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使用手册簿、说明书及使用方法_第1页
PKPM使用手册簿、说明书及使用方法_第2页
PKPM使用手册簿、说明书及使用方法_第3页
PKPM使用手册簿、说明书及使用方法_第4页
PKPM使用手册簿、说明书及使用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6 PKPM使用手册、说明与使用技巧一、人机交互方式本程序采用屏幕交互式进展数据输入,具有直观、易学,不易出错和修改方便等特点。PMCAD系统的数据主要有两类:其一是几何数据,对于斜交平面或不规如此平面,描述几何数据是十分繁重的工作,为此本程序提供了一套可以准确定位的做图工具和多种直观便捷的布置方法;其二是数字信息,本程序大量采用提供常用参考值隐含列表方式,允许用户进展选择、修改,使数值输入的效率大大提高。对于各种信息的输入结果可以随意修改、增删,并立即以图形方式显现出来。使用户不必填写一个字符的数据文件,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十分友好的界面。菜单、弹出菜单等目前最流行的界面风格,图2.如何开始交互输入数据在运行程序之前应进展如下准备工作:(1)熟知各功能键的定义它们的含意是屏幕显示区域所代表的工程的实际距离。其它项目一般不必修改。AD对于新建文件,用户应依次执行各菜单项;对于旧文件,用户可根据需要直接进入某项菜单。完成后切勿忘记保存文件,否如此输入的数据将局部或全部放弃。为毫米〔mm〕。3.各结构标准层的描述过程本程序对于建筑物的描述是通过建立其定位轴线,相互交织形成网格和节点,再在网格和节点上布置构件形成标准层的平面布局,各标准层配以不同的层高、荷载形成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布局,完成建筑结构的整体描述。具体步骤正如进入程序时所出现的菜单次序一样:是利用作图工具绘制建筑物整体的平面定位轴线。这些轴线可以是与墙、梁等长的线段,也可以是一整条建筑轴线。可为各标准层定义不同的轴线,即各层可有不同的轴线网格,拷贝某一标准层后,其轴线和构件布置同时被拷贝,用户可对某层轴线单独修改。后即可以给轴线命名。是用于定义全楼所用到的全部柱、梁、墙、墙上洞口与斜杆支撑的截面尺寸,以备下一步骤使用。是依照从下至上的次序进展各个结构标准层平面布置。但凡结构布置一样的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标准层,只需输入一次。由于定位轴线和网点业已形成,布置构件时只需简单地指出哪些节点放置哪些柱;哪条网格上放置哪个墙、梁或洞口。是依照从下至上的次序定义荷载标准层。但凡楼面均布恒载和活载都一样的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荷载标2/86 是进展结构竖向布置。每一个实际楼层都要确定其属于哪一个结构标准层、属于哪一个荷载标准层,其层高为多少。从而完成楼层的竖向布置。在输入一些必要的绘图和抗震计算信息后便完成了一个结构物的整二、根本轴线图素点等根本图素,它们配合各种捕捉工具,热键和下拉菜单中的各项工具,构成了一个小型绘图系统,用于绘的轴线。用于直接绘制白色节点,供以节点定位的构件使用,绘制是单个进展的,如果需要成批输入可以使用图编辑菜单进展复制。3.平行直线适用于绘制一组平行的直轴线。“上右为正〞,可以分别按不同的间距连续复制,提示区自动累计复制的总间距。4.辐射线适用于绘制一组辐射状直轴线。首先沿指定的旋转中心绘制第一条直轴线,输入复制角度和次数,角度的正负决定了复制的方向,以逆时针方向为正。可以分别按不同角度连续复制,提示区自动累计复制的总角度。适用于绘制连续首尾相接的直轴线和弧轴线,按[Del]可以完毕一条折线,输入另一条折线或切换为切6.矩形xy因此它比用“折线〞绘制的快速。适用于绘制一组闭合同心圆环轴线,在确定圆心和半径后可以绘制第一个圆。分别按不同间距连续复制,提示区自动累计半径增减的总和。适用于绘制一组同心圆弧轴线,,提示区自动累计半径增减总和。适用于绘制一组同心圆弧轴线。按第一点、第二点、中间点的次序输入第一个圆弧轴线。输入复制间距和次数,复制间距的正负表示复制方向,以“半径增加方向为正〞,可以分别按不同间距连续复制,提示区自动累计半径增减总和。适用于绘制一组同心圆弧轴线点的切线方向控制点,然后点取圆弧的两个端点,其复制方式同“三点圆弧〞。3/86 是一条开关命令,画出各建筑轴线并标注各跨跨度和轴线号。可将用户输入的几何线条转变成楼层布置需用的白色节点和红色网格线。并显示轴线与网点的总数。这项功能在输入轴线后自动执行,一般不必专门点此菜单。改变轴线后原构件的布置情况不会改变。“删除节点〞和“删除网格〞是在形成网点图后对网格和节点进展删除菜单,删除节点过程中假设节点已被布置的墙线挡住,可点下拉菜单中的“填充开关〞项使墙线变为非填充状态。节点的删除将导致与之联系“恢复节点〞和“恢复网格〞是将被删除的网格和节点进展恢复的菜单。“平移网点〞可以不改变构件的布置情况,而对轴线、节点、间距进展调整。对于与园弧有关的节点应使动,否如此园弧的新位置无法确定。在输入轴线中,凡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不论其是否贯穿都视为同一弧轴线,在执行本菜单时可以一一点取每根网格,为其所在的轴线命名,对于平行的直轴线可以在按一次[Tab]键后进展成批的命名,这时程序要求点取相互平行的起始轴线和终止轴线以与虽然平行但不希望命名的轴线,点取之后输入一个字母或数靠近顶层〕中命名的名称,所以当想修改轴线名称时,应重新命名的为靠近顶层的层〕。是为了改善由于计算机精度有限产生意外网格的菜单。如果有些工程规模很大或带有半径很大的园弧轴成网点〞菜单会产生一些误差而引起网点混乱,此时应执行本菜单。程序要求输入一个归并间距,将上面各标准层的各节点与第一层的相近节点对齐,归并的距离就是6中定义的节点距离,用于纠正上面各层节点网格输入不准的情况。上节点高即是本层在层高处节点的高度,程序隐含为楼层的层高,改变上节点高,也就改变了该节点处的柱高、墙高和与之相连的梁的坡度。用该菜单可更方便地处理坡屋顶。本菜单总说明这局部用人机交互式输入有关楼板结构的信息〔在各层楼面上布置次梁、铺予制板、楼板开洞、改楼板CAD数据文件。选择菜单:0.本菜单不是第一次执行当本项工程以前已执行过主菜单二,且没有再执行主菜单A与一,对结构布置修改时,选择0,这时可对已布置过的次梁楼板等进展修改补充。用于反复进入主菜单二。4/86 2.执行完主菜单一并保存以前输入的次梁楼板信息注意:对层间梁的信息不能保存,需由用户再作补充。CLLBDKPM楼板洞口改已建立好的CLLBDK.PM文件来修改次梁或洞口布置,可选择3。键入1后,假设各层平面上有墙输入,如此屏幕提示墙体材料是什么,是砼如此键入1,是砖如此键入0,这数据是表示全部或大局部的墙体材料,局部的改动可通过菜单进展。本节的大局部操作是以房间为单元进展的,房间的划分和编号由程序自动进展,程序把由墙或梁围成的每个平面闭合形体作为一个房间,房间编号无规律,在有房间的地方才能布置次梁、予制板、开洞口等,房间的荷载可从楼板自动传递给周围杆件,程序先隐含每房间设一定厚度的现浇楼板。不闭合的区域不能形成房间,如悬挑梁外未用拉梁封闭形成开口区域时不能形成房间,无房间的区域无现浇板,不能在上布置次梁予制板等,上面也无荷载可传。但悬挑板上的荷载可传到与其相邻的构件上。