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在长三角地区16城市区间位置比较_第1页
宁波在长三角地区16城市区间位置比较_第2页
宁波在长三角地区16城市区间位置比较_第3页
宁波在长三角地区16城市区间位置比较_第4页
宁波在长三角地区16城市区间位置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在长三角地区16城市区间位置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与“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相伴随形成的长三角继珠三角后迅速异军突起,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实力的经济区或经济圈。2007年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无论按人口平均还是按土地面积平均,长三角经济圈都是经济产出效率或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区域,长三角人均和地均GDP分别是珠三角的1.27倍和1.81倍,是京津冀的1.43倍和2.19倍。[1]2008年8月7日在国务院《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将长三角的地位进一步从国家层面上提升。长三角不仅被认可为中国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而且超越了此前“长三角经济合作区域”的概念而冠以“长三角一体化”的称谓。甚至长三角的外延由16城市扩容至上海、江苏和浙江的全部区域,甚至更广。[2]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将宁波的教育发展置于长三角的视角下进行比较不仅合理,且极具价值。一综合竞争力:投入产出并驾齐驱,综合实力优势明显从综合竞争力的角度看,宁波教育在长三角的位次中处于第5名,位居上海、苏州、无锡、杭州之后(如表5-1所示)。这样一个比较靠前的位次,反映了宁波市教育竞争力在长三角诸城市中居于较为明显的优势地位。这主要得益于两点:其一,各单项指标均处于较为理想的位次,表明宁波市城市教育无论是在投入还是在产出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竞争力;其二,指标结构较为均衡,没有短板。表5-1长三角16城市教育综合竞争力排名城市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硬件投入软件投入本体产出功能产出嘉兴852149绍兴64198常州7106410苏州28372无锡314423宁波53565湖州10971014台州1512121511杭州42954温州131314137南通1415101215上海11811镇江117131113扬州1616111616南京9111536舟山12616812|Excel下载表5-1长三角16城市教育综合竞争力排名在长三角16城市中,宁波的教育发展所展现出的综合竞争优势与其城市综合竞争力在长三角的位次颇为相似,反映出宁波城市教育竞争力与其综合竞争力之间具有较好的匹配关系。在2002~2006年间,宁波市城市综合竞争力一直稳居长三角16城市的前5名,表现出了较强而稳定的竞争力(见表5-2)。这样一个位次无疑成为该市教育方面建构较强竞争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反之,正是由于宁波教育在长三角表现出来的较强的竞争力才使宁波的城市竞争力得以稳居长三角诸多城市的前列。表5-22002~2007年长三角16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城市2002年城市2003年城市2004年城市2005年城市2006年城市2007年上海1(2)上海1(1)上海1(1)上海1(3)上海1(3)上海1(3)苏州2(8)苏州2(5)杭州2(4)杭州2(11)无锡2(7)苏州2(8)宁波3(10)杭州3(6)宁波3(6)宁波3(12)苏州3(8)杭州3(9)杭州4(11)宁波4(8)苏州4(7)苏州4(13)杭州4(13)无锡4(13)南京5(12)南京5(9)无锡5(8)无锡5(18)宁波5(16)南京5(16)无锡6(13)温州6(10)南京6(16)南京6(25)南京6(20)宁波6(18)温州7(17)无锡7(14)温州7(19)温州7(34)常州7(26)常州7(29)绍兴8(23)常州8(20)常州8(22)常州8(35)南通8(37)温州8(37)台州9(28)绍兴9