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沿滩区人民医院新城院区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1页
自贡市沿滩区人民医院新城院区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2页
自贡市沿滩区人民医院新城院区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3页
自贡市沿滩区人民医院新城院区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4页
自贡市沿滩区人民医院新城院区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⑤渣土运输:施工现场要使用专用渣土运输车辆,防止物料遗撒造成扬尘污染。车辆驶离工地前,应落实专人进行冲洗管理,将轮胎和车身冲刷干净,并使用草袋等物品,对车轮进行吸水处理,确保出场车辆符合要求,不污染城市道路。同时严禁超载、超速,按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路线及时间运输。施工期严格落实“六不准”、“六必须”规定:必须围档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及时洒水作业、必须落实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筑垃圾、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在项目施工期,对扬尘严格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后,其浓度可降至1.0mg/m3,产生的扬尘可得到有效控制。(3)机械设备运行废气及运输车辆废气施工期间,使用机动车运送原材料、设备和建筑机械设备的运转,均会排放一定量的CO、NO2以及未完全燃烧的HC等,其特点是排放量小,且属间断性无组织排放,由于其这一特点,加之施工场地较开阔,扩散条件良好,因此对其不加处理就可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对此,环评要求在施工期内多加注意施工设备的维护,使其能够正常的运行,从而可以避免施工机械因故障而使产生的废气超标的现象发生。施工噪声施工期的机械有电钻、电锯等,设备主要有混凝土振捣器、打桩机、挖掘机及运输车辆等。这些噪声源强见表4-2。表4-2施工期主要噪声源及其声级值单位:dB(A)施工阶段声源测量距离(m)声源强度基建混凝土振捣器580打桩机590挖掘机585运输车辆580安装电钻590电锯590手工钻585说明:本项目不设搅拌站,采用外购商品混凝土方式。按声级相加的通用式计算,若假设所有施工机械同时使用,则合成声源源强为101.46dB。距离衰减以点声源噪声衰减模式预测该项目施工边界外1米处噪声:⊿L=20lg(r1/r2)式中:⊿L——在距离点声源r1、r2处的衰减值;r1、r2——分别为距离点声源的距离。按噪声合成声源源强(声源5米处声级101.5dB(A)计算,围墙隔声按5dB(A)计,则现场施工随距离衰减后的值见表4-3。表4-3施工期距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单位:dB(A)1203011015020096.570.066.855.152.650.3为减少项目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环评要求:①加强施工队伍的管理,禁止高声喧哗,避免不必要的噪声发生;②合理统筹施工进度和安排;③优化平面布置,将钢筋加工、木工等高噪声源布置在场地中部位置;④禁止夜间施工,如需夜间施工应该办理夜间施工许可。施工期加强施工管理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控制至最低程度,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5)固体废弃物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于施工期间土石方、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建筑施工的废料和包装材料等。①开挖土石方根据项目设计方案,以自然方计算,该项目建设过程将产生土石方地基开挖总量约14.65万m3,填方12.81万方,弃方1.84万方,弃方及时运至当地政府指定地点,评价要求弃土运输车辆采取覆盖、严禁超速、超载,并按交通管理部门指定路线及时间进行运输。②建筑施工的废料和包装材料根据类比分析,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弃渣和废包装材料约50kg/d,分类收集,可利用部分回收利用,不能利用部分运至指定建筑垃圾填埋场。③生活垃圾高峰期施工人员以100人计,每人每天产生0.5kg垃圾,施工期间日产生活垃圾50kg,经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6)生态环境项目施工过程涉及地表开挖及回填,将破坏原有地表及地表植被,雨水冲刷活动将带来水土流失加剧现象,施工过程中加强临时堆放场的管理,制定土方表面压实、定期喷水、覆盖、设置截排水沟等措施;不需要的泥土,建筑材料弃渣应及时运走,不宜长时间堆积。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一、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1、废水排放及治理措施本项目室外排水采用雨、污水分流;室内卫生间排水采用污、废合流制,其余地方采用污、废分流制。(1)雨水雨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汇同室外场地及路面雨水经排水沟渠进入市政雨水管网。(2)污水本项目医疗废水主要产生于门诊、住院病人及化验室、医务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办公生活、发热门诊、发热病人留观室、救护车清洗等,医院各科室使用药剂均不含重金属,医疗废水中不含重金属废水,医院放射科采用DR成像技术,不涉及洗相污水,无放射性废水。非病区污水主要产生于营养餐厅。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要求,病区污水和非病区污水应进行分流,医疗机构的各种特殊排水应单独收集并进行处理后,再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本项目病区地上楼层卫生间污水经管道收集后,排入室外污水管网,地下室不能重力排出的污水采用污水提升成套设备抽排至室外污水管网,室外污水均由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医院各科室废水经废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室外废水管网,地下室各科室废水经废水提升成套设备抽排至室外废水管网。