房间分为矩形房间和非矩形房间,目前版本有些功能如楼板开洞和铺予制板还不能在非矩形房间进展。小。这些操作在自下而上的各标准层中逐层进展。执行过的菜单容均会保存在计算机中,再重新键入某菜单时可对其容任意修改、增加或删除。以后再重结构标准层的次梁楼板信息调出图面来审核或修改。楼板开洞开洞。每个房间的洞口不能大于七个。提示:洞口所在房间号?中有圆圈加亮,表示选中。2.提示:有几个洞口?以下3、4反复操作N次。该坐标是指以房间左下角纵横轴线交点为原点的X,Y坐标。假设为方孔,键入宽、高二数。为圆孔如此键入直径一个数,但在D前一定要加个负号。面上有荷载。预制楼板该房间处的现浇楼板取消。输入方式分为自动布板方式和指定布板方式。是竖放。由程序自动选择板的数量、板缝,并将剩余局部作成现浇带放在最右或最上。指定布板方式:由用户指定本房间中楼板的宽度和数量,板缝宽度、现浇带所在位置。5/86 每个房间中预制板可有二种宽度,在自动布板方式下程序以最小现浇带为目标对二种板的数量作优化在右边菜单上点自动布板,提示:指定最大板缝宽度与最小板缝宽度吗?假设指定,键入1←,再分1.按[Esc]退出予制板布置回到右边菜单。2.目前版本还不能在一个房间围同时布置予制板和现浇楼板。3.楼板复制时,板跨不一致如此自动增加一种楼板类型,所以复制时尽量是板跨一致时复制,否如此将增加楼板类型,使类型有可能超界。修改板厚,如此点此菜单,将这间房厚度修正。当其房间为空洞口时例如楼梯间时,或某房间上容不打算画出时,可将该房间板厚修改成0。随后用光标点取需变更楼板厚度的房间,改完后可按[Esc]键退回右边菜单。对于楼梯间可用两种方法处理,一是在其位置开一较大洞口,导荷载时其洞口围的荷载将被扣除,二是将楼梯所在的房间的楼板厚度输入0,导荷载时该房间上的荷载〔楼板上的恒载、活载〕仍能近似地导设悬挑板在平面外围的梁或墙上均可设置现浇悬臂板,其板厚程序自动按该梁或墙所在房间取值,用户应输入悬挑板上的恒载和活载均布面荷标准值,如该荷输0,程序也自动取相邻房间的楼面荷载,悬挑围为用户点取的某梁或墙全长,挑出宽度沿该梁或墙为等宽。每类悬挑板的输入按照屏幕下边的提示有三个步骤。当悬臂板的位置在平面外围的同一边,且悬挑长度一样时可归为一类悬挑板。1.用光标或鼠标指示需设悬挑板的梁或墙,可连续指示位于同一侧的几段梁或墙,这一类挑板所在的梁或墙指完时,可在平面上无梁与墙处点一下或在最后一根梁或墙上点一下即可进入第二步。不输荷载,程序自动取悬挑板上荷载为相邻房间楼面荷载。Y梁〔墙〕的左方或右方点一下即可,此后图面上显示出该类挑板的示意图。此后可继续按屏幕提示输入其它悬挑板。各类悬挑板均输完时,在平面图上无梁和墙处用光标点一下或按[Esc]键即返回主菜单。改墙材料这里指定墙体材料是混凝土或是砖的材料。混凝土墙是紫红色显示,砖墙是红色。如本标准层墙体材料不同于一开始输入的材料,点此菜单作个别墙体修改,移动光标点取需修改的墙体楼板错层当个别房间的楼层标高不同于该层楼层标高,即出现错层时,点此菜单输入个别房间与该楼层标高的差值。房间标上下于楼层标高时的错层值为正。首先键入错层所在的房间号或移动光标直接在屏幕上点取错层所在的房间,再键入错层值(m)。本菜单仅对某一房间楼板作错层处理,使该房间楼板的支座筋在错层处断开,不能对房间周围的梁作错层处理。砖混圈梁6/86 布置砖混结构的圈梁并输入相关参数,为PM主菜单六画砖混圈梁大样图提供数据。拷贝前层可将上一标准层已输入的次梁、予制板、洞口、悬挑板、砖混圈梁、各房间板厚等布置直接拷贝到本层,再对其局部修改,从而使其余各层的次梁、予制板、洞口输入过程大大简化。1.次梁的布置仅在交互建模中进展,满足一定条件的次梁可向后传递数据,不满足条件的次梁将被忽2.房间的定位边由程序自动确定,用户不需干预。3.布置的次梁应首先满足以下两个条件:a)与房间的某边平行或垂直。b)非二级以上次梁。c)次梁有相交关系时,必须相互垂直。4.布置次梁时尽可能使用捕捉开关,以提高次梁转换的准确度。5.旧版本所布置的次梁,用户不需做任何处理,程序自动将其转换于交互建模中。2.二级以上的次梁将被忽略:1.次梁的布置仅在交互建模中进展,满足一定条件的次梁可向后传递数据,不满足条件的次梁将被忽2.房间的定位边由程序自动确定,用户不需干预。3.布置的次梁应首先满足以下两个条件:a)与房间的某边平行或垂直。b)非二级以上次梁。c)次梁有相交关系时,必须相互垂直。4.布置次梁时尽可能使用捕捉开关,以提高次梁转换的准确度。5.旧版本所布置的次梁,用户不需做任何处理,程序自动将其转换于交互建模中。3.布置次梁时应使用捕捉开关,以提高次梁布置时的准确位置,尽管程序允许布置的显示〔关闭〕层间梁的位置。置。1.梁错层移至交互建模中,输入次梁楼板模块中取消梁错层菜单。PK重在PK计算程序中自动考虑。7/86 答:这是因为挑梁画图时要考虑到梁的实际长度,而布置、计算时考虑的是梁的中心线位置,这就造成挑答:由于挑梁实际梁长与输入时考虑的梁中心线长度有1/2封口梁宽度的差异,侧向封口梁传来的集中力作用点是在挑梁侧1/2封口梁宽处,即封口梁中心线上,当将此处的集中力移动至挑梁端头节点时,就产答:框架上作用的风荷载计算迎风面积是考虑了此框架左右两侧与相邻框架的间距的一半;沿层高方向是考虑了楼板上、下层各半层层高围的迎风面面积。答:风荷载计算中考虑了风压沿高度的变化系数,地面粗糙度的影响,风荷载体型系数,风振系数。7.框架平面外的柱荷载、节点荷载对框架是否有影响?于平面外柱荷载的向下集中力,将其荷载值依其作用点与柱上下两端的距离,成线性比例分配。答:不管平面外是否是多段杆件,只要在框架平面是一根连续的杆件,并且截面一致,如此生成PK模型答:对于生成的PK连续梁数据,其上荷载没有作简化处理〔此时应注意其局部的梯形荷载是由一正一负10.框架柱与斜杆的计算长度系数如何确定?对于支撑计算长度系数统一取为1.0。并且对于钢材料的杆件考虑到平面与平面外计算长度的不同,程序设定不作框架平面外轴压计算。输入计算和画图参数键盘点取相应选择项。不修改程序隐含或以前已设定过的参数,直接进入配筋计算画图,或修改完参数均要执行此项。(4)支座钢筋放大调整系数;(6)支座钢筋归并的长度,这一项暂不起作用。(9)矩形连续板跨中弯矩算法〔用1/不用0〕8/86 即《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四章第一节〔四〕中介绍的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的算法。第二页为选钢筋可供挑选的板钢筋级配,程序有隐含值,用户可按本单位的选筋习惯对该表修改。楼板配筋点此菜单的目的是节省楼板配筋计算的时间,因非矩形板块较多时,计算一层钢筋要花较多时间。不计算钢筋后就不能在下面的操作中画楼板钢筋。要钢筋表时,程序在画图时提示钢筋表摆放的位置,钢筋表的容和编号是随后面人机交互画钢筋的操作而定的,对板钢筋作增删操作时钢筋表均与时修正,但目前版本的钢筋表中未统计钢筋数量。(2)柱子涂黑,是/否〔0/1〕对处于顶层的柱截面,程序不涂黑。(5)平面图图纸号(7)予制板的板边画在梁边/梁中心〔0/1〕(8)予制板缝尺寸,标注/不标注〔0/1〕(9)板钢筋编号,编号/不编号〔0/1〕〕时是否像画窗洞口一样在洞口围沿墙厚画二条线。M4.切割局部平面可由用户选取切割某层平面的一局部,用不同的比例只画出这一局部平面图。用户如需将其它层平面图到本层续画,需先将其它层平面图名拷贝本钱层图名。点取继续项菜单后,程序进入楼板计算。统计结构主要工程量将前一阶段输入的全部结构上的工程量以表格形式输出,先逐层输出各结构标准层的工程量统计表,最后输出全部结构的工程量汇总表。