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K-8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产品说明书-new_第1页
LFK-8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产品说明书-new_第2页
LFK-8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产品说明书-new_第3页
LFK-8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产品说明书-new_第4页
LFK-8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产品说明书-new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FK-8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产品说明书编写苏陆军校对黄莹审核段运鑫批准杨东海河南龙源许继科技股份发展有限公司2012年11月目录TOC\o"1-2"\h\z\u一系统概述 1二系统总体设计 12.1设计原则 12.2遵循标准 22.3应用环境 3三系统组成 3四系统功能 54.1实时监控功能 54.2实时告警功能 64.3历史数据查询功能 64.4系统联动功能 64.5电子地图功能 74.6语音功能 7五子系统介绍 75.1视频监控系统 75.2安全防范系统 115.3环境监控系统 145.4智能门禁系统 195.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1六软件使用 216.1软件安装与配置 216.2基本功能介绍 266.3系统配置 276.4辅控主机管理 286.5门禁管理 306.6视频管理 346.7实时监控 366.8联动方案管理 376.9数据记录报表 396.10电子地图 406.11规约配置管理 40七安装及调试 417.1屏体端子说明 417.2前端设备安装 417.3系统调试 43一系统概述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是独立于站内计算机监控系统,专门用于实现对变电站各种辅助生产系统的整合、优化、管理及控制。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通过高度集成视频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环境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设备温度监测系统、SF6泄露报警系统、智能门禁系统等辅助生产系统,在保留原有各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一些高级功能或应用。LFK-8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是河南龙源许继科技股份发展有限公司采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视频编码及物联网技术开发的一套综合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各种辅助生产系统的整合、优化,并通过监测、预警和控制三种手段,为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通过LFK-8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变电站全景信息收集与建模、全景数据共享、集中管理。通过对不同来源的数据和数据类型进行统一建模、标准访问和数据服务,为辅助生产设备及变电站运行环境提供完备的全景信息库。对变电站的所有视频、环境、安全警卫、火灾报警、人员出入、设备状态、操作记录等数据信息进行统一分类存储、自动处理及一体化综合展示。(2)实现变电站“数据集成、业务协同、管理集中、资源共享”的管理要求,实现信息的集中采集、集中传输、集中分析、集中应用,实现与其他系统的交互应用,从根本上消除产生“信息孤岛”的局面。(3)通过各种辅助生产系统的高度集成,有利于远方人员对站内状况的全盘掌控,可以加强对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提高监管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维护成本。(4)通过各种辅助生产系统的有机整合,可以提升各子系统的性能,实现系统功能共享、统一管理及广泛联动,可以提高应急处理和反应能力,加强对意外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预防和管理能力。(5)通过对变电站辅助设备进行全方位多手段的实时联网监测、数据共享及智能分析;并通过各子系统间的广泛协调联动,实现了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的自动检测及自动调节,减轻运行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6)各类子系统信息模型及通信接口真正采用IEC61850标准,规范辅助生产系统信息传输方式及通信规约,做到了网络结构规范化,通信规约标准化,为实现统一化管理奠定必要基础。二系统总体设计2.1设计原则LFK-8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在设计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可靠性原则。本监控系统从设计理念到系统架构,再到产品选型,都秉承系统可靠性原则。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断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2)安全性原则。本监控综合考虑设备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在前端采用完善的安全措施以保障前端设备的物理安全和应用安全,采取可靠手段杜绝对前端设备的非法访问、入侵或攻击行为。数据采取前端分布存储、监控中心集中存储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数据的访问采用严格的用户权限控制,并做好异常快速应急响应和日志记录。(3)先进性原则。本监控系统采用当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方面能反映系统所具有的先进水平,另一方面使系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4)扩展性原则。本监控系统充分考虑了扩展性,采用了标准化、模块化设计,从而确保了系统之间的透明性和互通互联,并充分考虑与其它系统的连接,使系统具有更新、扩充和升级的功能。(5)标准化原则。本监控系统设计时严格遵循相关技术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设计中采用的产品都是标准化、具良好开放性的,并遵循国际上通行的协议,以利于日后使用和维护。(6)便于维护原则。本监控统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能够方便地进行各种日常维护工作及系统的配置、升级、自检、恢复等。