其中项目检验室、化验室在化学检验及消毒剂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酸碱废水经中和处理后方可排入室外废水管网;传染区废水包括发热门诊、发热病人留观室、救护车清洗等,设置单独污水管网,经预消毒+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站。非病区污水主要为营养餐厅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处理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医院污、废水最终通过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2预处理标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最后进入东部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釜溪河。2、废水处理可行性根据《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规定:①特殊性质污水应经预处理后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②传染病医院污水应在预消毒后采用二级处理+消毒工艺或二级处理+深度处理+消毒工艺。③非传染病医院污水,若处理出水直接或间接排入地表水体或海域时,应采用二级处理+消毒工艺或二级处理+深度处理+消毒工艺;若处理出水排入终端已建有正常运行的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市污水管网时,可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消毒工艺。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488-2005)规定:带传染病房的综合医疗机构,应将传染病房污水与非传染病房污水分开。传染病房的污水、粪便经过消毒后方可与其他污水合并处理。本项目设置3路室外污水管网,分别收集非传染病区污水、传染病区污水、非病区污水,非传染病区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检验酸碱废水首先进行中和处理)、传染病区污水经消毒+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非病区污水(食堂废水经隔油处理后)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本项目污水处理站采用二级生化处理+消毒工艺对项目废水进行处理,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2预处理标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自贡市东部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至釜溪河。污水走向见附图给排水总平面图。本项目总排水为78.71m3/d,拟在医院北部设置一座设计规模为100m3/d污水处理站,项目污水处理站设置于专用房间,设有调节池、兼氧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等,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沉淀污泥按规定进行定期消毒处理。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图:图4-1本项目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医院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2预处理标准要求,本项目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4-4。表4-4项目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污染物名称SSCODBOD5NH3-N粪大肠菌群数水量项目污水站处理前浓度(mg/L)120300150451.6×108MPN/L78.71m3/d,28729m3/a处理前污染物总量(t/a)3.4478.6194.3091.293/处理后浓度(mg/L)60250100455000MPN/L处理后污染物总量(t/a)1.7247.1822.8731.293/污染物去除率(%)5016.733.30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浓度(mg/L)103061.5/处理后污染物总量(t/a)0.2870.8620.1720.043/《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预处理标准60250100/5000MPN/LDB51/2311-2016103061.51000MPN/LSS、粪大肠菌群数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要求经项目污水站处理后排放量:废水排放量为28729m3/a、COD:8.619t/a、NH3-N:1.293t/a;经东部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量:废水排放量为28729m3/a、COD:0.862t/a、NH3-N:0.043t/a。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非传染病区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检验酸碱废水首先进行中和处理)、传染病区污水经消毒+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食堂废水经隔油处理后)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经医院自建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后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经东部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后排入釜溪河,对环境影响较小。为保证污水站稳定运行,评价要求:①消毒工艺中使次氯酸钠与处理出水充分混合接触,以杀灭除水中可能残余的病毒和细菌,确保出水满足标准要求。②加强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营维护,定期清掏污泥,按要求进行污泥处置。③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综上,项目污水处理符合《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488-2005)要求,污水处理设计工艺可行。3、废水监测要求本项目废水经自建污水站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属间接排放。