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如下:楼板厚度T文件转换为DWG文件时,在[图形编辑、打印与转换]程序中点取菜单“T转DWG〞,用户可通过选键〕〔如如下图〕,所有文件都选好后点“打开〞键确定,程序会自动将所有选到的文件一次转换完成,转换过程中还会有进度条显示。TAT理──数据准备9/86 ••••••••••数据检查多塔和错层定义参数修正特殊梁、柱、支撑和节点定义特殊荷载定义检查和修改各层柱计算长度系数文本文件查看在此之前必须执行过PMCAD主菜单A,1,2,3且在当前用户子目录中存在PMCAD菜单2生成的样的数据,请删除旧的*•TAT文件和DATA•BIN文件。成薄壁柱,将每一薄壁柱细分假设干小节点与墙肢,将剪力墙洞口上方墙体转换成连系梁。点数超过30时程序会中断,上下层洞口不对齐时会提示用户等等。AT计算的处理和简化。D2.每一薄壁柱不能由太多的小墙肢和节点组成,程序要求小节点数≤30,超出时可开200宽计算洞。TAT其上下洞口对应。程序判断某一根薄壁柱下多于一根柱与它连接时即提示上下洞口应对齐,以提请用户注PMCAD主菜单A中尽量防止近轴线、近节点(节点距离≤200)情况,为此,在上下层该对齐的部位一定要对齐,不能肉眼判断屏幕上差不多去输入,否如此各层合并总网格后会出现大量拥护节点。对上下偏心轴线情况多用偏心,少增加新的轴线,还可在菜单“形成网点〞中增大节点距离的设置来合并距离很近墙上有洞口时,应采用方法一布置,在节点1,2之间布置墙,在墙上布置洞口,不应采用方法二。方法5.在有剪力墙部位如上下节点不统一时程序要做很多分析来处理上下墙肢的对应关系,比如由于采用分层网格下层由两节点组成的一个墙在对应的上层中间加了一个节点变成2个墙的情况。由于程序处理的复杂性这时最易造成出错TAT算不下去。因此最好在有剪力墙的部位各层采用统一的网格轴线。6.基于同5一样的理由,在上下层有墙又有梁(其实这时的梁在计算中已不起作用)布置时更不要采用不同10/86 7.墙悬空时其下层的相应部位一定要布置梁。8.对于墙和柱相连的情况,程序如下简化:计算中忽略处于墙肢中间部位的柱,端部的柱简化成2个厚短墙肢。如选择“考虑风荷载〞,如此程序进展以下工作:选择“辅助计算〞钮,如此有以下风荷载体型系数选择对话框:由用户确定风荷载计算的参数,按“确定〞钮,程序生成带有竖向力和风力的荷载文件LOAD•TAT。如该与LOAD•TAT文件的具体格式见第三章,这两个文件可以人工编辑修改。几何和荷载数据检查,样可以节省时间。用户可以参照附录A的出错信息表来了解错误的性质,修改后再进展数检,如此反复直至没有原如此错误程序还给出数检报告TAT-C•OUT,该文件把原始数据加上注释说明,便于用户阅读。RR成后面计算用的二进制文件DATA•BIN,因此千万注意不同工程之间的混淆,如有不同工程的原始数据存计算主梁信息并找出所有不调幅梁计算梁的支座弯矩调幅时,程序只对柱墙为支座的主梁调幅,对挑梁的支承支座不能调幅。当对两端为柱或薄壁柱的主梁调幅时,如在该梁中间有其它梁连接形成假设干无柱节点,如此对无柱节点的梁端的负弯矩不能调幅。对其正弯矩应根据主梁支座的调幅来正确地放大,计算主梁信息就是找出每根完整的主梁。找出的主梁和不调幅梁可在后面定义特殊梁柱的平面图中显示并可由用户重新调整和定义。计算柱计算长度系数在钢结构计算中,对钢柱需要验算平面外的稳定,其计算长度与平面外的梁柱上下刚度比有关,这里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计算出各层钢柱的有侧移和无侧移的计算长度系数,以便在设计钢柱时选用。其计算长度系数可在后面自行修改,以达到所要的计算长度。塔和错层定义如果是多塔结构,其多塔局部不应再是一个无限刚平面,应是多个无限刚平面,为正确计算风力和地震力作用,应在此处将多塔的楼层正确地划分开来。多塔结构可以是底盘相连、中部相连或上部相连。柱或墙在某层楼板处设有梁与其相连的结构叫做错层结构,主要指该处柱或墙错层,错层柱或墙的长度不是该层层高,而应是该柱墙上下节点实际相连的楼层高差,对这样的结构应在此处生成错层信息从而正确地计算错层柱的单刚、力和配筋。点取本菜单后程序对整个结构作多塔、错层的自动搜索。当为多塔结构时,自动产生多塔数据文件D-T•TAT,当为错层结构时,自动产生错层数据文件S-C•TAT。11/86 如该结构不是多塔,程序搜索完后在屏幕上提示:本工程不是多塔结构。如该工程不是错层结构,屏幕上提示:本工程不是错层结构如果产生错层或多塔数据,如此屏幕提示:如果在多塔文件和错层文件中修改层高、计算长度、混凝土强度,请执行一遍数据检查。显示下层和选择楼层菜单可查看每一层多塔的划分与编号情况,多塔立面可显示在竖向上各塔相连的关系下图所示。错层查询可查看各层错层的延伸柱布置情况。如为多塔结构,原先在与PMCAD接口时生成的各层风荷载必须根据多塔的布置重新设定,否如此将会在风荷计算中出错。此时程序判断为多塔结构后会马上启动风荷载导算程序重新生成各楼层的风荷载。D-T.TAT文件中修改,并再执行一遍“数据检查〞。参数修正下: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含义同Arf:可填0.0~90.0之间的数,如改变此参数,如此应重新进展数据检查,并重新计算风荷载;恒、活分开计算标志:是控制程序在配筋时的力组合方式(详见技术条件);回填土对地下室的相对刚度:可填0.0~10.0之间的数;梁端弯矩考虑柱宽影响:如选择第三项,如此应重新进展数据检查;注意总信息底部的须知事项。地震烈度:可选6~9之数,如不算地震力,最好也填相应之数,以免数检时报错;4之数,如不算地震力,最好也选相应之数,以免数检时报错;周期折减系数:可填0.6~1.0之间的数;活荷载质量折减系数:可填0.5~1.0之间的数;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隐含取规规定值,它随地震烈度而变化;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隐含取规规定值,它随地震烈度而变化;中梁和边梁刚度放大系数:可按规值填,一般在1~2之间;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填0.7~1之间的数;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可填0.55~1之间的数;梁扭转折减系数:可填0~1之间的数;放大系数;12/86 mm间的数;筋:可填0.12~1.2之间的数;钢净截面与毛截面的比值:可填0.5~1之间的数;对以上各参数的合理选择还可参阅本书技术条件。;程序在计算剪力墙配筋时墙暗柱肢长按以下取值:程序缺省值取600;活荷载组合系数和地震力与活荷载组合系数取为1.0,保护层厚度、墙暗柱长度均为可调。以上程序按规要求隐含取的参数数值,用户只有当确有依据和需要时才可以修改。修正后的根本风压:需根据“荷载规〞取值;第一段最高层号:如果只分一段,程序自动选为结构层数;按规要求填;是否要重新生成风荷载项是控制程序是否重新生成风荷载,在多塔、结构转角改变等情况时,就要重新生特殊梁,程序仅对两端支在柱或墙上的主梁调幅(该主梁中间可有无柱节点)。根据以上原如此程序自动找到所有不调幅梁,在这里由用户逐层确认和修改。钢梁不予调幅。铰接梁可被设为一端铰接或二端铰接梁,这样的梁需由用户在这里逐层逐根指定。