2.2遵循标准LFK-8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在设计时遵循并满足以下标准要求:标准号标准名称Q/GDW383-2009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GDW678-2011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Q/GDW679-2011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Q/GDW393-2009110(66)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394-2009330kV~75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Z414-2010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DL476-92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DL451-91循环式远动规约IEC60870-5-104远动网络传输规约GB/T13729-2002远动终端设备DL/T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GA70-9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行业标准GA/T367-20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J115-87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A/T75-2000入侵报警子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B/T50311-2000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6995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YD/T980-1998全介质自承式光缆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10408.1-89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GB/T17626.2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3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5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6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17626.8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IEEE802.310BASE-T以太网接口标准IEEE802.3U100BASE-TX快速以太网接口标准ITUH.264视音频编解码标准ISO/IEC14496-2MPEG4视音频编解码标准-视听对象的编码2.3应用环境LFK-8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可满足以下环境要求:(1)海拔高度:≤5000m;(2)环境温度:-35℃~+55℃(户外),-25℃~+40℃(户内);(3)相对湿度:5%~95%;(4)抗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0g,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安全系数不小于1.6;(5)电磁干扰能力:产品通过EMCⅣ级检测;三系统组成LFK-8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遵循《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进行设计,系统采用IEC61850标准统一建模。该系统除了强调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互动之外,还支持分层、分区的分布式结构及多级系统构建,同时可实现与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信息交互,可随时满足智能变电站对辅助生产系统提出的新需求。系统架构如图3.1所示。图3.1LFK-8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系统架构图LFK-8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可接入视频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环境监控系统、智能门禁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温度监测系统等辅助生产系统,各子系统的规模及设备数量可灵活配置,根据实际情况该平台同时可接入其他的第三方系统或自动化设备。LFK-8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主要由系统后台主机、传输设备、辅助控制主机及各类辅助生产子系统组成。整个系统以后台主机为核心,完成对各类子系统的高度整合。在维持现有各子系统相对独立运行和自动闭环控制的前提下,后台主机保持与各子系统通信,通过各子系统实现对变电站现场各种生产信息的采集、处理、监控等功能。LFK-8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以标准的IEC61850协议上传一体化监控系统,所有生产辅助信息可通过以太网通道或2M通道上传主站系统。辅助控制主机是针对各种辅助生产设备的监测、控制而设计的一款产品。他通过TCP/IP网络接入系统后台主机,可远程采集各种设备的状态、告警信息及实时数据,并可对现场设备进行远程控制。辅助控制主机提供4路RS485接口、1个以太网接口、24路开关量输入接口、24路开关量输出接口、6路模拟量接口。可接入安全防范系统、环境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系统或设备。辅助控制主机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参数配置、远程管理及远程固件升级。辅助控制主机能够脱机运行,在网络断线、服务器故障等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正常运行、联动报警、设备控制以及记录存储等。辅助控制主机如图3.2所示。图3.2辅助控制主机外形图四系统功能LFK-8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以“智能控制”为核心,通过对视频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环境监控系统、智能门禁系统等辅助生产系统的的高度整合、优化,实现全站主要电气设备、关键设备安装地点以及周围环境的全天候状态监视和智能控制,以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要求,同时可实现一些高级应用功能。4.1实时监控功能LFK-8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实时监测变电站的全景运行状态,对变电站视频信息、安全警卫信息、运行环境信息及各种事件进行一体化综合展示,并可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1)综合应用棒图、图表、表格、曲线、动画、图片、颜色等多种展示方式。(2)支持按不同方式(信息类型、工作场所、生产设备)查看监控信息,支持树形方式展开所选择的数据信息。(3)实时展示变电站各类环境信息,包括温度、湿度、SF6浓度、O2浓度、水位、水浸、火灾报警情况等。(4)实时展示安防设备的工作状态、告警状态,可远程手动、自动布/撤防,可远程手动、自动调整电子围栏的工作模式。(5)实时展示门的开、关状态及开门人员信息,可远程实现开门、关门、布/撤防。(6)可远程手动、自动控制风机、灯具、水泵的启、停,可远程手动、自动调整空调的工作模式,可自由设置设备的工作时间和启动条件,可实时查看设备的工作状态。