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北京市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北京市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北京市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北京市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风力发电机2.如图所示是D风力发电机2.如图所示是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C-12N-14O-16Cu-64Pb-207第I卷(模块考试10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装置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BC燃气灶 碱性锌镒电池 硅太阳能电池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b+3H~ 、2NH AHI=-92kJ/mol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改变D.在温度、体积一定白^条件下,通入1molN2和3mol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92kJ3.用钳电极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为 代和Q的是A.稀NaSO溶液 B.稀HCl溶液CuCl2溶液 D.AgNO3溶液4.常温下,以MnO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通过添加过量的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并过滤除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后的溶液中一定没有 S2-。B.MnS难溶于水,可溶于MnCb溶液中C.常温时,CuSPbSCdS比MnS更难溶

D.加入MnS后生成CuS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滴入KSCN^^ 溶液变红色滴入KSCN^^ 溶液变红色滴入AgNO溶液滴入K3[Fe(CN6]溶液滴入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色5.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2-B.室温下,pH=1的盐酸中:Na+、Fe2+、NO-、SO2-C.含有Ca2+的溶液中:Na+、K>CO2-、Cl-D.水电离产生的c(H+)=1x10-13mol/L的溶液中:Na+、K>Cl-、SQ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C DABC D钢铁表面水膜的酸性 钢铁表面水膜的酸性 将锌板换成铜板对钢闸门 钢闸门作为阴极而受到很弱或呈中性,发生 较强,发生析氢腐蚀 保护效果更好 保护吸氧腐蚀.常温下,下列事实能说明 HClO是弱电解质的是0.01mol-L-1的HClO溶液pH>2NaClO、HClO都易溶于水NaClO的电离方程式:NaClO=Na++ClO-HClO与NaSO溶液反应,可以得到 N&SO.下列解释实际应用的原理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A.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Cl2+H2O H+Cl-+HClOB.热的纯碱溶液碱性增强: CQ2-+2H2O^=iH2CO+2OIH AH>0C.向Mg(OH2悬浊液中加入FeCl3溶液:3Mg(OH2(s)+2Fe3+=2Fe(OH3(s)+3Mg+D.用TiCl4制备TiO2:TiCl4+(x+2)H2O(过量),TiO2-xH2OJ+4HCl.将0.2mol•L-1的KI溶液和0.05mol-L-1Fe2(SO)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卜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 2Fe3++2I-—^2Fe2++12”的是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有黄色沉淀生成有蓝色沉淀生成A.①和②B.②和④ C.③和④ D.①和③.•下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B.从B口加入含少量NaOH勺水溶液以增强导电性C.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LCl2,便产生2molNaOHD.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H2.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 LiCl-KCl 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 ,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2LiCl+Ca=CaCl2+Li2SO+Pb。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电子由Ca电极流出B.放电过程中,Li+向PbSO电极移动C.负极反应式:PbSO+2e+2Li+=Li2SO+PbD.每转移0.2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gPb.LED产品的使用为城市增添色彩。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 LED发光的一种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Pl国氧跳耨电池导线劈半导体一P•型半导体Pl国氧跳耨电池导线劈半导体一P•型半导体导线LED发光二极管A.该装置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b处为电池正极,发生了还原反应a处通入O2D.通入Q的电极发生反应: Q+4e-+4H+=2HO13.室温下,有213.室温下,有2种溶液0.01mol- L-1NH-HbO和0.01mol-L-1NHkCl,下列操作可以使 2种溶液中c(NH4+)都增大的是A.通入少量HCl气体B.加入少量H2OC.加入少量NaOHK体D.,升高温度14.工业上用CO和H2A.通入少量HCl气体B.加入少量H2OC.加入少量NaOHK体D.,升高温度14.工业上用CO和H2合成CHOHCO(g)+2H(g)CHOH(g)。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温度/C100200300400平衡常数66713-21.9x10-42.4X10-51X10卜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0B.