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的梁,为防止容易出现的超筋现象,对连梁的刚度折减系数往往较大,连梁由程序自动找出,在这里由用户补充修改。特殊柱13/86 铰接柱可设为下端铰接,上端铰接,或两端铰接。特殊支撑接,对钢结构支撑默认为两端铰接。因此,对于要改变支撑连接来说很麻烦。特殊支撑就是给用户一个修改的机会,方便,直观。特殊节点特殊节点指的是弹性节点,在空旷结构中,各层没有楼板,因此可能不满足刚性楼板的假定。对这样的节点,可用弹性节点来定义,使其脱离刚性楼板假定对其的影响。在特殊节点中还可以修改节点相对高度。单和操作事项特殊梁、柱、支撑和节点的主菜单与各子菜单如如如下图所示:显示下层特殊柱特殊梁特殊支撑特殊节点=========================窗口放大角柱不调幅梁上端铰接弹性节点层复制框支柱连梁下端铰接-----------层重定义下端铰接一端铰接二端铰接改节点高特殊柱上端铰接二端铰接二端固接返回特殊梁二端铰接托柱/墙梁中心支撑特殊支撑返回耗能梁段人/V支撑特殊节点叠合梁十/斜支撑说明========返回立面定义显示边梁编辑打印返回返回所有特殊梁、柱、支撑、节点的定义均采用“异或〞方式,即重复定义为删除,如要删除该柱为角柱的属性,如此应再次定义该柱为角柱,如此该柱的角柱属性被删除。在定义特殊构件时,屏幕下方均有提示,或单个定义,或窗口定义等。当定义了弹性节点后,应注意增加(1)通过“多塔和错层定义〞;以使弹性节点上也有风力;(3)通过“数据检查〞;注意:当结构布置修改后,梁柱等编号可能已经变化,这时应删除B-C•TAT文件,以免造成混淆情况。特殊荷载定义PMTATSATWE中实现了吊车荷载的空间计算,这为结构设计提供了更先进的设计工具。TAT围,使其更能适应于各种复杂的工程状况。TAT特殊荷载的定义和操作如TAT前处理菜单所示,选择“特殊荷载查看和定义〞项,如此屏幕由上角菜显示下层选择楼层口放大层复制层重定义14/86查定删查定删说返看义除明回 位移荷载温度荷载编辑打印返回特殊荷载查看和定义菜单程序要求吊车荷载作用的牛腿处应是楼层的柱根底处,也就是说,在吊车牛腿处应另设一个楼层。进入后选择“吊车荷载〞项,此时屏幕右上角显示如下菜单:=======吊车荷载查看和定义菜单选择“定义〞项时,屏幕上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完相应的参数后,选择“确定〞,如此屏幕在下方提示:请用光标指定吊车在左〔上〕轨道的两端点当选择完一根直线上的两点后,屏幕在下方又提示:请用光标指定吊车在右〔下〕轨道的两端点当选择完第二条轨道的两端点后,这组吊车荷载就定义完毕了,如再选择定义项,如此进入下一组吊车的吊车荷载定义后,可以选择“查看〞项,来标出各吊车荷载参数,可以选择“删除〞项来删除某组吊车荷载请用光标选择吊车任一轨道的一个端节点15/86 后,再与结构的恒、活、风、地震进展组合配筋,其中吊车荷载按活荷载处理,其分项系数与活载一样;除了原有的组合以外,对吊车荷载还增加了以下的组合:。与地震作用组合时不考虑水平刹车作用。砖混底框的计算化方法〕作整体结构分析并得出底框层的地震力,然后,将上部砖房与底部框架别离开,并使底部框架接MCAD如此上部砖混的风剪力、风倾覆弯矩也会自动传给下部结构;16/86查定删查定删说返看义除明回 =========X向地震力Y向地震力X向风力Y向风力恒荷载活荷载调整前/后说明返回砖混底框荷载查看菜单上部砖混传来的恒、活荷载还带有考虑墙梁作用的上部荷载折减系数,即恒、活荷载产生的均布荷载不完全作用在底框梁上,而应按折减系数将局部荷载向两边传,对两边柱产生两个集中力,因此折减系数将影DPMCAD整前〞为不考虑折减系数的上部砖混传给下部底框的恒、活荷载,地震力、风力产生的倾覆弯矩不转换为节点的拉、压力;〔2〕“调整后〞为考虑折减系数的上部砖混传给下部底框的恒、活荷载,其中局部已被分配为两端柱的轴压力,地震力、风力产生的倾覆弯矩转换为节点的拉、压力。(1)把上部砖混传来的恒、活与底框层的恒、活合并作为新的恒、活荷载计算;〔2〕把上部传来的地震、风的剪力作为作用在底框质心的地震和风的外力,并把地震和风的倾覆弯矩产生的节点拉、压力作用在相应的地震力、风力工况中;底框计算后的一切后处理,均与普通框架结构一样,如位移、力、配筋、裂缝、施工图等,其查阅方式、输出打印等也与普通框架结构一样。支座位移的计算支座位移的定义:项,如此屏幕右上角显示菜单为如如下图所示:位移荷载=======位移荷载查看和定义菜单当选择“定义〞项时,屏幕在下方提示:请输入柱下节点位移:Dx,Dy,Dz,Tx,Ty,Tz17/86查定删查定删说返看义除明回 可以在屏幕上标出柱下节点的位移值。支座位移产生的力计算后,将被处理成恒载工况的一局部,不单独设为一个工况,即支座位移的力与恒载作用下的力叠加,成为一新的恒载力工况,然后再与活载、地震和风力工况进展力组合配筋。温度应力的计算温度应力的定义与特殊梁柱的定义差不多,在PMCAD建模后,进入TAT并完成数据检查,可在“特殊荷载查看和定义〞菜单中选择“温度荷载〞项,如此屏幕右上角显示菜单为如如下图所示:温度荷载=======温度荷载查看和定义菜单:请用光标选择梁柱温度应力作为一独立的工况进展计算和输出,计算时把定义的温度差作为正向等效荷载来计算一种工况,而反向温度荷载产生的力可以通过对正向温度荷载力加负号来产生。温度应力作为活载的一种形式,组合时采用活载分项系数,即有:恒±活±地震±风±温度温度应力的讨论:温度应力的计算实际上是一个比拟复杂的问题,温度的变化对于结构的反响也是很复杂的,首先温度的变化有“梯度〞问题,即构件外表到部的温度变化很大,这与构件均匀受温,且均匀膨胀、收缩不同,因此计算不能完全表示结构的真实受力;第二温差的变化是有时效的,因为从冬季到夏季,结构的温度变化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而不是在很短的时由此可见温度应力的计算结果往往偏大,因此TAT在前处理的参数修正中增加了“温度应力折减系数〞,检查和修改各层柱计算长度系数数检以后,程序已把各层柱的计算长度系数按规的要求计算好了,这里给了图形显示,并在图上各柱位置可以人工直接输入、修改。当选择查看某层柱计算长度系数图时,屏幕右上角提供如下菜单与如如如下图当选择“修正系数〞时,屏幕下边提示:当某一柱被选中时,屏幕下边例出该柱的有侧移系数Ux1,Uy1和无侧移系数Ux2,Uy2,并让用户输入 对于钢结构柱,或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柱,其长度系数的计算比拟复杂,用户可以在此酌情修改长度系数。在几何数据检查无误后,用户可以选择本项来作各层的几何平面图。此时屏幕右上角提示与如上图所示。柱、墙的数据标字。选择“梁搜索〞,程序在底部提示输入梁单元号,当输入该梁的单元号后,程序将自动搜索到该梁,并放大显示;当选择“柱墙搜索〞时,程序在底部提示输入柱、墙节点号,然后程序自动搜索到该柱,并放大显示。“字符拖动〞项使得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在平面上拖动字符,在图形输出时,以防止字符之间的重叠。A1—A2—A3A3为薄壁柱与下层连接的下层的节点号。通过上下节点编号对位,可以看到薄壁柱的传力途径,也可以在荷载数据检查无误后,用户可以选择本项来作各层的荷载图。此时在屏幕右上角提示与如如如下图所示:其功能与几何平面图中的类似。其中白色为恒载,黄色为活载,并增加节点水平力的绘图。