(7)视频监控功能①支持多画面分割预览、画面电子放大及全屏显示。②支持任一画面的视频录像、图片抓拍、PTZ控制、预置点调用等操作。③支持任一画面的OSD叠加。包括时间信息、摄像机号码及位置、环境量信息等,字符位置、字体、大小可任意设置。④支持视频参数(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色调)动态调节。⑤支持直观的图形化录像计划配置,支持事件关联录像、手动录像、定时录像、移动侦测录像等。支持精确时间定位录像数据。⑥支持视频移动侦测、视频丢失检测、视频遮挡检测、视频输入异常检测及视频隐私遮挡。⑦具备远程视频巡检功能,可设置巡检路径、巡检规则。系统记录巡检时间、操作人员等信息,支持巡检暂停、结束、重新开始等操作。⑧支持视频回放。⑨视频智能分析。根据智能分析命令,启动摄像机预置点采集图像信息,在指定时间内进行数据分析并与模型进行比对。分分析结果可以是模型数据、图片或视频片段,并以网络方式上传。4.2实时告警功能系统实时监测各类信息,并会产生实时告警。对于每一条告警信息均记录事件性质、事件对象、事件内容、发生时间、事件原因及其他一些描述信息。发生告警时,可配合电子地图显示或自动推出画面,并可发出声音报警提示,同时可设置远程短信息报警。系统具有告警信息自动过滤功能,可避免产生大量重复的信息。4.3历史数据查询功能系统支持变电站视频信息、环境信息、设备状态、告警信息等各类数据的存储。所有的历史数据均可查询,可支持按照时间、设备对象等多种条件组合进行查询。历史数据可以曲线的的形式展示。支持在同一个窗口上显示多条曲线,曲线条数、曲线展示风格、报警阀值的上下限、曲线扫描周期等参数可设。告警信息以列表的形式展示,对于关联的录像和拍照事件可以直接查看录像和照片。历史数据支持以Excel、TXT文件格式进行导出备份,支持输出成报表,并可输出打印。视频录像可支持直观的图形化界面对历史视频进行管理,支持按通道、时间、录像类型、存储位置等组合条件来检索数据。支持书签功能,支持录像文件的锁定和解锁。支持回放时拖动、快进、慢进、单帧播放、电子放大、回放抓图、片段剪辑及添加备注信息,支持鼠标拖动定位。支持多路同步播放。4.4系统联动功能LFK-8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支持各子系统的广泛联动。本系统采用事件驱动的方式实现设备间的相互联动,在任意一个事件发生时都可以引发其他设备的相应动作,任意设备之间的联动关系可以自由设置,系统同时提供提供典型的配置模板或配置策略。LFK-8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典型的联动功能有:(1)当入侵行为触发报警时(电子围栏告警、主动红外对射报警器告警),相关摄像机自动凝视侵入目标并启动录像功能,启动声光报警器,夜间自动打开室外灯具,同时监控界面自动推出报警窗口,并配合电子地图显示。(2)室内温湿度越限时,监控界面自动给出报警信息。并启动风机或空调进行调节。(3)SF6发生泄漏时,自动启动风机,室内有人时同时启动声光报警器,同时监控界面自动推出报警窗口,并配合电子地图显示。(4)当有人进入GIS室操作室时,可自动启动风机。当进入主要的设备室时,系统可进行相应记录或相关操作。(5)在人员刷卡、门异常打开或正常打开、非法入侵、开门超时、假锁等情况下,相关录像机启动录像或拍照,光线不足时自动打开灯具。如果是非法刷卡,则启动声光报警器;正常刷卡时,门禁控制器打开房门,夜间同时打开房间灯具;人员离开房间后(出门按铃或红外双鉴探测器感知到信号),延时自动关闭灯光。(6)发生火灾报警时,联动火灾发生区域的摄像机进行录像,关闭空调、风机,自动打开所有门禁,并启动声光报警;同时可与自动消防系统联动,启动灭火设备。(7)当水池水位越限时,能自动启动给排水系统;当电缆沟积水或空调漏水时自动推出报警画面,并配合电子地图显示。(8)与SCADA系统进行联动。在操作开关、刀闸或发生事故跳闸时可以联动周围的多个摄像机,自动将摄像机对准到相关设备,实现多角度视频信息的实时监控,并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全程录像。操作后开关刀闸是否到位,可以由系统运用智能视频分析(IVS)技术,将操作结果返回SCADA系统,供操作人员参考。(9)照明控制系统的联动。照明控制系统与视频监视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多个系统实现联动,实现了夜间和光线照度不够时提供足够的光线亮度。(10)系统支持短信息报警,用户可自由设置报警事件和信息内容。4.5电子地图功能具有较强的电子地图功能,可以方便地导入各种图片。支持在图片上添加各种设备图元,支持设备图元与实际设备一一对应。在任一设备图元上均可实现相关信息的查看及设备控制,同时在电子地图上具有相应告警提示功能。4.6语音功能支持变电站语音广播、主站与变电站之间的双向语音对讲;发生非法入侵时能广播告警;支持声音文件的保存及回放。五子系统介绍5.1视频监控系统5.1.1系统主要功能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是变电站智能辅控系统中一个重要子系统,主要负责对全站重要电气设备、安装地点及变电站环境、变电站安全进行全天候的视频监视。变电站视频监控范围区域为变电站主控室、二次设备室、高压室、电缆层、电容器室、独立通信室等室内设备场景情况,另外对变电站大门、进站道路、主控楼门窗等重要区域的安全情况进行视频监视,对变电站重要设备外观运行状态的视频监视主要有断路器、敞开式刀闸的分、合状态,变压器油位等。5.1.2系统结构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由视频处理单元、摄像机、视频专用硬盘、智能分析服务器等设备组成。视频专用硬盘安装在视频处理单元,用于存储图像,可根据不同需求,配置不同的容量。智能分析服务器为可选设备,在需要实现智能分析功能的时候选用。摄像机的类型及数量需要根据工程情况进行确定。系统结构如图5.1所示。图5.1视频监控系统结构图5.1.3系统技术要求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如下:(1)视频接入:支持接入不同厂家的数字摄像机或模拟摄像机。(2)压缩处理:支持PAL/NTSC制式视频信号输入,支持H.264视频压缩技术和G.711音频压缩标准,支持JPEG标准的4CIF或CIF格式图片压缩、存储、网络传输。(3)视频显示:支持多画面分割预览、画面电子放大及全屏显示,预览通道可选。支持预览分组切换、手动切换或自动轮巡预览,自动设定轮巡周期。(4)图像操作:支持任一画面的视频录像、图片抓拍、PTZ控制、预置点调用等操作;支持任一画面的OSD叠加,包括时间信息、摄像机号码及位置、环境量信息等,字符位置、字体、大小可任意设置;支持视频参数(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色调)动态调节。(5)视频检测:支持视频移动侦测、视频丢失检测、视频遮挡检测、视频输入异常检测及视频隐私遮挡。(6)图像储存、回放:支持循环写入;录像触发模式包括手动、定时、报警、移动侦测、动测或报警等;支持回放时的暂停、快放、慢放、前跳、后跳、电子放大,鼠标拖动定位。(7)远程视频巡检:可设置巡检路径、巡检规则。系统记录巡检时间、操作人员等信息,支持巡检暂停、结束、重新开始等操作。(8)多角度视频:支持同时调用多个摄像机对某一对象进行多角度查看。(9)视频自动复位:正常状态下摄像机保持默认位置,在控制完成后在设定的时间段内恢复默认监视位置。(10)硬盘文件管理:支持硬盘S.M.A.R.T技术、硬盘休眠、硬盘盘组管理。(11)系统异常报警:支持视频丢失报警、视频移动侦测报警、视频遮挡报警、视频信号异常报警、输入/输出视频制式不匹配报警、非法访问报警、网络断开报警、IP冲突报警、录像错误报警、硬盘错误报警及硬盘满报警。(12)系统联动:支持与其他辅助生产系统的协调联动,在安全防范系统报警、门禁事件(正常刷卡、非法刷卡、按动出门按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一体化监控系统操作刀闸断路器等事件时,视频监控系统可调用相应的摄像机的预置点进行录像或拍照。(13)远程可视对讲:支持安全防范系统报警、门禁事件等特定情况下自动启动远程可视对讲。(14)流媒体:具有流媒体分发功能。