加压、增大H2浓度和加入催化剂都能提高 CO的转化率C.工业上采用高温高压的条件,目的都是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CO专化率为50%,则该D.tC时,向1L密闭容器中投入0.1molCO和CO专化率为50%,则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为 10015.下图①为直流电源15.下图①为直流电源发现②上的d点显红色。为实现铁上镀锌,接通 KB,使c、d两点短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为直流电源的负极B.cC.fD.e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A.a为直流电源的负极B.cC.fD.e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T电极为锌板极发生还原反应二、填空题(共55分。)(18分)氨是化学实验室及化工生产中的重要物质,应用广泛。

△H2=-571.6kJ/mol(1)已知25c时:N2(g)+O(g)、、 、2NO(g) △△H2=-571.6kJ/mol2H2(g)+0(g)=2H2O(1)4NH3(g)+5Q(g)=4NO(g)+6H2O(1) △^=-1164.4kJ/mol则N2(g)+3H(g)、 '2NH(g) AHI=kJ/mol(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起始投料时各物质浓度如下表:N2 H2 NH投料I 1.0mol/L 3.0mol/L 0投料II 0.5mol/L 1.5mol/L 1.0mol/L①该温度下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②按投料I进行反应,测得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 代的转化率为40%,若按投料II进行反应,起始时反应进行的方向为(填“正向”或“逆向”)。③若升高温度,则合成氨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④L(Li、L。、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下图表示 L一定时,合成氨反应中H2(g)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XiX代表的物理量是式一野三雁翅于门工ii判断L1、XiX代表的物理量是式一野三雁翅于门工ii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由:则所得溶液中c(NO-)(填”>、<或=)。c(NH+)②Ir-Ru惰性电极吸附Q生成H2C2,其电极反应式是③理论上电路中每转移3mole-,最多可以处理废氨水中溶质(以 NH3计)的质量是g。(19分)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1)醋酸是常见的弱酸。①醋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②下列方法中,可以使醋酸稀溶液中 CHCOOHfe离程度增大的是(填字母序号)。a.滴加少量浓盐酸 b.微热溶液c.加水稀释 d.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2)用0.1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 20.0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 pH随加入NaOH§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①滴定醋酸的曲线是(填“I”或"n”)。②滴定开始前,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最大的是。③V1和V2的关系:VV2(填“>”、"=”或“<”)。④M点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3)为了研究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转化,某同学查阅资料并设计如下实验。资料: AgSCN^白色沉淀操作步骤 现象步骤1:向2mL0.005mol-L-1AgNO3溶液中加入2mL出现白色沉淀。0.005mol-L-1KSCN溶液,静置。步骤2:取1mL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1滴2mol•L-1现象a。Fe(NO)3溶液。步骤3:向步骤1余下的浊液中加入5滴3mol-L-1KI出现黄色沉淀。溶液。①步骤2中现象a是。②写出步骤2中溶液变红色的离子方程式。③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 3的实验现象。(18分)如图所示3套实验装置,分别回答下列问题。甲案置l 若置2 明看弓(1)装置1为铁的吸氧腐蚀实验。一段时间后,向插入铁钉的玻璃筒内滴入K[Fe(CN)6]溶液,即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表明铁被(填“氧化”或“还原”)。(2)装置2中的石墨是极(填“正”或“负”),该装置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装置3中甲烧杯盛放100mL0.2mol/L的NaCl溶液,乙烧杯盛放100mL0.5mol/L的CuSO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酚儆, 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红。①电源的M端为极;甲烧杯中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②乙烧杯中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③停止电解,取出Cu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 0.64g,甲烧杯中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mLo第II卷期末试题(共50分)三、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铅蓄电池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日N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PbO+SQ2-+4H++2e-=PbSQ+2HOB.放电时,c(H2SO)不变,两极的质量增加C.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 PbSO+2e-=Pb+SO2-D.