文本文件查看这里可点菜单直接调用全屏幕编辑程序PE2,用来审看和修改这一节生成的各种数据文件,容有如如如下•••前处理的输出文件周期、力和配筋输出文件动力时程分析输出文件前处理的输出文件T••数检出错报告TAT-C•ERR各层柱、墙下端水平刚域DXDY•OUT报告TAT-C•OUT执行完数据检查后,程序把控制参数、几何和荷载数据按一定的格式,写在TAT-C•OUT中,自成表格,数检出错报告TAT-C•ERR对于数检中产生的错误或警告性错误,程序都把它们写在TAT-C•ERR文件中,用户可以参照,附录A的出错信息表,根据错误来对照阅读。各层柱、墙下端水平刚域DXDY•OUT数检完后产生下端水平刚域文件DXDY•OUT,其格式如下:对刚域总数Ndxy循环,即I=1~Ndxy,有:对柱:y对墙(薄壁柱):NdNFloorNWallNwNwiNwj),Dwx,Dwy;对支撑或斜柱:18/8619/86Nd序号;N-Floor──刚域构件的层号; 为带刚域的柱号、墙号和支撑号;Nci,Ncj,Nwi,Nwj,Ngi,Ngj──分别为带刚域构件柱、墙、支撑的上节点号和下节点号;周期、力和配筋输出文件••••••••质量、质心座标和风荷载文件TAT-M•OUT力标准值文件NL-*•OUT配筋文件PJ─*•OUT组合力文件DL•OUT超配筋文件GCPJ•OUT质量、质心座标和风荷载文件TAT-M•OUT第一局部:控制参数输出输出结构计算用的:总信息、地震信息、调整信息、材料信息、组合配筋信息、风荷载信息、异形截面信息、各层柱墙活荷载折减系数、各层柱梁墙和支撑数与其混凝土强度等等。由于它们均用英文表示,这里第二局部:各层质量输出rDead-LoadMass──恒载质量(t),标准值;Live-LoadMass──活载质量(t),标准值;SelfweightMass──梁、柱、墙、支撑自重。它已包含在恒载之中(t);Mass-Moment──质量矩(t*m2)。:Flr──该弹性节点所在层号;Node──该弹性节点在本层的节点号;Dead-LoadMass──该节点恒载质量,标准值;Live-LoadMass──该节点活载质量,标准值。式:ReducingFactorofLiveLoadMass载质量折减系数;alDeadLoadMasstTotalLive-LoadMass──全楼活载之和(t),标准值;TotalMass──全楼恒+活之和(t)。第三局部:各层风荷载输出20/86 如果计算风荷载,如此在质量写完之后,输出各层风力、风剪力和弯矩。其格式为X(Y)-Wind──X(Y)向各层风力;X(Y)-D──X(Y)向风力与质心的偏心距;X(Y)-Shear──X(Y)向风剪力;X(Y)-Moment──X(Y)向风弯矩;如果结构中还有弹性节点,如此在其后还输出各层弹性节点处的风力,格式Flr──该弹性节点所在的层号;X-Wind,X-Wind──该弹性节点的X、Y向风力。第四局部:结构层刚度输出结构层刚度中心的输出,其格式如下所示:Alf——层刚度主轴与整体坐标的夹角;带有转换层的结构〕提供了设计依据。周期,地震力和位移文件TAT-4•OUT21/86 第一局部:非耦连时周期和地震力输出rXY出:Qox(y)──为X(Y)向地震力作用下在X(Y)向产生的基底剪力(kN);Qox(y)/Ge──为X(Y)向基底剪力与结构总重力的比值;Y向的基底剪力、比值和倾覆弯矩的输出与X向一样。第二局部:考虑耦联时周期、振型、地震力输出irectYDirectTDirectirectYDirectTDirectNumberofMode──为各振型的振型值,按三个方向的分量归1化;Tow──塔号(0为弹性节点);X-Direct──X向振型分量值;Y-Direct──Y向振型分量值;T-Direct──转角振型分量值。然后输出仅考虑X(Y)向作用的地震力,其在三个方向的贡献为:X-Direct──X向地震力;Y-Direct──Y向地震力;T-Direct──转角方向的扭矩;第三局部:位移输出位移输出也分两局部,第一局部为各工况下各层的最大位移和最大层间位移,并考虑了楼层的扭转影响,因此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均指到某一根柱(薄壁柱)节点之上。择“详〞时,输出该项位移。其量较大。 e不利布置,如此还有:e如哪一种工况不算,如此工况号向前类推,具体格式:楼层位移最大值输出odeh──用以计算该节点层间位移的长度(考虑错层时,会大于层高)。Dmax;maxDmax/Hmax──顶点位移与总高度的比值。Tower──塔号(0为弹性支点);odeDz──该层最大竖向位移。这里地震力作用下的楼层位移已经进展了各振型地震力作用下位移的组合,即j=1~Nmodedij──各振型地震力作用下的楼层位移值;Nmode──振型组合数。节点位移输出对水平力作用输出Node──节点号(柱、墙);22/8623/86 h──该节点柱(墙)的计算长度;dd──节点的层间位移(取与外力作用方向一致);odeXTYTZXYZ力标准值文件NL-*•OUT第一局部:柱、支撑,墙整体力输出OPLOADCASE地震、风、恒、活、竖向地震、活荷布置、温度排列〕;AXIAL——轴力(kN);SHEAR-X——X向剪力(kN);SHEARYY向剪力(kN);MX-BTM——X向柱底弯矩(kN-m);MY-BTM——Y向柱底弯矩(kN-m);MX-TOP——X向柱顶弯矩(kN-m);第二局部:墙肢和异形柱柱肢力输出ANCHNNDTDLLOADCASEAXIALBTMAXIALTOPSHEARMBTMMTOPWALL-BRANCH──墙肢号;NN节点号;DT*DL──墙肢的厚度和长度(m);LOADCASE工况号;AXIAL-BTM──墙肢底部轴力(kN);AXIAL-TOP──墙肢顶部轴力(kN);SHEAR──墙肢剪力(kN);M-BTM──墙肢底部弯矩(kN-m);M-TOP──墙肢顶部弯矩(kN-m)。对于异形截面柱,还输出柱肢的力,其格式为:COLUMNBRANCHNchar,DT*DL,LOADCASE,AXIAL-BTM,AXIAL-TOP,SHEAR,M-BTM,24/86 COLUMN-BRANCH──柱肢肢号,对支撑为BRACE-BRANCH;第二局部:梁力输出对于水平力作用,输出格式为对于竖向力作用,输出格式为LOADCASE工况号;M-I,M-J──分别为梁左右端的弯矩(kN-m);Vmax──在水平力作用下的梁最大剪力(kN);V-I,V-J──分别为在竖向力作用下梁两端剪力(kN);MkNmVV中7等分剪力(kN);Tmax──梁的最大扭矩(kN-m);Nmax──梁的最大轴力(受拉为正)(kN);第三局部:柱、支撑、墙、梁的力正向示意图第四局部:层反力、剪力和弯矩1.如果计算了竖向力,如此还输出竖向力(恒+活)在各构件(柱、墙支撑)中的轴力之和Anti-F。可以用它底部输出:Tower,Vc(X,Y),Vf(X,Y),Vc(X,Y)/Vf(X,Y)Tower,Mc(X,Y),Mf(X,Y),Mc(X,Y)/Mf(X,Y)Vc(X,Y)──为本层柱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剪力(分X、Y方向);Mc(X,Y)──为本层柱在地震力使用下的弯矩(分X、Y方向);VfXY为本层地震力作用下的总剪力(分X、Y方向);Mf(X,Y)──为本层地震力作用下的总弯矩(分X、Y方向);Vc(X,Y)/Vf(X,Y),Mc(X,Y)/Mf(X,Y)──为它们的比值。配筋文件PJ─*•OUT配筋的组合力。对梁给出9个截面的正负弯矩包络配筋,与9个剪力箍筋和控制配筋的剪力。