(15)智能视频分析:视频监控系统可根据命令启动摄像机预置点,采集监视对象的视频画面,在指定时间内进行数据分析,并进行模型比对,分析结果可以是模型数据、分析图片或视频片段。具备穿越警戒面、进入区域、区域入侵、物品拿取放置、徘徊、人员聚集、非法停车、快速移动等智能视频分析。5.1.4主要技术参数※视频处理单元视频处理单元主要完成图像的接入、控制和储存,可接入模拟摄像机或网络摄像机。视频处理单元通过网络交换机和辅助控制系统后台主机进行通信,实现图像查看、录像、系统联动等功能。视频处理单元有多种不同的规格、型号,可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进行选择。视频处理单元外观如图5.2所示,常用的16路模拟视频处理单元的接线端子及定义如图5.3所示。图5.2视频处理单元图5.3视频处理单元端子定义视频处理单元主要的技术参数如下,详细的技术参数及使用说明请参见其说明书。(1)视频压缩采用H.264标准,音频压缩G.711采用标准。(2)实时监视图像分辨率:PAL:704×576;NTSC:704×480。(3)回放分辨率:D1/4CIF。(4)视频接入路数:24路混合数字摄像机或16路模拟摄像机。(5)视频输入接口:BNC接口(电平:1.0Vp-p,阻抗:75Ω)或以太网接口(100Mbps)。(6)码流类型:视频流/复合流。(7)视频码率:32K~2M可调。(8)通信接口:支持10M/100M/1000Mbps或10M/100Mbps自适应网络接口。(9)硬盘接口:支持8个SATA硬盘,每个硬盘容量可达2TB。(10)VGA接口:1个;分辨率:800×600/60Hz,800×600/75Hz,1024×768/60Hz。(11)通信规约:支持TCP/IP协议簇,支持PPPOE、DHCP、DNS、DDNS、NTP、SADP、SMTP、NFS等协议。支持单播和组播,单播时支持TCP、UDP、RTP协议。(12)内嵌WEBServer。(13)电源:220VAC,50Hz。(14)工作温度:-10~+55℃,工作湿度:10%~90%(15)机箱:19英寸标准机箱。※摄像机(球型机)智能变电站常用的摄像机为球型摄像机,球型摄像机集镜头、云台、防护罩等为一体,可360°连续旋转。球型摄像机可分为高速球、中速器、模拟球、网络球等不同规格,可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进行选择。球型摄像机如图5.4所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详细的技术参数及使用说明请参见其说明书。图5.4球型摄像机(1)传感器:1/4彩色日夜转换型CCD;(2)有效像素:752(H)×582(V);(3)水平解析度:≥540TVL;(4)镜头光圈:F1.4-F3.0,室外球机镜头焦距:3.4~122.4mm,室内球机镜头焦距:3.4~88.4;(5)光学变焦:室外球机不低于36倍,室内球机不低于26倍;(6)水平回转角度:360°连续旋转,垂直俯仰角度:0~90°带自动翻转;(7)预置点:128,并具有预置点冻结功能;(8)信噪比:≥50dB;(9)网络球机接口:10Base-T/100Base-TX,RJ45接头;(10)有效像素:网络标清752*582,网络高清720p以上;(11)配合智能分析的摄像机定位精确,偏差小于0.1度;(12)支持定时启动预置点、花样扫描、巡航扫描、水平扫描、垂直扫描、随机扫描、帧扫描、全景扫描功能;(13)工作温度:-35℃~+55℃。5.2安全防范系统5.2.1系统主要功能变电站安全防范系统主要是通过各种探测和传感技术的综合应用,针对变电站周界场所,实现在入侵破坏前的预警作用。主要是对围墙、大门、窗户进行监视和入侵探测,防止非法侵入,以保障变电站场地及周边环境的安全。5.2.2系统结构变电站安全防范系统由电子围栏、红外对射报警器、红外双鉴探测器、声光报警器、震动传感器等设备组成,安全防范系统的结构如图5.5所示。变电站安全防范系统设备数量应根据工程需要进行确定。图5.5安全防范系统结构图5.2.3系统技术要求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如下:(1)威慑及有形阻挡:具有有强大的威慑作用,能够有效恐吓阻挡企图入侵者,同时完整、有形的电子围栏可以阻挡翻越行为,防护周界区域。(2)智能报警:可灵活设定报警灵敏度,保证极低的误报率,同时能够区分偶然接触和强行入侵。(3)管理区域划分:实行系统划分区域管理,便于报警区域的准确定位,同时各防区可以方便的布防、撤防,并可按时间自动投入或自动撤防。(4)远程控制:支持电子围栏远程布防、撤防、电压调整、复位等操作。可实现远程布防/撤防、工作模式调整、报警电压调整、报警延时时间、远程复位等功能。(5)联动功能:与灯光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辅助生产系统之间具备联动功能,在发生入侵事件时,可同时调用相应的摄像机进行拍照或录像,在夜间可联动开启站内照明灯光等。(6)自检告警:具有短路告警、断路告警、接地告警、防拆告警、设备故障等设备异常告警功能。5.2.4主要技术参数※电子围栏电子围栏是由前端探测围栏和报警主机(高压电子脉冲发生器)组成的智能型周界防盗报警系统。前端探测围栏是由杆及特制合金导线等构件组成的有形周界,安装在变电站周界现有围墙或围栏上,每100米左右设一个防区,每隔10米左右在合金导线等构件上安装一块警示牌。报警主机负责接受前端探测围栏输出的高压电子脉冲信号,当前端探测围栏处于接地、短路、断路时,报警主机会检测到这些状况,并产生报警信号。变电站电子围栏一般采用双防区四线制主机,电子围栏工作原理如图5.6所示。电子围栏主机主要技术参数:(1)脉冲峰值:高压模式5000-10000V,低压模式1000V以下;(2)脉冲周期:≥1s;(3)脉冲持续时间:≤0.1s;(4)脉冲最大电量:≤2.5mc;(5)脉冲电流超过300mA的持续时间:<1.5ms;(6)脉冲电流峰值:≤10A;(7)脉冲最大能量:≤5J;(8)围墙栏线数:4线制;(9)防区划分:2个防区;(10)告警输出:继电器接点输出;(11)支持后备蓄电池供电。图5.6电子围栏工作原理示意图※红外对射报警器红外对射是一种主动红外技术,利用光束遮断方式的探测器,由一个发射端和一个接收端组成。发射端向接收端以“低频发射、时分检测”方式发出红外光,形成监控防护区,一旦有人或物体在防护区挡住发射器发出的任何两束以上光线时,接收端立即输出报警信号。红外对射报警器如图5.7所示。红外对射报警器主要技术参数:(1)光束数:四束;(2)警戒距离:100m;(3)探测方式:四光束同时遮断检知式;(4)光源:红外LED;(5)感应速度:50~700ms;(6)警报输出:继电器接点输出1c,接点电容量AC/DC30V、0.5A;(7)防拆输出:继电器接点输出1b;(8)电源电压:DC12-24V;(9)光轴调整角度:水平方向180°(±90),垂直方向10°(±5);(10)材质:ABS树脂。图5.7红外对射报警器图5.8红外双鉴报警器※红外双鉴探测器红外双鉴探测器把微波和被动红外两种探测技术结合在一起,只有在微波和红外同时响应时才会作出报警。它既能保持微波探测器可靠性强、与热源无关的优点,又具有被动红外探测器无需照明和亮度要求、可昼夜运行的特点。由于两种探测器的误报基本上互相抑制了,而两者同时发生误报的概率又极小,致使误报率大大下降。红外双鉴探测器如图5.8所示。红外双鉴探测器主要技术参数:(1)探测类型:红外+微波;(2)脉冲数调节:自动;(3)外壳:金属抗电磁干扰;(4)温度补偿:自动;(5)探测范围:90°、14m×14m;(6)电源:DC12V。5.3环境监控系统5.3.1系统主要功能环境监控系统主要功能是实时监测变电站重要场所和重要设备的工作环境(温度、湿度、漏水、水位、风速、SF6浓度等)状态,对工作环境的异常情况及时告警,对环境参数进行远程实时调节,以及配合其他辅助生产系统进行协调联动。5.3.2系统结构环境监控系统主要由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水位传感器、SF6/O2探测器、空调控制器、风机控制器、灯光控制器等设备组成。各类传感器和控制器的数量根据工程需要进行确定。系统结构如图5.9所示。图5.9环境监控系统结构图5.3.3系统技术要求环境监控系统主要技术要求如下:1)实时监测:对变电站重要场所和重要设备的工作环境状态(温度、湿度、漏水、水位、风速、SF6浓度等)进行实时监测,对工作环境的异常情况及时告警。