根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医疗机构》(HJ1105-2020)相关要求,项目医疗废水监测计划见下表。表4-5医疗废水监测计划监测点位监测因子监测频次污水处理站排口pH12小时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周粪大肠菌群数月结核杆菌、五日生化需氧量、石油类、挥发酚、动植物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氰化物、总汞、总铬、六价铬、总镉、总砷、总铅等季度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本项目营运期废气主要为食堂油烟、化验室废气、病区浑浊带菌空气、污水站恶臭、医疗废物暂存间恶臭、垃圾收集点恶臭、停车场尾气、柴油发电机废气等。1、食堂油烟项目食堂采用天然气作燃料,属清洁能源,其燃烧产生废气对环境影响较小,项目食堂按就餐人数300人/d计,食用油用量平均按0.03kg/人·天计,食堂烹调过程中平均挥发量为总耗油量的2.83%,则食堂年产生油烟量0.093t/a,环评要求食堂油烟设置集气罩收集,风量为10000m3/h风机引至油烟净化器(去除率不低于85%)处理后高于房顶排放。食堂每天工作5h,则油烟产生浓度为5.1mg/m3;处理后排放量为0.014t/a,排放浓度为0.77mg/m3。因此,食堂油烟经净化后能够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中标准限值要求,同时环评要求食堂油烟排气口不得朝向项目住院部及周边敏感点。2、化验室废气本项目设有化验室,废气主要是来自于检验过程中各种反应药品产生的无组织挥发的药物及试剂气味。各种药品及试剂气味散发量很小且较为分散,采取通风橱进行通风,废气由排气筒引至楼顶排放,保持各室良好的通风性,化验室废气可做到达标排放。3、病区浑浊带菌空气本项目医院内来往病人较多,病人会带入不同的细菌和病毒,对病人及医护人员存在较大的染病风险。目前,医院采用常规消毒措施,利用醋酸、优氨净、复方来苏水、84消毒液、紫外线等进行室内外消毒,能大大降低空气中的含菌量,同时加强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能保证给病人与医护人员一个清新卫生的环境。(1)综合楼医疗废气污物间、病房卫生间的污浊空气通过竖向管井接至屋面,设置管理风机高空排放;病房带菌废气采用常规消毒措施,利用醋酸、优氨净、复方来苏水、84消毒液、紫外线等进行室内外消毒,能大大降低空气中的含菌量,同时加强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能保证给病人与医护人员一个清新卫生的环境。(2)发热门诊楼医疗废气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定期进行消毒、喷洒除臭剂,发热病人留观室及诊室设机械排风系统。在每间病房及诊室送排风风管上安装密闭阀,且与相应风机连锁,风机停止时密闭阀关闭。呼吸道传染病病房在排风口处设高效过滤器。4、臭气本项目营运期恶臭主要来自污水站、危废暂存间、垃圾收集点。污水站恶臭:污水处理站产生的臭气主要为H2S、NH3。本项目医院污水处理站位于医院北部设置于专用房间内。根据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物产生情况的研究,每处理1gBOD5可产生0.0031g的NH3、0.00012g的H2S。根据表4-4,项目污水处理站每年处理BOD5为1.436t,经计算项目医院内的污水处理站处理污水处理过程中NH3产生量为4.452kg/a、H2S产生量为0.172kg/a。依据《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以及《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为防病毒从医院水处理构筑物表面挥发到大气中而造成病毒的二次传播污染,企业污水站设置在专用房间内,并对各池体进行加板覆盖,预留进、出气口,将无组织废气集中收集,通过风机抽吸集中进入拟设置的活性炭吸附装置进行处理,设计风机排风量为1000m3/h,臭气去除率按80%考虑,尾气经15m高排气筒排放,污染物排放浓度为:NH30.102mg/m3、H2S0.004mg/m3。为了确保污水处理站周边空气中污染物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的要求,进一步降低恶臭影响,环评要求措施如下:①污泥池污泥及时处理,减少其贮存停留时间。严格按照危废处置要求对经污泥脱水干化消毒处理后的污泥及时组织清运,并交有相关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②污水处理站周边定期喷洒生物除臭剂进行除臭处理。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后,医院内污水处理站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污染物浓度可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最高允许浓度标准要求,对环境影响不大。医疗废物暂存间:本项目拟设医疗废物暂存间一间,位于场地北部,建筑面积80m2。在医疗废物的堆放暂存过程中,会产生异味,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恶臭,恶臭污染物根据国家标准,主要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恶臭主要为有机质腐败过程产生的气体,特别在夏季气温较高时腐败更强烈,臭气物质中主要含有NH3、H2S和CH3SH(甲硫醇)等。为了降低恶臭影响,环评提出如下管理要求:医疗废物暂存间密闭位于紫外消毒房间内,采用专用包装材料进行封装,做到日产日清,分别交由具有相应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进行五联单清运,同时由专人负责定期清理和喷洒消毒药水。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减少恶臭的产生和减少对本项目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垃圾收集点恶臭:企业在场地北部设置垃圾收集点,评价要求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同时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对垃圾收集点周围种植对臭气吸收较强的树木,并采用灌木、乔木多层防护绿化,可进一步降低恶臭污染的影响程度。5、汽车尾气本汽车尾气主要是指汽车进出车库及在车库内行驶时,汽车怠速及慢速状态下的尾气排放主要污染物为THC、NOx等,拟采用机械排放系统将废气引至室外绿化带内排放。6、柴油发电机废气当停电时,自备柴油发电机投入运行,产生少量含NMHC、NOx的废气,经自带净化器处理后引至楼顶排放。7、大气污染物监测计划本项目根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医疗机构》(HJ1105-2020)要求,制定废气监测要求见下表。