充电时,若N连电源正极,则该极生成 Pb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3的醋酸和pH=11的NaOH§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1mL浓氨水加水稀释至100mL后,溶液中n(OH)减少NaHCQ完全分解后的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中不存在 HCOD.常温下,向NHCl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溶液的pH=7,此时溶液中c(NH+)>c(Cl-).有①NaCO溶液 ②CHCOON籀液 ③NaOH§液④NaClO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 -1为0.1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④>①B.保持温度不变,将4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C.向4种溶液中分别加入25mL0.1mol/L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D.pH均为9时,4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② >③>④>①22.卜列选项中的原因或结论与现象不对应的是选项现象原因或结论在HbQ22.卜列选项中的原因或结论与现象不对应的是选项现象原因或结论在HbQ中加入MnO,能加速H2Q的分解速率MnO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A非气体、x=1在密闭容器中有反应: A+xB(g) 、A非气体、x=1达到平衡时测得c(A)为0.5mol/L,将容器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测得 c(A)为0.4mol/L-123.将盛有NO气体的密闭容器浸泡在热水中,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向5mL0.005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5mL0.015mol-L-1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再滴加几滴1mol-L23.将盛有NO气体的密闭容器浸泡在热水中,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向5mL0.005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5mL0.015mol-L-1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再滴加几滴1mol-L-1KSCN溶液,溶液颜色加深在不同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NO(g)+C(s)式N2(g)+co(g)温度/Cn(活性炭)/2NO(g)百-N2C4(g)△H<0,平衡向生成NO方向移动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molNO和1mol活性炭,发生反应:mol△H=-213.5kJ/mol,达到平衡时的数据如下:n(CO)/molTiT2A.上述信息可推知:Ti<T2T1CTiT2A.上述信息可推知:Ti<T2T1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9/16T2c时,若反应达平衡后再缩小容器的体积,c(NO:c(NO不变T1C时,若开始时反应物的用量均减小一半,平衡后NO勺转化率减小0.700.25卜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四、填空题(共30分。)24.(14分)有一种细菌在酸性水溶液中,有氧气的情况下,可以将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反应V含少量杂质SiO2)氧化为硫酸盐。运用该原理生产铜和绿矶(FeSO-7H20)的流程如下:已知:2+Fe2+Cu3+Fe开始转化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7.64.72.7完全转化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9.66.73.7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a是,调节溶液的pH值,为使Fe3+完全沉淀,合适pH的范围是(2)试剂b为,请写出反应III的离子方程式(3)固体A成份是(4)欲从滤液中获得绿矶晶体,操作I应为、洗涤干燥。(5)反应I中参加反应的n(CuFeS):n(Q)=25. (16分)某小组同学利用原电池装置探究物质的性质。资料显示:原电池装置中,负极反应物的还原性越强,或正极反应物的氧化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1)同学们利用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沼液R编p电极A溶?夜B操作及现象IFepH=2的连接装置后一石墨表面产HkSO生无色气泡;电压表指针偏转nCupH=2的连接装置后,石墨表血尢HbSO 明显现象;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 a①同学们认为实验I中铁主要发生了析氢腐蚀,其正极反应式是②针对实验n现象:甲同学认为不可能发生析氢腐蚀,其理论判断依据是乙同学认为实验n中应发生吸氧腐蚀,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同学们仍用r上述装置并用Cu和石墨为电极继续实验,探究实验n指针偏转原因及影响氧化性的因素。编号 溶液r编号 溶液rBm 经煮沸的pH=2的H2SON pH=2的 H2SO溶液表面用煤油覆盖,连接装置后,电压表指针微微偏转,记录读数为b在石墨一侧缓慢通入Q并连接装置,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c;取出电极,向溶液中加入数滴浓N&SO溶液混合后,插入电极,保持Q通入,电压表读数仍为cV pH=12的NaOHV pH=12的NaOH①丙同学比较实验II、出、IV的电压表读数为: c>a>b,请解释原因是。②丁同学对IV、V进行比较,其目的是探究对Q氧化性的影响。③实验IV中加入NaSO溶液的目的是。④为达到丁同学的目的,经讨论,同学们认为应改用下图装置对IV、 V重复进行实验,其设计意图是;重复实验时,记录电压表读数依次为 c'、d',且c'>d',由此得出的结论是JI盐桥JI盐桥0.6U5moFL

CiiSO.溶液

参考答案、选择题12345678910BCACDCABDA1112131415CBADB、填空题.(共18分,每空2分)-92.2 (2)①K=—c(NH3)_C(N2)C(H2)②逆向③变小④i:温度ii:Li<L2,当温度一定时,压强越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