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人格特征对于生命的影响-浅析长寿老人的“秘诀”_第1页
开题报告 人格特征对于生命的影响-浅析长寿老人的“秘诀”_第2页
开题报告 人格特征对于生命的影响-浅析长寿老人的“秘诀”_第3页
开题报告 人格特征对于生命的影响-浅析长寿老人的“秘诀”_第4页
开题报告 人格特征对于生命的影响-浅析长寿老人的“秘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人格特征对于生命的影响——浅析长寿老人的“秘诀”立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1、选题意义我国人口迅速老龄化的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的速度也在加快。2010年7月13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召开,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综合部主任杨东法首次发布了《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该公报中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是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与上年度相比,老年人口净增725万,增长了0..5%;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增长到2.47亿,2030年将达到3.63亿,2054年将达到峰值4.72亿,约占届时全国总人口的34%。与此同时高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大,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1899万,今后每年还将以100万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4132万,2050年将达到1.06亿。高龄老人属于老年人口中的脆弱群体,是一个增长迅速并且更需要由政府组织、社会和家庭提供帮助的人口群体。为什么有的老人能健康长寿无疾病直到逝世,而有的老人却体弱多病,给自己、家人、社会带来巨大痛苦与负担呢?哪些因素利于健康长寿?人类如何逐步达到既长寿又健康的目标?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政府老龄工作科学决策与管理,应对人口老龄化尤其是高龄老人迅猛增加的严峻挑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期望长寿是人的本能。纵观古今中外,长寿秘诀历来是人们热谈的话题。虽然“返老还童”、“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但是实践证明抗老延寿是很有必要的。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每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览库。”的确如此,老年人在几十年长期的学习、经历和实践活动中积累了无数的知识和经验,许多已经变成了自己独创的技能,当这些技能达到相当成熟之后,“衰老”就出来阻碍这些技能的发挥,终于由“死亡”将这些宝贵的技能全部毁灭掉。为了让老年人能更多更好地把他们的宝贵技能贡献给人类和社会,长寿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研究高龄老人的健康长寿不仅对高龄老人有益,对中、青年同样有重大意义。2、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性问题(1)长寿的区域性特征(2)长寿老人的心理、生理、经济状况以及生活习惯的特点(3)健康长寿的影响因素(4)心理因素与健康长寿的相关性分析关键性问题:心理因素中的乐观、开朗对于健康长寿有没有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立论根据及研究创新之处立论根据长寿老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普遍的很高,性格开朗。肖振禹、徐勤、原野通过对广西巴马百岁老人的普查,并对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表明,对长寿影响因素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其中后天因素中就包括心理因素。研究创新之处借助田野调查的方法,着重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长寿老人长寿的原因,并结合老人的生活史进行探讨,最后对长寿老人目前生活中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进行对策思考"。参考文献目录[1]田雪原.中国老年人口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2]蔡文媚、柳玉枝.高龄老人健康长寿问题的社会人口学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21期[3]戴雅玲.九十岁以上老人健康长寿因素调查[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第21期[4]刘志坤、张魏丽、刘殿武.高龄老人长寿因素研究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5]贾汉.沙比提.长寿老人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与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33(9)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文献综述1、研究方法(1)文献法:通过图书馆、网络、书店等渠道收集关于长寿老人问题的资料,取得详实而可靠的第二手资料,为研究做好充分的资料准备,写作过程中注意及时更新文献资料,以提高文章中观点和论述的时效性。另外,借助当地的民政部门、计生部门、公安部门、长寿文化研究会,掌握该地区长寿老人的总体情况,以作参考。(2)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长寿老人原因调查问卷》,以9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为调查对象,收集包括性别、籍贯、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经济来源、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生活照料、闲暇时间、精神支持、医疗保障、年轻时的生活经历等社会学特征方面的资料,再经过SPSS统计软件分析获得第一手资料。(3)田野调查法(fleldwork):是人类学家获取研究资料的最基本途径和进行理论研究的最主要基础。田野调查的技术有四种:参与式观察(participantobservation)、访谈(interview)、问卷(questionnaire)、口述史(oralhistoy)。2、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人口高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高龄老人的健康长寿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从研究的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长寿的区域性特征。樊新民利用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以65岁及以上人口为基数统计长寿人口的比例,排列中国长寿人口的分布状况。采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了中国长寿人口分布特点。他认为华南地区长寿人口的比例高,华北、西北地区长寿人口比例低。90岁及以上长寿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是广西,最低的是内蒙。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最高的上海地区,百岁长寿人口比例并不高,处于中下。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最低的西藏,百岁长寿人口比例比较高,排位较前。中国城市长寿人口高于乡村长寿人口。城市和乡村除个别省份外,女性长寿人口高于男性长寿人口。(2)长寿老人的特点。对于长寿老人的特点,学者从生理、性格和心理特征、生活方式、人口与社会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描述。朱志明先后通过综合考察。配比调查。年龄组序比较研究及纵向观察等方法,完成了2960例老年人。其中涉及90岁以上长寿老人1061例(含100岁以上200例)的调查检测,研究发现长寿老人具有以下特点:祖代多有长寿史,本人以第一。二胎出生的比例大:个儿矮。体重轻。弱体质多,耳较长;各项血液生理值基本在正常范围,血清白蛋白和胆固醇值偏正常值上限者,进入百岁的机遇较大;血压偏高者多,且随继续增龄而下降;静以养性,纯朴开朗,情绪乐观,B型性格多;生命不息,活动不止;胃口好,不择食,营养平衡,饥饱适中;生活讲规律,凡事求适度;一生无大病,与药无缘;长寿经验多平凡,核心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关键在于一辈子坚持不懈。研究工作总体安排及具体进度2013年6月1日-2013年7月1日,立题完成2013年7月1日-2013年9月1日前,完成论文初稿,给老师查阅修改2013年9月1日-2013年10月31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