表4-6废气监测计划排放形式监测点位监测因子监测频次有组织污水处理站废气排放口氨、硫化氢、臭气浓度每季1次无组织污水处理站周界氨、硫化氢、臭气浓度每季1次三、噪声项目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各类设备噪声、社会活动噪声(就诊病人噪声)。1、源强核算①设备噪声营运期,项目主要噪声污染源为风机、空调等的噪声,单台噪声值一般在65~95dB(A)之间。②社会生活噪声项目内的社会噪声主要是来往就诊病人噪声,其噪声值范围为55dB(A)~70dB(A),通过建筑物的隔声基本上可以消除其影响。项目营运期主要噪声源强及分布情况详见表4-7所示。表4-7本项目主要噪声源统计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噪声值[dB(A)]治理后的噪声值(dB(A)安装位置1水泵2台8565潜水泵2备用发电机1台9575地下室设备房3排风机2台8060地下室设备房4抽风机2台8060地下室5中央空调机组1台6545地下室专用空调机房6车辆/70//7人群/70//为降低项目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及医院内环境的影响,项目拟采取以下的噪声防治措施:(1)合理布置声源,选用低噪声设备。(2)产噪设备通过安装消声减振装置,将大大降低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同时主要噪声源均布置于专用房间或地下室,利用建筑物隔音。(3)社会生活噪声,尤其是病人的哭闹声是不稳定的、短暂的,主要是通过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控制。采取上述降噪措施后,项目各厂界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不大。3、噪声预测分析(1)声环境影响预测模式;本项目噪声简化为只考虑无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无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式中:Lp(r)——预测点处声压级,dB;Lp(r0)——参考位置r0处的声压级,dB;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r0——参考位置距声源的距离。预测点的贡献值和背景值按能量叠加方法计算得到的声级。噪声预测值(Leq)计算公式为:式中:Leq——预测点的噪声预测值,dB;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噪声贡献值,dB;Leqb——预测点的背景噪声值,dB。(2)预测结果项目设备运行时间按照每天8小时计算,各高噪声源产生噪声经减震、厂房隔声及距离衰减后,对预测点影响结果见下表。表4-8厂界噪声预测结果单位:dB(A)噪声源源强数量(台)统计量东厂界南厂界西厂界北厂界昼夜昼夜昼夜昼夜水泵652距厂界距离(m)85402580预测点处声压级29.429.435.035.040.040.029.929.9备用发电机751距厂界距离(m)65404580预测点处声压级38.738.743.043.041.941.936.936.9排风机602距厂界距离(m)65354585预测点处声压级26.726.729.924.424.4抽风机602距厂界距离(m)60455075预测点处声压级27.427.429.929.929.029.025.525.5中央空调机组451距厂界距离(m)60405080预测点处声压级9.49.413.013.011.011.06.96.9各噪声源至厂界叠加噪声贡献值39.739.744.438.138.1厂界噪声背景值4945494746464845厂界噪声预测值49.548.348.348.445.8注:本项目夜间不生产,厂界噪声执行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由上表可知,本项目厂界噪声昼间夜间预测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表4-9敏感点噪声预测结果单位:dB(A)噪声源源强数量(台)统计量距厂界东侧18m处噪声敏感点距厂界北侧22m处噪声敏感点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水泵652距处敏感点距离(m)103102预测点处声压级27.727.727.827.8备用发电机751距处敏感点距离(m)83102预测点处声压级36.636.634.834.8排风机602距处敏感点距离(m)83107预测点处声压级24.624.622.422.4抽风机602距处敏感点距离(m)7897预测点处声压级23.3中央空调机组451距处敏感点距离(m)78102预测点处声压级4.8各噪声源至东侧18m处敏感点叠加噪声贡献值37.637.6//背景值4443//东侧18m处敏感点噪声预测值44.944.1//各噪声源至北侧22m处敏感点叠加噪声贡献值//36.036.0背景值//5045北侧22m处敏感点噪声预测值//50.245.5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厂界周边50米范围内的声环境保护目标为距项目东侧18m的道班安置房住户、距项目北侧22m的道班安置房住户,由上表可知,声环境保护目标处昼间夜间噪声预测值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评价认为,只要建设单位对各产噪设备严格按照本评价提出的降噪、隔声措施进行防治,本项目运营不会对厂界及周边居民生活环境造成大的噪声影响,不会改变评价区域内声环境质量现状。4、噪声监测根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医疗机构》(HJ1105-2020)要求,本项目可不进行厂界噪声监测。四、固体废物1、固废产生情况项目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及废油脂、废包装材料等;危险废物包括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站污泥、废活性炭、废弃紫外线灯管、废过滤介质、等。(1)一般固废①生活垃圾根据同类医院固体废物产生及排放情况有关统计资料,医护及后勤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d.人计,职工人数为25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25kg/d(45.6t/a)。②餐厨垃圾及废油脂项目食堂产生的餐厨垃圾及隔油池每天清捞产生的废油脂,项目食堂就餐人数为300人,餐厨垃圾及废油脂产生量按50g/人·d计,则年产生量为5.48t/a。③废包装材料主要指药物纸箱等没有污染的废弃包装材料,产生量约2.0t/a。(2)危险废物①医疗废物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HW01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型废物、药物性废物五大类。具体医疗废物分类及产生情况见下表。