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单选填空_第1页
美学单选填空_第2页
美学单选填空_第3页
美学单选填空_第4页
美学单选填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方创立美学学科的美学家是鲍姆加登2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审美活动3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4丑和荒诞是19世纪中叶以后,有其是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才成为审美形态的,这体现了审美形态的生成性5在西方早期,狭义的美主要指的是优美6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作用在于净化心灵7下列不属于经验主义的美学家是乔治。桑塔亚娜8审美距离这一概念是由下列哪位美学家提出的布洛9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布洛10载道说和娱乐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艺术的功能11集体无意识说是从哪个角度对艺术下的定义艺术起源12艺术天才的形成主要由于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13主体在审美中思想倾向、意志追求和愿望企图的融合是指审美意向14卢梭的小说《爱弥儿》对读者进行打破陈规陋习、张扬个性的教育,这体现了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15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向得到怎样的表达物态化16最为纯粹的时间艺术是音乐17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的英国美学家是荷加兹18把美育目标的实现成为消融渣滓的朱熹19寓教于乐反映出美育和德育的统一20王国维所划分的意境的两种类型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1审美活动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是指审美活动直接是目的本身2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深刻揭示了审美对象的开放性3中国古代的诗学背后往往有哲学思想的制约性,这体现了审美形态的贯通性4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理论家是毕达哥拉斯5明确地把审美经验归结为情感活动,从而把审美与认知活动区别开来的经验主义美学家是休谟6直觉是把握生命及其生成过程的唯一方法,是下列哪位哲学家的观点柏格森7在审美经验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情感活动8提出美是念的感性显现这一主张的是黑格尔9在审美经验的构成阶段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审美想象10抹煞了艺术家的个性的理论是集体无意识说11提出有意味的形式说美学家是克莱夫。贝尔12格式心理学认为,在人的知觉能力和对象的形式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使主体与对象之间获得统一。这种关系指同构对应13商业广告所表现的艺术功能是外围功能14根据现代美学的观点,艺术在逻辑上首先存在于意象世界中15《荷马史诗》提供了丰富的古希腊的历史资料,这反映了艺术的认识功能16在黑格尔看来,下列最能代表象征型艺术的是建筑17将艺术品分为语音层、图式层、语义层和客体层这四个层次的美学家是罗曼。英伽登18美育作为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正式出现的标志是下列哪部著作的发表席勒的《美育书简》19贺拉斯提出的文艺必须具备的特征不包括模仿性20西方美学事上提出寓教于乐原则的是贺拉斯1我国著名美学家蒋孔阳提出要从“审美关系”出发来研究美学问题的著作是《美学新论》2关于审美惊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它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3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是象数思维4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石的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5审美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是优美和崇高6在谈到美丑的关系时,最美的猴子比起人来还是丑。这句话的提出者是赫拉克利特7荒诞这一审美形态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是非理性和异化8我们说明自然,但是,我们理解心理生命,这就化的提出者是解释学的代表人物狄尔泰9人的五官具有审美能力,根本上是因为感觉在实践中获得了社会性10西谚云: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审美理解具有多义性11从艺术本质角度定义艺术的学说是模仿说12艺术品动态结构中的外在过度层次是形式符号层13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产生的意象类型主要是抽象14艺术意象最根本的特点在于想象性1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现的意境类型是无我之境16下列选项中,最不具有空间特征的纯时间性艺术是音乐17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无使之然也。这句话出自《乐记》18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说明美是诉诸感性的19强调小说具有熏、浸、刺、提四种美育功能的是梁启超20提倡顿悟顿修的是慧能1美学的学科性质是人文学科2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应当是哲学方法3达尔文认为人的审美发生于人的生物本能4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巫术礼仪活动5审美活动发生的最重要标志是审美意识的出现6绘画是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之一,它的主题多是早期人类的狩猎生活7与古希腊的命运悲剧强调人与命运抗争的悲惨结局不同,古典主义时期重视崇高的悲剧,其强调的是个体对社会责任的牺牲8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形式特征的审美形态是优美9利奥塔德美学的基本特点是他将整个美学体系建立在对什么的论述上崇高10作品的超验本性构成了它的形而上质11在审美经验的发展过程中,构成其他心理要素的基础的是感知12审美体验的独特性是与对象进行倾心交流13游戏说和集体无意识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艺术的起源14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表现说15下列选项中,属于审美意象最重要的特征的是想象性16最早提出意境一词的是王昌龄17孕育意象的第一