2)控制功能:通过联动空调、风机、灯光、水泵控制器等设备,对监测的环境参数进行远程实时控制和调节。3)灯光控制:根据天气、时段等外部环境条件以及入侵报警、消防报警、摄像机录像等事件,自动控制灯光的开启。4)配合其它辅助生产系统进行协调联动。5.3.4主要技术参数※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采用传感、变送一体化设计,采集环境温湿度数据,并转换成RS485信号上传。温湿度传感器一般配置于主控室、继保室、蓄电池、高压室、通信室等室内。温湿度传感器如图5.10所示。温湿度传感器主要技术参数:(1)温度量程:-30℃~100℃;(2)温度精度:±0.4℃;(3)温度分辨率:0.1℃;(4)湿度量程:3%~99%RH;(5)湿度精度:±3%RH;(6)湿度分辨率:0.1%RH;(7)工作电源:9~36VDC;(8)安装方式:壁挂式;(9)输出方式:RS485;(10)通信协议:ModBusRTU;(11)具有LCD显示。图5.10温湿度传感器图图5.11风速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是测量空气流速的仪器,由3个互成120°固定在支架上的抛物锥风杯组成感应部分,安装于一根垂直旋转轴上,在风力的作用下,风杯绕轴以正比于风速的转速旋转,实现风速的测量。风速传感器一般安装于变电站主控楼顶,通常情况下,一个变电站安装一个风速传感器即可。风速传感器如图5.11所示。风速传感器主要技术参数:(1)测量范围:1.0~60m/s;(2)准确率:<30m/s±(0.5+0.05v),≥30m/s±5%;(3)分辨率:0.1m/s;(4)起动风速:<0.7m/s;(5)RS485输出。※水浸传感器一般采用分体式水浸传感器,变送器安装在屏体内,探测电极安装在前端。水浸传感器是利用其探测电极浸水后阻抗会发生变化(在无水浸入时,电极之间的电导为零;当有水接触电极时,电导变大)的特点,将这种变化转换成标准电压信号,并推动继电器输出开关量信号,实现特定环境的水浸状态检测和预警。探测电极一般考虑在电缆沟的低点位置布置。水浸传感器如图5.12所示。水浸传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1)静态功耗:0.5W。(2)最大报警功耗:1.2W;(3)工作温度:-10℃~55℃;(4)工作湿度:20%RH~100%RH;(5)误报率:<0.01%;(6)供电电压:DC24V(9V~36V);(7)输出形式:继电器输出。图5.12水浸传感器图5.13水位传感器12端子是电源34端子是输出56端子是输入※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是基于所测液体静压与该液体的高度成比例的原理,采用国外先进的隔离型扩散硅敏感元件的压阻效应,将静压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温度补偿和线性修正,转化成标准电信号。水位传感器如图5.13所示。水位传感器主要技术要求:(1)量程:0-10米;(2)负载能力:≤500欧;(3)精度:0.5%FS;(4)长期稳定性:≤0.2%FS/年;(5)环境温度:-35℃~+55℃;(6)环境湿度:10%~95%RH;(7)供电电源:24VDC;(8)输出信号:RS485;(9)防护等级:IP68。※SF6/O2探测器SF6/O2探测器主要用于检测安装有SF6设备的高压开关室、组合电器(GIS)室、SF6主变室等场所空气中SF6气体含量和氧气含量。当检测环境中SF6气体含量超标或缺氧时,通过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实时报警、并自动采取排风等措施,可为工作人员提供人身健康安全保护。SF6/O2探测器如图5.14所示。SF6/O2探测器主要技术参数:(1)SF6气体传感器原理:红外吸收光谱法;(2)SF6气体检测范围:0~3000ppm;(3)SF6气体检测分辨率:1ppm;(4)SF6气体检测精度:<1%FS;(5)O2检测范围:0~100%;(6)O2检测灵敏度:0.1%;(7)工作电压:185-265VAC;(8)功耗:<5W;(9)环境温度:-20℃~60℃;(9)输出方式:RS485方式,定量输出。图5.14SF6/O2探测器图5.15空调控制器※空调控制器空调控制器具有自学习功能,能够适用于所有带遥控功能的空调。空调控制器利用学习到的红外遥控器码值远程控制空调开关、运行模式等各种运行状态,并对空调设备的温度参数进行调节。空调控制器如图5.15所示。空调控制器主要技术参数:(1)自动学习红外遥控器的码值,能够兼容所有主流厂家的空调;(2)支持外挂红外发射头,外挂距离可达十米;(3)支持空调状态反馈;(4)具有断电记忆功能,断电后能保存之前设置的信息;(5)采用RS485通信方式;(6)供电电压为DC12V。※灯光、风机、水泵控制器灯光、风机、水泵控制器由大功率继电器、交流接触器、电流互感器组成,通过控制设备的供电电源实现设备的启动、停止,实现对开关类设备的远程控制。灯光、风机、水泵控制器的主要技术参数:(1)控制方式:继电器输出,触电容量AC250V、30A;(2)支持设备状态反馈;(3)控制大功率设备时,具有电机保护功能;(4)供电电源为DC12V。5.4智能门禁系统5.4.1系统主要功能门禁系统作为变电站一种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集自动识别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具有对变电站大门及相关门户出入远程控制、实时监控、保安防盗报警、对门户多种开门方式及状态自动记录、存储、远程读取、分析处理等多种功能。5.4.2系统结构门禁系统主要由门禁控制器、读卡器、门铃、门磁和电锁等组成。门禁控制器是门禁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整个系统输入、输出信息的处理、储存、控制,通过RS-485接口连接辅助控制系统主IED。读卡器是读取卡片数据的设备,通过控制器引出的韦根线可实现供电和通信。电控锁是门禁系统中门开、关的执行部件。门磁主要由开关和磁铁两部分组成,通过感应物体位置的变化来检测门的开、关状态。门禁系统的结构如图5.16所示,门禁系统工作原理如图5.17所示。门禁控制器、读卡器、门铃等设备的数量根据工程需要进行确定。图5.16智能门禁系统结构图图5.17智能门禁系统工作原理图5.4.3系统技术要求智能门禁系统主要技术要求如下:(1)具有对门户出入控制、实时监控、保安防盗报警等多种功能;(2)具备多种开门方式,如刷卡开门、密码开门、卡和密码开门、多卡开门、远程控制开门等;(3)具有强制关门和紧急开门功能,具备远程开门、关门功能;(4)具备信息记录功能,能记录门开关状态、开关记录、门禁开启时间及开启人的卡号、姓名、单位等信息,所有的记录信息能远程读取;(5)具有网络故障报警、非法闯入报警、门长时间未关闭、非法卡刷卡报警、胁迫报警等多种报警模式;(6)与视频监控系统、灯光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其他辅助生产系统的联动功能。5.4.4主要技术参数智能门禁系统主要技术参数:(1)读卡器输入格式:Wiegand26/34;(2)读卡距离:5-8cm;(3)读卡器到控制器最大联机距离:100米;(4)门禁控制器通信接口:RS485、TCP/IP;(5)开门延时时间:0-255秒可调;(6)卡片存储容量:10000张;(7)脱机信息存储容量:25000;(8)工作温度:-35℃~65℃;(9)工作湿度:10-90%RH,无冷凝。5.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过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等探测装置,实时监测变电站室内主要区域的火情状态,发生火灾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由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明火探测器、感温电缆、手动报警按钮、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由专业厂家供货、施工。