表4-10医疗废物分类及产生情况类别特征常见组分或废物名称产生量危险废物类别处理方式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主要为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废弃的血液、血清、感染性疾病科业务楼中病人的生活废弃物等。24.64t/a(病房按0.5kg/床·d计;门诊按0.05kg/人·次计)HW01医疗废物841-001-01收集暂存交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病理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主要为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HW01医疗废物841-003-01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主要为医用针头、缝合针;各类医用锐器;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0.2t/aHW01医疗废物841-002-01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免疫抑制剂。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0.05t/aHW01医疗废物841-005-01收集暂存交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1、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0.2t/aHW01医疗废物841-004-01收集暂存交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总计//25.09t/a/②污水处理站污泥本项目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属于医疗废物中的感染性废物(HW01,841-001-01)。本项目设置床位120床,每床产生污泥100g/d,预计年产污泥4.38t(干泥量),污泥含水率95%~98%。③废活性炭项目废活性炭主要来源于污水处理站。项目污水处理站密闭设置,臭气抽吸后经“紫外消毒+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有组织排放。废水处理系统废气处理设施中活性炭填充量约0.2t,每3月更换一次。故项目产生的废活性炭产生量约为0.8t/a,废活性炭属于医疗废物中的感染性废物(HW01,841-001-01)。④废弃紫外线灯管本项目在使用紫外线消毒过程中,将产生废弃紫外线灯管危险废物,产生量约0.1t/a。⑤废过滤介质项目运营期空调/新风系统使用过程需要定期更换过滤介质(滤芯/滤网),医院属于特殊建筑群,建议更换频次为3个月。项目年更换过滤介质量约0.2t,属医疗废物中的感染性废物(HW01,831-001-01)。2、固废治理措施(1)一般固废①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采用专门的生活垃圾桶进行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日产日清。②餐厨垃圾及废油脂餐厨垃圾及废油脂须用塑料桶单独收集,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收运、处置。③废包装材料废包装材料收集后,外售废品回收站。(2)危险废物①医疗废物本项目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袋装后放入专用周转箱,按照危险废物管理要求进入医疗废物暂存间妥善暂存后委托具有相应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同时,项目医疗废物暂存间应设专人管理,并设置有相应的标志标牌,做好《医疗废物转移联单》的填写、交接工作,按程序备案或上报,确保医疗废物的妥善处置。②污水处理设施污泥根据《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的要求:“污泥贮泥池内进行消毒,贮泥池有效容积应不小于1.0m3”。因此,项目污水站配套污泥池一个,设计尺寸为1.0m×1m×1m,有效容积1.0m3,通过投加生石灰进行污泥消毒。污泥经石灰消毒后委托资质单位处理。③废活性炭废活性炭作为危废集中收集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置。④废弃紫外线灯管废弃紫外线灯管经桶装暂存后,交由有相应危废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⑤废过滤介质更换后的废过滤介质经喷雾消毒或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项目固废产生量及处置措施见下表:表4-11本项目固废产生及去向序号固废名称固废类别产生量(t/a)处置措施及最终去向1生活垃圾一般固废45.6采用生活垃圾收集桶袋装收集,由后勤人员清运至生活垃圾暂存间,日产日清,再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2餐厨垃圾及废油脂一般固废5.48用塑料桶单独收集,交由专业公司进行收运、处置3废包装材料一般固废2.0作为废品外售4感染性废物HW01医疗废物841-001-0124.64分类集中清运至医疗废物暂存间进行储存,交由具有相应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进行联单转运和处理5病理性废物HW01医疗废物841-003-016损伤性废物HW01医疗废物841-002-010.27药物性废物HW01医疗废物841-005-010.058化学性废物HW01医疗废物841-004-010.29污泥HW01医疗废物841-001-014.38(干污泥)每年清掏一次,污泥经消毒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置10废活性炭HW01医疗废物841-001-010.8作为危废集中收集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置11废弃紫外线灯管HW01医疗废物841-001-010.1经桶装暂存后,交由有相应危废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12废过滤介质HW01医疗废物841-001-010.2经喷雾消毒或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综上,本项目固体废弃物去向明确,均能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五、地下水及土壤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和对策,坚持“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项目生产过程中因渗漏产生的污染地下水及土壤环节有:(1)化粪池、污水处理站污水渗漏,污染地下水及土壤。(2)医疗废物发生跑、冒、滴、漏现象,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及土壤。