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2023年修订)第二组-学会阅读-走进民风民俗(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2023年修订)第二组-学会阅读-走进民风民俗(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2023年修订)第二组-学会阅读-走进民风民俗(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2023年修订)第二组-学会阅读-走进民风民俗(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2023年修订)第二组-学会阅读-走进民风民俗(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课外阅读《学会阅读——走进民风民俗》教学目标:.抓关键词,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并掌握其方法。.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在阅读中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教学重难点:学会理解重点词句、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并在阅读中运用。教学准备:阅读材料(《本命年的回想》(节选)刘绍棠《参观人民大会堂》《十年后的礼物》《童年的春节》(节选)冰心《北京的春节》(节选)舒乙)和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师生问好!谈话导入:【课件1:封面】.孩子们,大家好!在上课前我们来聊聊关于阅读的话题。通过6年的语文阅读,请你们用心想想:阅读给你带来了哪些好处?预设:阅读让我学会了写作预设:阅读让我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预设:阅读使我的生活变得非常充实预设:阅读让我有一种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让我更自信....阅读带给我们如此多的收获!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阅读,一起来学习一组描绘祖国民风民俗的文章,在感受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梳理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板书:学会阅读一一走进民风民俗】板块一示范引领,领悟方法一一材料一《本命年的回想》(节选)、材料二《参观人民大会堂》、材料三《十年后的礼物》(一)理清写作顺序.请孩子们拿出阅读材料一,快速浏览短文,先用横线勾画出表示顺序的词,再说说短文的写作顺序。【课件2:出示问题】预设:思考请你答:预设:表示顺序的词有:腊月初一晚上一一腊月初八一一腊月二十三(小年)一一腊月三十(除夕)一一正月初一。【课件3:生汇报师以表格的形式出示答案】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预设:时间顺序。.延伸:除了时间顺序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写作顺序?预设:事情发展顺序预设:游览顺序(地点变换顺序)预设:倒叙预设:插叙预设:空间顺序.拓展运用:老师也准备了2组材料,请孩子们快速浏览材料二和材料三,先找出表示顺序的词,再分别说说它们的写作顺序,。【课件4:问题】预设:浏览2组材料,思考写作顺序。请孩子们依次说说材料的写作顺序。预设:《参观人民大会堂》是按游览顺序写的。【课件5:问题+答案】表示游览顺序的词有:预设:正门一一中央大厅一一走进大礼堂一一参观宴会厅一一会议厅一一走出大门。回答非常准确。【课件5:出示表示顺序的词】《十年后的礼物》的写作顺序是:【课件6:问题】预设:插叙预设:插叙预设:插叙【课件6:答案】你从怎么知道的:预设:插叙预设:课文1-3在写现在的事,4-5段插入了十年前的回忆,最后又回到了现在。.小结:我们要理清一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先要找准表示这一顺序的词,希望孩子们掌握这一方法,并正确、灵活运用到阅读中。.我们又回到材料一《本命年的回想》【课件7:出示“时间表格”】请孩子们跳读短文,并在文中勾画出每个节日相应的习俗。预设:阅读,勾画。【课件7:出示相应的习俗】刚才我们通过表格梳理了每个时间段相应的习俗,接下来请孩子们再次通读短文,说说短文按时间顺序写了什么内容?你可以借助表格内容或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概括。(二)概括主要内容.通读材料一《本命年的回想》。【课件7:学习要求】生:思考教师巡视.复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在回答问题前,先请孩子们分享自己知道哪些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预设1:题目扩展法(根据课题扩展,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具体明了)预设2:段意合并法(就是把各段意合起来概括主要内容,但是要注意用适当的过渡语言让内容更通顺,做到详略得当)预设3:要素串联法(比如记叙文,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就可以完整地概括出主要内容)预设4:取舍主次法(这种方法要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事件来概括出主要内容)预设5:找中心句、中心段或过渡段等方法(是的,有些文章的中心句、中心段或过渡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概括主要内容)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不仅仅只有这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更多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学生汇报。请你们概括出本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预设1:题目扩展法,写了作者刘绍棠回想小时候在家乡过本命年的景象。(你不仅准确概括了短文的主要内容,还分享了自己的方法。孩子,你真棒!)预设2:我是抓关键句“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六十“高龄”回忆往事,颇有返老还童之感“(谁回忆往事)作者刘绍棠(“往事”指什么?)在家乡过本命年的景象(请你完整地说说)作者刘绍棠回忆自己小时候在家乡过本命年的景象。(你真是聪明的孩子!).小结:孩子们,学无定法,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特点,我们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三)品读重点词句.作者在喝腊八粥时说到“舍不得吃”、“吃起来却又没个够”这是什么意思呢?请孩子们细读短文第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课件8:问题】预设1:“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令人赏心悦目预设2:“吃起来又没个够”是因为腊八粥非常香甜可口.延伸:对文中重点词的理解除了老师提到的“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你们还有哪些方法呢?