(25)绍兴9(29)台州9(42)绍兴9(40)南通9(47)常州10(31)南通10(32)台州10(38)扬州10(51)台州10(49)扬州10(49)南通11(36)台州11(35)扬州11(43)绍兴11(54)扬州11(45)绍兴11(53)嘉兴12(42)嘉兴12(37)嘉兴12(44)镇江12(56)温州12(50)台州12(55)湖州13(43)镇江13(44)南通13(48)南通13(57)镇江13(51)镇江13(59)镇江14(52)扬州14(56)湖州14(51)湖州14(64)嘉兴14(53)嘉兴14(60)扬州15(55)湖州15(65)镇江15(54)嘉兴15(66)泰州15(60)湖州15(75)丽水———————————注:括号中是城市竞争力报告中的排名,括号外是在本课题研究的16个城市的位次。

数据来源: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No.2、No.3、No.4、No.5、No.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004、2005、2006、2007、2008。|Excel下载表5-22002~2007年长三角16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在4项一级指标中,宁波市均具有良好表现,硬件投入位居第3,软件投入排名第5位,本体产出居于第6位,功能产出位居第5。这些数字在总数为16的组群中,显然均是靠前的,特别是硬件投入更是争得季军头衔。可见,单项指标“竞相争艳”为宁波教育综合竞争力在本区间中的良好表现提供了决定性支撑。我们再来考察宁波教育发展的均衡状况,在综合竞争力前五名的城市中,宁波城市教育竞争力的曲线是最为平坦的(如图5-1所示),其波动区间在3~6之间,而第1名的上海的波动区间是1~8,第2名苏州的波动区间是2~8,第3名无锡的波动区间最大,为3~14,杭州的波动区间则是在2~9之间。由此,宁波城市教育竞争力曲线呈现出最小的波动性。这表明宁波城市教育不仅单项指标的竞争力强,而且各指标间并驾齐驱,具有较强的均衡发展的特点。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宁波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在长三角16城市中是最高的。就此我们可以推论,宁波城市教育的竞争力具有更高的可持续性。图5-1长三角5城市教育发展均衡性分布但是,在竞争力排在前5名的城市中,作为副省级城市的宁波排在了两个地级市即苏州和无锡之后。其中在软件投入和功能产出方面,宁波不及苏州,在产出效率方面宁波不及无锡。宁波的产出效率还有较大的潜力可挖,软件投入方面也有尚待提高之处。同第一名上海比,宁波在硬件投入、产出方面暴露出一定差距,宁波要赶上上海还需要做出较大努力和进行一定时间的积累。同杭州比较,宁波的弱点主要表现在硬件投入和功能产出,两项指标虽然仅有一个位次之差,但拟合这样的差距同样需要做扎扎实实的工作。二硬件投入:三项资源形成合力,综合排位区间季军在4个一级指标中,宁波教育的硬件投入指标的表现是最好的,在长三角16城市中排到了第3名的位置,把在综合竞争力排在其前面的4个城市中的3个即杭州、无锡和苏州甩在了后面,显示出了较强的竞争力。这得益于硬件投入旗下的3个二级指标即教师、资金和设施的排名均具有较好的表现。其中教师排名第3,资金和设施的排名均为第5(如表5-3所示)。同在综合竞争力中的表现一样,硬件投入旗下的各项指标不仅表现良好,而且几乎是同步推进。这就使得宁波的硬件投入的竞争力保持在了“显要”的位置。表5-3长三角16城市硬件投入排名城市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硬件投入教师资金设施嘉兴5748绍兴42710常州1010127苏州89114无锡1412106宁波3355湖州98814台州1211314杭州2663温州1316210南通1513158上海1111镇江741410扬州16151310南京1114162舟山65914|Excel下载表5-3长三角16城市硬件投入排名(一)人力资源:师生比表现优异,合格率较为靠后对宁波硬件投入竞争力贡献最大的当属教师投入,该指标超过了杭州、无锡、苏州等竞争对手,在16家城市中位列第3(见表5-4)。这样一个优势位次的取得完全得益于教师指标旗下师生比之优异表现。宁波的师生比超过了包括上海、杭州、南京、无锡、苏州在内的其他所有城市,扮演了一个领跑者的角色。这反映了宁波在师资配备方面能力突出,教师利用率很高。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宁波的教师合格率排名较为靠后,与师生比形成较为明显的反差。