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地区期刊出版态势分析
北京地区期刊生态多样化,品种最多形态最全,是我国最有发展前景的期刊区域市场之一。据新闻出版总署计财司公布的《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2005年北京地区出版期刊占全国期刊的29.66%,在我国出版业、期刊业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05年共有2824种北京地区期刊参加了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期刊年检。其中中央期刊2654种,北京市属期刊169种(另一种申报工作未完成)。表格填写规范且信息基本有效的北京地区期刊共有2766种,其中中央期刊2600种,市属期刊166种。本研究报告主要依据年检数据针对这2766种期刊进行分析。除特意标明者外,本报告的数据来源均为北京市新闻出版局2005年期刊年检数据库。专此说明。按照《期刊管理规定》,全国各省市每年都要进行期刊年检。期刊年检数据从理论上讲是一笔认识期刊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数字财富,因为除了从各种名录、数据库可以获得期刊品种方面的数据之外,只有年检表中设计的表格涉及期刊运行与产业状态,这颇为难得。可是真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予以学科探究,才知其真实性甄别殊为不易,才想到单一的年检数据研究可能遭受种种质疑。对此,课题组就数据而确定的基本假设是:刊名、主管主办单位、单位性质、语种等基本的机构属性是真实可信的;刊期、开本、增刊等出版量数据基本可信;发行量、发行收入、广告收入等经营性数据则也许粗心、也许出于某种目的而存在一定误差,但不乏其相对性的认识价值。在分析过程中均认同数据原貌,课题组认为数据存疑的予以专门说明。由于时间紧迫不能较广泛地参照其他数据和材料,也不能就某些数据与期刊社核实。在目前期刊产业数据发布机制缺位、数据采集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本课题组力图为期刊界认识北京期刊市场及其发展态势提供参考性框架与文本,相信业界专家自有其基于一线实践经验的审读方式与参考标准。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是:以基于年检数据的定量研究为主,结合定性研究;以基于年检数据的期刊市场研究为主,适当结合文本分析。主要研究内容是北京地区期刊的总体状况,含北京地区期刊的总体状况分析和市属期刊的总体状况分析;分别以期刊的品种结构分析、队伍状况分析、非学术期刊产业状况及规模分析三条线索展开。因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报刊年检数据库中包含了期刊社的单位性质(分别为企业法人、事业法人、非法人单位),课题组在课题进行过程中将其做了比较,这也是目前报告结构形态的由来。2002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孙向东局长带领赵广银处长、李频编审等组成课题组,以2000年度北京地区报刊年检数据为基本资料,开展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北京地区报刊产业发展态势研究》。该研究不仅为本研究积累了操作经验,也积累了研究资料和数据。本报告第五节《2000、2005年北京地区期刊变化分析》意在揭示近五年北京地区期刊业的深刻变化,其中2000年北京期刊的有关数据都来自该报告。专此说明并致谢。一北京地区期刊总体状况(一)期刊出版单位性质结构分析在年检信息有效的2766家北京地区期刊出版单位中,非法人单位有1388家,占所有期刊出版单位的50.18%;企业法人单位有853家,占所有期刊出版单位的30.84%;事业法人单位有525家,占所有期刊出版单位的18.98%。具体情况见图1-1。图1-12005年北京地区期刊出版单位性质构成在北京地区2600种中央期刊中,非法人单位性质的期刊为1331种,占所有中央期刊的51.19%,企业法人单位性质的期刊为800种,占所有中央期刊的30.77%,事业法人单位性质的期刊为469种,占所有中央期刊的18.04%。其中企业法人单位性质的期刊由学会和协会主办的最多,达234种,占所有企业法人单位性质期刊的29.25%;非法人单位性质和事业法人单位性质的期刊,由研究院(所)主办的最多。具体情况请见表1-1。表1-1中央期刊单位性质与主办单位关系状况分析在企业法人单位性质的中央期刊中,社科类的期刊稍多于自然科学类的期刊,而市属期刊的情况恰好相反,自然科学类的期刊大大超出了社科类的期刊。事业法人单位性质的期刊结构方面,中央期刊和市属期刊的情况一致,都是社科类的期刊稍多于自然科学类的期刊。在非法人单位性质的期刊中,中央期刊的情况与市属期刊的情况又有不同,自然科学类的期刊在非法人单位性质的中央期刊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而在市属期刊中,社科类的期刊却稍多于自然科学类的期刊。具体情况见表1-2。表1-2北京地区期刊出版单位与学科关系分析在2600种中央期刊中,企业法人单位性质期刊的平均期发量、收入和利润都远远高于事业法人单位性质和非法人单位性质的期刊。而没有经营自主权的非法人单位性质的期刊在收入和利润上与享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权利的企业法人性质的期刊有着很大的差距。具体情况见表1-3。表1-3中央期刊产出与单位性质关系分析在北京地区的2600种中央期刊中,出版期刊在30种以上的16个中央部委共出版期刊1415种,占北京地区期刊种数的51.16%。教育部是各部委中期刊出版的大户,期刊出版种数最多,共出版307种,占北京地区期刊种数的11.10%。由教育部主管的中央期刊中,有244种为非法人单位性质,是所有部委中非法人单位性质期刊所占比例最大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的89种期刊中,事业法人单位性质的期刊有32种,占其主管期刊种数的35.96%,是所有部委中事业法人单位性质期刊所占比例最大的。信息产业部所主管的66种期刊中,有38种期刊性质为企业法人,占其主管期刊种数的57.58%,远远大于其他部委主管的期刊中企业法人的比例。具体情况请见表1-4。表1-4中央主要部委期刊出版单位性质分析在北京地区307种由教育部主管的期刊中,学术期刊(刊名中含有“学报”、“研究”、“科学”等词或者可以明显甄别为学术期刊的)有206种,占所有教育部主管期刊的67.10%,非学术期刊有101种,占所有教育部主管期刊的32.90%。206种学术期刊中非法人单位占90.29%,企业法人占4.85%;而在非学术期刊中,非法人单位仅占57.43%,企业法人占30.69%。具体情况见表1-5。表1-5教育部主管的期刊单位性质分布在教育部主管的307种期刊中,非法人单位性质期刊共有244种,占所有教育部主管期刊的79.48%。其中社会科学类期刊占199种,自然科学类期刊有45种。具体情况见表1-6。表1-6教育部主管非法人单位期刊学科分布北京地区建国前所创办的31种期刊中,目前为非法人单位性质的期刊有21种,占67.74%,企业法人单位性质期刊所占比例最小,仅有9.68%。建国初期所创办的272种期刊中,有一半以上目前的单位性质为非法人单位。