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课件_第1页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课件_第2页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课件_第3页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课件_第4页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俄国和日本的历史转折

温故知新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他们各自采用了何种方式实现了政体的过渡?英国、美国、法国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日本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方式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1861年改革(农奴制改革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861年俄国改革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国别人均(卢布)铁(万吨)铁路(公里)1850年1860年俄国7122.829.81600英国323228.5388.814603法国15040.689.89160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如何?这种状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1861年俄国改革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材料一在农奴制度下,一方面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另一方面,工场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这使得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缓慢。农奴买不起工业品,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缺乏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农奴制危机之一——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克里米亚战争俄——英法1853-18561861年俄国改革农奴制危机三——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材料一俄军武器装备匮乏且陈旧,交通运输原始落后,再加上出身农奴的士兵长期营养不良,疾病、饥饿和寒冷交困,使俄军非战斗性减员严重。……战争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上——阶级矛盾激化,农奴暴动频繁。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史料解读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1)材料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么?(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请回答:农民暴动;农奴制改革挽救统治危机。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1.背景2.内容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改革的的主要措施有哪些?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获得“解放”时,高价赎买份地自由劳动力巨额资金改革内容1861年改革内容1861年俄国改革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材料一据统计,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从材料看出,俄国经济发展状况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状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1861年俄国改革“请诸位相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话说明了说明问题?

“解放”后农民的生活沙皇陛下仁慈,让我获得了自由,但是为了得到份地养活全家,我变卖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才交清了赎金,现在家里穷的就剩下几面墙可以依靠了!1861年俄国改革的局限性农奴制废除后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为了得到养活全家人的面包,我还得倒伏尔加河上去当纤夫,这样的苦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啊!革命的同志,快些来拯救我们吧!农民获得自由时,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了。

——列宁1861年俄国改革的局限性如何正确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性质:作用:局限性:1861年俄国改革是封建统治者实行的自上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改革很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A资金不足B企业设备陈旧C缺乏技术人才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D1.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2.面对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为缓解统治危机,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采取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B废除农奴制C请求英法援助D颁布《土地法令》B3.某男子生于1821年,40岁时,他的农奴身份被国家统一取消,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并出钱购买了一块“份地”。使他身份发生改变的事件是:

A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B俄国1861年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南北战争B5.19世纪60年代,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比较这两次改革,其共同点

A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

B都是为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都是为了解放农奴

D都是该国历史上重大转折A6.下列四国中,哪一个国家与其他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D7.下列国家中,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与俄国相似的是A日本B英国C美国D法国A二、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原因:影响:内容:日本明治维新时间、人物:日本明治维新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幕府时期,全国居民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统治阶级由天皇、将军、大名、武士组成。天皇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里。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天皇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庭设在京都实权在将军手中,政府设在江户(东京)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日本明治维新幕府统治危机材料二幕府禁令: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上述材料告诉我们,当时的日本实行什么对外政策?闭关锁国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日本明治维新1853年马修·佩里率领4艘战舰,出现在扼守江户湾要冲的浦贺近海,船上的大炮瞄准了岸上的炮台,随之而来的是佩里率300名全副武装的美国士兵登陆。外国势力渗透,激化了日本国内矛盾美国舰队登陆日本1853年日本明治维新外国势力渗透,激化了日本国内矛盾日本明治维新佩里会见幕府高官幕府次年与美国签订了《日美神奈川条约》外国势力渗透,激化了日本国内矛盾幕府统治危机严重日本明治维新武装倒幕倒幕运动主力:中下级武士方式:武力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改革力量二、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1.背景想一想: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总结得出明治维新的背景有哪些?幕府统治出现危机;西方列强的侵略;国内武士阶层发起倒幕运动。明治天皇めいじてんのう,1852年—1912年,名睦仁むつひと明治天皇的改革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各采取了哪些措施?政治上:经济上:社会生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东京京都大阪三府七十二县明治天皇的改革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各采取了哪些措施?政治上:经济上:社会生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鼓励发展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买卖。

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明治政府召开劝业博览会采用蒸汽动力的纺织厂明治政府转而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如三井得到了一座煤矿、一家纺织厂和一家制丝厂,三菱则获得了一家造船厂、一座煤矿、一座银矿和两座金矿。日本工业竞争能力得到迅速提高明治天皇的改革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各采取了哪些措施?政治上:经济上:社会生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鼓励发展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买卖。

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日本赴欧美参观团出港伊藤博文等使节团成员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鹿鸣馆日本明治维新

1898年,日本学龄儿童就学率达97%,为当时世界最高水平。“日本之所以立于今日世界,由免亡而跻于列强者,惟有教育故。……要知教育之意,乃是为本国培育国民。……无国民安得有人材?无国民且不成社会。”

—钱单士厘:《癸卯游行记.归潜记》国家时间年平均增长速度日1868-187332.2%英1851-18733.3%美1861-18735%德1861-18733.8%明治维新使日本社会产生了哪些深刻变化?日本明治维新材料一: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在当时世界上也很罕见日本海军舰队材料二:建立的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武士道精神,是武士的道德规范的行为准则。绝对服从主君,重言诺,轻生命,勇于战斗。日本的武士道日本明治维新《大日本帝国宪法》效忠天皇,把天皇当做“神”来崇拜

1、1867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2、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3、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材料三:对外侵略扩张如何正确评价日本明治维新?性质:作用:局限性:是封建统治者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成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改革很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很快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相同点:(1)所处时代相同:(2)性质相同:(3)结果相同(进步性):(4)局限性: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通过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保留了封建残余,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8.近代首先敲开日本大门的西方列强是A法国B英国C美国D德国C9.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A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危机

B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C加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D学习了他国的先进经验D10.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A发展近代工业B努力发展教育C文明开化D废藩置县A11.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物崇尚的行头,这里所反映的情景最符合下列哪一句口号A废藩置县B文明开化C求知识于世界D置产兴业B12.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A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B两国的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C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13.下列关于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共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C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重要措施

D都以失败而告终D材料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

——摘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请回答(1)日本的第一位老师是谁?日本在古代史上向他的第一个老师学习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说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及其意义。(2)材料一中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指什么战争?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指的又是什么战争?(3)19世纪中期,日本民族矛盾激化。为了改变现状,日本又拜欧美为师,它是通过什么活动向欧美学习的?结果如何?(4)从日本发展的过程,你认为值得我们借鉴的有哪些?中国;大化改新------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明治维新------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和借鉴,发展创新本课知识梳理俄国农奴制改1861日本明治维新1868根本原因人物性质内容意义农奴制的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幕府的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亚历山大二世,资产阶级性质明治天皇,资产阶级性质(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要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大力发展教育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留下大量封建残余。是俄国历史上重大转折点。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背景:16世纪中期,俄国盛行制根本原因: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根本目的:挽救统治危机时间:年;改革者:沙皇。内容:1);2);3)。意义:1)是沙皇,(性质)2)有利于。

3)这次改革4)是俄国。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背景:(危机和危机)

1)19世纪中期,仍是,国家。实权掌握在手中。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出现民族危机。1853年,国舰队。年,日本被迫。。

3)的渗透,激化了。4)开始接受,,。时间:年;人物:。性质:。内容:1)政治方面,;2)经济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