宁波在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表5-4长三角16城市教师投入排名城市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教师师生比学历合格率嘉兴766绍兴232常州101010苏州9168无锡121412宁波317湖州8129台州11711杭州654温州16416南通131113上海181镇江425扬州151515南京14914舟山5133|Excel下载表5-4长三角16城市教师投入排名(二)资金设施:财力投入结构欠佳,物力投入尚待强化在硬件投入项下,宁波的资金和设施投入的竞争力的表现虽然也是较为靠前,但同教师一项的竞争力相比,表现一般。其原因可以从资金和设施的指标表现中找到。在资金投入中,表5-5告诉我们,宁波的资金投入水平很高,但结构极为不合理,增长一项的表现也一般。宁波的资金投入量在长三角16城市中勇夺亚军,仅次于上海,但资金投入结构却是处于倒数第4的尴尬位置,增长情况也仅列第8位,处于中游水平。结构和增长方面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拖了宁波资金竞争力的后腿。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排在宁波前面的4个城市中,有3个城市是浙江的城市,分别是温州、台州和嘉兴。而进入本课题排名的浙江城市共有10个,仅从浙江省内的区位看,宁波的资金竞争力仅列第4位,这与其副省级城市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宁波设施投入排在第5位,与资金投入位次相同(如表5-6所示)。设施竞争力之所以比教师竞争力差,主要原因是其高等学校数这一指标处于竞争劣势。在其前的4家城市即上海、南京、杭州和苏州,高校教育均具有较长的历史,上海、南京和杭州更是集中了不少全国性的高校,相比之下,宁波的高教历史就较短,宁波在这项指标方面具有硬伤,要想与其前的城市一争高下还需要较长的时日。由于进入大学排行榜的城市仅有5个,其他的城市均用一个位次替代,这或多或少会影响设施竞争力的排名的客观性和权威性。此外,因数据收集难度大,设施指标结构单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指标的效力。但就目前所用的指标来看,宁波要想在短期内跃上几个位次是很难的。表5-5长三角16城市资金投入排名城市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资金水平结构增长嘉兴4663绍兴79413常州1212126苏州1131610无锡107154宁波52138湖州811311台州3827杭州6485温州21011南通1515516上海1192镇江14131115扬州131679南京16141414舟山951012|Excel下载表5-5长三角16城市资金投入排名表5-6长三角16城市设施投入排名城市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设施高等学校数市属高校排名嘉兴886绍兴10106常州776苏州446无锡666宁波552湖州14146台州14146杭州333温州10104南通886上海111镇江10106扬州10106南京225舟山14146|Excel下载表5-6长三角16城市设施投入排名三软件投入:教育管理优势突出,政策尚佳观念滞后总的来看,宁波教育软件投入的竞争力位次还是不错的,位列16城市第5名。排在5个地级市,即绍兴、嘉兴、无锡和苏州之后,但排在上海、杭州、南京等省会城市之前。这反映从目前的样本看,地级市的软件投入表现优于副省级城市和省级城市。这样的结果或者是由于“穷则思变”的道理,地级市由于在硬件投入方面不够好,催生其提升软件投入的动力,当然,也可能是软件投入指标数据所依据的样本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软件投入项下的结构看,宁波的教育管理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在长三角16城市中位列第3名,仅次于苏州和绍兴,但宁波在教育政策和教育观念方面的竞争力却表现平平,特别是在教育观念方面,仅列第10位(见表5-7)。(一)教育管理:分项发展均衡,综合实力位列三甲宁波市在教育管理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突出的竞争力与其领导观念、教育规划、教育管理和教育督导这4项指标的均衡表现是分不开的。表5-8表明,无论是领导观念还是规划、管理和督导水平,宁波市在长三角16城市中均保持着领先优势,特别是其督导水平更是处于力压群雄的位置。可见,教育管理旗下的4项指标齐头并进、没有短板,共同支撑了宁波教育管理季军的头衔。