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欧洲高等教育伦理价值和原则的布加勒斯特宣言》的解读与思考_第1页
《关于欧洲高等教育伦理价值和原则的布加勒斯特宣言》的解读与思考_第2页
《关于欧洲高等教育伦理价值和原则的布加勒斯特宣言》的解读与思考_第3页
《关于欧洲高等教育伦理价值和原则的布加勒斯特宣言》的解读与思考_第4页
《关于欧洲高等教育伦理价值和原则的布加勒斯特宣言》的解读与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欧洲高等教育伦理价值和原则的布加勒斯特宣言》的解读与思考

摘要:《关于欧洲高等教育伦理价值和原则的布加勒斯特宣言》既是学者共同体的心声,也体现了全体学者的自我约束。值此《宣言》发表之时,我们应当思考大学的使命、学者的职业道德、学术诚信等严肃问题,防止教育腐败,促进大学治理。关键词:布加勒斯特宣言,学术伦理,学术规范,学术诚信,大学治理2004年9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高等教育中心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召开了“欧洲高等教育和科学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国际会议”。会议由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雅克·希拉克和罗马尼亚总统艾奥·艾利斯库共同主持,由欧洲科学、艺术和文学研究院、欧洲科学院同联合国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础科学与工程科学部合作主办。会议的重大成果是发表了《关于欧洲高等教育伦理价值和原则的布加勒斯特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职业伦理与道德问题古已有之,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入关注。全球化、市场经济、知识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大学使命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也考验着大学学者的职业操守。《宣言》的发表正逢其时,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一、关于大学使命《宣言》称:“无论在全球、区域、国家和地方的任何层次,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都发挥着核心作用。在方兴未艾的知识社会中,大学不仅要创造和保存基础科学和学术精神,还承担着新知识转化、传播和应用的责任。同时,大学不仅要培养未来的专业人才、技术和社会精英,还要负责教育大批的学生。大学已经成为大规模的复杂机构,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学院式的学术规范来管理。”“在世界知识经济的框架下,无论大学在经济财富生产上的作用多么重要,都不能认为它是知识、技术和技术人才的简单‘生产者’。大学在知识社会中的智慧与文化的基本责任更为重要。”大学的传统使命是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高级人才,培养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文化精英和技术精英。在洪堡(GuillaumedeHumbiodt)所构想的大学中,教学与科研融为一体,知识传授与道德培养融为一体,专业培训与普通文化教育融为一体。但自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本科教学成为大学教育的基础,教师经常在阶梯教室上课,面对的是黑压压的一片学生,大学生在课外更是难得与教师见面。昔日那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场景已不复存在,学生也难以像雏鸟那样在学会飞翔的同时体验长者的风范。在本科教学中设立导师制,也许是亡羊补牢的较好措施。但教学相长的链条已经断裂,今日的教师并未经历师德的耳濡目染,如何向后者传递?大学公共服务的概念始于19世纪后期美国的赠地学院运动,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从未成为大学的核心职能。长期以来,大学都以象牙塔自居,不屑于与社会往来。只是由于国家对大学投入的减少,迫使大学向社会寻求经济支持。于是,创收几乎成了大学服务的惟一动力,社会责任随之淡化。市场经济的普遍化更使一些人误以为大学也应市场化。另有学者也将大学喻为市场,然而却是另一种“市场”(Agora),它是古希腊的广场,既是市场,也是城邦的文化与政治中心。大学不仅应当成为专家学者学术交流的知识中心,还应当成为人们思考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智慧中心。