为防止项目所在地区土壤、地下水污染,项目采取如下的防治措施:1、源头控制措施①项目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加强环境管理,采取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的措施。正常营运过程中应加强巡检及时处理污染物跑、冒、滴、漏,同时应加强对防渗工程的检查,若发现防渗密封材料老化或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②对工艺、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限度。2、分区防治措施①一般防渗区医院地面底层用原土夯实,再作片石层,砼找平层,砼面压光层,满足一般防渗要求,其防渗性能达到等效粘土防渗层≥1.5m,K≤1×10-7cm/s。②重点防渗区医疗废物暂存间、化粪池、污水处理站、污泥贮泥池、柴油发电机房等为重点防渗区,应做好专业防渗措施,保障防渗系数达到等效粘土防渗层≥6m,K≤1×10-10cm/s。因此,项目采取防渗措施后对区域地下水及土壤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六、环境风险分析环境风险评价是以突发性事故导致的危险物质环境急性损害防控为目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环境风险预防、控制、减缓措施,明确环境风险监控及应急建议要求,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控提出科学依据。1、风险潜势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项目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为次氯酸钠(84消毒液)、三氯异氰尿酸(含氯消毒泡腾片)、柴油,其最大存在总量与对应临界量见下表。表4-12项目环境风险物质最大储存量与临界量对比一览表危险物质名称最大存在量(t)临界量(t)qn/Qn次氯酸钠0.0550.01三氯异氰尿酸0.4(含氯消毒泡腾片溶解于水后总量)50.08柴油1.025000.0004合计0.0904由上表可知,本项目Q=0.0904<1。因此,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环境风险潜势为Ⅰ,可开展简单分析。2、风险事故情形由于医院与众多病患及家属的高频接触,日常医疗过程中会接触到带有致病性微生物的病人,如:流感病人、肺炎病人,存在着致病性微生物(细菌、病毒)产生环境风险的潜在可能。此外,医院使用的化学品(主要是次氯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柴油)的泄漏会引起环境风险事故。根据国内医院多年运行经验,本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有:(1)致病微生物环境风险由于医院方与众多病患及家属的高频接触,日常医疗过程中会接触到带有致病性微生物病人,如:流感病人、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结核疾病等烈性传染病等,存在产生环境风险的潜在可能性。(2)医疗废水事故排放风险①由于污水管道堵塞、管道破裂和管道接头处的破损,会造成大量污水外溢,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②由于管理不当等原因,污水处理站处理效率降低。污水处理站发生事故时,医疗机构污水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可能出现污水超标排放。③医疗废水消毒装置故障,发生医疗废水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完全的事故性排放。(3)废气处理设施事故排放风险由于废气处理设施发生故障,造成废气处理效率低下或未经处理排放,污染外环境。(4)医疗废物在收集、贮存、运送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本项目医疗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型废物、药物性废物,这些废物含有大量的细菌性病毒,而且有一定的空间污染、急性病毒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如不加强管理、随意丢弃,或者转运过程中出现泄漏,流散到人们生活环境中,就会污染大气、水源、土地以及动植物,造成疾病传播,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5)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本项目消毒剂采用次氯酸钠(84消毒液)、含氯消毒泡腾片溶液、柴油,在使用过程中,若遇包装物破裂,导致次氯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柴油泄漏,会造成环境空气、水、土壤污染。(6)传染性样本转运过程中风险传染性样本在转运过程中,如果包装器皿发生破裂或者因其他因素泄露到外环境中,会对地表水体、土壤及人群健康产生影响。(7)火灾风险柴油储存容器泄漏引起的火灾事故风险、公辅设施或天然气泄漏引起火灾风险以及电气设备火灾风险等。3、风险防范措施(1)致病微生物风险防范措施平时医院内加强管理,定期对医院进行消毒,感染性疾病科业务楼采用负压医用组合式空调系统(室外型)和高效排风过滤系统进行送排风。同时对住院病房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及时清理,预防致病细菌的产生。(2)污水处理站事故风险防范措施①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由于废水事故性排放主要是粪大肠菌群超标,因此要求医院在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行自管理中,严格加强消毒处理,消毒剂必须足量,禁止出现不投或少投消毒剂的现象。②污水处理设施各废水处理池、连通管路严格做好防腐防渗措施。③项目污水处理站出现事故的时候,可将医院病区废水暂存在院区污水处理站调节池内,对故障及时维修,同时手工投加消毒剂,确保灭杀细菌后进入城市管网,废水不会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当地的地表水,避免对地表水的水质产生影响。④设置100m3的事故应急池,污水处理站出水口设置转换阀门,正常情况下出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沿滩区污水处理厂。当水质不达标时,切换出水口转换阀门,出水排入事故池,再通过水泵抽回调节池中重新进行处理。(3)废气处理设施事故排放风险防范措施①由专人负责日常环境管理工作,制订“环保管理人员职责”和“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制度,加废气治理设施的监督和管理。