预设1: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预设2:通过找近反义词(换词法)预设3:拆字法预设4:借助工具书查找资料你们都是会学习的孩子!这么美味又赏心悦目的腊八粥,真让人垂涎欲滴!孩子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课件9:句子】孩子们你读出了什么?读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预设1:我读出了到腊八粥太美味了!我忍不住都想吃。(请带着你的感受再去读读句子)请你把你的感受直接读出来!预设2:直接读。(孩子,你真会朗读!)(四)总结阅读方法来,我们一起回顾学习阅读所用的方法。【课件10:习得方法】初读,理清写作顺序;通读,概括主要内容;品读,理解重点词句;再读,感悟文章主旨。以上内容我们概括为一一四步阅读法!一读一一理清顺序【板书:初读,理清顺序】二读一一概括内容【板书:通读,概括内容】三读一一品读词句【板书:品读,理解词句】四读一一感悟主旨【板书:再读,感悟主旨】理清顺序一一要找准表示顺序的词;【课件10:出示方法】概括内容一一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课件10:出示方法】品读词句一一要结合生活实际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件10:出示方法】感受主旨一一抓文章的中心。【课件10:出示方法】接下来我们就试着运用刚才学到的阅读方法来学习下一篇材料。【课件11:短文】板块二尝试运用,践行方法一一阅读材料四《童年的春节》(节选).请大家拿出材料二,浏览短文,理清短文的写作顺序。【课件12:要求】预设:思考。教师巡视。请你回答:预设:时间顺序,从这些词知道的:过年的前几天、初一早起。【课件12:出示答案】(回答非常完整,请坐。).通读短文,说说短文的主要内容。(提示:选择合适的方法概括)【课件13:问题】预设:学生通读,思考主要内容。想好的同学请举手回答:预设1:冰心奶奶回忆自己童年时在老家过春节的难忘景象。预设2:作者冰心回忆小时候在老家过春节的热闹有趣的景象。孩子们学以致用,真棒!.用喜欢的方式读短文第4段,完成以下问题:【课件14:“花会”问题】预设: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谁来说说“花会”在文中指什么?预设:“花会”指各个村落里冬闲的农民穿走演唱(也可说是农民自由组织的一种民间活动)。理解非常准确!预设:学生直接读出语句。花会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你来答:预设:有趣,是因为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声不断。预设:热闹,是因为各个村落里的人都来演唱表演。.来,让我们合作读句子,再次去感受“花会”的热闹有趣。老师读蓝色部分,剩下的你们读。【课件15:朗读句子】我们直接走进本节课的最后一个内容,请拿出材料五。板块三小组合作,学会阅读一一阅读材料五《北京的春节》舒乙.自读自悟,完成以下问题:【课件16:4个问题】预设: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孩子们xx一小组,分组交流,在小组交流时,既要说答案,又要讲方法。如果对方说得不完整或不正确,组员要补充或更正。开始: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教师巡视时,选好3名同学上台汇报。.学生汇报。请你回答问题一:预设:时间顺序。写了北京春节热闹景象。回答正确。【课件17:问题+答案】谁来回答问题二:【课件18:问题二】预设:贿赂:行贿、买通、打点或用财物买通别人。文中指百姓们用糖瓜儿买通灶王爷,让他到天上时只说好话。(概括十分准确,请坐!)【课件19:出示答案】预设:垂涎欲滴: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文中指腊八粥熬制得很香,食材丰富,让人看到后口水直流,特别想吃。(概括准确,真棒!)【课件20:出示答案】谁来答问题三:【课件21:出示问题】预设:“戏剧性”体现在:大人们严肃认真的上供给灶王爷的糖瓜儿,最后都被小孩们吃掉了。(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真厉害!)预设:家家都买些麦芽糖,用糖把老神仙的嘴糊上,极尽“贿赂”之能事,让他到天上只说好话不说坏话,报喜不报忧。这种近乎开玩笑的祭神仪式,家家却都以极严肃的态度去操作,更显得极富人情味儿,孩子们的嘴则是供桌上的糖瓜儿的真正归宿。(“真正的归宿”是什么意思?)糖瓜儿最终被孩子们吃掉。(真是聪明的孩子!)【课件22:出示答案】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课件2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预设6: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描述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预设7: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热闹和隆重。【课件23:出示答案】.孩子们,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刚才我们一起去领略了不同地方的不同习俗。那你们知道我们家乡自贡在传统节日的时候有哪些习俗吗?预设:清明节一一扫墓、祭祖(表达对祖先或亲人的“思时之敬”)、插柳、折柳(民间有把柳枝带回家插在门楣或屋檐的习俗)、植树(清明前后,种植树苗容易成活)预设:端午节一一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叶...(纪念屈原)预设:中秋节一一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员,寄托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预设:重阳节一一吃重阳糕、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戴茱萸...预设:冬至一一喝羊肉汤、喝补药汤、吃饺子(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预设:元宵节一一吃汤圆、赏花灯(古时,元宵节看花灯是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猜灯谜(一种文字游戏,是元宵节的一种独特民俗文化)预设:春节一一观灯会(每年的自贡灯会都会吸引很多外地甚至是外国游客)、舞龙灯、杀年猪、初一祭祖...孩子们知道的传统文化可真多!板块四概括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祖国的民风民俗,感受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梳理了阅读方法,(手指板书)希望下来以后,孩子们能将这一阅读方法运用到自己平时的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板块五课后作业【课件25:课后作业一一小练笔】.请孩子们将这节课复习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自己平时的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的家乡自贡的传统节日也有独特的魅力,请孩子们选择家乡传统节日的一个习俗写一片段。完成后可以发给你们的语文老师,也可以通过QQ邮箱发给王老师。(QQ邮箱:75989702W)结束: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孩子们,下课!【课件26:结束】板书设计:学会阅读一一走进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