辅助控制主机可以和火灾报警控制器通信,从而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入LFK-8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同时可以实现和其他系统的联动:(1)联动环境监控系统,当发生火灾时,关闭相应的空调、风机等设备,防止火灾蔓延。(2)联动智能门禁系统,当发生火灾时,打开房门便于人员的疏散逃生及消防救援人员的进入。(3)联动视频监控系统,对发生火灾的区域进行拍照或录像。六软件使用6.1软件安装与配置6.1.1安装环境系统软件可安装于普通计算机或服务器上,处理器主频2.0GHz以上、内存2G以上、硬盘160G以上,可选配音箱、麦克等设备。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Server2003或WindowsXP,数据库为MicrosoftSQLServer2000系统,软件运行需要.netframework4.0框架,系统报表输出支持Office2003系列。6.1.2SQLServer数据库安装(1)双击安装文件的“autorun.exe”,将会弹出一个画面,在画面中选择“安装SQLServer2000组件”选项。(2)在新出现的画面中,选择“安装数据库服务器”选项。(3)在新出现的画面中,点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如图6.1所示画面,选择默认选项即“本地计算机”,并点击“下一步”按钮。图6.1SQLServer数据库安装界面(一)(4)正常情况下会出现如图6.2所示画面,选择默认选项即“创建新的SQLServer实例”,并点击“下一步”按钮。如果出现如图6.3所示错误,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按照如下路径: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Manager,找到“PendingFileRenameOperations”项目,将其删除即可。图6.2SQLSERVER数据库安装界面(二)图6.3SQLSERVER数据库安装错误提示(5)选择“创建新SQLServer组件”后,出现如图6..4所示画面,填写完姓名和公司后,点击“下一步”按钮。同意用户协议之后会出现如图6.5所示画面,选择“服务器和客户端工具”,点击“下一步”按钮。图6.4SQLSERVER数据库安装界面(三)图6.5SQLSERVER数据库安装界面(四)(6)无需改动任何选项,遵照软件的默认设置,一直点击“下一步”按钮,直到出现如图6.6所示画面。选择“使用本地系统账户”选项,并点击“下一步”按钮。图6.6SQLSERVER数据库安装界面(五)(7)在如图6.7所示的身份验证画面,选择混合验证模式,默认用户为“sa”,密码填写“sa”。之后一直点击“下一步”按钮,系统即自动完成安装。安装过程中有时会提示两个错误,但不影响安装,直接点击“确定”即可。6.1.3辅控系统平台软件安装及配置双击安装程序包中的“setup.exe”,即可进行顺序安装。如果系统中未安装.netframework4.0,程序将首先自动安装该框架,框架安装完成后,程序自动安装程序。软件安装成功后,桌面上会出现“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快捷图标。双击桌面的“智能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图标,首次启动时出现图6.7所示的数据库连接配置界面。在此选择“SQLSever”选项,并点击“附加分离数据库”按钮,附加系统默认的数据库文件,测试连接成功后,点击“确定”并退出。数据库文件在软件安装目录下的“DATA”文件夹内,文件名为“ISS_Data”。图6.7数据库连接配置数据库连接配置成功后,再次双击桌面的“智能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图标,即可出现辅助控制系统的登录界面,如图6.8所示。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确定”即可进入系统主界面(系统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均为“admin”)。在主界面,点击“系统配置”即可进入系统配置页面,如图6.9所示。在此,修改“中心地址”和“数据转发中心地址”均为本机IP地址,同时可自由指定图片和录像的存储目录。图6.8系统登录界面 图6.9系统参数配置界面6.1.4数据管理软件安装及配置双击安装程序包中的“setup.exe”,按照提示即可进行安装,安装成功后,桌面上出现“数据服务管理”快捷图标。双击桌面的“数据服务管理”快捷图标,启动服务管理程序(安装位置为:C:\ProgramFiles\CETCHT\服务管理器\CommunicationManagement.exe)。启动后在桌面任务栏右下角即可出现蓝色盾牌样式的服务管理图标。右键单击该图标,在弹出菜单中选择“通讯配置”命令,进入服务端管理界面,点击“参数配置”,进入参数配置界面,如图6.10所示。图6.10通信转发服务配置需要配置的内容有“指定监听IP地址”和“远端数据库配置”两项内容。提取本机IP地址为指定监听IP地址(该IP地址必须与LFK-8000辅控平台软件中的“中心地址”相一致),并配置数据库的连接属性,点击“测试连接”,连接成功后,点击“确定”即可。6.1.5空调学习软件安装双击安装程序包中的“setup.exe”,按照提示即可进行安装,安装成功后,桌面上出现“空调控制”快捷图标。6.2基本功能介绍登录系统之后,系统主界面上部有一排功能菜单,如图6.11所示。单击每个功能菜单,均可调出相应的子菜单。各菜单功能介绍如下:图6.11系统主菜单【系统配置】:实现系统参数配置、系统登录密码管理、操作人员设置、系统操作日志查询、数据库管理及维护、区域设置等功能。【实时监控】:提供门禁、环境、安防、视频、消防等信息的综合监控,提供图标、电子地图等多种监控方式,实现设备的信息查看及远程控制。【辅控主机管理】:实现对辅控主机的搜索、添加、运行参数设置、在线检测等功能,实现对每一个监控通道的监控内容、信息类型、告警门限等参数设置。【门禁管理】:实现发卡授权、卡片管理、开门方式设置、开门记录查询、门禁设备管理等功能,在此可完成门禁系统的所有功能。【视频管理】:实现视频监控设备管理、视频录像查询、联动抓拍查询、实时视频监控、摄像机预置点设置。【电子地图】:实现电子地图的设计、编辑。【联动方案管理】:完成各子系统间的联动配置,实现广泛联动功能。【规约配置管理】:实现本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通信规约配置。【数据记录报表】:实现各种历史数据的查询及报表管理。6.3系统配置系统配置功能在【系统配置】主菜单的各子菜单中完成。6.3.1系统参数配置完成系统通信参数、登录选项及数据保存目录设置,依次选择主菜单的【系统配置】->【系统参数设置】,即可进入参数设置界面。6.3.2修改密码当前登录人员可以登录系统进行原登录密码的修改操作。依次选择主菜单的【系统配置】->【修改密码】,进入密码修改界面,进行密码的修改。6.3.3操作员管理主要实现系统平台的操作人员的管理,包括增加操作员组,增加操作员、删除、修改以及角色授权,可管部门,退出等。依次选择主菜单的【系统配置】->【操作员设置】,即可进入操作员设置界面。6.3.4系统操作日志可以对系统操作日志进行查询、打印、导出。用户可以输入查询条件(所属设备、事件类别、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进行查询,查询出日志后,可以选择打印功能或以Excel表格的形式导出日志。6.3.5清除数据管理【过期数据清除】:清除系统平台本地数据库中的过期不在需要的冗余数据,可以避免长期的数据积累,导致数据库数据冗余过多,处理数据缓慢。过期的数据清除之前请备份数据库,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数据丢失。【数据库初始化】:对数据库进行初始化,若要进行此操作,请先备份数据库。6.3.6数据库维护对数据库进行备份、还原、压缩等维护。