②加强废气处理设施及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工作,发现事故隐患,及时解决。③引进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的废气治理设备和设施,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4)医疗废物风险防范措施为保证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得到有效处置,使其风险减少到最小程度,应具体采取如下的措施进行防范:科学的分类是消除污染、无害化处置的保证,要采用专用容器,明确各类废弃物标识,分类包装,分类堆放,并本着及时、方便、安全、快捷的原则,进行收集。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当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塑料包装袋要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对感染性废物必须采取安全、有效、经济的隔离和处理方法。操作感染性或任何有潜在危害的废物时,必须穿戴手套和防护服。对有多种混合的医学废料,应按危害等级较高者处理。感染性废物应分类丢入垃圾袋,还必须由专业人员严格区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废物,一旦分开后,感染性废物必须加以隔离。根据有关规定,所有收集感染性废物的容器都应有“生物危害”标志。有液体的感染性废料时,应确保容器无泄漏。所有锐利物都必须单独存放,并统一按医学废物处理。收集锐利物品包装容器必须使用硬质、防漏、防刺破材料。针或刀应保存在有明显标记、防泄漏、防刺破的容器内。处理含有锐利物品的感染性废料时应使用防刺破手套。(5)危险化学品泄漏风险防范措施对于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储存、保管、使用等需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之规定管理。危险化学品中剧毒化学品必须向当地公安局申请领取购买凭证,凭证购买。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其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必须进行核查登记,并定期检查库存。并且,项目营运过程中,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医院药剂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医院药剂管理。在贮存期内,定期检查,发现其品质变化、包装破损、渗漏等,应及时处理。本项目柴油发电机房和储油间地面进行防渗、防腐处理,设置不低于10cm高的防渗围堰,并设置空桶作为备用收容设施。确保风险物质不会因泄露对地下水及周边外环境产生影响。此外,项目不得随意增大危险化学品存储量或使用量,项目不得构成重大危险源。(6)传染性样本转运过程中风险防治措施院内运输:样本由医护人员采集后,放入两层一次性密封袋内密封,置于样本转运箱后,与样本运送人员交接,样本由专人运送入化验室。样本运送过程中,运送人员应佩戴帽子、一次性外科口罩、手套、隔离衣。院外运输:参考《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5号)要求执行:①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容器或包装材料应当达到国际民航组织《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Doc9284包装说明PI602)规定的A类包装标准,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温、耐高压的要求,并应当印有卫生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签、标识、运输登记表、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应当有专人护送,护送人员不得少于2人。同时对护送人员进行相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并在护送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③在运输前应当仔细检查容器和包装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所有容器和包装的标签以及运输登记表是否完整无误,容器放置方向是否正确。④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在运输之前的包装以及送达后包装的开启,应当在符合生物安全规定的场所中进行。⑤在运输前应当仔细检查容器和包装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所有容器和包装的标签以及运输登记表是否完整无误,容器放置方向是否正确。(7)火灾风险防范措施①柴油泄漏火灾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备用发电机的燃料柴油为易燃易爆物品,必须严格控制其储存量,应将存放地点设于单独的小房间,且存储量不能过大,并注意存放过程中的风险,存储间应配备消防设施,且需有专人管理。柴油发电机房和柴油储存间均需采用钢筋混凝土铺设并敷设2mm厚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HDPE膜,渗透系数<10-7cm/s,且要在四周设围堰。禁止在柴油储存处使用明火、存放或使用氧化剂等,同时,做好防火和消防措施,加强防范意识,则项目柴油发生火灾的风险性较小。②电器设施故障火灾风险防范措施为了预防电器设施故障火灾,项目除需按照各种规范要求安装消防设施外,还应当采取以下有效的防范措施:a.加强对建筑电气的漏电保护,在技术上可在建筑物电源进线处设计安装带漏电保护功能的熔断器。b.加强用电用气管理,对使用时间长的电器设备,要及时更换或维修。c.建设单位应定期对电气线路进行检测,发现隐患及时消除。d.加强宣传教育,物业管理应对医护人员、病人等加强用电安全及防火教育,提高防范意识。e.应设有应急电源和消防楼梯,并应经常检查确保安全通道的畅通。③天然气泄漏防范措施本项目拟建设一座100m3应急事故池,本项目建成后,医院废水量为63.14m3/d,故本项目100m3的应急事故池满足事故暂存要求。本项目100m3的应急事故池可兼作消防废水池,用于事故状态下泄漏物料和消防废水的收集。本环评要求,应急事故池在正常情况下应处于空置状态,严禁用作他用。医院污水和雨水总排放口设置截止阀,在出现紧急状况时,可以紧急关闭该截止阀,将医院外排管线出口全部关闭,使危害控制在医院区内。