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项目基本情况_第1页
表1项目基本情况_第2页
表1项目基本情况_第3页
表1项目基本情况_第4页
表1项目基本情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I类其它/项目概况1.1建设单位情况洛阳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950年6月,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现分为南、北两个院区,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现有在职职工2611人,其中高级职称专家261人,博士、硕士530人。设置有70余个业务科室,61个临床病区,实际开放床位2098张。设有院士工作站,妇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心血管病学、肿瘤治疗学、医学影像超声诊断学为河南省重点学科,专科护理重症学、医学影像放射诊断学为河南省重点培育专科4个洛阳市重点专科。2017年门诊量109万人次,出院量7.593万人次,手术量3.5万人次。为了给广大患者提供优良的就医环境,扩大医疗规模,医院计划新增两台DSA射线装置,一台位于6号楼四楼杂交手术室内,一台位于门诊楼2楼详情见下表1.1所示:表1.1洛阳市中心医院本期环评内容序号装置名称地点规格型号类别生产厂家台数用途1DSA综合楼(6号楼)4楼ArtirzeeIIIfloorⅡ类德国西门子1介入治疗2DSA门诊楼2楼ArtirzeeHoorⅡ类日本西门子1介入治疗1.2项目由来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449号)和环境保护部令第3号《关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该院新增的DSA应用项目应当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洛阳市中心医院于2018年1月5日委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进行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到委托后,环评单位随即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了调查、监测和资料收集工作,通过对基础资料的分析和现状的调研,依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编写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1.3评价目的对拟新增DSA使用场所进行辐射环境现状监测,以掌握该场所的辐射环境现状水平;对该医院扩建核技术项目后产生的辐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治措施;为该项目的辐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项目周围环境状况洛阳市中心医院位于洛阳市中州中路288号,医院东侧为芳林北社区,南侧为中州中路,西侧为升龙华府,北侧为唐宫西路。具体地理位置图见附图。本次环评1台型号为ArtirzeeIIIfloor的DSA位于综合楼(6号楼)四楼杂交手术室内,手术室东侧为无菌室、药品室和机房,南侧和北侧为清洁走廊,西侧是控制室,楼上为设备间,楼下为供应室;1台型号为ArtirzeeHoor的DSA位于门诊二楼介入手术室内;手术室东侧为东芝C臂血管造影机手术室,南侧和西侧为患者通道,北侧为医务人员通道,楼上是CT室,楼下是办公室。平面图见附图2。医院原有项目概况目前,医院持有河南省环境保护厅颁发的辐射安全许证,证书编号为豫环辐证[06065],发证日期:2017年1月16日,有效期至:2022年1月15日;批准使用的种类和范围:使用Ⅲ类放射源;使用Ⅱ、Ⅲ类射线装置;使用乙级、丙级非密封性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医院目前共有三期环评,原有核技术应用项目明细如下表1-2~1-4所示。表1.2洛阳市中心医院现有放射源明细序号放射源名称活度Bq类别环评批复验收批复辐射安全许可证内容1192Ir3.7E+11Ⅲ类环评批复遗失豫环辐验[2011]172号豫环辐证[06065]290Sr1.5E+10Ⅴ类已备案,备案号:201841030300000043表1.3洛阳市中心医院现有核素明细序号核素名称年最大操作量Bq场所等级环评批复验收批复辐射安全许可证内容1131I2.89E+10乙级环评批复遗失豫环辐验[2011]172号豫环辐证[06065]299Mo1.776E+9丙级环评批复遗失豫环辐验[2011]172号豫环辐证[06065]3131I4.44E+10乙级豫环辐表[2013]71号计划进行验收/499mTc7.104E+10乙级/532P1.776E+9乙级/6153Sm4.44E+10乙级/789Sr7.104E+9乙级/8125I(粒子源)2.8416E+10乙级/918F1.776E+9乙级/10125I(放免)1.48E+7乙级/表1.4洛阳市中心医院现有射线装置明细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类别位置环评情况验收批复辐射安全许可证内容1医用直线加速器PreciseⅡ类院西一楼豫环辐表[2010]19号豫环辐验【2011】172号豫环辐证[06065]216排CTAqnilion/M16Ⅲ类门诊三楼豫环辐表[2010]19号验收批复遗失豫环辐证[06065]3320排CTAquiliononeⅢ类门诊三楼环评批复遗失豫环辐验[2015]3号豫环辐证[06065]4PET-CTuMI550Ⅲ类5号楼1楼批复遗失豫环辐证[06065]5模拟定位机SL-IEⅢ类院西一楼豫环辐表[2010]19号验收批复遗失豫环辐证[06065]6数字化X光机DRX-1systeⅢ类门诊一楼环评批复遗失豫环辐验【2011】172号豫环辐证[06065]7双排CTSomatomSpititⅢ类门诊二楼环评批复遗失豫环辐验【2011】172号豫环辐证[06065]8微焦点牙科X光线机MSD-ⅢⅢ类大门西一楼批复遗失豫环辐证[06065]9西门子光线机MULTLMOBIL2.5Ⅲ类门诊一楼批复遗失豫环辐证[06065]10C臂血管造影机infinix/VxiⅡ类门诊二楼环评批复遗失豫环辐验[2011]172号豫环辐证[06065]11直线加速器SYNERGYⅡ类院西一楼豫环辐表[2013]71号计划验收豫环辐证[06065]12移动数字化X光机TSM300RDRⅢ类门诊一楼批复遗失豫环辐证[06065]13智能乳腺机SophicclassicⅢ类门诊三楼批复遗失豫环辐证[06065]14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ArtirzeeIIIfloorⅡ类新大楼10楼豫环辐表[2015]50号计划验收/1564排CT机SOMATOMⅢ类新大楼一楼豫环辐表【2015】50号计划验收/16SPECT/CTINFINLAⅢ类大门北一楼豫环辐表【2013】71号计划验收/1716排CTIngenuityFlexⅢ类门诊楼三楼已备案,备案号:201741030300000012/18数字化X光机YsioⅢ类门诊一楼已备案,备案号:201741030300000012/19移动数字化X光机MOBILETTMIRAⅢ类3号楼已备案,备案号:201741030300000012/20数字化X光机DR-DJ2000Ⅲ类体检楼二楼已备案,备案号:201741030300000012/21