步往往是主体接触客体并受感动18金圣叹提出见文观心这一主张的批评类型是小说批评19王国维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这表明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审美境界20审美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造就一种审美的人1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2从审美活动的逻辑过程看,审美体验必将把人引入澄明之境3言有尽而意无穷描述的是审美对象的那种特征开放性4最早奠定巫术说的理论基础的美学家是泰勒5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无形式6在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崇高所具备的感性形态是粗狂宏大7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系统理论总结的著作是《诗学》8喜剧的主要载体是笑9罗森克兰兹明确提出丑也属于美学理论范围之内的著作是《丑的美学》10审美活动开始的主观标志是审美态度的确立11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是通过审美与对象建立关系的整个身心12模仿说的主要缺陷是忽视了艺术的审美特质13宣称艺术即直觉的是倡导哪个学说的美学家表现说14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意象世界层15以佛教的禅境比喻诗歌意境的是严羽16千百年来人们不否认艺术的存在,从根本上讲艺术本体论就是艺术存在论17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艺术都是现实的模仿18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美育一词最早出现与《中论.艺纪》19中国先秦的诗教和乐教的美育方式是一种人格教育20《毛诗序》强调风以动之,说明艺术感的是潜移默化的1美学应当划归为人文学科2在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中,他认为真正的美是理念3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最高位置的是审美理想4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劳动5将审美形态看作是一种文化大风格的说法,属于审美形态的众多代表性观点中的哪一类。审美风格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等境界,这种审美形态是崇高7在有关崇高的论述中,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理的回声的美学家是朗基努斯8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运用的是类似联想9最早提出天才的美学家是克莱夫.贝尔10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娱乐说的是韩语11艺术品的间接性物质存在是物质实在层12艺术作品的核心是审美意象13观赏者无须分析便可从凡高的《向日葵》中直接感受到向日葵这一意象,体现了意象的感性14艺术的首要功能是审美功能15艺术的本质体现于意象世界16艺术品之所以是艺术品的关键是艺术意象17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的分类是以什么为依据的模仿18介于审美和实用之间的艺术形态是建筑19接受主体的主体性来源于接受者的期待世界20美育的根本宗旨是审美理想教育1西方哲学史上首次提出美本身问题的美学家是柏拉图2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美育都只有通过什么来实现审美活动3马克思认为美感产生于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4色彩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象征性和表情性5劳动先于艺术这一命题的提出者是普列汉诺夫6中国古代的神及有关的神韵、神妙、神奇等在当今社会仍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由于审美形态的历史性7审美形态不仅是一种感性的形态,又是一种逻辑分类形态8西方古代的思维方式是抽象思维9对解释学的本体论转折这一理论起到了核心作用的海德格尔10认为诗人凭借其生花妙笔能将最惨的对象变成有趣的东西的是布瓦洛11古希腊美学的核心是美的本质12实用主义的代表认为杜威认为审美经验来自于日常经验,美的形式唯有凭借经验才能理解并得到享用。在此意义上,他提出的命题是艺术即经验13下列观点体现了中国古代比德说的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14教化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艺术的功能15古希腊诗人缪色奥说:令人怡悦,莫如歌咏,说的是音乐哪方面特征娱人16五四时期陈独秀、胡适等发表的新诗起到鼓动青年改造人生、变革社会的作用,这体现了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17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是意境18王国维提出意境有两种类型的著作是《人间词话》19美育的功能之一是养性20体现近代西方二元分立思维特点的观点是美育是情感教育1柏拉图讨论美的本质的论著是《大希庇阿斯篇》2以审美经验为美学研究对象的美学代表作是《艺术即经验》3蒋孔阳先生主张美学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4下列关于美学性质的叙述,准确的是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5美学演变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中,第二个阶段为美学思想6中国当代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实践存在论7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是审美需要8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本能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本质特征是审美需要9审美趣味作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要受到主体哪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审美理想10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一著名命题的提出者是黑格尔11关于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没有形式符号性12下列选项中,属于审美主体存在环节的是惊异、体验、澄明13色彩的审美意义除了表现在表情性之外,还表现在象征性14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审美活动15我国古典美学汇总谈到的“状难写景如在目前。含不尽意见于言外”揭示了审美对象的哪个特点。