6.3.7区域设置【分站设置】:可以选择不同的代理类型、及是否启用在线标记。【场所设置】:可编辑、增加、删除主场所和分场所。如图6.12所示。图6.12场所设置界面6.4辅控主机管理6.4.1辅控主机管理在此界面可实现辅控主机的搜索、添加、修改、删除及通信参数配置。在设备添加之前,应完成系统的场所设置。【搜索设备】:点击此按钮,可弹出“自动搜索设备”界面,在此界面可自动搜索网络内的设备,并列表显示。选择搜索到的设备,点击“提取设备信息”按钮,即可将设备添加到主界面的设备列表中。【通信参数】:点击此按钮,可以对相应设备的通信参数进行设置。【串口设置】:点击此按钮,可以对相应设备的串口参数进行设置。在此可对每个装置的4个RS485通道进行参数设置,包括波特率、校验位、通信模式等。6.4.2主机通道配置在【主机通道配置】界面,可对相应设备的每个通道的监控内容进行定义。每一台辅控主机提供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入、开关量输出、RS485通道4种通道类型。在界面左侧选择设备,在右侧即可进行通道配置,主机通道配置界面如图6.13所示。图6.13辅助控制主机通道配置选择“模拟量输入设置”、“开关量输入设置”、“开关量输出设置”、“RS485通道设置”等不同的通道类型选项,可对相应的通道内容进行配置。可设置的内容有:通道号、通道类型、通道名称、监测类型、设备类型、告警属性、告警门限、告警颜色、设备厂家等内容。在RS485通道设置时,先选择通道类型,再点击界面中的“添加通道”,即可弹出一个新的界面,在此可设置前端每一个传感器的地址、名称、通道号等信息,如图6.14所示为消防通道报警设置页面。图6.14消防通道报警设置界面通道配置时通道名称一般用前端设备的安装位置或功能来命名,比如“二次设备室温湿度”、“电子围栏防区1”、“10KV配电间灯光”。告警属性一般情况下选择闭合告警,即正常情况下设备的告警输出为常开接点,出现告警则接点闭合。通道配置完成后,点击“保存设置”即可。6.5门禁管理对门禁的管理在【门禁管理】主菜单的各子菜单中完成。6.5.1卡务中心管理卡务中心里包含卡片管理(人员持卡的管理)和档案管理(人员资料的管理)。【部门管理】:该模块主要对应用单位的各个部门进行管理(增加、删除、编辑),支持多级部门添加。【卡类别管理】:卡类别管理就是人员所持有卡类别的定义,不同身份类别的人员针对卡的使用初始化类别可以进行区分,以便在查询报表中区分。【人员管理】:该模块主要对单位所有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其图片、密码、卡号、编号、工号、姓名等相关信息和人员所持卡的基本情况进行管理及发卡、读卡、充值、退款、卡片挂失、解挂、退卡操作等。人员管理界面如图6.15所示。图6.15人员管理界面【批量发卡】:针对一次性发放卡较多的情况进行批量的处理。【提取设备人员】:针对设备中的人员与系统中的人员信息,包括人员编号、卡号、缩略名等信息与本地平台系统数据库进行同步处理,使得平台数据与相关设备数据保持一致,使得数据准确性大大提高。6.5.2门禁设备管理该功能模块主要实现门禁设备的增加、删除、修改、清空设备记录、设备通讯参数设置、在线设备监测、搜索与提取、所属区域筛选等功能。点击【门禁管理】->【门禁设备管理】命令即可进入门禁设备管理界面。【设备搜索】:查找已安装并且在线的设备,搜索到设备以后,点击【提取设备信息】,就可以把设备添加到系统里。双击提取到的设备,进入图6.16所示的修改编辑窗口,点击“提取配置信息”按钮,即可将所选择的设备实际配置信息提取至系统。图6.16提取设备配置信息界面【设备增加】:点击【增加】按钮,进入门禁设备的添加界面。输入设备相关信息后,点击【确定】完成设备添加。【设备修改】:修改设备的基本信息和配置信息,修改以后要上传设置才能修改设备的参数。【设备删除】:在设备列表中选中待删除的门禁设备,点击该按钮,系统提示是否确认删除操作,点击确认后即可删除该门禁设备。【设备检测】:先在区域筛选中选择相应的场所,点击【开始】按钮即可检测在线的设备。如果设备在线会显示产品序列号、站点、通道(场所)、通讯端口,在检测结果里显示固件、型号、当前人员。【清空设备记录】:清空设备里的所有信息,包括人员资料,刷卡记录,设备参数等所有的一切。【设备通讯参数】:设置设备的通讯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参数。【设备信息导出】:将选择的信息导出、保存。【设备信息打印】:打印设备的信息。6.5.4门禁临时授权设置临时的门禁通行权限,超过这段时间后该权限自动取消,适合需要临时授权的用户单位。选择临时授权的临时时间段,然后选择授权的门信息,点击【选择人员】按钮选择需要临时授权的人员列表,确认后点击【开始授权】按钮。授权成功后,系统界面提示“当前上传人员,覆盖当前文件”。6.5.5门禁永久授权给人员授权,按人员或者按门位置定义人员能通过特定的门。该功能模块可以实现门禁权限的查询浏览(按部门、门位置)、添加删除权限、上传权限信息给相应设备、导出或打印授权信息。【添加删除权限】:主要对设备中人员进出权限进行设置处理;为了方便操作,系统允许“按门授权”和“按人授权”,点击添加删除权限按钮,进入门禁权限添加操作界面。【查看】:对门禁授权操作完成后,可以进行授权信息的查看,系统可支持两种形式的查看方式:部门排列和所属设备排列。【上传】:该功能按钮主要完成所有已授权人员或授权门的权限信息的统一上传至门禁设备,以便使得授权的门禁设备启用这些已经定义好的权限规则。点击【上传】按钮,进行门禁授权信息的上传,系统将逐个提示当前的上传进度状态。【导出】:将所有的授权信息按所选择的排列方式导出成Excel方便查看。6.5.6开门记录查询将门禁控制器里面的刷卡记录,提取到系统里面以便查询、分析统计。选中需要提取刷卡记录的门,点击【开门记录查询】功能按钮,系统将开始提取该门的历史刷卡卡信息,在系统提取记录的过程中,记录成功。办理授权开门的操作步骤如下:(1)点击【卡务中心管理】->【部门管理】,创建1个部门。(2)点击【卡务中心管理】->【人员管理】,在刚才创建的部门里面创建人员。先填写人员“基本信息”,再打开“持卡信息”界面,如图6.17所示。在此界面填写卡内编码、密码和验证方式(一般选择卡或密码验证)。所有信息填写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卡内编码的填写方法:清空卡内编码文本框,鼠标定位在此文本框内。电脑连接上发卡器,将卡片放在发卡器上,卡片编码就直接出现在文本框内。注意:人员与卡片是一一对应的,当需要办理多张卡片时,即需要创建多个人员。图6.17持卡信息(3)点击【门禁永久授权】,在新窗口中点击【添加删除权限】,在新窗口中点击【开始授权】,会弹出如图6.18所示窗口。在上方人员列表中选择待授权的人员,下方左侧会出现可授权的门。选中相应的门并移到右侧列表中,点击“通过并下载”,即可完成卡授权。临时授权的操作方法与此类似。授权完成后,门口读卡器上刷卡或用键盘输入“工号+确认键+密码+确认键”即可开门。图6.18按人授权6.6视频管理6.6.1视频设备管理【自动搜索】:自动搜索在线的视频处理单元,并将搜索到的设备全部列出,可以选择相应的设备进行参数修改以及提取到本地进行管理。【增加】:手动增加视频处理单元。【修改】:修改视频处理单元参数。【删除】:删除视频处理单元。在增加视频处理单元时,需设置其通讯参数(IP地址、端口、连接注册用户名、口令等)以及设备属性、通道名称等,也可对已经存在的视频处理单元进行参数修改。服务器编辑界面如图6.19、6.20所示,视频处理单元的通道名称可根据摄像机的安装位置命名。图6.19视频处理单元通信参数设置图6.20视频处理单元通道名称编辑6.6.2视频录像查询可选择视频区域、视频处理单元、查询类型、录像类型、通道号、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等查询条件,确认后即可查询到相应的录像记录。选择相应记录即可进行录像回放。6.6.3联动抓拍查询查询所有根据联动设置所产生的抓拍图像以及录像文件,可设置多种查询条件。在相应的记录上可进行图片浏览及视频回放。6.6.4视频实时预览视频实时预览界面如图6.21所示,在此可实时查看视频信息、设置摄像机预置点、下载视频通道名称。选择左边列表中相应的视频处理单元通道,拖拽到中间画面区域,即可实时查看本路视频信息。在云台控制区域,操作相应的按钮,可以实现对摄像机的远程控制。通过实时查看,即可将本通道的通道名称下载到视频处理单元。