综上,该建设项目存在一定潜在事故风险,要加强风险管理,在项目营运过程中认真落实各种风险防范措施,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并在风险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可以使风险事故对环境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将事故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七、电磁辐射与放射性项目营运期涉及的医用放射性装置部分须业主另行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环评单位编制放射性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另行报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和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本环评报告表不对项目的医用放射性装置辐射影响进行评价。由于项目使用CT等产生放射性辐射影响设备,在此只对项目辐射源对人员的影响提出措施如下:医院应设立专职或兼职辐射防护监督员,负责全院的辐射防护与安全工作。医院从事放射性诊治的工作人员应持放射工作人员资格证上岗,定期进行辐射防护知识的培训,检查和评估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八、环境管理1、环境管理机构及职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医院建立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办事员一名,在医院负责人的领导下抽调部分人员负责工程运营期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工。环境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1)建设期负责落实本项目污染治理设施,在设计实施计划的同时应考虑环保设施的自身建设特点,如建设周期、工程整体性等基本要求,进行统筹安排,严格执行“三同时”。(2)建立健全的环保工作规章制度,积极认真执行国家、省有关环保法规、政策、制度、条例,如“三同时”,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排污申报与许可证,污染物达标排放与问题控制等制度。(3)本项目运营期负责对院区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负责与地方各级环保主管部门的协调工作。(4)根据本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环境监测计划,编制项目年度环境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医院污染物排放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营运期监测项目主要为废气、废水,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必须按照当地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对企业排污状况进行环境监测,以确定是否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5)保证污染治理设施的完好率、运行率和主体设施相适应,做到运行、维护检修与主体设施同步进行。(6)对工作人员进行经常性的环保教育与技术培训,明确环保责任制及奖惩制度,根据确定的环保目标及管理要求对各岗位进行环保执法监督和考核。(7)负责组织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及善后事宜,如发生事故应及时报告上级环保部门。(8)为了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管理,应当根据实际特点,制订各种类型的环保制度,并以文件形式规定,形成一套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如:环保设施运行操作规程、污染防治对策控制工艺参数、环境保护工作计划、环境保护工作管理及奖罚办法等。2、环境管理计划(1)根据国家环保政策、标准及环境监测要求,制定本项目运营期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各种污染物排放指标。(2)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防止设备故障产生高分贝噪声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3、环境管理制度建设单位应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使环境保护工作规范化和程序化,并通过经济杠杆来保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认真执行。根据需要,建议制定的环境保护工作条例有:(1)环境保护职责管理条例。(2)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管理制度。(3)处理装置日常运行管理制度。(4)排污情况报告制度。(5)污染事故处理制度。4、环保投资概算本项目总投资为12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281万元,占总投资的2.3%,项目环保措施及投资清单。表4-13项目环保设施投资一览表时期类别污染治理措施及设施环保投资(万元)施工期废水生活污水租住住房,依托既有设施进行处理。4.8生产废水隔油沉淀池(2.0m3)处理后回用,不外排。2.5废气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尾气洒水降尘、加强管理,减少怠速等。4.0装修废气选用环保型油漆、涂料、胶粘剂等。10.0噪声机械设备噪声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施工管理,避免非正常噪声产生。3.5固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建筑、装修垃圾分类收集,妥善暂存,委托三方公司清运至当地建渣堆场,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3.0营运期废水治理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1个,布置于专用房间内,位于场地北部,处理能力为100m3/d,采用“二级生化处理+消毒”工艺。80.0普通化粪池1座,120m3,用于预处理一般医疗废水。专用化粪池1座,20m3,用于预处理传染性废水,采用次氯酸钠进行预消毒。隔油池1座,5m3,用于餐饮废水隔油处理。污水收集管道3路,分别收集病区医疗废水、传染病区医疗废水、非病区医疗废水。计入主体工程内中和池1个,位于检验科内,1m3,用于预处理酸碱废水。0.2废气治理污水站恶臭专用房间内,加板覆盖,废气集中收集,经“紫外消毒+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后由15m高排气筒排。10.0化验室废气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