“文化大革命”时期所创办的期刊中,非法人单位性质的期刊比例更大,占到了60.58%。事业法人单位性质的期刊在建国前至1977年这段时间内所占比重较小。具体情况见表1-7。从1978年开始,非法人单位性质期刊在所创办期刊中的比例逐渐下降。1978~1992年所创办的1137种期刊中,非法人单位性质的期刊占56.02%,企业法人单位性质的期刊占24.54%。1993~2000年创办的615种期刊中,非法人单位性质期刊所占比例为47.15%,企业法人单位性质的期刊占到了35.28%。事业法人性质期刊在这一时期仍然占较小的比例。具体情况见表1-8。表1-7建国前至1977年创刊的北京地区期刊出版单位性质分布表1-81978~2000年创刊的北京地区期刊出版单位性质分布在2766种北京地区期刊中,共有606种期刊创刊于新世纪(2001年以后),占北京地区所有期刊的21.92%,其中市属期刊31种,中央期刊575种。新世纪创办的期刊中,企业法人单位性质的期刊最多,占整体的43.23%,比总体比例高出十多个百分点,但市属期刊的企业法人所占比重远小于中央期刊。非法人单位性质期刊在新世纪创刊的刊物中所占比例比以前大幅度下降了,在北京地区2766种期刊中,非法人单位所占比例为50.18%,但在新世纪创刊的刊物中,非法人单位所占比例仅为37.46%,北京市属期刊的表现更为突出,下降了将近20个百分点。2001年以后新创的期刊中,北京市属期刊有35.48%为事业法人,远远高于中央期刊和北京地区期刊中事业法人的比重。具体情况请见表1-9。表1-9新世纪创刊的北京地区期刊出版单位性质状况2005年北京地区年利润总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刊物有100种,其中市属的刊物仅有两种,为《北京支部生活》和《父母必读》。在这100种刊物中,有43种期刊的出版单位性质为企业法人,占43%,比总体比例高出了12.16%。虽然非法人单位在赢利超过100万元的期刊中所占比重远小于其在北京地区总体期刊中所占比重,但其比重仍然很高,占40%。具体情况见表1-10。表1-102005年北京地区赢利100万元以上期刊出版单位性质2005年北京地区平均期印数在25万册以上的期刊共有26种,其中市属的刊物仅有一种,为《北京支部生活》。在这26种刊物中,企业法人单位性质的期刊占据了主导地位,比总体比例高出了一倍左右。具体情况见表1-11。表1-112005年北京地区平均期印数25万册以上期刊出版单位性质(二)刊龄结构分析期刊的创刊时间反映了期刊的历史和其发展的轨迹。在年检信息有效的2766种北京地区期刊中,共有2765种期刊填写了创办日期。其中建国前(尤指1950年前)创刊的期刊有31种,约占1.12%;“文化大革命”前(1950~1966年)创刊的期刊有272种,占9.83%;“文化大革命”中(1967~1977年)所创刊的期刊有104种,占3.76%;新时期(1978~1992年)创刊的期刊有1137种,占41.11%,1993~2000年创办的期刊有615种,占22.23%,由此可以看出新时期北京地区期刊业的蓬勃发展;新世纪(2001年以后)创刊的期刊有606种,占所有期刊的21.91%。具体情况见表1-12。表1-12北京地区期刊刊龄分布北京地区1950年以前的31种期刊的刊名及创刊年月见表1-13。表1-13北京地区1950年前创刊的期刊情况建国前北京地区创办的期刊中,自然科学类的占了很大一部分;建国初期期刊的创办,使学科分布基本达到了平衡:社会科学类期刊占42.65%,自然科学类期刊占57.35%。“文化大革命”时期创办的期刊,文理严重失调,社会科学类期刊仅有13种,占当时所创办期刊的12.50%;自然科学类期刊有91种,占当时所创办期刊的87.50%。具体情况见表1-14。表1-14建国前至1977年创刊期刊学科分布1978年以来北京地区期刊的创办和发展基本兼顾了学科平衡,1978~1992年所创办的1137种期刊中,社会科学类的期刊占47.41%,自然科学类的期刊占52.59%;1993~2000年所创办的615种期刊中,社会科学类期刊的比例稍微有所增长,达到了53.33%;2001年以后创办的期刊共有606种,社会科学类的期刊有276种,占45.54%,自然科学类的期刊有330种,占54.46%,两类学科的分布基本均衡。基本情况见表1-15。表1-151978年以后创刊期刊学科分布(三)刊期结构分析刊期是期刊连续出版的周期,它反映了期刊的出版节奏,表示了期刊与读者交往、交流的频率,因而就总体而言从一个特定角度表示了期刊市场化的程度。2005年北京地区期刊的刊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年检信息有效的2766种期刊中,月刊有1265种,占总体比例的45.74%,其次是双月刊和季刊等。具体情况见表1-16。表1-16北京地区期刊刊期类型分布与全国相比,北京地区期刊中月刊所占的比例更大,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62%;期刊类型更加丰富多样,除了月刊、双月刊、季刊三种主要期刊类型以外,其他期刊类型占北京地区所有期刊的17.93%,比全国高出13.52%。具体情况见表1-17。表1-172005年北京地区期刊与全国期刊刊期比较(四)发行方式分析在2005年参加年检并信息有效的2766种北京地区期刊中,发行方式有邮发、自办发行、其他三种形式。其中邮发为北京地区期刊发行的主要方式,占总体比例的59.76%。具体情况见表1-18。表1-182005年北京地区期刊发行方式分析(五)语种分析在2005年参加年检且信息有效的2766种北京地区期刊中,中文期刊有2632种,占所有期刊语种类型的95.12%,其他语种的期刊共有135种,占所有期刊语种类型的4.88%。其中外国语种的期刊共有119种,少数民族语种的期刊有16种。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19。表1-192005年北京地区期刊文种结构分析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目前北京地区有少数民族语种期刊16种,占北京地区所有期刊的0.58%。这批期刊主要由民族类出版社和杂志社主办,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有13种,另3种分别由中央统战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国家宗教局主管),以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族、宗教政策为主。这16种期刊具体信息见表1-20。在北京地区119种外文期刊中,社会科学类期刊只占了一小部分,而自然科学类期刊所占的比重较大。具体情况见表1-21。表1-202005年北京地区少数民族语种期刊表1-212005年北京地区外文期刊学科分布北京地区的119种外文期刊主要创刊于1978~1992年,创刊最早的期刊为1887年3月由中华医学会所创办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文化大革命”期间,北京地区没有创办任何外文期刊。北京地区外文期刊具体刊龄分布情况见表1-22。在北京地区119种外文期刊中,有64种期刊性质为非法人单位,占外文期刊种数的53.78%。这批外文期刊的主办单位主要是学会和协会,其中有40种由学会和协会主办,占33.61%。北京地区外文期刊单位性质和主办部门分布状况见表1-23。