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SIREMOBILCompactLⅢ类二号楼七楼已备案,备案号:201741030300000012/22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SIREMOBILCompactXⅢ类门诊手术室已备案,备案号:201741030300000012/23牙科X光线机cs2100Ⅲ类大门西一楼已备案,备案号:201841030300000037/24全景X光机cs9300cⅢ类大门西一楼已备案,备案号:201841030300000037/25数字化X光机D-VISIONⅢ类门诊一楼已备案,备案号:201841030300000037/26车载X光机IDR1800Ⅲ类健康快车已备案,备案号:201841030300000037/27X光机SONTU-RADⅢ类体检楼二楼已备案,备案号:201841030300000037/28骨密度仪ProdigyⅢ类新大楼1楼已备案,备案号:201841030300000037/29碎石机HD,ESWL-vmⅢ类新大楼20楼已备案,备案号:201841030300000037/表2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活度(Bq)×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和地点备注/////////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表3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作量(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4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额定电流(mA)/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二)X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DSAⅡ类1ArtirzeeIIIfloor1501000介入治疗综合楼4楼/2DSAⅡ类1ArtirzeeHoor1501000介入治疗门诊楼2楼/(三)中子发生器、包过中子管、单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流(μA)中子强度(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Bq)贮存方式数量//////////////表5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本项目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放射性“三废”////////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kg,气态为mg/m3;年排放总量用Kg2.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和活度(Bq)。表6评价依据法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9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环境保护部令第47号《环境保护部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二次修正,2017年12月20日起施行;国家环保部令第18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9月1日起施行;《河南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2016年3月1日起施行。技术标准《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其它医院设计资料;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书。表7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1.评价范围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的规定,并结合该项目特征,确定以DSA机房外50m的区域作为评价范围,其中工作人员工作位置和公众人员易到达的区域为评价重点。2.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该医院从事放射诊疗、治疗的工作人员以及机房周围其他非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环境保护目标详情见下表7-1所示。表7-1项目周边保护目标详情一览表设备机房方位距离科室或其他保护目标综合楼4楼DSA机房东侧相邻库房、机房辐射工作人员南侧走廊公众西侧操作间辐射工作人员北侧走廊公众上方设备间非辐射工作人员下方供应室非辐射工作人员门诊楼2楼DSA机房东侧相邻操作间辐射工作人员南侧走廊公众西侧走廊公众北侧走廊公众上方CT室辐射工作人员、病人下方办公室非辐射工作人员3.评价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本标准适用于实践和干预中人员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防护和实践中源的安全。B1.1.1.1条规定: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本项目取其四分之一即5mSv作为职业工作人员的年剂量约束值。B1.2条规定:公众照射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

a)年有效剂量,1mSv;本项目取其四分之一即0.25mSv作为公众人员的年剂量约束值。(2)《医用Χ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13)5X射线设备机房设施的技术要求5.2每台X射线机(不含移动式和携带式床旁摄影机与车载X射线机)应设有单独的机房,机房应满足使用设备的空间要求。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X射线机房,其最小有效使用面积、最小单边长度应不小于表7-2要求。表7-2X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使用面积及单边长度设备类型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m2)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m)单管头X射线机b203.55.3X射线设备机房屏蔽防护应满足如下要求: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应不小于表7-3要求。表7-3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机房类型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介入X射线设备机房22b)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中的不同铅当量屏蔽物质厚度的典型值参见附录D。