表5-7长三角16城市软件投入排名城市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软件投入教育政策教育观念教育管理嘉兴2227绍兴1192常州63119苏州3461无锡4556宁波56103湖州7848台州1271414杭州910312温州14111615南通1091311上海81315镇江13121213扬州111474南京1515816舟山16161510|Excel下载表5-7长三角16城市软件投入排名表5-8长三角16城市教育管理认知与评价排名城市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教育管理领导意识规划水平管理水平督导水平嘉兴7615410绍兴22524常州996911苏州11112无锡68277宁波33351湖州8414615台州141171614杭州1210101412温州151611136南通11139109上海57475镇江131413118扬州411833南京1615161516舟山105121213|Excel下载表5-8长三角16城市教育管理认知与评价排名(二)政策观念:各项政策有待调整,教育观念还需转变宁波市的教育政策的竞争力在长三角16城市中位列第6名,这也算是一个不坏的位次,但由于其上一层指标即软件投入的竞争力排名是第5名,教育政策对软件投入竞争力的贡献实际上是负值。从表5-9看,宁波教育政策项下的4项指标中的3项表现都在第6名以后,职业教育更是排在第8位,这表明,宁波教育政策无论是整体还是结构均缺乏突出的竞争优势。表5-9长三角16城市教育政策认知与评价排名城市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教育政策民办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育救助嘉兴22621绍兴11442常州381113苏州410256无锡511534宁波66865湖州851273台州747810杭州10391112温州11710911南通9163128上海139151014镇江121414139扬州141511157南京1513131416舟山1612161615|Excel下载表5-9长三角16城市教育政策认知与评价排名教育观念在宁波软件投入方面的表现是最差的,在长三角16城市中仅居第10位。这样一个较差的位次主要是由于其旗下四项指标,即市民重教意识、市民就业观念、市民对教育和收入之间关系的看法以及市民对教育与市民素质之间关系的看法在竞争力方面的表现均不尽如人意。市民对教育和收入之间关系的看法在竞争力方面位列第10,市民对教育与市民素质之间关系的看法所表现出来的竞争力甚至滑到了10名开外(如表5-10所示)。表5-10长三角16城市教育观念认知与评价排名城市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教育观念重教意识就业观念教育与收入教育与素质嘉兴28311绍兴9131272常州11119126苏州661364无锡542145宁波10791011湖州48382台州141515213杭州323117温州1614141611南通13107159上海11158镇江12119414扬州756914南京838316舟山1515151310|Excel下载表5-10长三角16城市教育观念认知与评价排名综上,宁波在软件投入方面的竞争力虽然表现不错,但也表现出不少软肋。特别是教育观念的竞争力排名较为靠后,这与其教育管理所表现出来的突出竞争力形成较为明显的反差。反映宁波教育在群体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教育管理主要针对的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群,教育观念则针对普通人群,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宁波教育在社会层面的软件投入改进的空间非常大,精英群体和普通群体间在教育发展方面的协调和认同方面的任务还很重,一方面需要宁波市政府和教育工作者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努力,另一方面需要社会公众提升参与教育的意识,加强对宁波教育政策的认同。四本体产出:教育公平表现卓越,成果机会表现不佳总体来看,本体产出在长三角16城市中的位次尚可,居第6位(见表5-11),但在4个一级指标中,本体产出的表现是最差的。硬件投入的名次是第3,软件投入和功能产出的排名均是第5,而本体产出的位次是第6。排名位置不佳主要是由于教育成果和教育机会这两个二级指标的位次不够理想,二者均处在第8位,不具优势地位。相反,教育公平性方面则是一花独放,不仅在宁波教育的本体产出结构中遥遥领先另外两个指标,而且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也是独占鳌头。