表1-222005年北京地区外文期刊刊龄分布表1-232005年北京地区外文期刊单位性质和主办部门分布在北京地区119种外文期刊中,英文版期刊有107种,占北京地区所有外文期刊的89.92%,其他外国语语种期刊仅仅有12种,占北京地区所有外文期刊的10.08%。由此可见北京地区非英语外文期刊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非英语外文期刊详细情况见表1-24。由表1-24可知,除2004年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主管、五洲传播出版社创办的四种日文版和汉文版期刊——《城市漫步》,其余非英语外文期刊均创刊于1958~1963年,且在此后40年,北京地区没有创办任何一种非英语外文期刊,由此可见非英语外文期刊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北京和世界各国的联系已经越来越紧密,非英语国家的人民也有了解中国的愿望,因此非英语外文期刊的发展应该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表1-242005年北京地区非英语外文期刊情况2005年北京地区期刊外语版本最多的期刊是由新华通讯社出版的《新华社外文电讯》,除中文版本以外,还包括英文、俄文、法文、西班牙文和阿拉伯文5个版本。2004年4月2日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城市漫步》系列杂志,包括英文、北京版—英文、上海版—英文、广州版—英文、北京版—日文、上海版—日文、北京版—韩文、上海版—韩文等针对不同城市出版的外语版期刊八种。杂志以月刊形式出版发行,主要由在华的外国人编辑和撰稿,以中国的城市生活为背景,介绍中国文化,提供中国城市生活实用信息以及文化艺术方面的鉴赏和评论,力求向来华的外国人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外语版本最多的三种期刊详细情况见表1-25。表1-252005年北京地区外语语种版本最多的三种期刊情况二北京市属期刊发展与产业现状分析2005年北京市属期刊有169种,占北京地区期刊总数的5.98%。其中166种期刊均填报了基本年检数据,基本情况如下:年总印张数192770.569千印张,年用纸量9259.029吨,年总发行量3671.23万册。(一)期刊结构与队伍概况1.刊期分析北京市属的166种期刊中,月刊最多,有65种,占北京市属期刊种数的39.16%,其次分别是双月刊和季刊,分别占北京市属期刊种数的25.30%和19.88%。北京市属期刊中年刊只有1种(《北京年鉴》),周刊有2种(《北京电视》和《北京青年》)。具体情况如表1-26。表1-26北京市属期刊与中央期刊刊期分布比较2.创办时间分析北京市属期刊有51.20%创办于1978年1月至1992年12月,有85种,而1978年以后创刊的期刊共有153种,占总数的92.17%。具体数字见表1-27。表1-27北京市属期刊创办时间分布北京市属期刊中在“文化大革命”前创办的四种期刊见表1-28。表1-28“文化大革命”前创办的四种北京市属期刊1950年1月20日,通俗文艺月刊《说说唱唱》创刊,主编为李伯钊、赵树理。同年9月10日,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月刊创刊,老舍任主编。同年11月20日,《北京文艺》停止出版,编辑人员与《说说唱唱》合并。1955年,《北京文艺》重新创刊,主编老舍,“文化大革命”中再次停刊。1971年12月,《北京文艺》复刊并改名为《北京新文艺》,共试刊五期,1973年3月又改回《北京文艺》,成为全国复刊最早的文学刊物。1980年10月,《北京文艺》改名为《北京文学》。3.单位性质分析北京地区期刊的单位性质分为非法人单位、企业法人和事业法人。市属期刊从数量上看,这三种单位性质所占比例大致相同,中央期刊单位性质分布与北京地区单位性质分布大致相同,占比例最大的均为非法人单位,事业法人性质期刊所占比例最少。具体分布见表1-29。表1-29北京市属期刊与中央期刊、北京地区期刊单位性质比较分析市属单位性质与主办单位的关系见表1-30。表1-302005年市属期刊单位性质与主办单位关系分析2005年市属期刊中,全年总收入最多的为事业法人性质的期刊,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发行收入;企业法人单位性质期刊的收入主要来自广告营业额。具体情况见表1-31。表1-312005年市属期刊产出与单位性质关系分析4.期刊队伍分析市属期刊填报人员情况的有166种期刊,总人数为1944人,其中在编职工1338人,占68.83%;聘用职工606人,占31.17%。总人数50人以上的有两家,分别是《北京电视》(91人)和《夜北京》(50人)。具体情况见表1-32。表1-322005年北京市属期刊总人数分布市属期刊中,从业人员在40~49岁的最多,占43.67%,年龄在29岁以下的仅占6.33%。具体情况见表1-33。表1-332005年市属期刊人员年龄梯次分布表1-342005年北京市属期刊人员构成(二)发行状况1.发行方式分析目前发行方式有邮发、自办发行和其他三种。北京市属期刊有166种填报了发行方式,其中邮发期刊有107种,占64.46%;自办发行期刊有49种,占29.52%;其他发行方式只占6.02%,这种发行格局与北京地区中央期刊的发行格局大体相似。具体情况见表1-35、表1-36。表1-352005年北京市属期刊与中央期刊发行方式比较表1-362005年发行方式申报为“其他”的北京市属期刊2.平均期发量分析北京市属期刊有161种填报了平均期发量数据,平均期发量总和为2083.174千册,平均每种期刊期发量为12.94千册;其中平均期发量最大的是《北京支部生活》。平均期发量在10万册以上的有2种,分别是《北京支部生活》和《父母必读》,占北京市属期刊种数的1.24%;而北京地区中央期刊平均期发量在10万册以上的有101种,占北京地区中央期刊种数的4.02%。北京市属期刊平均期发量集中在1~5千册(不含)和10~50千册(不含)这两个梯次,分别占39.75%和32.30%;北京地区中央期刊平均期发量集中于1~5千册(不含)这个梯次,占42.21%,其次是10~50千册(不含),占23.33%。具体情况见表1-37。表1-372005年北京地区中央期刊与市属期刊平均期发量梯次分析平均期发量前13名的15种市属期刊平均期发量总额为995.21千册,平均每种期刊期发行量为66.35千册。这15种期刊占北京市属期刊种数的8.88%,但平均期发量占北京市属期刊平均发行量的47.77%,其平均期发量平均值比市属期刊平均值的5倍还多。3.年总发行量分析北京市属期刊有160种填报了年总发行量数据。这160种市属期刊的年总发行量为32932.31千册,平均年发行量为205.83千册。年发行量最大的是《北京支部生活》;北京市属期刊年发行量前15名期刊,年总发行量18546千册,占市属期刊年总发行量的56.32%,平均每种年发行量1236.4千册。4.价格状况分析北京市属期刊有166种期刊填报了定价。有两种期刊定价为0,分别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和《首都公共卫生》。中央期刊有2599种期刊填报了定价,定价为0的期刊有37种,占总体的1.42%。市属期刊定价主要分布于5~10元,占总体的39.16%,其次是10~30元(含10元)和3~5元(含5元),分别占28.92%和25.90%;中央期刊主要集中于10~30元(含10元),占46.67%,其次是5~10元,占28.59%。具体情况见表1-38。