c)应合理设置机房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机房的门和窗应有其所在墙壁相同的防护厚度。设于多层建筑中的机房(不含顶层)顶棚、地板(不含下方无建筑的)应满足相应照射方向的屏蔽厚度要求。d)带有自屏蔽防护或距X射线设备表面1m处辐射剂量水平不大于2.5μGy/h时,可不使用带有屏蔽防护的机房。5.4在距机房屏蔽体外表面0.3m处,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应满足下列要求:a)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机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μSv/h。5.7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放射防护注意事项、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处应设警示语句;机房门应有闭门装置,且工作状态指示灯和与机房相通的门能有效联动。5.9每台X射线设备根据工作内容,现场应配备不少于表7-4基本种类要求的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施,其数量应满足开展工作需要,对陪检者应至少配备铅防护衣;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低于0.25mmPb;应为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检查,配备有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低于0.5mmPb。表7-4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要求放射检查类型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介入放射学操作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铅防护眼镜选配:铅橡胶手套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选配:移动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阴影屏蔽器具—(3)《医用诊断X射线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标准》(GBZ176-2006)13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的使用要求13.1防护材料及用品的选用根据工作场所X射线的能量和强度的差异或按有关标准的要求,选用不同类型和铅当量防护材料及用品。13.2应用中的检查使用中的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每年应至少自行检查2次,防止因老化、断裂或损伤而降低防护质量。13.3使用年限要求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的正常使用年限为5年,经检查并符合防护要求时可延至6年。表8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8.1辐射环境现状监测受洛阳市中心医院委托,核工业地质分析测试研究中心于2018年4月17日对医院拟建DSA机房及周围辐射环境状况进行监测。监测因子:X-γ辐射剂量率8.1.1监测方法及仪器仪器探头距地面1m,每10s进行一次读数,每个测点读10次。监测仪器和监测数据如下表8-1所示。表8-1监测所使用的主要测量设备及其性能参数仪器名称γ剂量率仪仪器型号HD-2005出厂编号F15145证书编号DYjl2018-1775检定依据JJG521-2006《环境监测用X、γ辐射空气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率仪》有效期2018年3月27日-2019年3月26日检定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结论合格8.1.2质量保证措施按照《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GB12379-90)的要求,合理布设监测点位,保证各监测点位布设的科学性和可比性。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监测人员经考核并持有合格证上岗。监测仪器经计量部门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每次测量前、后均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用标准源对仪器进行校验。由专业人员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并做好记录。监测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经过校对、校核,最后由技术总负责人审定。8.1.3监测布点①DSA机房(ArtirzeeIIIfloor)监测布点示意图见图8-1。图8.1DSA机房及周围X-γ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布点示意图②DSA机房(ArtirzeeHoor)监测布点示意图见图8-2。图8.2DSA机房及周围X-γ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布点示意图8.1.4监测结果表8-2拟建DSA机房周围X-γ空气吸收剂量率检测结果设备类型编号监测点位检测数据(单位:×10-8Gy/h)DSA(ArtirzeeIIIfloor)1拟建DSA机房东墙外30cm处8.9±0.52拟建DSA机房南墙外30cm处9.6±0.43拟建DSA机房西墙外30cm处9.3±0.54拟建DSA机房北墙外30cm处9.3±0.35拟建DSA机房操作间内8.8±0.46拟建DSA机房内9.7±0.6DSA(ArtirzeeHoor)1拟建DSA机房东墙外30cm处9.3±0.32拟建DSA机房南墙外30cm处9.5±0.53拟建DSA机房西墙外30cm处9.6±0.44拟建DSA机房北墙外30cm处9.1±0.55拟建DSA机房操作间内9.5±0.66拟建DSA机房内9.6±0.57医院空旷处8.9±0.6注:1、数据均未扣除宇宙射线响应值。1.5监测结果分析由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拟建位置所在区域的辐射剂量率为(8.8~9.7)×10-8Gy/h之间,处于当地辐射环境本底水平。表9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1工程设备和工艺分析1.1工作原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是常规血管造影术和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是集电视技术、影像增强、数字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多种科学手段于一体的系统。DSA成像基本原理是采用时间减影法,将造影剂未达到欲检部位前摄取的蒙片与造影剂注入后摄取的造影片在计算机中进行数字相减处理,仅显示有造影剂充盈的结构,具有高精密度和灵敏度。1.2设备组成主要设备组成为:X射线球管、高频逆变高压发生器、金属影响增强器、数字图像处理器、床体系统等。