二、关于职业道德《宣言》称:“知识自由和社会责任是科学研究的关键价值,应当一如既往地得到重视和促进。在学习和知识生产体系更为开放的21世纪,两种价值相辅相成。”“个体研究者和研究全体不仅要对研究过程——包括选题、调查方法和研究诚信负责,而且要对研究结果负责。因此,他们应当严格遵守并执行关于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任何高等教育机构都应积极通过大学的工作宣言、机构章程和学术行为规范来促进学术文化。这些价值观、规范、实践、信念和责任将引领整个机构共同体实现学术精神特质。这种学术精神特质基于尊重人类的尊严和身心的完善、终身学习、知识进步和提高质量、全纳教育、民主参与、培养积极公民和无歧视的原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一些中国先哲的理想与抱负。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早在20世纪40年代将公有主义(Communism)、普遍主义(Universalism)、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OrganizedSkepticism)等四个学术规范看作是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当然,默顿的学术规范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于是默顿本人及其他学者又提出“反规范”,诸如特殊主义(Particularism)、吝啬主义(SolitarinessorMiserism)、谋利性(Interestedness)和有组织的教条主义(OrganizedDogmatism)等概念。学术的规范与反规范,反映了学术领域中的复杂性,既有基本取向,又有个性特征,学者的道德可能存在于规范与反规范之间。在一定社会中生活的知识分子,总要在各种政治势力中抉择,总要受各种经济利益左右。弹剑而歌大可不必,但摧眉折腰、趋炎附势为世人所不齿。在各种利益集团角逐中,惟一可能保持中立的是知识分子,惟一能够代表弱势群体讲话的也是知识分子。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即使无法挑战政治权威,也不能指鹿为马,为平庸歌功颂德,为错误文过饰非;即使无力救助贫困者,也不应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三、关于学术诚信《宣言》称:“学术诚信的价值与规范是知识发展、教育质量和将学生培养成为负责任的公民与职业者的基础。大学共同体应当竭尽全力促进学术诚信,并努力将其融于其成员的常规工作与生活之中。”“对诚实的追求应当从自身做起,并延及学术共同体的其他成员,全面地、系统地避免任何形式的、有损于大学文凭质量的作假、欺骗、舞弊、剽窃或其他不诚实的行为。”“学术共同体全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是促进思想的自由交流、创新和个人发展的工作环境的支柱。”“教学、学生评估、人员晋升以及所有与文凭授予的相关活动中的公正,应当建立在合法的、透明的、公正的、可预见的、一致的和客观的标准之上。”“思想的自由交流与言论自由,建立在学术共同体全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之上,而不必考虑其在教学与研究中的地位。如果缺少这种交流,学术与科学创新便会衰退。”“学术共同体的全体成员应该承担共同的责任,维护其职责,敢于直言不道德的行为。”诚信是做人的一种品质。“仁、义、礼、智、信”,便是古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根本界限。《论语》中,“信”字多达38处。孔子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其之一“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就是反省在与朋友交往中是否恪守信用。晋商和徽商之所以能够在明清年间兴盛几百年,重要的就是诚信。而传说过去犹太珠宝商在交易钻石时,也不作任何检验,凭的也是诚信。由诚信所构建的社会资本,可以减少检验、审查、认证等诸多环节,大大提高社会的运行效率。学术诚信是学者的基本品质。学者当以学术为业,学术则须讲究诚信。弄虚作假得不到真正的知识;讲授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近乎于欺骗;剽窃或抄袭他人成果,无异于盗窃。今天,因学术而遭酷刑的可能性虽已很小,但一些学者趋炎附势的劲头却与时俱进,在社会需要他们坚持真理时,他们可能说假话、说空话。学术诚信的最高价值应当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按照马克斯·韦伯(MaxWeber)的话说,就是“为世界去魅”,因此,“惟有理智的正直诚实,才是最有价值的美德”。田当然,要求所有学者时时刻刻都能恪守这一美德并不现实。韦伯看到,“虚荣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品性,大概没有人能完全摆脱它。在学术和学者圈子里,虚荣是一种职业病”。不少学者喜欢夸夸其谈、虚张声势、矫揉造作,但是作假、欺骗、舞弊、剽窃则突破了作为学者的道德底线。因此,当前学术界的共同责任就是恪守学术诚信。