表1-382005年北京市属期刊与中央期刊定价分析表1-392005年定价申报为0的北京地区中央期刊根据北京市新闻出版局2005年出版统计资料,共有148种市属期刊有定价总金额数据。定价总金额前15名的期刊定价总金额13321.19万元,平均每种888.08万元。(三)经营状况分析北京市属填报数据的166种期刊全年总收入共计20204.90万元,平均每种期刊121.72万元;其中发行收入9826.50万元,占全年总收入的48.63%,平均每种期刊59.20万元;广告营业额6562.12万元,占全年总收入的32.48%,平均每种期刊39.53万元;其他收入3863.01万元,占全年总收入19.12%;平均每种期刊23.11万元;利润总额323.16万元,平均每种期刊1.95万元,平均利润率为1.60%。1.总收入分析市属期刊全年总收入前15名的期刊全年总收入合计为9260.88万元,其中发行收入4504.27万元,占48.64%;广告营业额3686.41万元,占39.81%;其他收入1070.20万元,占11.56%;利润总额617.42万元,平均利润率为6.67%。2.赢利分析市属期刊利润总额前15名的期刊利润总额1002.90万元,平均利润率为18.43%。全年总收入合计5440.70万元,其中发行收入3669.00万元,占收入的67.44%;广告营业额1316.50万元,占收入的24.20%;其他收入455.20万元,占收入的8.37%。利润总额前15名期刊的利润总额为1002.90万元,平均每种66.86万元。市属期刊利润率前15名的期刊平均利润率为24.53%,全年总收入合计3182.44万元,其中发行收入2263.94万元,占收入的71.14%;广告营业额810.50万元,占收入的25.47%;其他收入108.00万元,占收入的3.39%,利润总额780.54万元,平均每种利润52.04万元。3.发行收入分析市属期刊发行收入前15名的期刊发行收入总额5086.65万元,平均每种339.11万元。4.广告营业额分析市属期刊广告营业额前15名的期刊广告营业额合计为4290.53万元,平均每种286.04万元。5.其他收入分析市属期刊其他收入前15名的期刊其他收入合计1593.10万元,平均每种106.21万元。市属期刊收入、利润各项排名前15名的期刊见表1-40。表1-40市属期刊收入、利润各项排名前15名期刊对比从表1-40可以看出,总收入前15名的期刊其收入来源各有不同,《北京青年》在总收入和广告营业额方面都排在第1,发行收入排第9,但是其利润总额和利润率都没有进入前15名;总收入排名第2的《北京支部生活》,其发行收入和利润总额都排在第1,其他收入排在11,利润率排名第6;总收入排名第3的《父母必读》,其发行收入和利润总额都排在第2,广告营业额第5,利润率排第7。期刊单位性质见表1-41。表1-41北京市属部分期刊单位性质比较6.资产总额分析北京市属期刊共有81家填报了资产总额,其中有些期刊属于同一主办单位,资产总额共计91929.08万元,均值1193.88万元。资产总额最多的是《十月》(含《少年科学画报》),最少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表1-422005年资产总额前15名的北京市属期刊7.上缴税金分析北京市属期刊中102家有上缴税金数字,总额合计1814.50万元,均值为17.79万元,上缴税金最多的是《北京支部生活》,最少的是《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表1-432005年上缴税金前15名的北京市属期刊三北京地区期刊产业状况分析(一)总体分析1.基本概况2005年共有2824种期刊参加了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期刊年检。其中中央期刊2654种,市属期刊169种,申报工作未完成的1种,表格填写规范且信息基本有效的北京地区期刊共有2766种。根据2005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年检信息,2005年北京地区期刊年总印张数为6461938.9千印张,年总用纸量为189952吨,年总发行量为96795.532千册。具体情况见表1-44。表1-442005年北京地区期刊基本情况汇总北京地区期刊总印张数和平均期印数在全国都占有很大比重。由此可以看出,相比较全国其他地区,北京地区期刊业的发展具有更大的规模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具体情况见表1-45。表1-452005年北京地区期刊基本情况与全国对比分析2.收入结构2005年北京地区期刊总收入为496562.89万元,其中发行收入为284462.02万元,广告收入为172254.29万元,其他收入为43294.6万元。北京市属期刊的收入在北京地区期刊总体收入中所占比例较小,但北京市属期刊的其他收入在全年其他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较大,由此可见北京市市属期刊的发展在依靠发行和广告收入之外,有着更多元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具体情况见表1-46、表1-47。表1-462005年北京地区期刊收入结构分析(一)表1-472005年北京地区期刊收入结构分析(二)3.赢利状况分析2005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期刊年检表中共有2764种期刊填报了利润总额(其中12种期刊填报信息有误,23种期刊与其他期刊重复填报利润值),有2729种期刊的利润总额为36642.99万元,平均值为13.31万元。其中,赢利的期刊为1173种,占北京地区期刊总数的42.62%,它们的赢利总额为55718.79万元,平均值为47.46万元;亏损的期刊为563种,占北京地区期刊总数的20.46%,它们的亏损总额为19075.80万元,平均值为33.88万元;持平的期刊为993种,占北京地区期刊总数的36.08%,其具体情况见表1-48。表1-482005年北京地区期刊经营状况与北京地区期刊整体经营状况相比,北京市属期刊的经营状况良好。市属期刊在地区整体期刊赢利和亏损状况中的比例都小于其种数所占比例,但持平期刊的比例却高于其种数所占比例。由此说明,较之中央期刊,市属期刊中有更大一部分处于既不赢利,也不亏损的状态。市属期刊在赢利种数中所占比例略高于其在亏损种数中所占比例,但在赢利金额中的比重却低于其在亏损金额中的比重,由此说明北京市属期刊赢利的种数多,但金额较少。具体情况见表1-49。表1-492005年市属期刊和中央期刊经营状况对比2005年北京地区赢利期刊有1173种,占期刊总数的42.62%,它们的赢利总金额为55718.79万元。其中赢利在1000万元以上的期刊有8种。赢利在10万~49万的期刊最多,有343种,占北京地区期刊种数的12.46%。赢利在100万~499万元这个梯次的84种期刊,总赢利有18038.75万元,占赢利期刊总赢利额度的32.37%。具体情况见表1-50。表1-502005年北京地区赢利期刊赢利额梯次分布2005年北京地区赢利在1000万元以上的期刊(期刊社)有8种,分别是《时尚》、《中国之翼》、《IT经理世界》、《时尚先生》、《航空标准化与质量》、《青年文摘》、《求是》和《半月谈》,占总体期刊种数的0.29%,这8种期刊(期刊社)的赢利总额为17592.1万元,平均每种赢利2199.01万元,这8种期刊的赢利额合计占赢利期刊总赢利额的31.57%。种数仅占0.29%的期刊却占据了总赢利额的31.57%,由此可以说明北京地区期刊业市场高度集中的状况。这些期刊全都属于中央期刊,5家为企业法人,3家为非法人单位。