1.3工作流程诊断时,患者仰卧并进行无菌消毒,局部麻醉后,经皮穿刺静脉,送入引导钢丝及扩张管与外鞘,退出钢丝及扩张管,将外鞘保留于静脉内,经鞘插入导管,推送导管,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送达上腔静脉,顺序取血测定静、动脉,并留X线片记录,探查结束,撤出导管,穿刺部位止血包扎。2污染源项描述2.1正常工况下污染途径本项目的污染因子分为放射性污染源和非放射性污染源。放射性污染源主要包括X射线;非放射性污染源主要包括O3及NOX,详见表9-1。表9-1正常工况下污染因子和污染途径设备名称污染因子污染途径DSA放射性X射线对职业人员及周围公众造成外照射非放射性O3及NOX空气流通扩散对职业人员及周围公众造成影响2.2事故工况下污染途径机房联锁装置发生故障,人员误入正在运行的诊疗室而造成误照射。工作人员在诊疗室内,控制台处操作人员误开机出束,发生事故性出束,对工作人员造成辐射伤害。射线装置发生控制系统或电器系统故障,使受检者或者工作人员受到超剂量照射。维修期间,维修工程师在检修期间误开机出束,造成辐射伤害。医生未穿戴防护用品进入机房,或穿戴不合格的防护用品,使得医生受到较高剂量的附加照射。DSA工作人员工作时不小心头部、手部曝露在照射野内,受到不必要的照射。表10辐射安全和防护项目安全设施1.1场所防护设计本项目各射线装置机房的防护设计一览表见表10-1。表10-1各射线装置机房防护设计一览表机房名称屏蔽设计机房面积(GBZ130-2013)中相关要求符合性6号楼DSA四周墙体:350mm砖混+2mm铅板(4mmPb)顶棚:350mm砖混+20mm钡砂(3mmPb)地板:350mm砖混+2mm铅板(4mmPb)防护门:3mmPb当量观察窗:3mmPb当量51m2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GBZ130-2013):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为30㎡,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为4.5m。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不小于2mm,非有用线束铅当量不小于1mm。符合门诊楼DSA四周墙体:370mm混凝土+40mm钡砂(6mmPb)顶棚:37cm混凝土+3mm铅皮(7mmPb)地板:37cm混凝土+4mm铅皮(8mmPb)防护门:3mmPb当量观察窗:3mmPb当量46m2符合1.2其它防护措施机房门外应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处应设警示语句;DSA机房门设置闭门装置,且工作状态指示灯和与机房相通的门能有效联动。DSA机房均设置有观察窗,便于观察患者和受检者状态。机房内不得堆放与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机房设置动力排风系统,保持良好的通风。控制台设置锁定开关,钥匙由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保证各项安全措施处于良好状态。各射线机房实行分区管理,机房划为控制区,严格限制无关人员进入,以避免不必要的照射;控制室为监督区,只有工作人员可以进入。1.3个人防护用品另外,医院应为每名辐射工作人员均配备个人剂量计,配备一台X-γ辐射剂量监测仪定期进行检定。防护用品应妥善保管,延长使用寿命,并定期检查,若发现破损或者老化的,应及时更换。为本次项目配备的防护用品见表10-2。(GBZ130-2013)6号楼DSA个人防护用品: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铅防护眼镜选配: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阴影屏蔽器具门诊楼DSA个人防护用品: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铅防护眼镜选配: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阴影屏蔽器具在日常诊疗工作中,除对医护人员加强个人防护外,还应对患者和受检者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做好照射部位与之相邻敏感器官的保护。2三废的治理本项目涉及的射线装置在使用时会产生臭氧和氮氧化物,因曝光时间很短,产生量极小,对环境影响不大。本项目使用射线装置过程中不产生放射性废水。医院诊断用X射线机采用数字摄像系统直接显像,不需要进行胶片的显影和定影等工序,不产生固体废物,因此,本项目射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放射性废水及固体废弃物。表11环境影响分析1.建设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建设期主要为机房改造和设备安装,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辐射影响。2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2.1综合病房楼(6号楼)4楼DSA的环境影响分析2.1.1预计工作量本项目射线装置包括透视和采集(摄影)两种模式,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信息,本项目正常运行后,预计每年约进行200台手术,摄影时每台手术约30s;透视时约30min。故医护人员年接触摄影时间约为1.7h,透视时间约为100h。2.1.2机房防护设计表11-1本项目DSA机房的防护设计情况一览表防护名称屏蔽材料及厚度折合铅当量屏蔽墙350mm砖混+2mm铅板4mmPb顶棚350mm砖混+20mm钡砂3mmPb地板350mm砖混+2mm铅板4mmPb观察窗3mmPb当量3mmPb防护门3mmPb当量3mmPb防护用品铅衣0.5mmPb,铅屏风2mmPb2.1.3各关注点附加剂量率计算DF本项目射线装置诊断过程中,机头有用射线直接照射病人,不会直接照射到机房的墙壁、顶棚、防护门及铅玻璃窗,故各关注点仅考虑仅受到泄漏辐射和病人体表散射影响。本项目关注点(各屏蔽外30cm处)位置剂量率计算示意图如下图所示。DFI3.7m4.4mHEGCBA3.3m4.4m4.7m3.3m3.3m4.5m3.7mI3.7m4.4mHEGCBA3.3m4.4m4.7m3.3m3.3m4.5m3.7m图11-1各关注点示意图泄漏辐射剂量率关注点处的泄漏辐射剂量率参考《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李德平、潘自强主编,能子原出版社,1987年)中给出的公式计算。(1)式中:H—关注点处的泄漏辐射剂量率,µSv/h;f—泄漏射线比率,取0.1%;H0—距靶点1m处的最大剂量率,µSv/h;R—靶点至关注点的距离,m;B—屏蔽投射因子,按照《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附录D中给出的公式计算。(2)式中:B—屏蔽透射因子;X—屏蔽材料铅当量厚度,mm;α、β、γ—保守近似取铅对150kV管电压X射线辐射衰减的有关的三个拟合参数。将各关注点处泄漏辐射剂量率计算结果列表如下。