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医工交叉合作问题探究和对策分析_第1页
高校医工交叉合作问题探究和对策分析_第2页
高校医工交叉合作问题探究和对策分析_第3页
高校医工交叉合作问题探究和对策分析_第4页
高校医工交叉合作问题探究和对策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医工(理)交叉合作问题探究和对策分析谭华;孙丽珍【摘要】Thecross-developmentofmedicineandengineering(science)willdecidethemedicinedevelopmentof21stcenturyandleadthetechnologyinnovationofmedicineinthefuture.Thecollegeshavetheuniqueadvantagetoconductthecross-developmentofmedicineandengineering(science).Thesubjectofhowtoenhancecolleges'corecompetitivenessandquickentheconstructionoffirst-classuniversitybypromotingthecross-developmentofmedicineandengineering(science)inthenewperiodisworthytobehighlyrespectedandresearchedindepthbydomesticcolleges.CombinedwiththepracticeandcharacteristicofcollegesinChina,thepaperproposed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withexistingproblemsinthecross-developmentofmedicineandengineering(science)topromotethedevelopmentprogressofscienceandtechnologyincolleges.%医(工)理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将决定21世纪医学的发展,并引领未来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高校拥有开展医工(理)交叉合作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新时期如何通过推动医工(理)交叉合作采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和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当前国内高校值得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将结合高校实际和特色,就目前医工(理)交叉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促进高校科技进步与发展.【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2(032)014【总页数】4页(P161-163,168)【关键词】医工(理)交叉;探究;对策分析;高校【作者】谭华;孙丽珍【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上海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311高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具有学科门类齐全、高层次人才荟萃、实验设施完备等优势,适合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同时,促进学科交叉对于高校培育新兴学科、寻求新的增长点、提升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1]。作为引领未来医学创新的主导方向,医工(理)等学科的交叉合作已成为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大舞台的重要舞者,且越来越多的高校已将医工(理)交叉发展列入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规划中。本文将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工(理)交叉合作的开展情况,探索目前高校医工(理)交叉合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促进国内高校医工(理)交叉发展和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参考。“高校合并”促成了非医科院校和医科院校的强强联合,此举一方面提升了高校学科交叉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也为高校医工(理)交叉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近年来的高校医工(理)交叉发展不仅未形成规模效应,亦未出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实质性成果,高校医工(理)〃形融”有余而〃意融”不足。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在于未能有效地减小或消除医学与理工科间的体制障碍和学科差异。首先,国内高校现行的校、院、系层级式人事管理、科研评价和利益分配制度,过分强调科研项目、经费、高水平论文以及专利排名,同时院系或行政部门的资源分配和评聘考核主要针对〃主干方向”和〃传统学科”,跨学科研究被置于边缘地位而不被重视[2]。虽然不少高校通过在院系结构以外建立新的跨学科研究中心来推进医工(理)交叉,但因缺乏有机的整合,医工(理)融合仍然是貌合神离。其次,医学和工(理)科在研究对象、学科内容、应用领域和价值体现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医学遵遁实证性的方法,以仪器为工具,以证实为特征,通过归纳与统计达到一致;理工科遵遁形式化的方法,以数学为工具,以演绎为特征,由抽象达到一般。医学追求实用主义;理工科除了追求科学的应用价值,还追求一种理论本身的内在价值,即理论的一致性和完备性[3]。学科差异无疑为高校医工(理)的深度融合增添了障碍。最后,医工(理)科研人员之间薄弱的结合意识也是造成医工(理)科〃形融意未融”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高校在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完成了〃强强联合”,但医学长期以来较为独立的学科姿态和知识壁垒致使医工(理)科研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他们更多地将目光投向自己所在的优势领域,学科结合意识薄弱,热情不高,即便是高校层面上组建的医工(理)科研组织或研究团队也都普遍存在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现象。长此以往,医工(理)交叉合作逐渐沦为高校获取政府投资和资金支持的手段。根据2007-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工(理)交叉基金资助项目的分布情况(图1),我们不难发现资助项目主要集中在数字化医学(包括医学影像学)、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包括纳米材料)、创新精密医学仪器设备等研究领域,约占60%,其中干细胞、再生医学等基础性研究方向较少,表现出医学较强的实用主义色彩。但高校开展医工(理)交叉研究过程中又必须面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凝练的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原创基础性研究,才能获取国家重大项目的基金支持,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2]。与国家基金重点支持的医工(理)交叉研究方向衔接困难,凸显出目前高校医工(理)交叉科研项目分布的不合理性。另外,国内高校医工(理)交叉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重点领域,缺乏复合型领军人才、高创新能力团队和硬件设施的支持,优势不突出,导致开展跨学科的交叉合作事倍功半。科研成果评价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科研的发展方向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4]。