具体情况见表1-51。北京地区赢利额在500万~1000万的期刊有8种,其赢利总额为4851.90万元,平均每种赢利606.49万元,这8种期刊的赢利额合计占赢利期刊总赢利额的8.71%。其期刊及名次见表1-52。表1-512005年北京地区赢利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期刊表1-522005年北京地区赢利额在500万~1000万元之间的期刊(二)广告经营状况分析在北京地区2766种期刊中,共有2762种期刊正确填报了广告营业额(其中有23种期刊重复填报信息),其中经营广告的期刊(广告营业额大于0的期刊)为1637种(包括重复填报期刊),占北京地区期刊总体的59.27%。非法人单位有738种,企业法人有597种,事业法人有302种,具体情况见表1-53。表1-532005年北京地区经营广告的期刊出版单位性质分布北京地区经营广告的1637种期刊中,社会科学类的期刊有723种,自然科学类的期刊有914种,具体情况及所占比例见表1-54。表1-542005年北京地区经营广告期刊学科分布北京地区广告收入总额为172254.29万元,其中广告营业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期刊为28种,占北京地区期刊种数的1.01%,它们共赢利55076.64万元。广告营业额在10万~49.9万元的期刊最多,有487种,占经营广告期刊种数的30.08%;有关表格中填报广告经营亏损的期刊有4种:《中国统一战线》、《商业会计》、《电漫》,亏损最多的是由中国质量报社主办的《消费指南》。具体情况见表1-55。表1-552005年北京地区广告经营状况梯次分布北京地区广告营业额最高的期刊为《瑞丽》,其次为《IT经理世界》和《时尚》。广告营业额前10名的期刊中,有8种期刊的单位性质都为企业法人,仅有两种期刊的单位性质是非法人单位。这10种期刊的广告营业额合计为30526.30万元,平均每种3052.63万元;占北京地区期刊广告营业额的17.72%。其期刊名称及名次见表1-56。表1-562005年北京地区广告营业额前10名的期刊情况(三)发行量状况分析2005年北京地区期刊的平均期发总量为57426.80千册,其中平均期发量在100万册以上的期刊有4种,占总体比例的0.14%。平均期发量在1~4.99千册的期刊种数最多,占期刊种数的40.71%。具体情况见表1-57。表1-572005年北京地区期刊平均期发量梯次分布2005年北京地区期刊中,平均期发量最高的期刊为《半月谈》,其次为《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半月谈(内部版)》。平均期发量前20名的期刊见表1-58。表1-582005年北京地区期刊平均期发量前20名情况(四)非学术期刊产业状况分析2005年参加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年检的北京地区期刊中,据初步估计,非学术类期刊(刊名中不含“学报”、“研究”、“探索”、“科学”以及可以准确甄别的期刊)共有2025种。1.发行结构分析2005年北京地区非学术期刊平均期发总量为51575.26千册,增刊总量为13643.14千册。具体情况见表1-59。表1-592005年北京地区非学术期刊产业发行结构2.收入结构分析2005年北京地区非学术期刊全年总收入为457791.35万元。发行总收入为254082.52万元,发行收入占总收入的56%。广告总收入为169646.2万元,刊均均值为126.32万元。其中两家广告收入为负的期刊为《消费指南》和《电漫》。其他收入总额为38663.15万元,有其他收入的刊均收入为53.33万元。具体情况见表1-60、表1-61。表1-602005年北京地区非学术期刊收入结构(一)表1-612005年北京地区非学术期刊收入结构(二)3.利润分析2005年北京地区非学术期刊利润总额为33774.74万元,刊均利润为16.78万元,利润率为7.39%。具体情况见表1-62。表1-622005年北京地区非学术期刊赢利情况2005年北京地区非学术期刊上缴税金总额为35900.12万元,其中上缴了税金且信息有效的期刊种数为1443种,它们平均上缴税金24.88万元。四北京地区期刊类群与刊群分析(一)学术期刊分析2005年北京地区共有学术期刊741种,其中非法人单位性质的学术期刊522种,企业法人单位性质的学术期刊104种,事业法人单位性质的学术期刊115种。具体情况见表1-63。表1-632005年北京地区学术期刊单位性质分布在741种学术期刊中,社会科学类的期刊占了345种,自然科学类的期刊占了396种,基本上达到了学科的平衡。具体情况见表1-64。表1-642005年北京地区学术期刊学科类型分布状况北京地区学术期刊在2005年的年总收入为25357.8万元,发行收入为16807万元,广告收入为3008.6万元,其他收入为4674.68万元。具体情况见表1-65。表1-652005年北京地区学术期刊收入情况北京地区学术期刊平均期发量最大的是《复印报刊资料(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建研究》。2005年北京地区学术期刊发行量前10名的期刊情况见表1-66。表1-662005年北京地区学术期刊发行量前10名的期刊情况北京地区学术期刊中,广告营业额最大的期刊为《电信科学》,其单位性质为企业法人。其次为《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和《饲料研究》。在北京地区广告营业额最大的10种期刊中,其广告营业额合计1029.50万元,平均每种102.95万元;这10种期刊中,仅有2种期刊的单位性质为企业法人,有7种期刊的单位性质为非法人单位,1种期刊的单位性质为事业法人。具体情况见表1-67。表1-672005年北京地区学术期刊广告营业额前10名情况北京地区学术期刊中,赢利最多的期刊为《党建研究》,其次为《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和《党建研究内参》。赢利最多的10种期刊利润总额合计1338.56万元,平均每种133.86万元;这10种期刊中,有4种期刊的单位性质为企业法人,6种期刊的单位性质为非法人单位。具体情况见表1-68。表1-682005年北京地区学术期刊利润总额前10名情况(二)公报分析在2005年北京地区2025种非学术期刊中,有32种期刊为政府部门公报和公告类期刊。在这32种公报和公告类期刊中,非法人单位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所占比例为62.50%。同时,还有7种公报类期刊的单位性质为企业法人,它们的主办、主管单位全部为政府机关。公报类期刊出版单位性质分布具体情况见表1-69。表1-69公报类期刊出版单位性质分布(三)内参期刊分析北京地区期刊中,有17种内部参考期刊。这些期刊的单位性质绝大部分为非法人单位,有三家期刊出版单位性质为企业法人,它们分别是《公安内参》、《中国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和《经济要参》。内部参考期刊的发行方式为自办发行或其他发行方式。17种内部参考期刊的平均期印数为288.384千册,平均值为16.96千册,平均期发量为282.22千册,年总发行量为23423.22千册。见表1-70。表1-702005年北京地区内部参考类期刊发行结构这些内部参考期刊的收入来源基本上来自发行收入,其发行总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99.57%,它们都没有广告收入,拥有其他收入的内参类期刊只有一家,为《经济要参》。