表11-2各关注点处泄漏辐射剂量率计算参数一览表关注点位关注点位置描述防护铅当量αβγBA手术医生操作位处2.5mmPb1.7575.1770.31563.1×10-4B东侧墙外30cm处4mmPb1.7575.1770.31561.5×10-5C南侧墙外30cm处4mmPb1.7575.1770.31561.5×10-5D北侧墙外30cm处4mmPb1.7575.1770.31561.5×10-5E观察窗外30cm处3mmPb1.7575.1770.31561.1×10-4F医生防护门外30cm处3mmPb1.7575.1770.31561.1×10-4G病人防护门外30cm处3mmPb1.7575.1770.31561.1×10-4H无菌室4mmPb1.7575.1770.31561.5×10-5I设备间4mmPb1.7575.1770.31561.5×10-5J上方楼层(顶棚)3mmPb1.7575.1770.31561.1×10-4K下方楼层(地板)4mmPb1.7575.1770.31561.5×10-5表11-3不同模式下各关注点处泄漏辐射剂量率计算结果一览表工作模式关注点位关注点位置描述RfH0BH(µSv/h)透视A手术医生操作位处0.50.0012.7×1063.1×10-43.3B东侧墙外30cm处3.30.0012.7×1061.5×10-53.7×10-3C南侧墙外30cm处3.30.0012.7×1061.5×10-53.7×10-3D北侧墙外30cm处4.40.0012.7×1061.5×10-52.1×10-3E观察窗外30cm处3.70.0012.7×1061.1×10-42.1×10-2F病人防护门外30cm处4.70.0012.7×1061.1×10-41.3×10-2G医生防护门外30cm处4.50.0012.7×1061.1×10-41.4×10-2H无菌室4.40.0012.7×1061.5×10-52.1×10-3I设备间3.70.0012.7×1061.5×10-53.0×10-3J上方楼层(顶棚)3.60.0012.7×1061.1×10-42.2×10-2K下方楼层(地板)3.60.0012.7×1061.5×10-53.1×10-3摄影A手术医生操作位处0.50.0014.1×1073.1×10-450B东侧墙外30cm处3.30.0014.1×1071.5×10-50.06C南侧墙外30cm处3.30.0014.1×1071.5×10-50.06D北侧墙外30cm处4.40.0014.1×1071.5×10-50.03E观察窗外30cm处3.70.0014.1×1071.1×10-40.32F病人防护门外30cm处4.70.0014.1×1071.1×10-40.20G医生防护门外30cm处4.50.0014.1×1071.1×10-40.22H无菌室4.40.0014.1×1071.5×10-50.03I设备间3.70.0014.1×1071.5×10-50.05J上方楼层(顶棚)3.60.0014.1×1071.1×10-40.34K下方楼层(地板)3.60.0014.1×1071.5×10-50.05散射辐射剂量率关注点的散射辐射剂量率参考《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李德平、潘自强主编,能子原出版社,1987年)中给出的公式计算。Hs—关注点处的患者散射辐射剂量率,µSv/h;H0—距靶点1m处的最大剂量率,µSv/h;α—患者对X射线的散射比,α=a/400查《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P437表10.1得a=0.0013,故α=3.25×10-6(90°散射);S—散射面积,取100cm2;d0—源与患者的距离,取0.3m;dS—患者与关注点的距离,m;B—屏蔽投射因子,按公式(2)计算。各关注点处散射辐射剂量率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表11-4各关注点处散射辐射剂量率计算参数一览表关注点位关注点位置描述防护铅当量αβγBA手术医生操作位处2.5mmPb1.7575.1770.31563.1×10-4B东侧墙外30cm处4mmPb1.7575.1770.31561.5×10-5C南侧墙外30cm处4mmPb1.7575.1770.31561.5×10-5D北侧墙外30cm处4mmPb1.7575.1770.31561.5×10-5E观察窗外30cm处3mmPb1.7575.1770.31561.1×10-4F医生防护门外30cm处3mmPb1.7575.1770.31561.1×10-4G病人防护门外30cm处3mmPb1.7575.1770.31561.1×10-4H无菌室4mmPb1.7575.1770.31561.5×10-5I设备间4mmPb1.7575.1770.31561.5×10-5J上方楼层(顶棚)3mmPb1.7575.1770.31561.1×10-4K下方楼层(地板)4mmPb1.7575.1770.31561.5×10-5表11-5不同模式下各关注点处散射辐射剂量率计算结果一览表工作模式关注点位关注点位置描述H0αSd0dSBHs(µSv/h)透视A手术医生操作位处2.7×1063.25×10-61000.30.53.1×10-412B东侧墙外30cm处2.7×1063.25×10-61000.33.31.5×10-51.3×10-2C南侧墙外30cm处2.7×1063.25×10-61000.33.31.5×10-51.3×10-2D北侧墙外30cm处2.7×1063.25×10-61000.34.41.5×10-57.5×10-3E观察窗外30cm处2.7×1063.25×10-61000.33.71.1×10-47.7×10-2F病人防护门外30cm处2.7×1063.25×10-61000.34.71.1×10-44.7×10-2G医生防护门外30cm处2.7×1063.25×10-61000.34.51.1×10-45.2×10-2H无菌室2.7×1063.25×10-61000.34.41.5×10-57.5×10-3I设备间2.7×1063.25×10-61000.33.71.5×10-51.1×10-2J上方楼层(顶棚)2.7×1063.25×10-61000.33.61.5×10-58.1×10-2K下方楼层(地板)2.7×1063.25×10-61000.33.61.5×10-51.1×10-2摄影A手术医生操作位处4.1×1073.25×10-61000.30.53.1×10-4182B东侧墙外30cm处4.1×1073.25×10-61000.33.31.5×10-50.20C南侧墙外30cm处4.1×1073.25×10-61000.33.31.5×10-50.20D北侧墙外30cm处4.1×1073.25×10-61000.34.41.5×10-50.11E观察窗外30cm处4.1×1073.25×10-61000.33.71.1×10-41.16F病人防护门外30cm处4.1×1073.25×10-61000.34.71.1×10-40.72G医生防护门外30cm处4.1×1073.25×10-61000.34.51.1×10-40.79H无菌室4.1×1073.25×10-61000.34.41.5×10-50.11I设备间4.1×1073.25×10-61000.33.71.5×10-50.16J上方楼层(顶棚)4.1×1073.25×10-61000.33.61.1×10-41.23K下方楼层(地板)4.1×1073.25×10-61000.33.61.5×10-50.17各关注点处的附加剂量率表11-6不同工作模式下各专注点处总的附加剂量率计算结果一览表工作模式关注点位关注点位置描述泄露辐射剂量率(µSv/h)散射辐射剂量率(µSv/h)总的附加辐射剂量率(µSv/h)标准(µSv/h)是否满足透视A手术医生操作位处3.31215.3400满足B东侧墙外30cm处3.7×10-31.3×10-21.67×10-22.5满足C南侧墙外30cm处3.7×10-31.3×10-21.67×10-22.5满足D北侧墙外30cm处2.1×10-37.5×10-39.6×10-32.5满足E观察窗外30cm处2.1×10-27.7×10-29.8×10-22.5满足F病人防护门外30cm处1.3×10-24.7×10-26.0×10-22.5满足G医生防护门外30cm处1.4×10-25.2×10-26.6×10-22.5满足H无菌室2.1×10-37.5×10-39.6×10-32.5满足I设备间3.0×10-31.1×10-21.4×10-22.5满足J上方楼层(顶棚)2.2×10-28.1×10-21.032.5满足K下方楼层(地板)3.1×10-31.1×10-21.41×10-22.5满足摄影A手术医生操作位处50182232400满足B东侧墙外30cm处0.060.200.262.5满足C南侧墙外30cm处0.060.200.262.5满足D北侧墙外30cm处0.030.110.142.5满足E观察窗外30cm处0.321.161.482.5满足F病人防护门外30cm处0.200.720.922.5满足G医生防护门外30cm处0.220.791.012.5满足H无菌室0.030.110.142.5满足I设备间0.050.160.212.5满足J上方楼层(顶棚)0.341.231.572.5满足K下方楼层(地板)0.050.170.222.5满足附加年剂量估算人员附加年有效剂量参照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2000年报告附录A中给出的公式计算。