四、关于教育腐败

《宣言》称:“知识自由和社会责任是科学研究的关键价值,应当一如既往地得到重视和促进。在学习和知识生产体系更为开放的21世纪,两种价值相辅相成。”“个体研究者和研究全体不仅要对研究过程——包括选题、调查方法和研究诚信负责,而且要对研究结果负责。因此,他们应当严格遵守并执行关于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所有研究行为规范都应当包括伦理标准和实施程序,以避免敷衍了事、空洞、虚假、腐败或逍遥法外。”“学术共同体应当促进世界范围的合作,这一合作基于追求和平和通过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福祉的文化价值观,确保知识和道德的有机结合。”“作为独立的个体和/或学校成员,教研人员和研究者有责任对相关研究项目及其成果应用的科学和伦理问题提出质疑,如果良心受到谴责,可以退出研究计划。”关于腐败,似乎没有严格定义。正如约翰斯顿(MichaelJohnston)指出的那样,“愈是腐败问题突出的地方,给腐败下定义愈是困难,这真是对腐败的绝大讽刺”。关于教育腐败,比较权威的定义当属哈拉克(JacquesHallak)和普瓦松(MurielPoisson)的如下表述:“系统地利用公共职权谋求私人利益,对入学机会、教育质量或教育公平等方面教育福利与服务的支配和质量带来明显影响的行为。”哈拉克和普瓦松还将各种腐败行为及其相应语汇整理如下:●贿赂(Bribe,pay-off):为获得某种好处而支付的酬金。●违规(Bypassofcriteria):不遵守法律规定。●骗取(Capture,leakage):非法利用公共资源。●挪用资金(Diversionoffunds):非法利用公共资源。●贪污(Embezzlement):盗用公共资源。●滥用(Misappropriation):非法利用公共资源。●偏袒(Favouritism):非法偏护某人。●舞弊(Fraud):各种形式的腐败行为。●空饷(Ghostworker):不工作而领取工资者。●任人唯亲(Nepotism):非法偏护亲属。●受贿(Influencepeddling):因获酬金而影响公共决策;腐败几乎渗透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虽然教育腐败的危害尚未如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那样严重,但对人们心理的冲击力却相当大。人们难以想像,昔日的“清水衙门”会滋生腐败,两袖清风的大学教授会沾满铜臭味。因此,在社会舆论中,教育已被列入社会最腐败的领域之一。由此看来,防治教育领域的腐败任务还相当艰巨。这不仅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自律,还需要制定职业道德规范,以约束和惩治教育腐败行为。五、关于大学治理《宣言》称:“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治,对于切实完成其历史任务,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是至关重要的,但高等教育机构不应以此为借口规避对整个社会的责任,而须坚持不懈地去促进公共福利。”“高等教育机构的治理与管理的改革,应当在激励有效领导与管理的需求与激励大学共同体成员,即学生、教授、研究员和行政人员共同参与决策过程的需求之间保持平衡。”“高等教育机构的校长、副校长及其他领导人员不仅应当对校务管理和学术发展负责,还有责任培养道德领导力。将‘道德审计’作为学校绩效评估组成部分的构想值得进一步探讨。”“无论是学校内外的决策,决策过程都应坚持履行道德职责,同时,决策者应对受决策影响的利益相关者负责。”大学自治是高等教育治理的基本原则。对于这一原则,《大学宪章》是这样表述的:“大学是一个自治的机构。大学通过研究与教学,以批判的方式创造和传递文化。为了满足当代世界的需要,大学的研究与教学必须在道义上和智力上独立于整个政治权威、经济权威和思想意识权威。”这一原则不仅要在法律上得以确认,更要在实践中真正落实。当然,正如《宣言》所言,大学不应以自治为借口规避对整个社会的责任,而须坚持不懈地去促进公共福利。对于大学内部来说,传统决策模式是学院式的(collegial)。所谓学院式的决策,即是同级同行应对等级态势的集体决策,同时要求决策的规范性,不是一致同意,便是求得妥协,其基本特征是大学教授,即学术同行们共同掌握学术权力。但是,这种决策模式效率较底,尤其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多变的经济环境。于是,便有了英国大学的学部制改革。其前提是教授已经拥有充分的学术与管理的决策权,改革的目的仅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