拥有资产的期刊仅有一家——《公安内参》。该类期刊产业状况见表1-71。表1-712005年北京地区内部参考类期刊产业状况2005年北京地区17种内部参考类期刊,大多由新华社(11种)和人民日报社(3种)及有关党政领导部门出版。新华社出版的内参占北京地区此类期刊种数的一半以上。《国际内参》、《内参选编》等11种期刊平均期发量总计230.12千册,平均期发量20.92千册,全年总收入14145.90万元,平均每种1285.99万元,利润总额1074.00万元,平均每种97.64万元。这11种期刊占该类期刊平均期发量总和的81.54%,发行收入占到了该类期刊的88.27%。(四)中国出版集团等刊群分析1.八大刊群总体分析北京各大出版机构和各部委占有较多的出版资源,在期刊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2005年,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中华医学会、中国出版集团、新华社、中国文联、共青团中央、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和人民日报社等八家期刊出版单位共出版期刊352种,占北京地区期刊出版种数的12.73%;平均期发量总额为14131.8千册,占北京地区期刊平均期发量的24.61%;年总收入为88338.16万元,占北京地区期刊年总收入的17.70%;赢利达到11012.56万元,占北京地区赢利总额的30.05%。具体情况见表1-72。表1-722005年北京地区八大期刊群体分析就期刊种数来说,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最多,有125种;就各单位期刊平均期发量平均值来说,共青团中央最高,为160.70千册;就盈亏状况来说,共青团中央的赢利也最多,达到了161.34万元。人民日报社是唯一一个亏损的刊群,其亏损金额为190.12万元。2.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期刊分析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的125种期刊中,社会科学类的期刊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其学科分布具体情况见表1-73。表1-732005年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期刊学科分布3.中国出版集团期刊分析作为中国最大的出版集团,截止到2005年,中国出版集团拥有43种期刊。其中,非法人单位所占比例最大,有26种,占60.47%,赢利1761.61万元;企业法人性质的期刊有15种,占34.88%,但共亏损了76.05万元。事业法人仅有两家,赢利22万元。具体情况见表1-74。表1-742005年中国出版集团期刊单位性质结构2005年中国出版集团期刊全年总收入为10566.86万元,其中65.93%来源于发行收入,广告收入仅占28.51%,其他收入仅占5.59%。具体情况见表1-75。表1-752005年中国出版集团期刊收入结构分析2005年中国出版集团中平均期发量最大的期刊为《新华文摘》,其次为《读书》和《中华活页文选(初中版)》。平均期发量前10名的中国出版集团期刊情况见表1-76。表1-762005年中国出版集团平均期发量排名前10名期刊情况2005年中国出版集团的期刊中,《新华文摘》的发行收入最多,发行收入前10名的期刊收入合计5342.50万元,平均每种534.25万元,占集团期刊发行总收入的76.69%。发行收入排名前10的中国出版集团期刊情况见表1-77。表1-772005年中国出版集团发行收入排名前10的期刊情况2005年中国出版集团赢利总额最大的期刊为《三联生活周刊》。赢利期刊前10名的期刊赢利总额为2317.09万元,平均赢利231.71万元。赢利总额排名前10的中国出版集团期刊情况见表1-78。表1-782005年中国出版集团赢利总额排名前10的期刊情况4.“中国”字头期刊分析2005年北京地区2766种期刊中,刊名以“中国”二字作为刊名字头的有726种,占北京地区期刊的26.25%,这批期刊不完全是中国期刊甚至北京期刊的代表,但因为其刊名的原因,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首先确立了其中国期刊的代表身份,因而从一个角度也表现了北京地区期刊代表中国、辐射全国的首都特色。在这726种期刊中,非法人单位性质的期刊有296种,占总体比例的40.77%;企业法人单位性质的期刊有260种,占总体比例的35.81%;事业法人单位性质的期刊有170种,占总体比例的23.42%。具体情况见表1-79。表1-792005年北京地区“中国”字头期刊单位性质结构这726种期刊中,社会科学类的期刊有320种,占总体比例的44.08%;自然科学类的期刊有406种,占总体比例的55.92%,具体情况见表1-80。表1-802005年北京地区“中国”字头期刊学科结构2005年北京地区“中国”字头期刊年总收入为127356万元,平均每种期刊年总收入为176.2万元,发行收入为74119万元,平均每种期刊发行收入为102.37万元。具体情况见表1-81。表1-812005年北京地区“中国”字头期刊收入结构这726种期刊,赢利金额填报有误的期刊有4种。赢利的期刊有340种,亏损的期刊有130种,持平的期刊有252种。具体情况见表1-82。表1-822005年北京地区“中国”字头期刊盈亏状况五2000、2005年北京地区期刊变化分析新世纪以来,中国期刊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北京尤甚。据查2000年北京地区共出版期刊2352种,其中中央期刊2194种,北京市属期刊158种。当年参加年检且数据完整规范的期刊2341种,其中中央期刊2203种,北京市属期刊138种。本节以2000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期刊年检数据为参照,予以对比分析,从而分析近五年来北京地区期刊的变化。(一)北京地区期刊品种结构变化2000年北京地区的2203种中央期刊中,出版期刊30种以上的14个中央部委共出版期刊1202种,占北京地区期刊总数的51.35%。占中央期刊的比例为54.56%。2005年北京地区的2600种中央期刊中,出版期刊在30种以上的16个中央部委共出版期刊1415种,占北京地区期刊总数的51.16%。两年度内,主要主管单位主管期刊占北京地区期刊的比例基本持平,但内在结构有所变化。其变化主要表现在:①有关部委作为拥有期刊较多的核心区没有变化,如教育部首屈一指,依然是各部委中的期刊出版大户,但数量有所增加,并增加了国家体育总局、科技部、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等单位;②在总体平衡的基础上,各部委期刊种数增长不尽一致。具体见表1-83。表1-832000、2005年北京地区中央期刊集中度变化分析(二)北京地区期刊产业结构变化1.期刊产业化突显,财政拨款明显减少2000年北京地区期刊产业化程度很低,财政还有一定力度的支持。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刊社占一定比例。从市场获得的效益笼统涵括在“其他来源”中。2000年北京地区期刊经营状况见表1-84。