(4)式中:HE-r—外照射附加年有效剂量,mSv/a;Dr—外照射附加剂量率,µSv/h;t—年照射时间,h;T—居留因子,职业人员全居留取1,公众成员部分居留取1/4;k—有效剂量与吸收剂量换算系数,取1。人员受到的年附加剂量计算结果详见下表。表11-7人员受到的附加年有效剂量计算结果一览表人员参考位置工作模式附加剂量率(µSv/h)时间(h/a)居留因子附加年有效剂量(mSv/a)管理限值(mSv/a)介入室职业人员手术医生操作位处透视15.310011.531.925摄影2321.710.39控制室内职业人员观察窗外30cm处透视9.8×10-210019.8×10-31.23×10-25摄影1.481.712.5×10-3公众成员部分居留南墙外30cm处(走廊)透视1.67×10-21001/44.2×10-45.3×10-40.25摄影0.261.71/41.1×10-4公众成员部分居留北墙外30cm处(走廊)透视9.6×10-31001/42.4×10-43.0×10-40.25摄影0.141.71/46.0×10-5由表11-7计算结果可知,本项目投入运行后,对工作人员及公众人员造成的年有效剂量均低于本报告提出的5mSv/a及0.25mSv/a的年剂量约束限值的要求。2.2门诊楼2楼DSA的环境影响分析2.2.1预计工作量本项目射线装置包括透视和采集(摄影)两种模式,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信息,本项目正常运行后,预计每年约进行200台手术,摄影时每台手术约30s;透视时约30min。故医护人员年接触摄影时间约为1.7h,透视时间约为100h。2.2.2机房防护设计表11-8本项目DSA机房的防护设计情况一览表防护名称屏蔽材料及厚度折合铅当量屏蔽墙37cm混凝土+40mm钡砂6mmPb顶棚37cm混凝土+3mm铅皮7mmPb地板37cm混凝土+4mm铅皮8mmPb观察窗3mmPb当量3mmPb防护门3mmPb当量3mmPb防护用品铅衣0.5mmPb,铅屏风2mmPb2.2.3各关注点附加剂量率计算本项目射线装置诊断过程中,机头有用射线直接照射病人,不会直接照射到机房的墙壁、顶棚、地板、防护门及铅玻璃窗,故各关注点仅考虑仅受到泄漏辐射和病人体表散射影响。本项目关注点(各屏蔽外30cm处)位置剂量率计算示意图如下图所示。F4.3m3.1m4.0m3.2mEDCBAF4.3m3.1m4.0m3.2mEDCBA图11-2各关注点示意图(1)泄漏辐射剂量率关注点处的泄漏辐射剂量率参考《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李德平、潘自强主编,能子原出版社,1987年)中给出的公式计算。(1)式中:H—关注点处的泄漏辐射剂量率,µSv/h;f—泄漏射线比率,取0.1%;H0—距靶点1m处的最大剂量率,µSv/h;R—靶点至关注点的距离,m;B—屏蔽投射因子,按照《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附录D中给出的公式计算。(2)式中:B—屏蔽透射因子;X—屏蔽材料铅当量厚度,mm;α、β、γ—保守近似取铅对150kV管电压X射线辐射衰减的有关的三个拟合参数。将各关注点处泄漏辐射剂量率计算结果列表如下。表11-9各关注点处泄漏辐射剂量率计算参数一览表关注点位关注点位置描述防护铅当量αβγBA手术医生操作位处2.5mmPb1.7575.1770.31563.1×10-4B西侧墙外30cm处6mmPb1.7575.1770.31563.7×10-7C北侧墙外30cm处6mmPb1.7575.1770.31563.7×10-7D观察窗外30cm处3mmPb1.7575.1770.31561.1×10-4E医生防护门外30cm处3mmPb1.7575.1770.31561.1×10-4F病人防护门外30cm处3mmPb1.7575.1770.31561.1×10-4G上方楼层(顶棚)7mmPb1.7575.1770.31566.2×10-8H下方楼层(地板)8mmPb1.7575.1770.31561.0×10-8表11-10不同模式下各关注点处泄漏辐射剂量率计算结果一览表工作模式关注点位关注点位置描述RfH0BH(µSv/h)透视A手术医生操作位处0.50.0012.7×1063.1×10-43.3B西侧墙外30cm处3.20.0012.7×1063.7×10-79.8×10-5C北侧墙外30cm处3.10.0012.7×1063.7×10-71.0×10-4D观察窗外30cm处3.10.0012.7×1061.1×10-43.0×10-2E医生防护门外30cm处4.00.0012.7×1061.1×10-41.8×10-2F病人防护门外30cm处4.30.0012.7×1061.1×10-41.6×10-2G上方楼层(顶棚)4.00.0012.7×1066.2×10-81.0×10-5H下方楼层(地板)4.00.0012.7×1061.0×10-81.4×10-6摄影A手术医生操作位处0.50.0014.1×1073.1×10-450B西侧墙外30cm处3.20.0014.1×1073.7×10-71.5×10-3C北侧墙外30cm处3.10.0014.1×1073.7×10-71.6×10-3D观察窗外30cm处3.10.0014.1×1071.1×10-40.46E医生防护门外30cm处4.00.0014.1×1071.1×10-40.28F病人防护门外30cm处4.30.0014.1×1071.1×10-40.24G上方楼层(顶棚)4.00.0014.1×1076.2×10-81.6×10-4H下方楼层(地板)4.00.0014.1×1071.0×10-82.1×10-5(2)散射辐射剂量率关注点的散射辐射剂量率参考《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李德平、潘自强主编,能子原出版社,1987年)中给出的公式计算。Hs—关注点处的患者散射辐射剂量率,µSv/h;H0—距靶点1m处的最大剂量率,µSv/h;α—患者对X射线的散射比,α=a/400查《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P437表10.1得a=0.0013,故α=3.25×10-6(90°散射);S—散射面积,取100cm2;d0—源与患者的距离,取0.3m;dS—患者与关注点的距离,m;B—屏蔽投射因子,按公式(2)计算。