被欺骗的心理,进而对传播产生怀疑、不信任态度,甚至与其“对着干”。文章已经讲到,受众的逆反心理,在传播效果的影响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可见,扭转受众逆反心理的工作艰巨且刻不容缓。扭转受众的逆反心理,主要是从传者方面来说:1、新闻报道应求真求全求准,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要把握一定的度;2、综合治理,堵塞失实漏洞,有错认错,认真执行更正制度;3、认证对待受众揭发,如《南方时报》对待受众质疑《玫瑰表姐你在哪里?》报道所采取的做法;4、“淡化”宣传,寓理于事,让事实说话。新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还有一个就是受众的心理承受力,受众的心理承受力是指受众对新闻报道能否接受的主观感觉。接受则谓能承受,不接受则可能是因一时无法承受造成的。新闻传者应当研究受众不能承受的原因,努力提高新闻报道的易受性,增强宣传的效果。它有两个特点:主观性和时间性。主观性是指同一新闻信息受众的心理承受力有个体差异。如:对欺骗电话、短信接受的个体差异。时间性是说对同一受众主体,彼时不能接受的新闻,此时却欣然接受。如今受众的心理承受力不是很高,为使受众提高心理承受力,传者在新闻宣传上应把握好报道时机和对宣传内容量上的合理控制。再重要的内容,如果宣传量过小,几乎没有声势,则引不起受众的注意,就谈不上什么承受力的问题,也起不到宣传作用,反之亦然。最后还要强调两点,一是新闻报道一定要考虑受众的心理承受力,但不等于消极地迁就受众。不能因为怕受众一时接受不了就放弃对错误东西的分析、批评,当然应注意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复习提分资料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检测提分含答案详解【b卷】
- 编程小明星秀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网故障抢修智能调度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一)含答案详解(模拟题)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检测卷讲解附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库包及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黑钻押题【易错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模式研究报告
- (教科2024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1 水到哪里去了 课件(新教材)
- 2025国家能源集团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编织课件教学课件
- 认证机构保密管理办法
- 土建类安全员C2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 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技巧与方法
- 葡萄冷藏保鲜技术规程
- 硒鼓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心脏猝死教学课件
- 成长型思维培养-洞察及研究
- (2025)全国辅警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