表1-842000年北京地区期刊经营状况2000年,北京地区享有全额拨款的期刊有561种,占北京地区期刊种数的23.96%;无全额拨款的363种,占15.51%;未填的1417种,占总数的60.53%。共拨款10643万元。其中全额拨款最高的是《商标公告》,共拨款1542.6万元,是该年北京地区唯一享有全额拨款千万元以上的期刊,占北京地区期刊总全额拨款的14.49%。大多数期刊的全额拨款在10万~49万元这个梯次(227种,占北京地区期刊种数的9.70%),其次是5万~9.9万元(164种,占北京地区期刊种数的7.01%)和1万~4.9万元(130种,占北京地区期刊种数的5.55%)这两个梯次。全额拨款额度最集中的梯次是10万~49万元,占总全额拨款额度的37.36%,其次是100万~199万元这个梯次,占总全额拨款额度的18.79%。2000年北京地区全额拨款在100万元以上的期刊中,除《商标公告》外,其次是《今日东方》和《互联网周刊》,其全额拨款分别为300万元和200万元。后两种现在看来可以走市场的期刊,当年也许因为市场启动等原因有关部门给予全额拨款,从一定意义上可见当时期刊的市场化程度。2000年,北京地区471种期刊有差额拨款,占北京地区期刊种数的20.12%,总拨款金额达到8388.86万元。享有大量差额拨款的基本上是外宣期刊、少数民族文版或中央期刊的海外版,比如拨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9种期刊中,国家外文局下属的期刊,不管在种数还是拨款金额方面,都占较大的比例[仅《北京周报(英文版)》和《今日中国》这两种期刊的差额拨款就占北京地区总差额拨款的48.62%]。大多数期刊享有的还是小额的差额拨款,比如享有差额拨款期刊种数最集中的是1万元以下和1万~4.9万元这两个梯次,这两个梯次的期刊种数分别占北京地区期刊种数的8.97%和8.63%。2005年北京期刊年检材料中没有拨款方面的填报项。只有发行收入、广告收入之外的“其他收入”与此相关。当然,这“其他收入”中也许个别有财政拨款或来自财政部门的收入,但更有可能是除广告、发行之外的会展、活动等方面的收入。这至少从一个方面表明了北京期刊收入来源的多样性和期刊的产业化、市场化程度。这应该说是与五年前相比大为不同的。这些期刊的“其他收入”情况见表1-85。2005年北京地区其他收入最多的期刊为企业法人单位性质的《航空标准化与质量》。其次为《商标公告》和《发现》。2005年北京地区其他收入前30名期刊的收入总金额为17677.86万元,平均收入589.26万元,其中第1名是第30名的13倍。名单见表1-86。表1-852005年北京地区期刊的其他收入状况表1-862005年北京地区“其他收入”前30名期刊名单续表1-862.期刊产业力量增强,一批实力期刊正在崛起2000年赢利在300万元以上的期刊仅有15种,其赢利总额为10273.5万元,平均每种684.9万元,赢利期刊第1名的赢利额是第15名的6.37倍;而2005年赢利在300万元以上的期刊有33种,其赢利总额为28745.1万元,平均每种赢利871.06万元,赢利期刊第1名的赢利额是第30名的14.5倍。五年中赢利在300万元以上的期刊,不论是种数还是赢利总金额都增长了一倍以上。具体情况见表1-87。表1-872000、2005年北京地区赢利300万元以上期刊对比分析赢利300万元以上的期刊种数由2000年的15家增长到2005年的33家,种数增长了36.46%,赢利额由10723.46万元增长到28745.08万元,赢利额增长了168.05%。更主要的是内涵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1)品种结构变化。在2000年赢利300万元以上的期刊中,除《新华文摘》、《微电脑世界》、《IT经理世界》和《中国计算机用户》4种期刊外,其余11种赢利期刊要么是党刊要么有浓郁的行政色彩。2005年,虽然另有《党建研究》、《中国监察》、《中国金融》和《人民公安》等党刊或工作指导类期刊进入,但2000年的那11种发生了较大变化,有《内参选编》、《中国税务》、《瞭望》、《微电脑世界》和《内部参考》等5种期刊淘汰出局;或赢利增长但排名位次下降,如《半月谈》和《时事报告》;或赢利基本维持但排名位次下跌幅度较大,如《中国青年》和《北京支部生活》。同时,《时尚》、《青年文摘》和《IT经理世界》等一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期刊横空出世,成为新世纪北京地区期刊产业的代表。(2)产业集中度变化。2000年北京地区赢利300万元以上期刊15种,赢利额占北京地区期刊赢利额的40.37%;2005年北京地区赢利300万元以上期刊有33种,赢利额占北京地区期刊赢利额的51.59%,1.2%的期刊品种,占一半多的期刊利润,可见其产业集中度与竞争程度。2000年北京地区赢利1000万元以上期刊只有4种,赢利额占北京地区期刊赢利额的19.02%;而2005年,北京地区赢利1000万元以上期刊有8种,赢利额占北京地区期刊赢利额的31.57%。具体情况见表1-88。(3)行业与主管部门变化。2000年赢利300万元以上期刊的主管单位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新华通讯社和信息产业部等。而2005年赢利300万元以上期刊的主管单位非常分散,33种期刊有24家主管单位。新华社2000年赢利300万元以上的期刊有6种,赢利总额5020万元,赢利额占北京地区期刊赢利总额的比例为17.06%;2005年赢利300万元以上期刊只有3种,赢利总额只有2658.8万元,赢利额占北京地区期刊赢利总额的比例为4.77%。其龙头霸主地位被国家旅游局取代。其主管的两种期刊《时尚》和《时尚先生》,在2005年赢利6298万元,赢利额占北京地区期刊赢利总额的比例为11.30%。具体情况见表1-89。3.非市场化期刊有所萎缩由于党和政府在2003年强力推行期刊整顿,有权力背景的非市场化期刊不再在期刊市场扬威显能,相反有相当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在北京地区的八大期刊群2000、2005年的对比中最为明显。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的期刊效益整体下滑,相反有技术背景和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中华医学会效益增长呈强势状态。具体见表1-90、1-91。表1-882000、2005年北京地区赢利300万元以上期刊对比分析表1-892005年赢利300万以上期刊的主管单位分布表1-902000、2005年北京地区八大期刊群体经营状况对比分析与此相应,新华社“内部参考”类期刊发行量锐减,赢利下降或不再统计经济效益。2000年,新华社出版的11种内参期刊平均每期发行3.7万册,平均每种赢利270多万元;而2005年,新华社的11种内参期刊平均每期发行2万册,平均每种赢利不到100万元。这从一个方面表明了政策导向对于期刊的影响。这种由政策导向导致的期刊市场结构性变化,同样体现在北京地区的“中国”字头期刊中。五年来,这类期刊由2000年的532种增长到2005年的726种,种数增长了36.47%,赢利期刊的赢利额由2000年的5287.7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12011.3万元,亏损期刊品种比例虽然下降了近十个百分点,但亏损金额则从1608.54万元增加到3561.84万元,增长了121.46%。具体情况见表1-92。