各关注点处散射辐射剂量率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表11-11各关注点处散射辐射剂量率计算参数一览表关注点位关注点位置描述防护铅当量αβγBA手术医生操作位处2.5mmPb1.7575.1770.31563.1×10-4B西侧墙外30cm处6mmPb1.7575.1770.31563.7×10-7C北侧墙外30cm处6mmPb1.7575.1770.31563.7×10-7D观察窗外30cm处3mmPb1.7575.1770.31561.1×10-4E医生防护门外30cm处3mmPb1.7575.1770.31561.1×10-4F病人防护门外30cm处3mmPb1.7575.1770.31561.1×10-4G上方楼层(顶棚)7mmPb1.7575.1770.31566.2×10-8H下方楼层(地板)8mmPb1.7575.1770.31561.0×10-8表11-12不同模式下各关注点处散射辐射剂量率计算结果一览表工作模式关注点位关注点位置描述H0αSd0dSBHs(µSv/h)透视A手术医生操作位处2.7×1063.25×10-61000.30.53.1×10-412B西侧墙外30cm处2.7×1063.25×10-61000.33.23.7×10-73.3×10-4C北侧墙外30cm处2.7×1063.25×10-61000.33.13.7×10-73.3×10-4D观察窗外30cm处2.7×1063.25×10-61000.33.11.1×10-45.4×10-2E医生防护门外30cm处2.7×1063.25×10-61000.34.01.1×10-47.7×10-2F病人防护门外30cm处2.7×1063.25×10-61000.34.31.1×10-44.7×10-2G上方楼层(顶棚)2.7×1063.25×10-61000.34.06.2×10-83.0×10-5H下方楼层(地板)2.7×1063.25×10-61000.34.01.0×10-87.9×10-6摄影A手术医生操作位处4.1×1073.25×10-61000.30.53.1×10-4182B西侧墙外30cm处4.1×1073.25×10-61000.33.23.7×10-75.1×10-3C北侧墙外30cm处4.1×1073.25×10-61000.33.13.7×10-75.1×10-3D观察窗外30cm处4.1×1073.25×10-61000.33.11.1×10-40.82E医生防护门外30cm处4.1×1073.25×10-61000.34.01.1×10-41.16F病人防护门外30cm处4.1×1073.25×10-61000.34.31.1×10-40.72G上方楼层(顶棚)4.1×1073.25×10-61000.34.06.2×10-84.5×10-4H下方楼层(地板)4.1×1073.25×10-61000.34.01.0×10-81.2×10-4(3)各关注点处的附加剂量率表11-13不同工作模式下各专注点处总的附加剂量率计算结果一览表工作模式关注点位关注点位置描述泄露辐射剂量率(µSv/h)散射辐射剂量率(µSv/h)总的附加辐射剂量率(µSv/h)标准(µSv/h)是否满足透视A手术医生操作位处3.31215.3400满足B西侧墙外30cm处9.8×10-53.3×10-44.28×10-42.5满足C北侧墙外30cm处1.0×10-43.3×10-44.3×10-42.5满足D观察窗外30cm处3.0×10-25.4×10-28.4×10-22.5满足E医生防护门外30cm处1.8×10-27.7×10-29.5×10-22.5满足F病人防护门外30cm处1.6×10-24.7×10-26.3×10-22.5满足G上方楼层(顶棚)1.0×10-53.0×10-54.0×10-52.5满足H下方楼层(地板)1.4×10-67.9×10-69.3×10-62.5满足摄影A手术医生操作位处50182232400满足B西侧墙外30cm处1.5×10-35.1×10-36.6×10-32.5满足C北侧墙外30cm处1.6×10-35.1×10-36.7×10-32.5满足D观察窗外30cm处0.460.821.282.5满足E医生防护门外30cm处0.281.161.442.5满足F病人防护门外30cm处0.240.720.962.5满足G上方楼层(顶棚)1.6×10-44.5×10-46.1×10-42.5满足H下方楼层(地板)2.1×10-51.2×10-41.41×10-42.5满足(4)附加年剂量估算人员附加年有效剂量参照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2000年报告附录A中给出的公式计算。(4)式中:HE-r—外照射附加年有效剂量,mSv/a;Dr—外照射附加剂量率,µSv/h;t—年照射时间,h;T—居留因子,职业人员全居留取1,公众成员部分居留取1/4;k—有效剂量与吸收剂量换算系数,取1。人员受到的年附加剂量计算结果详见下表。表11-14人员受到的附加年有效剂量计算结果一览表人员参考位置工作模式附加剂量率(µSv/h)时间(h/a)居留因子附加年有效剂量(mSv/a)管理限值(mSv/a)介入室职业人员手术医生操作位处透视15.310011.531.925摄影2321.710.39控制室内职业人员观察窗外30cm处透视8.4×10-210018.4×10-31.06×10-25摄影1.281.712.2×10-3公众成员全居留下方楼层(办公室)透视9.3×10-610019.3×10-71.17×10-60.25摄影1.41×10-41.712.4×10-7公众成员部分居留西墙外30cm处(道路)透视4.28×10-41001/41.07×10-51.35×10-50.25摄影6.6×10-31.71/42.8×10-6公众成员部分居留北墙外30cm处(道路)透视4.3×10-41001/41.08×10-51.36×10-50.25摄影6.7×10-31.71/42.8×10-6由表11-14计算结果可知,本项目投入运行后,对工作人员及公众人员造成的年有效剂量均低于本报告提出的5mSv/a及0.25mSv/a的年剂量约束限值的要求。3事故影响分析本项目DSA属于II类射线装置,医院针的制定了相关的操作规程,在实际工作总可能发生的事故有以下几种情况:(1)发生故障,人员误入正在运行的诊疗室而造成X射线误照射。(2)工作人员或病人家属在防护门关闭后尚未撤离诊疗室,X线装置运行,会对工作人员或病人家属产生不必要的X射线照射。(3)工作人员在诊疗室内为患者摆位或其它准备工作,控制台处操作人员误开机出束,发生事故性出束,对工作人员造成辐射伤害。(4)设备控制系统出现故障,照射治疗不能停止,病人受到计划外照射。(5)维修期间的事故,维修工程师在检修期间误开机出束,造成辐射伤害。(6)DSA工作人员工作时不小心将头部、手部暴漏在照射野内,受到不必要的辐射。事故工况下,对于操作人员、患者和误入人员都可能带来较大辐照影响。医院制定有设备检修计划,每半年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设置DSA机房出入口内的所有区域为控制区,控制室为监督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上述区域。应对突发辐射事故,医院已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了辐射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紧急处置和信息报告,做好辐射工作场所和环境的应急监测,将造成或可能造成超剂量照射的人员送到指定医院进行救治。在发生事故时,应能迅速采取措施,避免扩大事故影响。表12辐射安全管理1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设置根据国务院令449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环境保护部令第18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的要求,为做好辐射防护工作,医院已成立了放射诊疗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杨致远,副组长:徐小伟、段智慧,成员:张守彦、罗晓勇、魏立平、陈宏伟、魏戎、杜丽萍、孙建涛、郭海山、董志辉、李发中、尤安民、仲斌峰、黄永红、杨军霞、何玉清、孙轶、李晓华。