这对控制梁的非加密区有很大帮助。Rfl──柱墙活荷载折减系数,即程序可按规要求在柱、墙设计时对活荷载进展折减。参看附录G。第一局部:柱配筋输出格式.对矩形截面柱输出格式:25/86 当计算地震力并为一、二级抗震设防时,还对框架节点进展验算,输出:(NAsvj)N,Vj,AsvjN-C──柱单元号;Aa──配筋保护层厚度,为到钢筋中心的距离(mm);Lc──柱有效长度(m);NUc──轴压比控制力的组合号;Nu──轴压比的控制轴力(kN);Rs──柱主筋配筋率(%);Rsv──柱箍筋体积配筋率(%);拉计算配筋,该值可不起作用(mm2);NasxAsx合号;NasyAsy合号;Mx、N──Asx的控制力,弯矩和轴力(kN-m,kN);My、N──Asy的控制力,弯矩和轴力(kN-m,kN);Mx、My、N──Asx的控制力,弯矩和轴力(kN-m,kN);Mx、My、N──Asy的控制力,弯矩和轴力(kN-m,kN);配箍时可取两者的大值。NasvxAsvx制力的组合号;NasvyAsvy力的组合号;Vx、N──Asvx的控制力,剪力和轴力(kN);Vy、N──Asvy的控制力,剪力和轴力(kN)。NasvjAsvj制力的组合号;NVjAsvj力,轴力和剪力(kN)。2.对圆形截面柱输出格式26/86 当计算地震力并为一、二级抗震设防时,还对框架节点进展验算,输出:(NAsvj)N,Vj,AsvjDr──圆柱直径(m);As──圆柱全截面主筋配筋面积(mm2);AsMN──As的控制力,弯矩(取Mx、My组合值)和轴力(kN-m,kN);Asv──圆柱全截面箍筋配筋面积(mm2);NasvAsv合号;3.对异型截面柱输出格式UTDFBmax──计算长度系数(取Bx,By的大值);bDT,DL──柱肢的厚度和长度(mm)。As──柱肢单边配筋面积,含角筋(mm2);Nas──As控制力的组合号;Rs──柱肢主筋的配筋率(%)。当采用双偏压、拉计算配筋时配筋按全截面输出:Asz──异形柱柱肢角筋配筋面积之和,或称异形柱固定钢筋面积(mm2);Asf──异形柱柱肢附加配筋面积之和,它是除角筋外的其他纵筋,或称异形柱附加钢筋面积(mm2);Rs──异形柱全截面配筋率(%);kNAsv──柱肢箍筋面积(mm2);Rsv──柱肢箍筋的体积配筋率(%);Nasv──Asv控制力的组合号;27/86 第二局部:支撑配筋输出格式第三局部:剪力墙配筋输出格式N-W,Lw,ArfwN-W──墙单元号(薄壁柱);Lw──墙计算长度(m);Arfw──墙截面主轴与整体座标夹角(rad);bDT,DL──墙肢厚度和长度(mm);Aa──墙肢配筋保护层厚度,为到暗柱钢筋中心的距离(mm);As──墙肢一端暗柱全截面配筋面积(mm2);AsRs──墙暗柱主筋配筋率(%);NashAsh合号;kNUc轴压比;Nuc──控制轴压比的力组合号;Nu──控制轴压比的轴力(kN)。第四局部:梁配筋输出格式目前只对矩形截面梁配筋,格式为T&V(NTV),Ast,Astv,Ast1Lb──梁计算长度(m);28/86 I,J──梁左、右节点号;Aa──梁配筋保护层厚度(mm);T&V──梁控制剪扭配筋的扭矩和剪力(kN-m,kN);NTV──梁控制剪扭配筋的扭矩和剪力的力组合号;Ast──梁剪扭纵筋面积(mm2);Astv──梁剪扭箍筋面积(mm2);Ast1──梁纯扭所需的单根沿周边一圈的单根箍筋的截面面积(mm2)。第五局部:配筋图示和说明体积配箍率是照双肢箍的箍筋形式给的,因此仅供用户参考。相反,当柱为构造配箍时,在体积配箍率已T4.TAT对于肢长L≤Hw的墙肢按柱配筋,验算轴压比,箍筋按体积配箍率来控制,其箍筋间距和抗震等级5.对梁配筋有:(b)抗扭箍筋只能是双肢,抗扭纵筋绕截面均匀分布;、墙、梁的配筋如如如下图所示:筋,如此不合理,本程序遇到这种情况把这些多余的节点取消,仍按长肢配筋,如上图所示,这样配筋的肢数与在原始数据有所不同,用户应以最后配筋的肢数为准,以每一肢的前后小节点号为准;第六局部:对钢柱进展三项验算并输出NFMxMyNF1=N/An+Mx/(Gx*Wnx)+My/(Gy*Wny)F2<(<)f,f,(NF2)Mx,My,NF2=N/(Fx*A)+Bmx*Mx/(Gx*Wx(1-0.8N/Nex))+Bty*My/(Fby*Wy)F3<(>)f,f,(NF3)Mx,My,NF3=N/(Fy*A)+Bmy*My/(Gy*Wy(1-0.8N/Nex))+Btx*Mx/(Fbx*Wx)29/86 Mux<(>)1.2*Mpx,Muy<(>)1.2*MpyVux<(>)1.3*(2*Mpx/L),Vuy<(>)1.3*(2*Mpy/L)mFx,Fy¾¾截面在X,Y方向的轴心稳定系数jx,jy;mcfrac第七局部:对钢支撑进展三项验算并输出FxAATxF3<(>)f,f(NF3)N,F3=N/(Fy*A*Aty)对于高层钢结构还有钢支撑连接验算:Nubr<(>)1.2*An*fy30/86 AnAfracfrac面积〔m2〕;Nubr¾¾截面确实极限轴力。第八局部:对钢梁每一截面验算三项并输出F1<(>)f,f,(NF1)M,F1=M/〔Gb*Wnb〕F2<(>)f,f,(NF2)M,F2=M/〔Fb*Wb〕对于高层钢结构还有钢梁连接验算:Mu<(>)1.2*MpVu<(>)1.3*(2*Mp/L)I¾¾截面的惯性矩;tw¾¾截面腹板的厚度;在钢支座处取腹板的净面积来抗剪,见“高钢规〞。底层柱、墙底最大组合力文件DL•OUT然再去比拟,从而找到最大的设计力。另外如果还有活荷载折减,如此在组合时,对活荷载进展折减。参第一局部:柱输出格式N-C──柱单元号;Nc该项力的组合号;N──柱节点号;V-X,V-Y──分别为柱X,Y向剪力(kN);=N=──柱轴力(kN);M-X,M-Y──分别为柱X,Y向弯矩(kN-m);NE,1:是;0:否。 Nmin──表示轴力最小时的力;Nmax──表示轴力最大时的力;D+L──表示恒+活的力。第二局部:支撑输出格式NGfracfrac支撑单元号;第三局部:剪力墙〔薄壁柱〕输出格式Nw¾¾该项力的组合号。第四局部:剪力墙墙肢输出格式在每一薄壁柱之后输出墙肢底部设计力:NWB,Xw,Yw,Arfw,AwNWB¾¾墙肢数;bfracfracNw¾¾该组力的组合号;MMfracfrac该墙肢的弯矩〔kN-m〕;VVfrac;¾该墙肢的剪力〔kN〕;Nmin¾¾表示轴力最小时的力;acMmaxfracfrac最大时的力;Vmaxfracfrac最大时的力;D+L¾¾表示恒+活的力。第五局部:轴力合力点输出31/8632/86 odffracfracXYm超配筋文件GCPJ.OUT件的超配筋与验算情况。第一局部:对混凝土柱验算超筋并输出**〔NUc〕N,Uc=N/Ac/fc>UcfNucfracfracN¾¾控制轴压比的轴力;cfracAcfrac¾截面面积;c筋率验算Ax,Ay¾¾分别为截面X,Y向的计算系数;c*(Nl)N,N>Fl=fyAs33/86 fy¾¾钢筋受拉、受压强度;Acfrac;¾柱截面面积;racfrac第二局部:对混凝土支撑验算超筋并输出对混凝土支撑的验算与柱一样。第三局部:对剪力墙验算超筋并输出acfracNfracfrac34;控制轴力;nfracfracAn—¾系数;Acfrac¾墙肢面积;fy¾¾钢筋抗拉抗压强度;As¾¾墙肢主筋总面积。