表1-912000、2005年北京地区八大刊群发行量对比分析表1-922000、2005年“中国”字头期刊经营状况比较分析(三)近五年北京市属期刊变化1.刊社规模、队伍结构变化及影响2000年北京市属138种期刊中,其总从业人数为1021人,平均每种期刊从业人数为7.40人。北京地区中央期刊平均每种期刊从业人数为7.51人,比市属期刊多。市属期刊刊社人数最多的是《北京电视》周刊,共有36人,其次是《大学生》(22人);刊社人数最少的是《北京地质》,只有两个人。刊社人数在20人以上的市属期刊有2种,占市属期刊种数的1.45%。市属期刊刊社人数集中在5~10人这个梯次,占市属期刊种数的57.25%,其次分别是4人以下和10~15人这两个梯次(分别占市属期刊种数的21.74%和14.49%)。刊社人数在10人(不含)以下的期刊,占北京地区市属期刊种数的78.99%。五年来,北京市属期刊的这种人力资源状况大为改观。目前填报的166种期刊有从业人员1944人,平均每种期刊从业人数为11.71人。其期刊队伍状况变化主要表现在市属期刊人员规模改变。市属期刊的发展首先是人员规模的发展。2000年20人以上刊社只有两家,2005年市属期刊填报人员情况的166种期刊总人数为1944人,其中在编职工1338人(占68.83%),聘用职工606人(占31.17%)。2005年期刊从业人数比2000年增加923人,增长90.40%。2005年20人以上刊社有23家,占市属期刊的13.86%,总人数50人以上的有两家,分别是《北京电视》(91人)和《夜北京》(50人),参见表1-32。人员规模的变化见表1-93。表1-932000、2005年市属期刊从业人数梯次分布(1)市属期刊人员结构改变。在人员规模发展的同时,人员岗位结构渐趋合理,高学历人员占一定比例。2000年北京市属138种期刊的编辑队伍有985人,占北京地区市属期刊总从业人数的96.47%,平均每种期刊有编辑7.14人。其中专职编辑有644人,占编辑总人数的65.38%;兼职及聘用编辑有341人,占编辑总人数的34.12%。编辑最多的期刊是《北京电视》,有36人;编辑最少的期刊是《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只有两人。这表明北京市属期刊的编辑人员占刊社总人数的比例偏高,经营人员偏少。2005年北京市属期刊的1909个岗位中,从事采编的1109人,占58.09%;经营人员418人,占21.9%;管理人员382人,占20.01%;经营管理人员占从业人员约41.91%。参见表1-34。2000年北京市属期刊的从业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939人,占91.97%;中专及以下学历的有82人,占8.03%。其中有95种期刊全部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占市属期刊总数的68.84%。2005年期刊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下学历有所下降,同时,高学历人员大幅上升,硕士以上学历人员326人,占市属期刊从业人员的16.83%。参见表1-34。(2)市属期刊人均利润增加。2000年市属期刊中,赢利期刊有62种,占50.82%,共赢利1042.49万元;赢利最多的市属期刊是《北京支部生活》。北京市属赢利期刊的总从业人数为524人,人均赢利1.99万元。人均赢利5万元以上的市属期刊有6种期刊。其中《北京支部生活》的人均赢利遥遥领先,与《北京税务》拉开一大段距离。2005年北京市属填报数据的166种期刊全年总收入共计20204.90万元,平均每种期刊121.72万元;利润总额323.16万元,平均每种期刊1.95万元,人均利润0.17万元。2.期刊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能力增强财政拨款阙如或忽略不计。2005年北京期刊收入由发行收入、广告收入和其他收入三块构成。2000年北京也许部分期刊是如此运行,但年检统计是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其他来源收入。因为填报项目和统计方法的差异,2005年和2000年北京市属期刊的产业状况严格说来没有可比性。只能相对地做点推测。2000年,“北京市属期刊填报了全额拨款数据的有48种期刊,占市属期刊种数的34.78%。全额拨款总额为697.1万元,平均全额拨款14.52万元。全额拨款最多的期刊是《前线》(150万元)和《资本市场》(100万元)”,“市属期刊填报了差额拨款数据的有33种,占市属期刊种数的23.91%。差额拨款总额为479.5万元,平均拨款14.53万元。差额拨款最多的市属期刊是《大学生》(80万元)和《药物与人》(40万元)”[1]。2005年北京市属期刊中,有54种期刊有“其他收入”,其总额为3863.01万元,平均每种71.54万元。3.市属期刊发行量整体下滑2000年,北京市属期刊136种有发行数据。平均发行量总和为2648.2千册,平均每种期刊期发量为19.47千册;其中平均期发量最大的是《北京支部生活》。2005年北京市属期刊有161种填报了平均期发量数据,平均期发量总和为2083.174千册,下降21.34%,平均每种期刊期发量为12.94千册;下降33.54%。其中平均期发量最大的是《北京支部生活》,下降26.16%。2000年,北京市属期刊有133种填报了年发行量数据。这133种市属期刊的总年发行量为3580.18万册,平均年发行量为26.92万册。年发行量最大的是《北京电视》周刊。2005年北京市属期刊有160种填报了年总发行量数据。这160种市属期刊的年总发行量为3293.231万册,下降8.01%;平均年发行量为20.583千册,下降23.54%。年发行量最大的是《北京支部生活》。4.期刊赢利能力两极分化加剧一方面,优势期刊的赢利能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市属期刊刊均赢利增幅趋缓。2000年,在填报有盈亏状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微机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 气管、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家族史的护理查房
- 严重腹痛伴腹部强直的护理课件
- 横纹肌间质错构瘤护理查房
- 孤立性骨髓瘤伴缓解的治疗及护理
- 中耳动态未定肿瘤的个案护理
- 免疫介导性脑炎的治疗及护理
- 腭扁桃体恶性肿瘤的治疗及护理
- 陈旧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查房
- 肢端结缔组织交界性肿瘤护理
- MBTI人格理论教学课件
- DB65∕T 2810-2009 核桃玛仁糖-行业标准
- 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 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征信业监管问题探析
- 电力电子及电气传动实验指导书
- 超市生鲜棚格图分析模板
-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计算软件
- 华南理工大学发酵工厂设计 车间布置设计PPT课件
- 盘扣式模板支架验收记录表
- 烟囱图集(上)05G212
- 路灯照明及高杆灯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