目前国内高校在针对医工(理)交叉成果进行考核的过程中,由于相关成果更多表现为医学领域的进步,往往不能全面公平地考虑到参与科研团队和研究平台项目成员(团队理工科成员或非主持人)的贡献,致使部分理工科参研成员的经济利益和学术荣誉受到损失,严重打击了他们从事团队研究的积极性。共享机制方面,由于传统的高校信息沟通和技术交流平台大都建立在传统单一学科之上,硬件资源使用范围狭窄,最终都沦为院系的附属机构,无法形成严密而灵活的学科交叉研究体系,人员和组织机构也被限制在单一学科和专业范围内,缺乏跨学科的信息沟通和技术交流平台,如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技术中心等,管理上存在谁有行政权谁就有可能占用并无偿使用和剥夺共享资源的现象,加之高校之间、高校内部院系之间和研究人员之间的资源保护和成果封锁,使得大平台架构下的资源共享无法实现,从而不利于学科交叉创新局面的形成[5]。目前国内高校医工(理)交叉成果临床应用性普遍较低,迄今为止开展的不少医工合作项目对医学研究和工科发展推动不大,富有临床意义的新课题匮乏,产业化前景不明确。如生物医学工程项目的“叫好不叫座”,不仅在纵向上未能及至医学研究的前沿,横向上研究面亦明显偏窄[6]。究其原因,首先是医工(理)合作项目从试验、开发、应用到临床的时间跨度大,研发周期长,审批程序繁琐。在得不到市场有效认可的情况下,项目方大都申请完专利,获得成果的独创性后即〃草草收兵”;其次,高校医工(理)产学研用体系不健全,使得医工(理)交叉成果的产业化之路得不到有力的物质和体制保障。从上海交通大学2007-2010年医工(理)交叉基金配套实施的情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上海交通大学已开始注重产学研用体系建设对于推动医工(理)交叉合作产业化的支撑作用,在2010年基金申请指南中已明确指出给予能争取到企业等校外资金注入的项目优先支持。2010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落成,有望成为产业和技术的〃桥梁”和〃纽带”,并为医工(理)交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更为宽泛的支撑。高校需要通过多种形式推动医工(理)之间的沟通、碰撞,为促进医工(理)交叉融合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是整合校内医工关联度高、学科互补性强的学术资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研成果、文献和数据资料的不断积累,实现资源成果的资源库建设、开放与共享机制;二是组织开展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和学术思想的碰撞、渗透和融合,启迪科技人员的学术思想,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三是始终要把加强价值认同和精神文化引导作为医工(理)融合发展的重要任务。高校应积极致力于研究医、工、理科建设长远规划,把医学〃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核心文化融入到多学科文化体系之中,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以文化建设引领医工(理)交叉融合的新模式[7]。要促进医工(理)交叉发展的良性循环,必须要建立配套的体制机制,其中最关键的是革除阻碍医工交叉融合的制度性因素。首先,高校应制定科学高效的相关激励政策及管理制度,调动科研人员积极、主动地进行科学研究。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医工(理)交叉基金,鼓励自由选题,以项目为纽带建立医工(理)不通学科间的联系,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在成果管理上,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成果水平、成果科学效果、成果社会经济效益、成果难度、成果重要性、成果消耗性等多方面指标综合评价,创立新的评价方法来综合评价交叉学科成果,同时对这类成果采取保护措施[8]。其次,需要建立有效的调控手段和凝聚机制,消除学校和医学院、附属医院之间,教师和医务工作者之间的科技资源及成果壁垒,建立以学科建设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建设的研究平台,为学校和科技人员资源共享和共同利益提供制度上的保障[5]。最后,进一步改良现行的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机制,为跨院系、跨学科研究团队或群体扫清体制障碍。现行的学校人事管理、科研评价和利益分配制度往往重视项目经费和项目完成后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的情况,缺乏对研究的基础条件、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的共享管理,造成团队效应在医工(理)交叉科研上得不到有效地体现[2]。高校应制定弹性的科学考核制度,充分尊重各学科科研人员的创新力和能动性,逐步减少刚性量化的考核指标,凝聚和调动科研团队的向心力。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科研项目重复申报、科研资源大量闲置、成果转化率普遍较低的现象,因此如何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整合是学校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如何为交叉科研的群体组织机构提供组织保证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是研究人员的配置问题,由于交叉研究者大多来自不同学科、专业或不同单位、部门的科研人员,为着相同的科研任务与共同的研究目标,体现着个体的独立性和群体的创造性,因此在确定研究人员时,要从其学术背景、研究领域、学科的相邻相近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其次是资源的配置问题,高校应建立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创新环境,构筑交叉学科研究平台,保证资源的合理、有效到位,以较好地实现各要素间的优化配置,并使各要素间得以和谐发展。学校相关院系和医学院应对学科发展及其竞争优势进行筹划,共同筛选优秀学科带头人,将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凝练成研究群体,创造群体凝聚的文化环境和机制,建立院系级学科交叉合作基地,为校级学科交叉合作提供人才和条件资源,组织好教学与科研活动。最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研究、注重探讨,完善相关科研管理办法,建立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研究人员开展跨学科研究活动,对于医工(理)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观念,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广,力求长效[5]。医工(理)交叉发展要得到质的飞跃归根到底离不开复合型拔尖人才和优秀科研团队的培养。而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且能自由加以整合和运用。为此,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开设跨学科课程的教学,同时遵循科学发展的整体观及其内在的关联性,从学科内部的相关性和科学的整体性出发,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即以综合的或跨学科的方式组织课程教学,使不同的学科教育从内容上而非形式上、从实质上而非表面上形成有机的融合。同时鼓励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医工(理)交叉项目的研究,在奖学金和助学金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科研团队的培育方面,可以考虑建设多支由不同领域拔尖学术带头人领军、具有广阔学科视野和深厚学术底蕴的优秀团队,实行〃大师+团队”的新型学术科研模式,并以项目为纽带,形成〃启用一位人才,做好一个课题,带出一支队伍”的团队建设格局[9]。当代科学的发展已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高校要不断探索医工(理)交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思路,优化资源配置,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