筋率验算Rs¾¾墙肢一端暗柱的配筋率或按住配筋时的全截面配筋率;NFv¾¾控制剪力的力组合号;V¾¾控制剪力;Fv¾¾墙肢截面的抗剪承载力;Avfracfrac截面系数;第四局部:对混凝土梁验算超筋并输出Ns¾¾梁截面序号,负弯矩配筋截面号1~9,正弯矩配筋截面号10~18;Ho—¾梁有效高度;筋率验算 **〔NTv〕V,V>Fv=AvfcBHoNFv—¾控制剪力的力组合号;V—¾控制剪力;Fv—¾截面抗剪承载力;Av—¾截面系数;fc—¾混凝土抗压强度;**(NTV)V,T,V/(BHo)+T/Wt>0.25fcNTV—¾控制力的力组合号;Wt—¾截面的塑性抵抗矩;fc—¾混凝土抗压强度。第五局部:对钢柱验算并输出**F1>f,f,(NF1)Mx,My,NF1=N/An+Mx/(Gx*Wnx)+My/(Gy*Wny)**F2>f,f(NF2)Mx,My,NF2=N/(Fx*A)+Bmx*My/(Gx*Wx(1-0.8N/Nex))+Bty*My/(Fby*Wy)**F3>f,f(NF3)Mx,My,NF3=N/(Fy*A)+Bmy*My/(Gy*Wy(1-0.8N/Nex))+Btx*Mx/(Fbx*Wx)**Naf≥7,Rx(Ry)>60Mearfrac地震力标志;fy—¾钢的屈服强度。**(Nwpx)N,Wpcx*(fyc-N/As)>Wpbx*fyb,Px34/8635/86 **Mux>1.2*Mpx,Muy>1.2*Mpy**Vux>1.3*(2*Mpx/L),Vuy>1.3*(2*Mpy/L)第六局部:对钢支撑验算并输出**Nubr<(>)1.2*An*fy第七局部:对钢梁验算并输出F>f,f,(NF1)M,F1=M/〔GbWnb〕**F2>f,f,(NF2)M,F2=M/〔FbWb〕**Mu>1.2*Mp**Vu>1.3*(2*Mp/L)在第一次正式计算力之前,程序判断是否要做0.2Q0的调整,如要调整如此先计算调整系数,并存入文件V02Q.OUT之中。INsu循环,写有:VqxVqyfracX,Y方向柱所承受的剪力。已经有V02Q.OUT文件后,在以后的计算中如此不再求新的调整系数,并根据V02Q.OUT中的系数放大36/86 注意不同工程之间的混淆。Nfloor,Ntower,Vx,Vy,VxV,VyVNfloor—¾层号;由此求得各层剪力和承载剪力之后,求得各层的屈服系数,格式::m动力时程分析输出文件••动力时程分析最大值文件DYNAMAX•OUT选择地震力返算结构的位移文件TAT-4D•OUT动力时程分析最大值文件DYNAMAX•OUTAmax—¾地面运动加速度的最大值〔gal〕楼层的最大反响值NfNtDDDSVVAAFFQQM-MNf¾¾楼层号;Ntfrac;¾塔号;D-D—¾楼层位移(mm);DSfrac34;层间位移角(1/rad);V-V—¾楼层质点的速度(m/s);A-A—¾楼层质点的加速度(m/s2);F-F¾¾楼层反响力(kN);Q-Q—¾楼层反响剪力(kN);M-M——楼层反响弯矩(kN-m);选择地震力返算结构的位移文件TAT-4D•OUT37/86 地震力的格式输出与TAT-4.OUT类似,就象是取了一个振型时输出一样。楼层位移也与TAT-4.OUT输出TAT计算、配筋和验算的附加说明.模拟施工方法计算恒载的说明.构件力正负号的说明.混凝土构件的配筋说明.钢构件的验算说明.梁弹性挠度的计算说明模拟施工方法计算恒载的说明作用效应的功能,其中"模拟施工加载"方式较好地模拟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逐层加载,逐层的不均匀沉降对结构构件力的影响。假设结构地基无不均匀沉降,上述分析结果更能较准确地反映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但假设结构地基有不均匀沉降,上述分析结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尤其对于框剪结构,外围框架柱受力偏小,而剪力墙核心筒受力偏大,并给根底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1作"模拟施工加载1",将新的模拟施工加载方法称之为"模拟施工加载2"。"模拟施工加载2"是在原模拟施工加载计算原如此的根底上,通过间接方式〔将竖向构件的轴向刚度增框架柱受力有所增大,剪力墙核心筒受力略有减小。"模拟施工加载2"在理论上并不严密,只能说是一种经验上的处理方法,但这重经验上的处理,会使地基有不均匀沉降的结构的分析结构更合理,能更好地反映这类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设计人员在软件应用"模拟施工加载1"和"模拟施工加载2"所得到的计算结果,在局部可能会有较大差异。计算方法〞,这是一种简化计算方法,只适用于采用楼板平面无限刚假定的普通建筑和采用楼板分块平面无限刚假定的多塔建筑。对于这类建筑,每层的每块刚性楼板只有两个独立的平动自由的和一个独立的转是分析效率高,由于浓缩以后的侧刚自由度很少,所以计算速度很快。但“侧刚计算方法〞的应用围是有计算方法〞是近似的,会有一定的误差,假设弹性楼板围不大或不与楼板相连的构件不多,其误差不会很大,精度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假设定义有较大围的弹性楼板或有较多不与楼板相连的构件,“侧刚计算方。“算法2〞为“总刚计算方法〞,就是直接采用结构的总刚和与之相应的质量阵进展地震反响分析。这种方法精度高,适用围广,可以准确分析出结构每层每根构件的空间反响,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可发现结构的刚度突变部位,连接薄弱的构件以与数据输入有误的部位等。其不足之处是计算量大,比“侧刚计算方法〞计算量大数倍。对于没有定义弹性楼板且没有不与楼板相连构件的工程,“侧刚计算方法〞和“总刚计算方法〞的结果是构件力正负号的说明的力作了如下处理:38/86 2.柱、墙肢、支撑的下端轴力加负号,如此在识别它们的正负轴力时,受拉为正轴力、受压为负轴3.柱、墙肢、支撑的上端弯矩加负号,如此在识别它们的正负弯矩时,右边或上边受拉正弯矩、左边或下边受拉为负弯矩。.各振型的振动方向.地震作用效应最大的方向.主振型判断.振型数取值合理性判断.各层地震剪力输出各振型的振动方向正在修订的《高规》为控制结构的扭转效应,对扭转振动周期和平动振动周期的比值给出了明确规定。TAT软件参考ETABS的方法,给出了如何判断一个周期是扭转振动周期还是平动振动周期的方法。输出Angle--振动角度,单位〔度〕对于一个振动周期来说,假设扭振动系数等于1,如此说明该周期为纯扭转振动周期。假设平动振动系假设扭振动系数和平动振动系数都不等于1,如此该周期为扭转振动和平动振动混合周期。地震作用效应最大的方向主振型判断对于刚度均匀的结构,在考虑扭转耦连计算时,一般来说前两个或几个振型为其主振型,但对于刚度TAT型对基底剪力贡献比例的计算功能,输io39/86 Ratio该振型的基底剪力占总基底剪力的百分比。振型数取值合理性判断对于刚度不均匀的复杂结构,尤其对于多塔结构,在考虑扭转耦连计算时,很难确定应该取多少个振型计算其地震力,假设计算振型数给少了,有些地震力计算不出来,结构的抗震设计不安全,而计算振型数ABS说明用户给定的计算振型数不够,应增加计算振型数。各层地震剪力输出为了便于设计人员更深入地把握设计方案,在TAT-4.OUT文件中增加了结构各层地震剪力输出功能。FloorTowerFxVxMx(kN)(kN)(kN-m)Tower--为塔号;Vx--为该层该塔的地震剪力;Mx--为该层该塔的地震倾覆弯矩。混凝土构件的配筋说明.矩形混凝土柱或劲性混凝土柱.混凝土墙.混凝土梁或劲性混凝土梁.