正是教育公平性产出的上佳表现弥补了其他两项指标的不足,使宁波教育的本体产出依然保持了较为靠前的位次。表5-11长三角16城市本体产出排名城市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本体产出教育成果教育机会教育公平性嘉兴14141613绍兴910128常州4635苏州75511无锡2422宁波6881湖州1013144台州15161115杭州5377温州13121510南通129109上海1213镇江117614扬州16111316南京31412舟山81596|Excel下载表5-11长三角16城市本体产出排名(一)教育成果:总体排名表现平平,协调投入期待超越从表5-12中得知,宁波教育成果的竞争力排名之所以平平,主要原因在于其旗下的4个指标均没有突出表现。成人识字率和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竞争力均居中游位置,大专以上人口数和每万人大学生数的名次虽然有所提前,但也仅仅是居于第6。这样就促成了宁波教育本体产出结果的竞争力仅仅处于第8位这样一个中游位置。所幸的是,由于前8名的城市中绝大多数是江苏省的城市,在浙江省内的城市中只有杭州超过宁波,所以宁波教育本体产出成果在浙江省内还是比较强的,处于第2位。今后,宁波在该项指标上的战略目标需盯住浙江省外的长三角城市,力争在短期内超过镇江和常州这样的地级城市。表5-12长三角16城市教育成果排名城市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教育成果成人识字率平均受教育年限大专以上人口数每万人大学生数嘉兴1414151411绍兴106111213常州694104苏州52747无锡41358宁波88866湖州1311141514台州1615161316杭州34632温州121213915南通91010712上海23113镇江755115扬州11139810南京17221舟山151612169|Excel下载表5-12长三角16城市教育成果排名(二)教育机会:区间位次不占优势,各项指标有待提升宁波教育本体产出中教育机会方面的区间位次也一般,仅名列第8位(如表5-13所示)。这样一个位次同样与其旗下三项指标的一般表现有关。特别是初中升学率仅仅处于第10位这样一个中游偏下的位置,职普比和高校毛入学率排名略高,但也仅仅排在第8位。当然,同以上对宁波教育成果排名的分析一样,在教育机会排名前8名中,有6家是江苏省的城市,浙江省内在宁波前面的城市依然只有杭州。由此可知,仅就浙江省而言,宁波在教育机会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所以,宁波提升本体教育机会的压力依然在浙江省外,宁波教育需要在一段时间里努力赶超镇江、常州这样的地级城市。表5-13长三角16城市教育机会排名城市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教育机会初中升学率职普比高校毛入学率嘉兴16111216绍兴1251012常州3442苏州5234无锡2315宁波81088湖州14151315台州11131111杭州7876温州15161514南通1014169上海1191镇江6666扬州13121413南京4723舟山99510|Excel下载表5-13长三角16城市教育机会排名五功能产出:总体表现值得肯定,隐忧不足仍然存在宁波教育功能产出竞争力排在第5位。排在其前面的四个城市中,有三个是浙江省外的城市,这应该算是一个不错的位次(见表5-14)。功能产出旗下的两个二级指标,即教育对经济的贡献和教育对经济的影响的竞争力排名均列第5位。可见,功能产出的不错位次得益于上述两项指标有力而又均衡的支持。不过,正如前面的部分排名所显示的,宁波在功能产出方面的竞争力虽然超过了南京这样历史悠久且为省会的城市,但是却落在了苏州和无锡这样的地级市之后,多少有些遗憾。宁波教育对经济的贡献能获得第5的名次,主要是由于人均GDP的作用。表5-15告诉我们,宁波人均GDP的竞争力位次是第5,但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排名仅为第7,对“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的影响而言是一个不太有利的因子。还有,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排名中,排在宁波前面的6个城市中,有4个是浙江省内的城市,这说明宁波在这项指标上的竞争力在浙江省内的劣势更为明显。前面一些分析也揭示过宁波类似的问题,宁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