也可将画面窗口设置为16分屏,全选视频处理单元的16个通道,点击下方的“播放”按钮同时查看16路视频,且同时将16个通道名称下载到视频处理单元。【调用】:在预置点文本框里选择相应的预置点,点击此按钮即可查看相对应的实时图像。【微调】:对所选择的预置点进行细微调整。【添加】:调整摄像机到合适位置,点击此按钮,即可增加预置点。图6.21视频实时预览6.7实时监控在主界面点击【实时监控】命令,即可进入实时监控界面,系统默认进入图标监控方式。在此方式下,系统将设备分为门禁监控、环境监控、设备监控和消防监控四个类别,点击不同的类别选项,即可查看相应的设备。查看时,在界面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会弹出快捷式菜单,可以选择设备的查看方式(大图标、小图标、列表、详细等),一般设置显示方式为“详细”。同时在设备图标上单击右键,也会弹出快捷式菜单,在此可对设备进行一些操作(解除告警、开启设备、停止设备、远程开门等)。系统还同时提供地图监控、视频监控、综合监控等多个监控方式,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监控方式。实时监控界面如图6.22、6.23所示。实时监控时,应开启实时监控功能,即点击屏幕上方的“启动监控”图标。此时系统定时采集前端的数据信息,并不断保持更新。图6.22实时监控界面(一)图6.23实时监控界面(二)6.8联动方案管理6.8.1门禁联动设置主要实现门禁报警时联动的视频通道映射、设备输出控制(声光报警、语音等)以及视频联动时的动作方案选择(弹出、抓拍、录像等)。首先选择【联动方案管理】->【门禁联动设置】,进入图6.24所示的联动配置界面。选择需要联动的门,进行相应配置后,点击左侧上方的工具栏中的“保存设置”,提示成功后该次配置过程即可完成,或可继续进行其他门位置的联动映射配置。图.6.24门禁联动设置再选择【联动方案管理】->【门禁视频联动】,进入图6.25所示的联动配置界面,设置每个门的相应事件或报警时的视频动作类型。图6.25门禁联动视频动作设置6.8.2报警联动设置设置各种报警信息(火灾、安防等)所联动的视频通道、视频动作类型、输出控制等联动方案。选择【联动方案管理】->【报警联动设置】或【联动方案管理】->【消防联动设置】,进入图6.26所示的配置界面。选择所属场所后,在左边的待配置列表中选定报警监测点后,依次根据需求配置报警输出映射、视频映射及响应动作后,点击左上角的保存按钮后即可完成配置过程。图6.26报警联动设置6.8.3环境量联动设置实现各种环境量监测单元需要联动的设备输出控制方案,例如温湿度上下限联动空调、电暖器、除湿器等,有害气体联动风机、水位可联动水泵等。选择【联动方案管理】->【环境量联动设置】,进入图6.27所示的配置界面。选择左边待配置的辅助主机设备,界面右边出现已经定义好的环境量监测点列表,下半部出现可联动的设备列表。在环境量监测点列表中选择需要联动的项目,在下方设备列表中选择需联动的设备,点击界面右上角的【添加上限联动】或【添加下限联动】按钮后,“已联动设备”列表中将出现配置好的联动方案。确认后点击“上传设置”按钮,提示成功后,即可完成配置过程。6.8.4视频预置点设置设置门禁事件或报警事件与摄像机联动时所使用的预置点。图6.27环境量联动设置界面6.9数据记录报表在主界面点击【数据记录报表】命令,即可进入数据记录报表界面。可实现开门记录查询、设备报警查询、预警记录查询、联动抓拍查询及温湿度曲线分析等功能。在每一项数据记录查询时,均可设置开始日期、结束日期等多种组合条件。查询到的记录可打印输出,或导出成EXCEL文件。数据记录查询界面如图6.28所示,温湿度曲线分析界面如图6.29所示。图6.28数据记录查询界面图6.29温湿度曲线分析界面6.10电子地图具有较强的电子地图功能,可以方便地导入各种图片。支持在图片上添加各种设备图元,支持设备图元与实际设备一一对应。在任一设备图元上均可实现相关信息的查看及设备控制,同时在电子地图上具有相应告警提示功能。6.11规约配置管理将系统平台接入的各类报警监测单元模拟量、开关量、以及门禁报警信息设置映射成CDT对应的遥信点编号,实现第三方监测平台的接入。如图6.30所示。在“报警量定义”选项中设置区域、设备名称、报警量,在“遥信定义”/“遥测定义”选项中设置编号,点击“确定”按钮,把设置的信息添加到左侧区域中。全选左侧的所有信息,点击“导出EXCEL”按钮,将所有设置好的信息导出到EXCEL文件。图6.30CDT映射管理界面七安装及调试7.1屏体端子说明屏体内常用的端子有电源端子、开关量输出端子、开关量输入端子、通信端子等。端子功能如下所述,详细定义以具体的工程图纸为准。开关量输出端子(CD端子)提供多路开关量输出,接点类型为DC12V有源输出。一般用于灯光控制器、风机控制器、声光报警器等设备,接线时要注意电源的极性。开关量输入端子(RD端子)提供多路开关量输入,接口为带电压的光隔接口,需要接入无电位的空接点。一般接红外对射报警器、水浸探测器、电子围栏主机的等报警设备。通信端子(TD端子)提供多个RS485接口和4~20ma接口,一般接温湿度传感器、空调控制器、火灾报警主机、风速传感器等设备。7.2前端设备安装前端设备的安装方法请详见其说明书,设备安装后要满足整个系统的要求。前端设备的电源、信号均接到屏体内的相应端子上。红外对射探测器采用DC24V供电,告警输出采用接收端的常开接点。红外双鉴探测器采用DC12V供电,告警输出采用常开接点。声光报警器的电源是由辅控主机控制输出,当接通电源时,会发出声光报警。红线接DC12V正极,黑线接负极。电子围栏主机采用AC220V供电,防雨箱内需安装扩展继电器。在任一防区发生入侵报警时,声光报警器启动的同时,报警信号要传入辅控系统,报警输出采用常开接点。水浸传感器的探测电极安装在前端,变送器安装在屏体内,探测电极和变送器之间需要通过2根线缆连接。探测电极的外形如图7.1所示,其中A、B为一组触点,C、D为一组触点,两根信号线分别接到A/B、C/D上即可。图7.1水浸传感器探测电极风速传感器有红、黑、黄3根接线,红线接DC24V正极,黑线接负极,黄线为4~20ma数据输出。温湿度传感器采用DC12V供电,电源接线端子为VCC、GND端子。信号线最好采用屏蔽双绞线,接线端子为485A、485B端子。多个温湿度传感器应采用手拉手接线,当无法采用手拉手接线时,为保证通信的可靠性,最好加装1个485集线器。温湿度传感器背部如图7.2所示。图7.2温湿度传感器空调控制器的安装应尽量隐蔽,可放在柜机里面或者挂机的上面。在空调内部沿着空调箱体安装红外线缆,并将红外发射头对准空调的红外接收器。空调控制器采用DC12V供电,通信方式为RS485,多个空调控制器应采用手拉手接线。空调控制器背部接线端子如图7.3所示。图7.3空调控制器背部接线端子房间门安装门禁时,每个门需要安装1个电磁锁、1个出门按钮、1个刷卡器和1个门磁。变电站大门安装门禁时,大门口需要安装2个刷卡器、2个出门按钮(金属),同时提供2个开关量控制信号至电动大门的控制器。门禁控制器到前端设备的距离不宜超过80米。门禁读卡器的接线方法为:红色接电源VCC、黑色(带有焊锡)接电源GND、白色接门禁控制器的韦根1、绿色接门禁控制器的韦根0。出门按钮和门磁仅输出1个开关量信号,需分别提供1根2芯电缆。电磁锁采用DC12V供电,需提供1组电源线。模拟摄像机需要接的线缆有:AC24V电源线、RS485控制线和视频同轴电缆,网络摄像机需要接的线缆有:AC24V电源线和网络线。摄像机一般采用屏体集中供电方式,当摄像机距离较远时,可采用前端供电方式(由屏体引出AC220V电源,在前端配置电源适配器)。当摄像机距离较远时,或者为了增加抗干扰能力,可采用光纤进行信息传输,此时需要增加光端机或光网转发设备。每个安装有摄像机的房间均安装灯光控制器,一般情况下,每个房间控制2、3个回路,以满足夜间摄像机亮度需求为目的。灯光、风机的控制,需在原有走线的基础上进行改造,需充分了解现场原有回路的走线原理,结合图纸设计和实际情况,确定控制器的安装及接线。7.3系统调试在前端设备安装完毕、系统软件安装配置完成后即可开始系统的调试,在通电调试前,请务必确认设备电源、灯光控制器、风机控制器等接线是否正确。调试过程中关于软件的具体操作,请参见本说明书第6章软件使用的相关内容。7.3.1设置工作区域设置系统的工作场所,通常只设置1个主场所即可。场所名可采用变电站的名字,比如“郑州110KV七里河变电站”。7.3.2辅控主机通道配置在系统中添加辅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