混凝土支撑.异形混凝土柱矩形混凝土柱或劲性混凝土柱此值控制(cm2)。m混凝土墙As表示墙肢一端的暗柱配筋总面积(cm2),如按柱配筋,As为按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40/86 混凝土梁或劲性混凝土梁AsAsAs、跨中、右支座的配筋面积(cm2);mAst所需要的纵筋面积(cm2);Ast1表示梁受扭所需要周边箍筋的单根钢筋的面积(cm2)。混凝土支撑AsxAsyAsv解释同柱,支撑配筋的看法,是:把支撑向Z方向投影,即可得到如柱图一样的截面形异形混凝土柱对异形柱的计算、配筋计算方式等问题还要在以后的章节中详细讨论,这里只对异形柱的配筋简图作图所示:采用单偏压、拉配筋计算方式时,异形柱将被分成几个直线柱肢,每个柱肢进展单偏压、拉配筋计算,如此Ascm2);采用双偏压、拉配筋计算方式时,异形柱按整截面的形式配筋,如此Asz表示异形柱固定钢筋位置的配筋面积,即位于直线柱肢角部的配筋面积之和(cm2);柱计算、配筋和表达方式等问题,见后面"异形的柱计算"小节。钢构件的验算说明.钢柱.钢梁.钢支撑.钢管混凝土柱.普与版钢结构构件截面验算钢柱ffF1=N/An+Mx/(Gx*Wnx)+My/(Gy*Wny)F2=N/(Fx*A)+Bmx*My/(Gx*Wx(1-0.8N/Nex))+Bty*My/(Fby*Wy)F3=N/(Fy*A)+Bmy*My/(Gy*Wy(1-0.8N/Nex))+Btx*Mx/(Fbx*Wx)钢梁RF2/f;41/86 支撑R1表示钢支撑正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1/f;R2表示钢支撑向X向稳定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2/f;R3表示钢支撑向Y向稳定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3/f。钢管混凝土柱R1表示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力设计值与其极限抗力的比值N/Nu。多层版钢结构构件截面验算和要求验算构件截面的宽厚比、高厚比和长细比。对于非抗震的钢结构,没有多高层之分,都按《钢结构设梁弹性挠度的计算说明1.弹性挠度计算采用分层刚度计算法,计算时考虑柱、墙、支撑的轴向不变形,这样就可以得到交2.对于次梁,为了使无柱节点的位移一致,TAT还叠加了两端的弹性位移,用户在观察次梁的挠度时,就需要减去弹性位移的局部;3.弹性挠度的控制一般仅对钢梁,对于混凝土梁,由于要按照实配钢筋来计算挠度,计算复杂、繁WE参数补充定义多、高层结构分析需补充的参数共九项,它们分别为:总信息、风荷信息、地震信息、活荷信息、调整信息、配筋信息、设计信息地下室信息和砌体结构信息,对于一个工程,在第一次启动SATWE主菜单时,程序自动将上述所有参数赋值(取多数工程中常用值作为其隐含值),并将其写到硬盘上名为SAT_DEF.PM都自动存盘,以保证这些参数在以后使用中的正确性。特殊构件的颜色梁,亮红色为刚性梁。梁端约束有刚接、铰接和滑动支座梁三种情况,铰接支座端有一红色小圆点,滑动支座端有一白色小圆点。,42/86 暗紫色为框支柱,亮紫色为角柱,亮白色为上端铰接柱,暗白色为下端铰接柱,亮青色为两端铰接柱。框支柱由程序自动生成,其它的特殊柱需用户定义。墙:剪力墙有砼墙和砌体材料墙,砼墙又分为普通墙、地下室外墙和人防设计中的临空墙。墙用双线表示,其中,亮绿色为砌体材料墙,暗绿色为普通砼墙和地下室外墙,红色为人防临空墙。弹性楼板"弹性楼板"是以房间为单元进展定义的,一个房间为一个弹性楼板单元,定义时,只需用光标在某个房间点一下,如此在该房间的形心处出现一个带数字的白色小圆环,圆环的数字为板厚(单位cm),表示该房间已被定义为弹性楼板,在力分析时将考虑该房间楼板的弹性变形影响;修改时,仅需在该房间再点一下,如此白色小圆环消失,说明该房的楼板已不是弹性楼板单元,在力分析时将把它和与之相连的楼板一起,.弹性楼板6:程序真实地计算楼板平面和平面外的刚度;.弹性楼板3:假定楼板平面无限刚,程序仅真实地计算楼板平面外刚度。这是一项补充输入菜单,通过这项菜单,可补充定义结构的多塔信息。对于一个非多塔结构,可跳过此项菜单,直接执行"生成SATWE数据文件"菜单,程序隐含规定该工程为非多塔结构。对于多塔结构,一旦动SATWE的前处理文件时,程序会自动读入以前定义的多塔信息。假设想取消已经对一个工程作出的补相关,假设经PMCAD的第A项菜单对一个工程的某一标准层布置作过修改,如此应相应地修改(或复核一下)补充定义的多塔信息,其它标准层的多塔信息不变。在PMCAD的第A、1、2、3项菜单中修改正结构布置或在"多塔定义"中修改正各塔信息,应再执行"缝的单塔结构,不要定义多塔信息,程序会自动搜索楼板信息,各块楼板相互独立。假设将这类结构定义风荷载计算值偏大一些。对于多塔结构,工程具体情况而变。砼梁和劲性梁Ast所需要的纵筋面积(cm2);Ast1表示梁受扭所需要周边箍筋的单根钢筋的面积(cm2)。m考虑压筋作用,按双筋方式配筋;3.各截面的箍筋都是按用户输入的箍筋间距计算的,并按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箍率要求控制。假设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如此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如此应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展换算;假设输入的箍筋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如此非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加密区与非43/86 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如此应按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展换算。RF2/f;矩形混凝土柱或劲性混凝土柱..oo.参数补充定义特殊构件定义特殊构件的颜色弹性楼板参数补充定义多、高层结构分析需补充的参数共九项,它们分别为:总信息、风荷信息、地震信息、活荷信息、调整信息、配筋信息、设计信息地下室信息和砌体结构信息,对于一个工程,在第一次启动SATWE主菜单时,程序自动将上述所有参数赋值(取多数工程中常用值作为其隐含值),并将其写到硬盘上名为参数后,程序都自动存盘,以保证这些参数在以后使用中的正确性。在结构分析设计过程中,可能会经常改变上述参数,在"参数补充定义"菜单改变参数后,不必再重复执特殊构件定义A在PMCAD的第A、1、2、3项菜单中修改正结构布置或在"特殊构件定义"中修改正构件属性,应再执SATWE查"菜单。特殊构件的颜色为连梁,亮红色为刚性梁。梁端约束有刚接、铰接和滑动支座梁三种情况,铰接支座端有一红色小圆点,滑动支座端有一白色小圆点。柱由程序自动生成,其它的特殊柱需用户定义。44/86 墙:剪力墙有砼墙和砌体材料墙,砼墙又分为普通墙、地下室外墙和人防设计中的临空墙。墙用双线表示,其中,亮绿色为砌体材料墙,暗绿色为普通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