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_第1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_第2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_第3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_第4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背景:政治和经济大变革;教化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更;士活跃起来。 2.代表人物:道家学派的、庄子;儒家学派的、孟子、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 3.意义:是中国学术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老子孔子韩非子思想道德niuwk牛牛文库文档共享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地位:春秋末期

学派创始人。2.思想(1)思想核心:“”,要做到待人宽容,“

”。(2)政治思想: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随意刑杀;主见“”。(3)教化思想:首创私人办学,主见“”。儒家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有教无类niuwk牛牛文库文档共享三、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1.孟子(1)政治思想:主见实行“”,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2)伦理观:主见“”,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2.荀子(1)政治思想:主见施政用“”和“王道”,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思想。(2)伦理观:提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仁政性本善仁义人之性恶niuwk牛牛文库文档共享四、道家和法家1.道家代表人物(1)老子: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①哲学思想: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断地

。②政治思想:提出“”的政治主见。(2)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把世间万物看作是

的;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2.法家代表人物: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 (1)主见:君主要,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2)影响:把

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道运动无为而治相对韩非子以法治国君主niuwk牛牛文库文档共享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背景(1)汉初的养精蓄锐,使汉朝国力日益强盛,但社会也潜藏着危机。(2)汉武帝加强中心集权的须要,为儒家思想受到重用供应了契机。2.提出:

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家体系。董仲舒niuwk牛牛文库文档共享3.内容(1)针对加强中心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

”。(2)针对加强君主专制:宣扬“”,提出“天人合一”和“”学说。

(3)针对为人处世:提出“”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标准,后人将其归纳为“三纲五常”。4.影响: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特别有利,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心集权的加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君为臣纲niuwk牛牛文库文档共享5.儒学成为正统(1)措施①用人: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举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②定“五经”:将

规定为教科书,正式确立《

》《书》《礼》《易》《

》为“五经”。③办学校:在中心兴办,在地方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

系统。(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渐渐成为2000多年来中国

的主流思想。儒家经典诗春秋太学地方教化传统文化niuwk牛牛文库文档共享1.战国时期我国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其根本缘由是() A.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思想比较活跃,擅长思索 B.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为“百家争鸣”供应条件 C.王室衰微,思想限制不力 D.封建政府的大力提倡

解析:战国时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又是由分裂到统一时期,社会处于转型大变革当中,使各种思想的自由发展具备了合适的社会环境。

答案:Bniuwk牛牛文库文档共享2.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见属于()A.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B.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

3.(2011年广东广州六中高二期末理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这种观点的是()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民德归厚”可得到答案,儒家思想主见“仁德”。

答案:Aniuwk牛牛文库文档共享4.(2011年广东惠阳高级中学高二期末)儒家思想在与其他思想的不断碰撞中()A.不断修改自身的学说B.保持传统思想不变C.吸取其他思想补充发展自己D.压制其他思想发展答案:C答案:C多年来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是()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5.(2010年1月新疆学业水平)汉武帝以后,逐渐成为两千niuwk牛牛文库文档共享【典例1】(单选Ⅰ)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主见调整人际关系,建立礼乐文明社会的学派是()A.儒家C.法家B.道家D.墨家 【解析】本题考查对“百家争鸣”各学派的思想主见的认识。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倡“仁”的思想,主见“克己复礼”。

【答案】Aniuwk牛牛文库文档共享【配对练习1】(2010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化家。下列思想中,孔子提出的是()A.“无为而治”C.“有教无类”B.“格物致知”D.“存天理,灭人欲”

【典例2】(单选Ⅱ)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世尊他为“亚圣”。下列儒家思想观点中,属于孟子提出的闪耀着民本思想光芒的是()A.“天行有常”C.“独尊儒术”B.“有教无类”D.“民贵君轻” 【解析】本题考查对孟子思想的相识。A项是荀子的观点。B项是孔子的主见。C项是董仲舒的主见。解除A、B、C三项。

答案:C

【答案】Dniuwk牛牛文库文档共享【配对练习2】(2011年广东惠阳高级中学高二期末)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贡献是() A.仁爱、正义、自强的价值观 B.变法革新、集权专制的治国理念 C.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见 D.“兼爱”“非攻”的和平志向

解析:B项是法家思想的贡献,C项是与道家相关的思想,D项则与墨家思想相关。

答案:Aniuwk牛牛文库文档共享

【典例3】(双项)有一说法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些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A.“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答案】AB 【解析】“天人感应”的本质是“君权神授”,而A、B两项精确地说明白这点。niuwk牛牛文库文档共享【配对练习3】(双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