开放性16比较系统的提出游戏理论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是席勒17只揭示审美赖以发生的物质前提,并未能真正切入审美如何发生的内在机制的学说是劳动说18人类审美意识得以产生的根本因素是人类的生产劳动19审美活动发生的重要标志是审美意识的出现20人的审美意识觉醒的一种重要标志是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1对审美体验的理性反思和逻辑总结构成了审美形态2中西方悲剧在结局方面大相异趣,而在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方面存在诸多相通之处,这体现了审美形态的二重性3在西方美学史上众多的美学观点中,主张回忆说的是柏拉图4康德对崇高进行专章分析,提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无形式的美学著作是《判断力批判》5最早明确谈到了崇高,并把崇高和优美并举的西方美学家是柏拉图6尼采认为悲剧的诞生和古希腊人的两种精神即日神与酒神精神有关,这一思想出自他的著作《悲剧的诞生》7丹麦著名美学家克尔凯戈尔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对悲剧进行研究而提出的悲剧理论是罪孽说8鲁迅先生对喜剧的看法是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9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命题的理论家是普罗泰戈拉10提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的是雨果11在有关悲剧的论述中,认为悲剧性冲突的实质是“历史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理论家是恩格斯12认为悲剧能唤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并通过这些情感的宣泄而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快感的思想家是亚里士多德13受西方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的影响,西方美学的研究重心在18世纪时转向于对审美经验的探讨,它集中体现在英国经验主义美学14在美学史上,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的提出者是乔治.桑塔亚娜15审美经验把握和表现超验世界的主要方式是象征16被认为是审美经验中最为活跃的因素的是情感活动17移情说的提出者是主观论者的那位主要代表。里普斯18发生认识论的提出者是皮亚杰19《原诗》中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而不可解之会,这句话体现了审美理解的特点是多义性20杜夫海纳说,我不在把作品看成是一个应该通过外观去认识的物,把它看成一个准主体,准主体指对象本身1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是现实主义文艺2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是苏珊.朗格3艺术品与其他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4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伽登将艺术品分为四个层次,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和客体层5艺术结构由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过度依赖于形式符号层6主体有意退居幕后,其创造性仿佛就体现在意象的仿真性上的意象类型是仿象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所描写的景物并非实存而是作者创造出来的,体现了意象的虚拟性8艺术品的一种外围功能是商业广告功能9艺术品基本特征是他律性、形式符号性和开放性10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产11提出美就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的是黑格尔12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划分标准是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13认为绘画具有雕塑所得不到的无限可能性的是达.芬奇14综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共同特征的是戏剧艺术15艺术接受具有主体性16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现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期待世界17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是蔡元培18西方美育思想的最早开端是古罗马时期19美育是艺术教育的规定只揭示了美育的主要形式20在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载体是感性形象1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的美学家是黑格尔2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大团圆结局作为一种特定的审美模式体现着高级审美意识3诗可以形、关、群、怨说的是一种美学思想4美学1750年鲍姆加登由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概念是自由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会形成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7审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审美境界8审美经验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是感性经验9美学的基本内容最集中地体现了审美活动的特征和规律的是艺术活动10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艺术活动11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审美活动12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审美对象的选择的是审美理想13审美活动首先是一种精神活动14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是审美活动15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规律是多样统一16弗雷泽详细研究原始巫术活动《金枝》17原始装饰活动一种是装饰化的器物造型一种是器物装饰18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体验的反思结果形成的是审美形态19大团圆结局体现了审美形态的特征是贯通性20中西悲剧虽然表现方式大为相异但却共同具有悲壮的特点,体现了审美形态的二重性21先秦时伍举论美记载在《国语》22悲剧之所以成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