医院成立的放射诊疗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小组成员涵盖各科室,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与完善组内成员具体职责与分工,具体工作到人,层层落实,保障辐射职业人员、社会公众的健康与安全。2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2.1规章制度医院按照规定各科室均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包括《放射防护安全责任制度》、《DSA设备管理使用制度》、《放射防护管理制度》、《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医学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辐射监测方案》、《防止误操作和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放射工作场所放射卫生监测及评价制度》等。辐射安全管理制度评价:医院根据相关要求,制订了适合该医院自主管理的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制度较全面,项目开展后应将相关制度上墙明示。2.2健康管理医院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健康管理的规定,为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个人剂量计和辐射防护用品,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个人剂量检测,检测周期不超过90天。还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健康管理的规定,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对新上岗工作人员,做好上岗前的健康体检,合格者才能上岗;对从事辐射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检查的周期为1年~2年。必要时,可适当增加检查次数。同时,医院应为放射工作人员保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在本单位从事过辐射工作的人员在离开该工作岗位时也应进行健康体检。2.3职业培训辐射防护负责人和辐射工作人员上岗前需参加环保部门推荐或认可的培训机构组织的辐射防护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每四年接受一次再培训,不参加再培训的人员或者再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辐射工作。医院为本项目配备的10工作人员均已参加培训并取得合格证。表12.1洛阳市中心医院为本项目配备人员情况姓名性别证书编号岗位职责培训时间吕军男201631509辐射安全与防护2016.1.17王砚亮男201739157放射治疗2017.9.29张平女201739153放射治疗2017.9.29沈亚军男201631510辐射安全与防护2016.1.17李发中男201634427放射治疗2016.6.23潘明男201634428放射治疗2016.6.23戴少登男201634879放射治疗2016.7.6何晓霞女201739155放射治疗2017.9.29何玉清女201739166辐射安全与防护2017.9.29王小峰女201739154放射治疗2017.9.293监测方案和监测制度洛阳市中心医院制定有《辐射监测方案》,辐射监测方案包括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场所及环境监测。监测方案中包括监测频度、监测范围、监测项目,并建立辐射环境监测记录,妥善保存。3.1个人剂量监测遵循《职业性外照射个人检测规范》(GBZ128-2002)进行。辐射工作人员上岗必须配备个人剂量计,按照不低于1次/季度的频度送有关资质单位监测,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归档保存,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健康管理档案。3.2工作场所及环境监测(1)常规监测:医院应配备一台辐射剂量率仪,定期对医院射线装置工作场所进行X-γ辐射剂量率常规监测,并建立环境安全档案。常规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2)定期监测:医院每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全院射线装置机房及周围环境进行辐射环境监测,并建立监测档案。频率为每年一次。监测范围:射线装置工作人员操作位和射线机房屏蔽墙外,防护门及门缝处,电缆沟,候诊区、控制室和操作台等。监测记录应清晰、准确、完整并纳入档案进行保存,并定期接受监督和检查。4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医院制定了《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制度》,明确了辐射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于突发放射性事故,该医院应坚持以“生命第一,科学施救”的方针,定期应进行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事故处理能力,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及时控制,逐步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理能力,实现应急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5从事辐射活动应具备的条件分析依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号)的相关规定,该医院从事辐射活动应具备相应的条件。现对洛阳市中心医院从事辐射活动具备的条件分析如表12-2。表12-2洛阳市中心医院从事辐射活动的条件分析应具备条件落实情况使用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使用Ⅰ类、Ⅱ类射线装置的,应当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者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洛阳市中心医院已成立了以杨致远为组长的放射诊疗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小组。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医院为本项目配备的10名工作人员均已参加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并持有培训合格证。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使用场所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医院DSA机房设置门灯联锁装置、工作状态指示灯、紧急停机开关等安全措施。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